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金鉤銀鉤

第206章 金鉤銀鉤

思思賬戶多了一筆錢的事情,楊平只能等有空去保安部調錄像,看看究竟誰交的。

這只是給思思父母一個交代,其實調查誰交的,沒有意義。

要是別人交錯了,自然回頭會找上門來;如果有好心人交的,人家願意匿名,自有理由,就讓他安安靜靜做一個好人吧。

韓主任終於回到辦公室,玉鐲子的事情談崩了,不談了。

醫務處的趙主任也失去耐心,爲了這點屁事,把韓主任譚主任叫去就不妥,人家天天有手術,又沒日沒夜地組織培訓,還要爲這些爛事傷腦筋,於心不忍。

本來醫院說賠兩千塊錢了事,王警官也覺得不錯,這樣事情就化解了。可是家屬不依不饒,硬說鐲子價值幾十萬,一口咬定要賠三十萬。

趙主任說,兩千不同意,那就找第三方專業機構來鑑定這個鐲子的價值,家屬死活不同意,說鑑定的機構鐵定跟醫院一夥,他們沒權沒勢,到頭來還是被坑。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賠三十萬才行!

三十萬,去搶吧,趙主任幹醫務處好些年,碰到過不少無賴,沒見過這麼無賴的,再談下去沒意思了:“不談了,你們去告我們,去法院告,法院判下來該賠多少錢,我們一分錢不少;沒有經過法院的,現在一分錢不賠。我明確告訴你,我們醫生一點也沒有砸錯,這種情況,肢體嚴重腫脹,鐲子影響血運,肢體很快會因爲缺血壞死,情況緊急,爲了拯救肢體,砸掉鐲子,符合醫療急診流程,至於有沒有簽字,這個緊急情況下,不需要你們簽字--”

“我也不跟你們計較了,去告?誰不知道都是你們一夥的,我們能告贏你?我們讓個步,十八萬,一分不能少了,不賠,你們就不要開門看病了,我天天來你們醫院,還有你,上下班我天天跟着你。”家屬看趙主任不談了,開始着急,還放狠話。

趙主任大手一揮:“沒進過法院,一分錢不賠償,一塊八都不賠,十八萬?做夢!保安,叫保安,送人!”

事情就這樣強行中斷了,本來想賠兩千塊平息事情,但是對方不依不饒,跟他們談,還真以爲醫生做錯了事了。

楊平將去市人民醫院會診的事情彙報,韓主任淡然說:“一個上午而已,誤不了事,答應人家的事,去吧!”

韓主任的爽快,意料之中的事情,韓主坐着,彷彿在思考什麼,雙手十指交叉,拇指相互繞圈。

楊平看他想說什麼:“主任?”

韓主任回神:“沒事了,去忙吧。”

廖總完成會診,順路到行政樓的培訓室去看看,這是他第一次過來。

這場面果然火熱,這還是白天,要是到了晚上,那更加熱火朝天。

骨科的、腦外的、胸外的、泌尿外的,都有,以骨科爲主,創傷骨科全員參加培訓,骨科其它幾個病區、其它外科,都是抽調的精兵強將過來培訓。

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鋪單、切開、縫合、止血、打結、分離、拉鉤、拿吸引器,全部都在培訓,每一個項目都反覆訓練,要做到熟能生巧。

廖總算是開了眼界,他看幾個醫生在練習拉鉤,什麼手術,拉鉤的位置怎麼站,用哪隻手,單手還是雙手,怎麼用力,鉤的層次和深淺,全都有嚴格的規範。

吸引器擺幾根,從哪個方向來,怎麼配合吸血吸菸,廖總又湊近一個正在培訓拿吸引器的,看了幾分鐘,這吸引器練得真的到位了。

自己資深住院醫,馬上要晉升主治,還不知道吸引器可以用得這麼熟練。

模擬的術區,紅色顏料從一根管子噴出,代替血液,吸引器靈活精準,將血液吸引得乾乾淨淨,術區視野控制得非常好,主刀在這樣的術野下,手術自然事半功倍。

“不行,你站位不對,這樣會對主刀的動作造成一定干擾!”

“擡頭挺胸,你頭低得太多,會污染術野,還會縮小主刀的操作範圍。”

“拉鉤的用力太大,不需要這麼大力,這樣容易疲勞。”

“記住我的演示,大家有不懂的一定要問我,一定要做到完美熟練,形成肌肉記憶,任何時候動作不要走形!”

宋子墨在人羣中來回走,監督這些訓練的同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張林和小五也在這些人羣中訓練,他們雖然在培訓小組中擔任職務,但不是培訓老師,要跟其他人一樣接受訓練。

田主任在那邊,帶着歐陽主任和白主任在培訓,這些主任別看平時手術做得不錯,但是要做到每個動作規範,比那些年輕醫生的訓練難度更大,畢竟定型了。

麻醉師的訓練在另一個房間,樑胖子訓練的內容與臨牀醫生不一樣,他訓練的內容大部分是氣管插管、腰椎穿刺、各種神經阻滯的穿刺、尤其各種非正常情況下的插管穿刺。

關於麻醉機的知識,以前只是掌握麻醉機的使用就行了,現在楊平要求,要了解麻醉機的結構和原理,一些故障的處理,各種操作,各種參數,一個一個全部做到熟練,瞭然於心。

楊平將麻醉機廠家的工程師請來了,特意給麻醉師講解結構原理,一些故障的判斷和排除,這些知識用處不大,但是需要用的時候,能夠節約時間,而且可以幫助麻醉師更深刻的熟悉麻醉機的使用。

護士的培訓,又是單獨的房間,手術室姜護士長帶着小蘇,正培訓其他的器械護士,她們要熟悉每一種創傷骨科手術的流程,甚至要求自己模擬做一遍,只有這樣,才能深刻了解手術步驟,知道怎麼去配合。

骨科手術器械,幾百件,擺在一張長方形桌子上,以前護士只知道,器械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怎麼用。

現在,這些器械的發明歷史,經過了哪些改進才形成現在的樣子,爲什麼是這樣的形狀,爲什麼這樣用,要求全部掌握。

其它科室都是仿效骨科指定的培訓計劃,術前的急診科,手術的外科,術後的創傷ICU,輔助的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等等,都參與了培訓,各自認認真真,一絲不苟。

整個一層樓熱火朝天,大家都很認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用在現在最適合。

影像科的幾個同事在訓練快速讀片,但是做不到,讀片時間距離要求還差很遠,如果強行提高速度,容易出錯、漏診。

讀片這東西,需要長期積累,短期難以提高。

他們也花了不少心思,把三博建院以來,所有創傷病人的影像圖片拿出來,研究一遍,還是做不到要求的讀片速度。

外科醫生在臺上等,你這邊遲遲出不了一個準確報告,這個環節耗費時間太久,會耽誤整個流程的推進。

影像科不能在這次活動中拖後腿,孟主任想出一個招,既然一個人辦不到,那就多幾個人。

原來計劃提供兩個醫生去支援,現在從科裡抽調七個醫生。頭部、胸部、腹部、脊柱、上肢、下肢、骨盆,每個部位專門一個醫生讀片,最後彙總,統一出一個報告。這樣分解,各司其職,又快又好,還不容易出錯。

這幾個醫生,各自負責一個部位,天天看自己負責部位的片子,這樣訓練後,速度還算滿意,比之前的速度提高了很多倍。

廖總轉完了一圈,越看越激動,抑制不住全身熱血的沸騰,這麼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自己居然沒有參加,沒有跟大家一起去盡力,多麼令人遺憾呀。

他走到自己科室的培訓點,幾個年輕點的副主任醫師正忙着,人家有板有眼地在研究解剖,根本沒注意他。

“包主任?”

喊了幾遍,包主任才扭頭看他一下:“小廖呀——”

然後又忙去了。

本來想慰問幾句暖心的話,可人家根本沒空,廖總悻悻地離開,真恨自己,現在還是一個住院醫,沒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要是可以,哪怕擡擔架,自己也願意。

看大家的積極性,之前聽到的流言不攻自破,說什麼高壓之下,大家精神幾近崩潰,這像崩潰的樣子嗎?老包那認真的樣子,像個剛下臨牀的實習生。

張宗順教授揹着手,在走廊裡,一個房間一個房間走,這段時間綜合骨科的門診停掉了,他也沒事。

作爲醫院培訓組的顧問,閒職,也沒什麼事,都是年輕人在操作,他湊湊熱鬧。

這氣氛,久違了的感覺。

自己年輕時,五六十年代,那個火紅的時代,窮!但是人人精神飽滿,充滿幹勁,一副改天換地的氣勢。

現在,這幫年輕人的精氣神,雄赳赳氣昂昂,看着真舒服。

他時不時也會跟楊平提提建議,但絕不干預,畢竟年齡大了,雖然保持學習的習慣,但是思維理念還是跟不上年輕人,提一下建議就行了,插手過多,不僅幫不了忙,反而容易誤事。

小五張林兩個跟楊平一組的,如果楊平主刀,宋子墨肯定一助,張林小五就是二助手、三助了,主要任務可能是拉鉤。

所以他們除了訓練基本內容,專項重點在拉鉤和吸引器的操控,因爲他們這一組到時是重點組,小五張林被骨科的兄弟們送了一個外號:金鉤,銀鉤!

作爲臺上拉鉤的,這是至尊的稱號,一般人受不起。

據說,有些大醫院,一些醫生,四五十歲了,職稱還上不去,只能在臺上拉拉鉤,四十多歲的叫做銀鉤,五十多歲的叫做金鉤。

這兩哥們,年紀輕輕,就得此稱號,光榮!

至於誰是金鉤,誰是銀鉤,兩人爭論不下,暫時不提,以後見分曉。

白板上畫了一副骨盆的局部解剖,楊平循環式的每天講解解剖,這些解剖圖都是宋子墨畫的。

張教授站在白板前面看,楊平回來了,趕忙過來,陪老人家聊幾句。

“張老!”楊平恭敬地叫道。

“小楊呀,辛苦了。”張教授回頭。

“大家辛苦了。”楊平請張教授坐。

張教授看到這場面,頗有感觸:

“我們國家底子薄,起步晚,各行各業有差距是自然的,你們沒有經歷那個最困難的時代,即使那時候,我們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了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核潛艇。”

“歐美日發達國家是比我們強,但是隻要我們努力,就可以縮小差距,並趕超。”

“我們中國人不比任何人差,只不過近代短暫的衰落。”

“你學過歷史,不講其他的,就講瓷器和絲綢,古代那是出口到全世界,在歐洲,那是有錢貴族才用得起的東西,歐洲人鑽研了幾百年,才搞出劣質的仿製品,瓷器是什麼,就是玩泥巴,我們祖先把泥巴都能變成滿世界賺錢的東西,你說厲害不?”

“我們就是這樣聰明勤勞民族的後代,能不行嗎?小楊,你做得對,不懼強敵,腳踏實地,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楊平認真聆聽,扶張教授坐下:

“謝謝張老教導,坐下休息,喝杯水。”

“我坐坐,你們忙,別管我,只要我們一直努力,趕超他們是遲早的事,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我這老頭子怕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張老坐下來,接過楊平遞來的水。

“孩子,好樣的,以後一定要堅定意志,不要被亂七八糟的誘惑影響,要好好爲國家效力,說什麼科學無國界,都是扯談,科學無國界,爲什麼要對我們搞技術封鎖,那些歐美科技集團,爲什麼把技術鎖在保險櫃裡?那都是騙人的。”

張老擺擺手,喝一口水。

(本章完)

第305章 消失的椎間盤第714章 有時候,梅奧也要學習我們第164章 就這臺沒看到第351章 整裝待發第158章 愛,要說出口第534章 去中國手術第874章 意料之外第364章 彌留的恩師第752章 地表最強醫生第255章 小瑤第862章 辣椒爲什麼會辣第279章 真正的高端第800章 一刀流第128章 第一個戰略陣地第954章 掃盲第965章 沒事吧?楊教授?第510章 可憐的小傢伙第99章 楊主任第455章 請求收編第772章 十三連擊第560章 封殺令第402章 350公里第723章 注意規範學術用詞第508章 老鄉第504章 醫學沙龍第143章 背後的故事第582章 開賽第317章 半截人第776章 去買十頭豬來第67章 華僑樓的大佬第719章 要拼高低事上見功夫第126章 十五度第906章 就差一根線頭第396章 橋樑第911章 謝謝大哥拉一把第252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445章 當年的影子第313章 泰森與綠巨人第226章 拆不穿的魔術第212章 助手第886章 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第622章 金屬過敏的病人第325章 三人組請假第269章 媳婦見婆婆第191章 四世同堂第154章 藥 鐵與火第210章 虛驚一場第18章 創傷急救中心第752章 地表最強醫生第243章第504章 醫學沙龍第893章 曙光第802章 爲時已晚第932章 珍珠腸第361章 評論也精彩第162章 訓獸師第162章 訓獸師第458章 痛風是魔鬼第590章 搬運三人組第424章 老虎尾巴第521章 餃子第212章 助手第570章 拆遷戶第447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928章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第258章 全球不足三百例第286章 基因檢測第128章 第一個戰略陣地第20章 一鳴驚人(中)第46章 危險的手術第598章 寶典第916章 主任,我有點不舒服第244章第562章 來路不明的機構第426章 理想第512章 一年幾臺手術第899章 一團煙霧狀的血管第680章 大課題請假第96章 誰是獻血的人第20章 一鳴驚人(中)第421章 哪個老丈人第636章 我倒想學習學習第140章 親情第243章第613章 誘導物質第686章 第二條技術路線第941章 你地理是解剖老師教的吧第842章 歐洲脊柱外科年會第895章 截胡第586章 再次飛刀附一第57章 絕不手術第85章 一篇報道第108章 有我在,別怕!第325章 三人組第609章 你這什麼眼神第267章 家第26章 蘇宜璇第913章 一旦超綱容易爆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