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密聞報,說唐軍已經包圍了瓦崗山,嚇得骨軟筋酥,呆了一會兒,才勉強振作,吩咐擂鼓聚將。三通鼓響過,李密來到銀安殿,坐在上面往下一看,這倒好,整個銀安殿空蕩蕩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王伯黨,一個是樑世太,其他人都走了。李密緊皺眉頭,憂慮地說:“唉!這大兵臨境,我該如何是好?”王伯黨前說:“主公!不必憂慮,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李元霸也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在主公你的身邊。”“孤身邊有何可怕之事?”“就是把你迷住的蕭美娘。如沒有她,你仍和衆將一心,衆將也不會散去,如今之計,只有先除掉你身邊的禍患,再去迎敵。”“這……”李密心裡實在是捨不得。王伯黨不等他再說什麼,就命兵丁:“把蕭美娘給我綁來。”衆兵丁也恨蕭美娘,答應一聲,立時把蕭美娘抓了來,王伯黨一把抓住她的頭髮:“你這個掃帚星,倒黴就倒在你身上啦!”蕭美娘連忙呼救:“啊呀!王爺千歲!”“噗”王伯黨沒等李密說話,一刀把蕭美娘人頭砍下。李密一捂眼睛:“美娘呀!”王伯黨把眼一瞪:“主公!不要憐惜這個禍國殃民的東西,如今我就迎戰李元霸。”吩咐一聲:點隊!剩下來的兵丁也不過千餘人,由王伯黨、樑世太帶領,出了瓦崗寨門,列好陣勢。李世民、李元霸也列好陣勢。李世民、李元霸從何處來?原來,李淵從揚州回兵,出了潼關,兵佔長安,在長安建立都城,豎立起大唐帝國的旗幟,李淵登極,作了皇帝,大封功臣,設立招賢樓,掛出招賢榜,招賢納士。李淵凡事都找二子李世民商議,李世民進諫:如今天下未歸順者以瓦崗爲首,如把瓦崗軍戰敗或收服,其他人就好辦了。所以李淵就派李世民、李元霸率領二十萬大軍征服瓦崗山義軍。這會兒,兩軍對陣,樑世太首戰李元霸。只六七個照面,就被李元霸一錘擊中頭頂,死於非命。王伯黨跟着出馬大戰李元霸,幾個照面之後,抵敵不住,只好虛晃一招,引兵退回山寨。到了夜晚,王伯黨和李密商議:“主公!現今我們是要兵無兵,要將無將,要想戰勝李元霸,好比登天。依我看,不如棄了瓦崗山,臣保着你另投他處,等待時機,重整旗鼓,再舉大事,你看如何?”事已至此,李密只有點頭答應。二更天,君臣二人整裝出發,打算從後山、經斷密澗離開瓦崗山。誰知李世民很會用兵,白天他見瓦崗軍的陣容不整,就知道李密已經山窮水盡,防他逃跑,早在斷密澗埋伏好人馬。王伯黨引着李密進了斷密澗,走了約五里地,兩旁山上炮聲連天,伏軍四起,一片喊聲:“殺呀,活捉李密呀,別讓他跑了哇!”李密早已嚇得縮作一團,王伯黨舉目往兩邊山上一看,全是唐兵唐將。這時,李世民在山坡上高聲說道:“李密!王伯黨!你們跑不了啦,快快下馬投降!如其不然,我可要放箭啦!”李密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王伯黨說:“李世民,告訴你,我們寧肯戰到一兵一卒,也絕不投降!”李世民便不再勸,吩咐一聲:“放箭!”霎時間,萬箭齊發,李密嚇得跌下馬來抱頭縮頸,蹲在地上,王伯黨怕他中箭,急忙下馬趴在他的身上。瓦崗軍僅有的不到一千人馬,被箭射倒無數。等到天亮,李世民到斷密澗查驗,見王伯黨身上中箭無數,如刺猖一般,早已氣絕身亡。壓在下面的李密,身上沒中一箭,可他連驚帶嚇,又被王伯黨壓在身底,也已氣絕。李世民遂命人把他君臣二人在斷密澗埋葬,並立碑紀念。從此,瓦崗義軍已不存在,李世民得勝之後,留人駐守瓦崗山,然後率領得勝之兵,迴歸京城,行至途中,天氣炎熱,見陰雲密佈,電閃雷鳴,霎時間來了暴風驟雨。西府趙王李元霸從小就怕打雷,這時電光閃閃,雷聲隆隆,他心裡有些害怕,仰面朝天大喊:“我的大錘,誰見誰怕,雷公,難道你就不怕嗎?”恰在這時打了個劈雷,李元霸說:“我一錘把你打死,看你以後還打雷?”說着他竟把一隻大錘向空拋去;由於他仰面朝天,雨水下到他的臉上,打得他睜不開眼。這也真巧,大錘拋到天空,落下來正好打在李元霸的頭上,把李元霸砸了個腦漿迸裂。秦王李世民發覺時,他已死去多時了。李世民心中難過,抱屍痛哭,並急忙命人準備棺木,把屍體裝殮,命軍兵擡着回奔長安。
話分兩頭,再說秦瓊、羅成、羅鬆、羅煥和程咬金五個人,帶着家眷和親兵,離開瓦崗山後,沒有目的一路行來。這一天,他們走到一個岔路口,羅鬆對羅成說:“賢弟!我娘想家,我想我們父子和我娘一起回姜家集老家去,以後咱們再相聚,你看如何?”羅成想:如今父親不在了,既然他們要回老家,沒有理由攔阻,再說現今也沒有個一定去處,也就同意了。羅鬆又和秦瓊、程咬金說明,於是,弟兄們互相說了些勉勵的話,姜氏王妃和秦氏王妃、秦母、程母也說了些惜別的話,然後各自分手,羅鬆、羅煥和姜氏王妃自回姜家集老家去了。秦瓊、羅成、程咬金三人帶着家眷和幾十名親兵,繼續行路。這一天,來到洛陽城,不覺眼目一新。別的地方由於連年戰亂,官府逼捐逼稅,鬧得十室九空,滿目淒涼,這裡卻是人來人往繁華熱鬧,買賣鋪戶十分興隆。這一小隊人馬,走走看看,衆人心裡都很高興。程咬金說:“二哥!老弟!咱們老這麼走,走到哪裡是一站。我看這個地方不錯,乾脆咱們包個店房,就在這裡住些日子,打聽打聽各地情形,再拿主意,你們看如何?”秦瓊、羅成都很贊同。於是包下了一座店房叫裕成老店。三家眷屬連親兵僕從算在一起一共有一百五十來口人。住下之後,哥兒三個,沒事就到洛陽街頭閒逛。洛陽在當時是個大地方,以前東周、東漢等朝代都在這裡建過都城,不光街市熱鬧,而且還有名勝。這一天,程咬金在街上閒逛,聽老百姓紛紛議論說:“今日駙馬爺校場點兵比武,大家都爭着去看。”程咬金愛管閒事愛打聽,他問一個老頭兒:“喂!老先生!你們說的這個駙馬爺他姓什麼?”“噢!你不是本地人吧?我們駙馬爺,他家住山西潞州府天堂縣八里二賢莊,姓單叫單雄信,外號人稱赤發靈官,他不光是駙馬,還是我們洛陽的兵馬都招討大元帥。”老程一聽:“哈哈!好呀!鬧了半天,我五弟跑這招了駙馬,還當了元帥。”說着掉頭就跑,回店房給秦瓊、羅成送信兒。秦瓊聽了也非常高興,惟獨羅成低頭不語。程咬金問:“老兄弟!你怎麼不高興?”“唉!人在勢,花在時,當初弟兄們挺熱乎,現今人家正在勢頭兒上,咱們落得無處安身,去投靠他,怕要讓他小瞧。依我看不去找他爲妙。”程咬金熱心腸:“老兄弟!依我看他定高興見到咱。如若見面他有一點冷淡,你看我怎麼罵他。那時咱跺腳就走還不行嗎?”秦瓊也說:“表弟!老五不是那種人,咱們閒着沒事,到校場去看看,全當解悶兒。”羅成只好依從。哥兒二個騎馬來到校場,見這裡人山人海,觀看校場裡演兵排陣,哥兒三個立馬於人堆之中,往裡觀看。因爲離的太遠,連單雄信的眉眼都看不清楚。看來看去,直到日頭轉西,演兵完畢,單雄信才從裡邊騎着高頭大馬出來。前邊是全副執事,鳴鑼開道,老百姓往兩旁一閃,這哥兒三個被擠在了後邊,好在騎在馬上,仍然看得清楚。不一會兒,單雄信騎馬過來,他沒想到秦瓊等人會在這裡觀看,沒有留意,昂首就要過去。程咬金不管那一套,高聲喊道:“哎!老五呀!你不認識人了?”單雄信一聽耳熟,扭頭一看,見是秦瓊,程咬金和羅成,馬上滿臉堆笑,跳下馬來,朝他們三人走來。老百姓一看,嚇得閃開一條道,程咬金也蹦下馬來:“啊呀!老五!你跑這兒當官來了!恭喜恭喜!”秦瓊也跳下馬來,笑面相迎。只有羅成,雖然也下了馬,臉上卻是冷冰冰的,一語不發,冷眼看着單雄信,單雄信一看就明白了。羅成人小心多,過去和自己還鬥過氣兒,於是他撇開程咬金、秦瓊,熱情地過來把羅成抱住:“老兄弟!你可把爲兄想死了。兄弟!我盟娘也來了嗎?你們住在何處?”這一下不要緊,羅成反覺得自己態度冷淡很不應該,臉“騰”的一下就紅了。他急忙說:“五哥!小弟給你磕頭!”單雄信急忙還禮:“快起來!快起來!咱哥兒們有日子沒見了,可真讓人想啊!二哥!四哥!你們何時到的,住在哪兒啦?”秦瓊說:“我們剛來,臨時住在裕成老店,這裡不是說話之處,到店裡再敘談吧!”“對,我正要去拜見各位盟娘!”等單雄信把人馬打發走了,跟着秦瓊他們來到裕成老店,先拜見了秦母、程母和羅母,然後到秦瓊他們屋裡敘談。單雄信說:“你們到了洛陽,就算到了家了!現今我保的是洛陽王王世充。王世充把他妹妹許配給我,我們既是君臣,又是至親,我在他面前說一不二。王世充還算是個明君,你們互相也都認識,我要跟他一提說你們來了,能把他樂壞了,他一定會以上賓相待。”弟兄們又敘談了一會兒,單雄信告辭出來,進宮見王世充一說,王世充當真樂壞了:“啊呀!妹夫呀!這是天賜三位賢人到此。”單雄信說:“主公,我二哥他三位離開瓦崗,四處飄流,到現今還沒安身之處,你要結之以恩,待之以禮,感動得他們留下歸你,日後打天下又有何難?”“妹夫言之有理。”王世充立即吩咐:“備駕!”帶領着他的文官武將,駕臨裕成老店拜望秦瓊等二人,然後又在光祿寺大擺筵席,歡迎他們,並且傳旨慶賀。秦瓊等三人見王世充如此隆重歡迎他們,非常感動。單雄信又提出來:自己另換地方居住,把駙馬府讓給秦瓊等三家安家,並取名爲“三賢館”。秦瓊、程咬金、羅成推託不開,只好搬去。王世充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和他們歡聚。單雄信每日三次到三賢館給老夫人請安,看望他們哥兒三個。雖然如此待承他們,王世充和單雄信都沒有提出來請他們留下爲官,他們是怕萬一對方回絕,就不好迴轉了,所以他們只想讓秦瓊等三人自己提出留下。可是,秦瓊等三人因有李密的教訓,就不肯輕易保誰,打算多看一看再說,另外,他們也相度天下形勢,把當時的幾股勢力作了比較,對王世充將來能否成事持懷疑態度,所以就更不願輕易表態了。他們在這裡住着,倒是清閒幽雅,舒服自在,每天吃完飯無事可幹,秦瓊、羅成就看書、下棋、練弓刀石、馬步箭。程咬金更是無人管束,經常上山行圍打獵,遊山逛景,還在東關外設場教徒。因爲他武術不高,人家都不愛學,他就請徒弟吃大慢頭、大餅燉肉,外帶給二十個老錢。這一下徒弟就多了,不爲學本事,爲的來吃飯領錢呢!這一天,他教完徒弟,發完老錢,告訴大夥明日歇息,後日照舊教練,並且還吹牛說;“你們好好練,我教給你們的都是絕招真傳,練好了天下無敵!”徒弟散去以後,程咬金高興,拉馬剛要走,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賢弟!別來無恙呀?”程咬金扭頭一看,不禁大喜。要知來者是誰,請聽下回分解——
5200全本書庫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