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病根

第333章 病根

閱片燈很亮,高橋看了很久,沒有看出來楊平所說的死骨。

楊平已經指出那個部位有微小的異常,可在高橋的認識裡,那就是血管壓跡,典型的血管壓跡,怎麼就被看成死骨,明明死骨和血管壓跡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現在放到一起成了鑑別診斷。

盯着亮光看得太久,高橋的視野開始模糊,眼睛酸脹,眼淚也被逼出來,他不得不暫時移開目光。雙眼看向別處,視野裡到處是光斑,看人都一閃一閃的。

“這種高階技能,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掌握的,就算楊博士指着蚊子說,那是雄性生殖器,這是雌性生殖器,我們也不能分辨,回頭有空我們慢慢研究。”宋子墨把片子暫時收起來。

這個手術,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其實挺困難。

關鍵是定位,如果不借助導航系統,光靠醫生的操作經驗,要在右側脛骨下端開一個窗口,然後挖一塊很大的骨組織,纔可能把感染的死骨挖出來。

這種感染的死骨,必須徹底地挖掉,只要留下一點,就等於留下感染源,一段時間之後感染又復發,前面的努力白瞎。

所以挖死骨的時候,需要連帶周圍部分正常骨組織一起挖出來,這才能保證徹底性。

這手術就像挖地瓜,一個地瓜埋在土裡,埋得很深,開放手術相當於挖出一個好大的坑,終於把地瓜挖出來。

微創手術相當於,用一個空心竹筒,插進土裡,使勁敲進去,插到一定程度再拔出來,竹筒裡填滿了土,此時地瓜就在竹筒裡。

“要不要使用天璣手術機器人,提前跟那邊手術室預約?”宋子墨覺得,這麼小的死骨,毫米級別的,沒有導航技術輔助,微創手術很難完成。

天璣手術機器人,自帶導航設備,導航的精確度可以達到0.8毫米。

如果用機器人做這個手術,孩子要重新做CT,將CT數據導入手術機器人的導航系統,術中還要用機器人的CT掃描來定位,孩子自然又會吃很多射線。

“我看孩子的x片和CT做了一大堆,算了吧,再用機器人導航,孩子又要吃射線,儘量簡化,就在我們的手術室,我來做。”楊平看着那一大袋的影像圖片,爲這病孩子吃了不少射線,能夠減少輻射儘量減少吧。

“今天把手術排上,加急接臺,局麻下做,明天讓他出院,三個月內不參加劇烈運動。”楊平交代宋子墨,對他來說,這手術太簡單。

“這麼簡單?”

小孩的父親以爲自己聽錯,他的印象中,做完手術後,至少在家休養一個月,扶柺杖得三個月,他已經做好了請長假的準備。

本來打算暑假帶來看醫生,孩子這段時間天天晚上喊痛,尤其最近幾天,痛得睡不着,不像是裝的。

沒辦法,爸爸帶孩子帶到社區衛生站去看,衛生站的醫生支招,建議到三博醫院來看。

到了三博醫院,沒看到楊醫生的門診,就胡亂掛了一個骨科門診醫生的號,醫生說這是疑難雜症,要住院去診治,爸爸指定楊醫生診治,孩子就收到了綜合骨科。

聽到疑難雜症幾個字,孩子父母嚇得心砰砰跳,不會是什麼大事吧?

現在聽楊平這麼說,做完第二天就出院,不用扶柺杖,立刻可以正常下地行走。

本來覺得特別麻煩的事,現在弄得比割包皮還簡單,割包皮還得咬牙走幾天鴨子步呢。

術前談話,簽字畫押,一系列術前準備弄好,這手術就排在後面接臺。

“不用導航?行——不行?”徐志良問道。

宋子墨卻不懷疑:“你來的時間不長,以後慢慢會適應,楊博士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人,他會幫助你把腦洞擴大,不斷地擴大。”

查完房,除了值班的,都去手術室,幾臺手術之後,輪到小孩的手術,宋子墨帶着小五消毒鋪單,按照楊平的要求,把手術部位的局麻也做好。

高橋不知從哪個學生那借了一個放大鏡,對着閱片燈,用放大鏡在看片子,鼻子幾乎貼着放大鏡,看一會,揉揉眼睛,繼續看。

楊平洗手穿衣,對着片子又琢磨一會,在心裡做最後一次定位,然後動手。

他在右側脛骨下端內側皮膚上,切開1釐米的縱行小口,直達骨膜骨質,從骨膜的層面分離,再用血管鉗撐開小切口,露出脛骨內側面一小部分。

將環鑽頂住骨面,調整方向,然後緩緩地鑽進去,到了一定的深度停住,再將環鑽拔出來,帶着塞滿的骨質。

沖洗術區,含萬古黴素的硫酸鈣,被調成麪糰一樣,填塞剛剛挖出的小小隧道,萬古黴素在局部可以緩慢釋放,殺死裡面可能殘留的細菌。

隧道被塞得踏踏實實,1釐米的小切口,只需一針,從骨膜開始,分層縫合,一塊小號無菌敷料貼蓋上去,收工!

從上臺到縫皮,一分二十二秒,高橋進行了計時,就這麼解決了?

“透視一下?”楊平脫下手術衣和手套。

透視只是短暫的一次曝光,相對導航手術的多次或持續曝光,輻射量要少很多。

透視完,對照術前的影像圖片,環鑽鑽出的隧道,剛剛在楊平說的那個點上,將那個點剛剛包圍,不多不少。

宋子墨將環鑽裡的圓柱狀骨組織取出來,圓柱形的骨組織,除了一端少量的皮質骨,大部分是鬆質骨。

他小心翼翼地將圓柱切成圓形薄片,鬆質骨切起來並不困難,果然,看了病竈的剖面。

剖面像三明治一般,中央是米粒大小的壞死骨,米粒周圍包裹着感染骨組織,再往外是一圈正常的骨組織。

看着這個剖面,宋子墨可以完全確定,病竈已經徹底清除乾淨,這個定位的精確度,比手術機器人的精度還要高。

“術後再做個CT。”楊平吩咐。

術後的CT是免不了的,必須留個證據,證實病竈已經徹底清除。

“留作標本,送病理科做病理檢查,我要到病理科去,親自到顯微鏡下去看看,你們有興趣沒?”宋子墨將幾塊薄片裝進病檢的標本袋。

“等等!給我看看。”高橋剛剛還在糾結,楊平怎麼做到的,不借助導航系統,一次精準取到病竈。

宋子墨將標本袋已經給了周燦:“等下去病理科,我們到顯微鏡下慢慢看,三明治病竈,一次精準清除。”

小孩跟着醫生走出手術室,宋子墨告訴他父母,可以正常行走,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體育運動,明天可以出院正常上學,三天換一次藥,10天拆線。

“這是挖出來的病竈,有死骨,有感染的骨組織,你看看。”宋子墨拿手機圖片給小孩爸爸看。

小孩爸爸看不懂,但能明白大概,這就是病根,現在醫生一雙妙手,把病根挖掉了。

“挖了骨頭,會不會很痛?”小孩爸爸擔心地問。

“骨組織裡面痛覺神經很少,不會感覺太痛,要痛也是傷口疼痛,晚上會給一點止痛藥。”宋子墨解釋。

“挖出的那個洞以後會補滿不?”

“一般三個月後就被新生的骨組織填滿。”

“這次把根挖掉了,不會復發吧?”

“一般不會,但是誰也沒辦法百分之百保證。”

“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有什麼忌口的?或者補什麼對他長骨頭有利?煲骨頭湯可以不?”

“正常飲食就行,喜歡喝骨頭湯,就煲給他喝,對這個病沒有什麼好處,也沒壞處。”

“搞點田七煲湯行不?活血化瘀!”

小孩爸爸和宋子墨一問一答,這些問題術前已經詳細溝通過,現在小孩爸爸又拿出來問一遍。

“田七是中藥,是藥就有副作用,不要隨便去吃,正常飲食就行,你家的正常飲食,沒事天天吃田七?”張林聽得不耐煩了,插一句。

“照片可以發一份給我不?”小孩爸爸被張林說得不好意思,改變話題。

宋子墨將照片給了他一份,這位爸爸很積極,拿着照片隨即發了朋友圈:孩子的病根終於挖掉,今晚可以安穩睡覺。

麻煩事情來了,小孩爸爸的朋友圈一發,陸陸續續得到好多人迴應,打聽在哪家醫院,找哪個醫生。

甚至有人已經打來電話諮詢,小孩爸爸看一眼楊醫生,低聲說:“現在忙,回頭聊。”

(本章完)

第875章 臨時任務第285章 生命的硬幣第833章 全國最牛院長第910章 復發第5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上)第513章 簽字第507章 碰瓷的第439章 九死一生第747章 樑博士查房第344章 培訓進行時第819章 這車違章罰款扣分不第472章 聲譽與尊嚴第547章 誰有空誰去第507章 碰瓷的第91章 山雨欲來第544章 節外生枝第502章 鳳梨酥第651章 謙虛美德第768章 曲折離奇第935章 一根魚刺惹的禍第467章 紅色電話又響了第603章 倒在終點第899章 一團煙霧狀的血管第140章 親情第309章 燒腦第220章 霸氣的女經理第224章 熱鬧的前夜第326章 水到渠成第6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下)第619章 肝腎互換第537章 內行人第21章 一鳴驚人(下)第374章 視頻之下無大牛第163章 龍井不錯再次說明第259章 雜交手術第790章 這已經屬於玄學問題第337章 全能者第675章 錦旗,醫生的榮譽。第626章 我們要建世界級的實驗室第286章 基因檢測第402章 350公里第438章 航空救援第612章 重新認識第905章 盲區第880章 我們都在磨洋工第168章 變態第8章 兄弟,你行不行呀?第864章 高光時刻第481章 兩米之外第222章 投桃報李第173章 暴走的張林第493章 東京之夜(四)第771章 老朋友的牛排第744章 駕着七彩祥雲第521章 餃子第226章 拆不穿的魔術第335章 封頂第933章 誤入歧途的胃管關於更新第74章 教授不是白叫的第882章 丟失的病理報告第450章 鏡面人第95章 八百毫升血第412章 測試第240章 中國雙雄第965章 沒事吧?楊教授?第208章 碰面第822章 這究竟是什麼奇葩事第619章 肝腎互換第802章 爲時已晚第646章 天花板第945章 縫縫補補第100章 難纏的病人第101章 查電路第960章 帶刺的玫瑰第710章 教育從受精卵抓起第350章 勁敵第612章 重新認識第899章 一團煙霧狀的血管第387章 術後平穩第56章 冤家路窄第882章 丟失的病理報告說明第123章 隔牆狙擊第322章 拼圖第511章 獨闢蹊蹺第886章 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第336章 金標準第431章 溫水煮青蛙第761章 微操之神第873章 心中有光第128章 第一個戰略陣地第563章 岳父之怒,風起雲涌第318章 十面埋伏第223章 夢想之地第524章 逆行第301章 暗算第528章 轉移第735章 世界級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