第629章 精微解剖

第629章 精微解剖

將引進唐順的事情搞定,楊平輕鬆了很多。

這樣,幹細胞實驗室有個做基礎研究的成員,很多工作開展起來容易很多。

在系統空間實驗室,楊平的實驗一直在繼續,幾乎每天都會利用合適的時間進去繼續實驗室。

對於幹細胞定向分化的誘導物質,楊平繼續收集,用冷凍電鏡一個一個地分辨記錄,然後再進行反向實驗確認,很多工作都是試錯性質,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支撐,很難將枯燥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興趣驅動着楊平在系統實驗室忘我地工作,將各種繁複的工作做得津津有味。

有些重複的工作,比如肌肉的單層細胞切片,楊平交給機械臂去完成。

機械臂雖然只能照着楊平的安排做工作,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但是當苦力驅使還是不錯,至少它可以按照楊平的安排一絲不苟地完成佈置的任務。

肌細胞,又稱爲肌纖維,爲長柱形的多核細胞,長1-40mm,直徑10-100μm,一條肌細胞含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細胞核。

這些肌細胞如何組織成肌肉,相互之間如何連接?

然後神經、血管、淋巴管等結構如何穿梭其中,神經、血管、淋巴管又分多少層,每一層由什麼細胞構成,這些細胞之間又是如何連接。

這就是楊平目前要搞清楚的肌肉精微解剖。

在系統實驗室裡,除了時間非常廉價,這些機械手也是廉價的勞動力,因爲它們可以依據需要任意增加。

實驗室顯得忙碌,但是井井有條,無數機械臂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

肌肉切片的光鏡和電鏡圖片,全部存入計算機,然後利用計算機進行重建,重建出整塊肌肉的三維精微解剖圖。

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極爲繁瑣,但是又特別重要,每一個環節不能有絲毫馬虎。

一塊肌肉做單細胞層切片,單單考慮肌細胞,矢狀面和冠狀面能夠做出至少兩萬多張切片,但是要考慮血管神經和淋巴管,三個截面能夠做出幾百萬張切片。

幾百萬張切片楊平不是甩手給電腦閱圖,而是親自一張一張地閱看,以做到心中有數。

在人體運動系統中,肌肉比骨骼、韌帶、肌腱等結構更復雜,如果能夠解析肌肉的精微解剖,那麼骨骼、韌帶和肌腱等結構自然而然就能解析。

如何做好單層細胞的肌肉切片,如何構建精微解剖,楊平通過大量的切片與構圖,摸索出一套方法,他將這套方法加以總結,然後應用到現實中的實驗,這樣減少試錯的時間。

科研中,很多時間浪費在試錯上,但是試錯又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每個科技行業一些資深公司爲什麼能夠形成壟斷,比如,一些世界製藥巨頭,爲什麼能夠形成壟斷,讓後來者難以超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科研數據庫包括無數成功與失敗的數據,新興的公司投入巨資研發的藥物,很可能這些大公司幾十年前就已經試過是錯誤的。

所以這種公司時間越長,實驗越多,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的數據都是極爲寶貴的,這些屬於核心機密,是確定技術門檻的重要一環。

還有的公司,比如一些高端鋼材製造公司,製造材料的配方都是幾十年或者上百年不斷試錯積累的數據,不是短時間可以超越的。

所以材料、化工、製藥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後來追趕者很難超越前者,除非發生科技革命,變更賽道,否則不存在彎道超車。

從系統空間出來,楊平憑藉記憶寫下自己總結的經驗,這些可是極爲寶貴的東西,已經經過無數次試錯檢驗。

肌肉單層細胞切片的工作,由南都醫大數字醫學實驗室負責,他們構建數字人時已經獲得豐富經驗。

這個團隊當年完成數字人的時候,從20具捐獻的遺體中挑選出一具年輕小夥的遺體,利用亞毫米級的磨削技術,將遺體從頭到腳切成不足0.2毫米的薄片,一共被切成8972片,二十多個科研人員,不分晝夜,處理二十多萬張圖片,每張圖片的分辨率達到4040*5880,再利用這些圖片構建數字人。

不同的是,現在的肌肉切片,要做到單層細胞,要求的技術遠遠高於以前,而且處理的圖片更多,光是一個方向的切片處理就是幾十萬張,上百萬張。

而且每張圖片,要對細胞進行分辨,如果是已知細胞,搞清楚究竟屬於那一類細胞;如果是未知細胞,要搞清楚究竟是什麼細胞,還要單獨提出來進一步研究。

幹細胞定向培育成肌肉細胞的任務,由三博醫院的幹細胞實驗室完成,不僅僅要分化成肌肉細胞,還要分化出組成神經的細胞,組成血管的細胞,組成淋巴管的細胞,一塊完整肌肉涉及的所有細胞種類都要能夠定向培育。

完成這兩項工作之後,後面的步驟開始分化出兩條路線,一條是生物3D打印技術,一條是基因表達調控技術。

生物3D打印技術由銳行醫療公司的實驗室負責,而基因表達調控由南都醫大的遺傳學實驗室負責。

整個過程需要多個單位分工合作,如果不是三博醫院、南都醫大通力合作,聯繫協調合作單位都需要一年半載。

這個課題投入的資源是巨大的,而且前途未卜,三博醫院和南都醫大果斷與堅定的支持,令楊平非常感動。

銳行醫療那邊的陳智,是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這位出色的研究生利用業餘時間在攻讀南都理工的博士,他對醫療儀器和醫療器械的研發非常具有天賦,在黃佳才的授意下,他正組織團隊,研發新型生物3D打印機。

世界上現有的生物打印機無法完成一塊真正肌肉的打印,目前美國打印出的肌肉,只是肌肉細胞的堆砌,具備一部分功能而已,它沒有神經,沒有血管,而且細胞之間的連接也沒有做到仿真。

楊平的課題,每一個環節都是從基礎性的研究開始,難度非常大,究竟多久出成果也不知道。

科研的風險就在於,投入人力財力物力,不知道什麼時候出成果,而且不一定出成果。

這就是目前大家不願意投入基礎研究的原因。

而基礎研究又是最重要的,沒有基礎,其它應用研究如同沙灘上的大廈,隨時被別人推倒。

楊平將在系統實驗室獲得的經驗整理成資料,形成實驗指導,將資料交給宋子墨。

宋子墨翻看這本實驗指導,裡面寫到的實驗路線規劃非常清晰,具體方法也極爲詳盡。

但這隻有第一階段的實驗指導——獲取誘導物質的譜系圖。

當然只有第一階段的實驗指導,第二階段的實驗,楊平自己還沒完成呢。

宋子墨看完後,在看看對面正悠閒的楊平。

天賦,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如此複雜的實驗,楊平也是第一次接觸幹細胞領域,居然可以理出一條清晰的路線。

“你——以前搞過這方面的研究?”宋子墨不禁懷疑。

算了,這種問題是多餘的。

脊柱外固定架,他還不是幾個月就整出來,真的有時候懷疑自己跟的教授是個外星人,哪天拉他去做個頭部CT,看看內部結構有什麼不同。

——

“教授,我能參與什麼項目?”

羅伯特對這事已經關注很久,這麼大的項目,他也想參與進去,即使分到小分支項目,也很不錯。

從肩膝關節多韌帶重建,到兒童前後交叉韌帶重建,再到一些醫療器械的開發,還有最近的脊柱外固定架技術,楊平一路高歌,勢如破竹,其科研能力絕對舉世罕見。

羅伯特擁有敏銳的專業判斷能力,他相信楊平的幹細胞培育肌肉的課題,一定可以取得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搭上楊平這趟車,是羅伯特一直渴望的事情。

楊平自己心裡有數,核心項目肯定不能讓他參加,關係好歸關係好,有些事情涉及到以後國家在科技方面的根基。

目前,美國那邊的尖端生物學技術,包括幹細胞研究項目,很多都是拒絕外國人蔘觀的,實行嚴格保密制度。

比如干細胞的定向分化技術,如何獲得誘導蛋白,誘導蛋白有哪些,比例如何搭配,誘導分化的溫度等外在條件,幹細胞分化時的支架技術,這些都是實驗室的絕對機密。

就像航空工業的發動機技術,絕對不會出售或者開放。

不過,分支項目可以讓羅伯特參加,這樣可以擴展項目的外延。

楊平想了想,羅伯特是運動醫學專業,可以參與周邊項目,比如軟骨的研究。

“解析關節軟骨的結構,進行單層細胞的切片,利用切片再構建軟骨的三維精微解剖,我指的軟骨,包括與軟骨相連接的軟骨下骨及大量鬆質骨。”

楊平將軟骨的研究分配給羅伯特,這是羅伯特夢寐以求的,如果楊平的研究獲得突破,那麼羅伯特參與得項目也是革命性的。

以後軟骨損傷的病人,可以直接用病人的細胞,克隆出軟骨,移植填補損傷部位,而且完全與以前的軟骨一樣,還不會出現排斥反應。

“就這麼定了,唯教授馬首是瞻,我負責關節軟骨的精微解剖研究。”羅伯特成功登上順風車。

“我呢?”

奧古斯特也不甘示弱。

“你做椎間盤的精微解剖研究。”

奧古斯特是脊柱外科專業,自然分配和它專業相關的任務。

椎間盤的精微解剖比軟骨要複雜很多。

目前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最前沿的方法:人工椎間盤置換術,但是因爲種種原因,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效果並不理想,而且併發症比較多。

如果以後能夠複製出人體自己的椎間盤,再植入椎間隙,比人工椎間盤置換要好很多。

“你做椎間盤的精微解剖研究,不要侷限椎間盤,而要研究椎骨的上下終板及終板附近的椎骨,將它們看做一個整體研究。”樣品叮囑奧古斯特。

這是爲以後的應用做鋪墊,骨與骨的癒合,是人體最容易最可靠的癒合,而其它組織與骨的癒合要困難很多。

如果以後做軟骨移植,單純移植軟骨,讓軟骨與骨去癒合,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將移植的軟骨設計成軟骨—骨複合體,讓骨作爲癒合界面,事情就會順利很多。

同理,如果以後做椎間盤移植,讓椎間盤與上下軟骨終板癒合,幾乎不可能。

如果做出一個複合體:含有部分椎骨、上下軟骨終板及椎間盤的複合體。

移植物與受體的結合問題變成最容易最可靠的骨與骨的癒合。

雖然只是補充一句話,但是指明瞭不同的研究方向。

奧古斯特明白補充這句話的價值,所以大家都搶着爬楊平的順風車,有時候他一句話就可以指明方向,避免大量的試錯。

給羅伯特和奧古斯特的這些項目,是楊平課題的周邊研究和下游項目,楊平暫時不能分散精力去做,交給他們去做,不僅可以保持與國際最頂尖的科研力量的聯繫,又不會失去對課題核心技術的掌控。

也就是既保持合作,但又保持自己的主導權。

就像造飛機,自己將精力放在發動機等核心技術上,其它項目可以適當交給別人,不用什麼都自己研究製造。

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和國際合作。

全球化和國際合作的精髓在於:我當老闆,伱打工;我吃肉,你喝湯。

無論是軟骨的研究,還是椎間盤的研究,一旦成功,那也是巨大的突破。

羅伯特和奧古斯特非常樂意承擔這個任務,他們自信在楊教授的指導下,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而且,能夠跟着楊教授參與這麼大課題的一部分,這種機會不是誰都能有。

羅伯特和奧古斯特立刻開始行動,開始在腦海中爲課題計劃打草稿。

獲得精微解剖的方法,楊教授已經有成熟的方法,他們只要照做就是,這樣可以縮短研究時間。

(本章完)

第199章 執着的人第500章 養家的絕活第364章 彌留的恩師第748章 砸!狠狠地砸!第502章 鳳梨酥第719章 要拼高低事上見功夫第642章 誘導蛋白譜第178章 勵志的小哥第344章 培訓進行時第312章 以勢壓人第508章 老鄉第670章 美國人也用微信?第151章 純粹的人第320章 徐結巴第265章 宮內自刎第364章 彌留的恩師第376章 一波五折第766章 超飽和攻擊第770章 新流派的科幻作品第747章 樑博士查房第71章 手術把握不大?第700章 皮片立體成形技術第115章 野蠻生長第809章 心中的殿堂第601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42章 誘導蛋白譜第479章 老朋友第915章 家和萬事興第311章 忐忑不安第644章 多煮點飯第505章 國際醫療部第461章 艱難的夫妻第152章 鼠目寸光第14章 天才第749章 瘋狂地愛上CNS第133章 完美的縫合第861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336章 金標準第399章 意外事件第945章 縫縫補補第223章 夢想之地第680章 大課題第612章 重新認識第727章 危險的頭頸分離第366章 夢之隊的無奈第682章 一次成功第709章 實驗成果第848章 這醫生有魔力第690章 睫毛是眼睛的靈魂第201章 強大的對手第472章 聲譽與尊嚴第526章 一人頂一個團隊第644章 多煮點飯第943章 我會跟上的第55章 討論第520章 請打開你的腦洞第822章 這究竟是什麼奇葩事第916章 主任,我有點不舒服第240章 中國雙雄第213章 探針恐懼症第691章 營銷第300章 平坦的手術第432章 反套路第451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844章 趕快轉科!第552章 強大的支撐體系第490章 東京之夜第627章 一張空白的紙第421章 哪個老丈人第748章 砸!狠狠地砸!第411章 開工吧請假第910章 復發第528章 轉移第709章 實驗成果第578章 呼叫大郎第817章 羅大哥診所第71章 手術把握不大?第244章第372章 瘋狂的開場第722章 不喝酒的醉漢第754章 四輪汽車與兩輪摩托第58章 絕學第612章 重新認識第945章 縫縫補補第741章 歷史總在重演第541章 二桃殺三士第719章 要拼高低事上見功夫第102章 艱苦的談判第120章 三維重建第431章 溫水煮青蛙第9章 飛機速度第119章 艱難的任務第150章 輕鬆的應酬第263章 取長補短第184章 考察一下第671章 年輕人興奮閾值太高第528章 轉移第255章 小瑤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