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取針,沒那麼容易!

第543章 取針,沒那麼容易!

嬰兒敏敏被收入病房住院,即使有李國棟的幫忙,兩位老人還是忙得有點暈乎。

現在不管做什麼,很多操作用到手機微信之類的東西,老人家是老人機,不方便,所以耽誤一些時間。

到了病房,兩老人終於可以喘口氣。

但是嬰兒又開始哭鬧,老爺爺慌忙調奶粉,老奶奶抱着嬰兒來回走動哄她。

蔡護士長看到這情形,立刻將小孩抱過來,在她手裡哄了幾分鐘,嬰兒慢慢安靜下來。

平時病區很少有嬰兒,蔡護士長吩咐護士到兒科去借嬰兒牀,並安排一個已經結婚生子,有育兒經驗的護士負責敏敏。

主管醫生李國棟問完病史,老爺爺開始整理繳費清單,清點包裡的現金,在筆記本上記錄開支的細目,然後用計算器將開支按了兩遍。

好在兩口子有退休金,發生這種事情不至於孤立無援,但是退休金被兒子也榨得沒剩幾個錢。

想起這事,老人就心痛,活了一輩子,被自己兒子氣得死去活來。

兩夫妻四十多歲才生下兒子,所以小時候特別溺愛,那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嘴。

兒子高中畢業成績慘不忍睹,老人花錢讓兒子上了個民辦大學,可畢業後這小子眼高手低,挑三揀四,根本沒上幾天班,大部分時間在家待業打遊戲,全靠兩個老人的存款過日子。

老兩口是工薪階層,有點存款,還有退休金,就這麼一個獨生子,所以還能挺過去,想着兒子可能還沒長大,總有一天會懂事。

好不容易,兒子娶個老婆,兩老人也是東拼西湊給兒子買套房子。

買完房子,手頭很緊張,沒有買車子。

爲了這事,兒子一把菜刀架自己脖子上,做出一副自殺的樣子,跪下逼着老兩口說,別人都有車,單單他沒車,這日子過不下去,不如一了百了。

哎,沒辦法!

省吃儉用一輩子,不就是爲了兒子,老人咬咬牙,最後一點棺材本拿出來給兒子買車。

兒子買車一點也不含糊,奔馳寶馬以外的,一概不看。

最後老兩口的棺材本也全部花光。

這兒子從小到大就這樣,要什麼給什麼,達不到目的,便要死要活。

凡是有果便有因,老兩口承認自己教子無方,可是如今這地步,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叫自食其果。

終於將開支計算明白,記錄清楚,老頭子才停下來,檢查帶來的奶粉還有多少。

檢查完奶粉,又檢查老兩口自己帶的藥夠不夠,都是長期吃的藥,降血壓的、降血糖的,每人都好幾種。

老奶奶說紙尿布怕不夠,讓老爺子去醫院的商店買點回來。

老爺子花了幾分鐘,才站起來,拄着帶來的柺杖去樓下買紙尿褲。

正好又被蔡護士長看見,她心軟,實在看不下去,叫來一個實習護士,幫忙跑腿去買點紙尿褲,順便看看其它缺什麼,一併帶回來。

蔡護士長很少看到高齡老人單獨帶小孩來住院,而且這兩個老人看起來身體也不怎麼好,經不起折騰。

所以她還是多費了點心,又安排一個還算靈活的實習護士,幫幫老人。

老人也看在心裡,十分感激。

——

醫生辦公室,大家還沒有下班,也沒有打算按時下班。

小敏敏的X片掛在閱片燈屏上,大家半圓形散開,圍在閱片燈平前。

對每根針逐一分析,它在什麼位置,毗鄰的解剖結構有哪些,從哪裡開口,沿着什麼路徑取出來,需要避開什麼危險結構。

頸椎4/5椎間隙有一根細針,這根針是怎麼扎進去,怎麼會出現在椎間隙,已經沒有追究的價值。

現在要想辦法如何取出這根針。

切開取出細針是首選的操作,如果從頸椎前路進入椎間隙,需要繞開很多重要血管神經。

運用頸椎後側入路,可以繞開前方的血管和神經,通過頸椎椎板之間的狹小間隙,進入椎間隙取出細針。

這個操作可行,但是需要用到X線透視,而針取出的路徑需經過椎管,狹小的椎管,細針很難在狹窄空間完成方向調整,很容易別在裡面。

開放手術也是難度非常高,但是楊平說用彩超定位下微創手術取針。

張教授很想聽聽楊平的具體操作細節,當然,其他人也想聽聽。

“小楊,你談談彩超定位下如何微創取針?”張教授問道。

脊柱手術,特別頸椎手術,還沒人使用這種做法,這是一種創新。

楊平的手指按在X片頸椎那根細針上,說:“取前側入路,彩超定位下進行穿刺,將工作鞘管送到頸4/5椎間隙的前側,並且與細針的方向一致,然後置入鏡頭,在鏡頭監視下,切開前縱韌帶及椎間盤,取出細針。”

前側入路需要面對很多血管神經,一旦損傷,後果嚴重。

此時彩超定位發揮出巨大的優勢,彩超對軟組織的識別,尤其神經血管,識別度非常高。

“如果真能這樣取出,減少病人的創傷,但是難度很大呀,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建議儘量開放手術,不要冒險。”張教授提醒。

宋子墨在一旁說:“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的周躍教授曾說,微創是把困難和風險留給醫生,把美好帶給患者,如果可以微創,我支持嘗試,有熟練的彩超定位,可以避開血管神經,但是要找到細針很困難,萬一不成功再中轉開放手術也行。”

微創手術的困難和風險,在於從傳統開放直視手術的操作方式,轉變爲在顯微鏡和內鏡等環境下的手術。

在一個十幾毫米甚至只有幾毫米的微小通道下進行復雜操作,這就對醫生的操作技術要求非常高。

脊柱外科充滿風險,裡面含有脊髓和神經,毫米之差的失誤,就會對病人造成終身影響。

所以,微創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對醫生的要求比開放手術更高。

這種取細針的手術,沒有極致的微創水平,絕對不敢嘗試。

開刀手術,你可以在術區翻騰幾下,實在不行延長切口。

微創手術,水平不到家,連翻騰的機會都沒有。

“彩超-——適時引導,超聲科——醫生——可以配合嗎?”徐志良提出疑問。

楊平對徐志良說:“我自己來操作超聲探頭。”

徐志良忘記了,楊平可是能夠自己做彩超的,水平還很高。

如果兩個人配合,一個彩超引導,一個完成手術,這種分離,讓複雜操作風險非常高。

但是楊平自己操作彩超引導,這樣風險又低一些。

“如果有把握,我同意。”

張教授對楊平這個創新的舉動表示肯定,彩超結合內鏡,用彩超定位,幫助內鏡建立準確的通道,通道直達椎間隙的位置,再在彩超引導下,取出細針。

“把握很大!”

楊平很自信。

既然楊平這麼說,張教授心裡也有數,說:“這根針,沒有其他意見就定下來。”

沒有意見,就進行下一根針的討論:在胸腔心包的這根針。

“胸腔鏡結合彩超,可行不?彩超定位,胸腔鏡監視下,切開心包,取出這根針?”張教授還是推崇腔鏡與彩超的結合。

如果頸椎那根針可以彩超引導下微創取針,那麼這根針也可以嘗試。

“X片上顯示,這根針的輪廓不太光滑,意味着它已經生鏽。”

宋子墨將X片已經看了幾遍,可以確認,這是一根生鏽的針。

如已經生鏽,無疑增加了取針的難度,很可能一不小心將針弄斷。

“沒錯,這根針已經生鏽,胸腔鏡進入的方向非常嚴格,必須與針擬定取出的路徑在一條直線上,否則容易斷針。”

楊平覺得宋子墨的閱片技術又有進步。

從X片上針的輪廓判斷生鏽,這需要非常高的閱片技術。

徐志良看看宋子墨,又看看X片,然後湊近一點,仔細觀察那根針。

“要不要請胸外科協助?”

張教授說話很直爽。

這些醫生都是骨科醫生,雖然醫院給了他們整個外科的手術權限,但那是爲了手術方便。

楊平和宋子墨也展示過全身創傷手術的能力,但畢竟術業有專攻。

“理論上需要,實際操作沒必要。”宋子墨的回答很辯證。

以楊平的水平,還用胸外科幫忙?胸腔鏡和腹腔鏡玩得爐火純青。

宋子墨的技術全是楊平手把手的教出來的,他最清楚楊平到底有多厲害,這個人就是這麼豪強,技術上好像沒有盲區,也沒有天花板。

反正到目前爲止,宋子墨還沒見過楊平說有把握的手術拿不下來的。

張教授扶了扶眼鏡:“嗯,既然這樣,那就不需要多科室協同,你們單幹吧。”

其實請胸外科普外科協作,不僅是技術上的事,還可以分擔風險,萬一有什麼問題,大家一起承擔責任。

如果是其他人主刀,張教授還是會請其他科室協作,給年輕人分散風險。

現在是楊平主刀,不請就不請,楊平幾斤幾兩,張教授還是心裡有譜。

這兩根最危險的針手術方案確定,剩下的並不是萬事大吉。

剩下的針所處的位置雖然沒有這兩根兇險,但是手術難度並不比這兩根低。

比如,腹腔裡面的幾根,腹腔鏡進去,很難找到針在哪裡,隨着腸子的蠕動,針可能移位,X片上看到在腹腔,誰知道究竟插在哪個部位,說不定腸壁上,說不定在腹膜上。

就算切開手術,打開腹腔,翻來覆去,也很難找到針究竟在哪?

何況微創手術?

別看小小的細針,取針,沒那麼容易!

(本章完)

第798章 居然只看過一次病人第860章 原配第923章 我要把她留下來第3章 海姆裡克急救第29章 見面第189章 仙女下凡第117章 不要輕易放棄第360章 麻花球摺疊第655章 還繼續談合作嗎?第933章 誤入歧途的胃管第893章 曙光第702章第509章 你是骨科醫生?第896章 你是圍剿大聖的十萬天兵之一第142章 只有一次機會第885章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第468章 二選一第152章 鼠目寸光第788章 燃燒最後的生命第765章 飯桶製造者第345章 藝術品第759章 懸空的雙上肢第743章 十篇?請假三天第739章 手眼分離的最高境界第55章 討論第764章 醫學怪人第60章 麻藥會降智商?第373章 看手術也出汗第117章 不要輕易放棄第529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76章 人事變動第731章 多好的同志呀第711章 非物質整形技術第949章 殘酷的診斷方式第4章 考試第793章 我們組個團吧第371章 山寨手術第777章 鑽石套餐第201章 強大的對手第484章 手術失敗了嗎?第275章 開戰第61章 左右互搏術第933章 誤入歧途的胃管第430章 各個擊破第267章 家第780章 老院士的擔心第80章 火第48章 張老頭骨折了第143章 背後的故事第916章 主任,我有點不舒服第662章第789章 暫時不要手術第397章 紐約第337章 全能者第120章 三維重建第751章 彩禮與嫁妝第645章 金刀獎究竟是什麼水平第909章 立威第96章 誰是獻血的人第149章 博士扎堆第627章 一張空白的紙第947章 以退爲進第375章 如鯁在喉第256章 醫療旅遊團第457章 亞太骨科協會第625章 其樂融融第294章 導航第948章 半夜豬叫第884章 湯主任的高徒第719章 要拼高低事上見功夫第642章 誘導蛋白譜第216章 眼睛會出賣人第676章 皮膚體外倍增技術第597章 優等生第301章 暗算第916章 主任,我有點不舒服第877章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第125章 高精度穿刺第547章 誰有空誰去第310章 消費者第354章 課題第17章 師兄第282章 緊急送貨第6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下)第516章 信仰起立關於更新第880章 我們都在磨洋工第183章 沉着的葉教授第138章 抱出來的尺碼第442章 一塌糊塗第137章 第一次逛街第520章 請打開你的腦洞第52章 下來買包煙第554章 求的就是踏實第429章 整點花生米和啤酒第82章 臣服第215章 都是裝醉第99章 楊主任第67章 華僑樓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