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招兵

除了互助社外,張無易對青少年和兒童也很看重,他可是知道青少年和兒童纔是興夏會的未來,而這些人世界觀還沒有徹底形成,只要加以教導,必定是興夏會最忠心、最堅定的跟隨者。所以,張無易打算仿照後世成立了青年團和兒童團。

現在人員太少,猶其是識字和能理解興夏會宗旨的人太少,所以,這些部門的人選只能暫時從現有的興夏會員裡面兼任,而且只是一個框架,還沒有正式啓動,不過,就算如此,張無易也在苦惱人才太少。

第三才是最大的重頭,那就是分田地,農民對田地的渴望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爲了田地,他們會從綿羊變成猛虎。莊家人兩萬多畝田地,在場四千多人,每人足可以分成四五畝。

當張無易宣佈要把莊家的田地分給所有人時,在場的人沸騰了,一個個喜笑顏開,高呼擁護興夏會、擁護興夏軍。

不過,一些人還是有些遲疑,因爲興夏會算起來也就是那種替天行道的人組織,雖然殺了莊家的人,搶了他們的東西,但卻惹到了官府,官府是絕對不會放過興夏會的,華夏農民的小狡猾,讓他們既想得到田地,又希望沒有危險,所以,除了一些生活太過困難,遭受到官府、惡霸地主欺負的人已經決心跟着興夏會幹外,近一半人在旁邊說起官府不會同意時冷靜下來,歡呼聲低下去。

張無易聽到歡呼聲正在高興,但跟着歡呼聲低下去,他也看到一些人面帶懼色,立即明白那些人爲何有這種表情,一時間,他也有點左右爲難,要想在短時間聚集大量的人加入自己的隊伍,看來不是那麼容易,這些人雖然對莊家、或者說對官府、對土豪劣坤不滿,但千百年來百姓對官府的畏懼,讓他們根本興不起反抗之心,華夏的百姓是很純樸的、是溫順的,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他們就會忍辱負重,默默地承受苦難,現在,他要讓他們造反,他們當然畏懼了。

張無易也知道,此事不能操之過急,只是吩咐誰想要田就去互相社報名,只是加入互助社,每人可以分到兩畝田。

審判大會圓滿結束,張無易眼見天色已晚,吩咐大家先吃飯,然後休息。

第二天,張無易開始分發糧食,他只是先行宣佈,自有張含倉帶人去發放。

至於分田,一時間還做不到,因爲先要丈量土地,還要登記哪些人可以得到田地,總之,要完成這項工作沒有十天半月是不行的。張無易只是成立了分田小組,由張含倉主持這項工作,至於工作人員倒不用擔心,自有人涌躍報名。

最後則是招兵,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張無易親自招收士兵。

作爲後世人,自然知道士兵除了有思想,有訓練,有武器外,還要有一定的報酬才行,否則,軍隊總會出問題的。

張無易之前就制定了詳細的軍人待遇細則,士兵吃住、軍服免費,住就不用說,自有軍營,吃,則規定伙食標準,因爲興夏軍的訓練很重,體力消耗很大,其標準很高,張無易標定,每天必須有肉,而且不少於三兩。除此之前,他改兩頓飯爲三頓飯。軍服包括帽子、衣服,褲子,皮帶、襪子,布鞋和綁腿繩。因爲工藝和造價問題,他只能簡單化,與後世八路普通士兵的服裝差不多,只是帽徽圖形是興夏會會徽,就是一個鐮刀加一個錘子和一隻毛筆,表示興夏軍是興夏會的軍隊。接着是軍餉,是按等級規定的,其中又包括三個部分,因爲張無易制定了軍銜,所以軍餉由軍齡、職位和軍銜三個方面組成,軍齡很簡單,每多一年每月多一錢銀,職位是指士兵,軍官之分,士兵不說,官軍而從班長開始,一直到將軍、元帥,按職務發放。而軍銜則分爲列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將、中將、上將、元帥分級,按各自的軍銜規定數量。總的來說,一名列兵,就是進入新兵營訓練的士兵,以張無易的規定,以後有條件了,凡是招收的士兵必須進入新兵營訓練三個月才能成爲真正的軍人,訓練完成後,就自然成爲三等兵,一年後是二等兵,兩年後是一等兵,如果有功,則會提前升級。列兵現在一月的總收入大概爲一兩銀,每升一級,會多出幾成。

爲了防止軍官喝兵血,張無易又制定了軍餉、物資管理制度,軍餉不會由軍官發放,而是由會代表和後勤部人員共同發放,會代表就是後世的政委,連級爲指導員,營級爲指戰員,團級以上爲政委。除了由專人發放軍餉外,軍隊中一切軍餉、物資和用度必須公示,讓所有士兵監督,當然,這中間又涉及到宣傳制度,要讓士兵知道自己應該領多少軍餉,領多少物資,這又涉及到士兵的權力,張無易直接在軍隊中推行士兵執事會,由士兵推選出執事,維護士兵的利益。士兵執事會只受會代表的管轄,有權對長官的不公提出申訴。

總之,張無易創立的興夏軍,完全按後世的新式軍隊建立的,他相信,這種先進的軍事制度,必定能讓他的軍隊成爲打不爛、拖不垮的鐵軍。

除了軍餉外,張無易還規定了軍人撫卹制度,戰死、重傷至殘分別會給予撫卹費,並會撫養他們的老人、子女。總之,興夏會會解決軍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不怕死,不怕傷殘。

當然,張無易也制定了嚴格的軍紀,後世的八大紀律八項注意被他改變一下就出籠了,而軍紀的中心思想就是興夏軍是百姓的子弟兵。

當張無易這一系列制度在招兵處講解後,立即吸引了那些青壯年,無數青壯年涌躍報名,要求加入興夏軍。

看着長長的應聘隊伍,張無易也感到欣慰,他知道古代有一句叫: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可想百姓們對當兵有多畏懼,但以後世的分析,那是因爲古代的士兵沒有榮譽感,上面沒有解決士兵的後顧之憂,對士兵不夠尊重之原因。

當然,張無易也不是什麼人都要,他規定了一些標準,比如先要舉起一百斤的石槓走十多步,這樣會淘汰一部分,然後是長跑,所有人一起跑,後面的自然淘汰,最後是對打,這倒不是淘汰人,而是要選擇出一些暫時的軍官,在新兵營裡,也需要一些軍官的,他不可能把之前所有的士兵都派到新兵中當軍官,何況,就算之前的士兵,也只有當初虎威鏢局那三十多人訓練時間長一點,後面在周潭鎮附近招收的一百多士兵只訓練了幾天,打過一仗,他們同樣是新兵。

通過一天的選拔,一共有兩百多人符合張無易的要求,還有兩百多人被淘汰,張無易也不想放過他們,這些人雖然比起招收進來的士兵差一點,但也是青壯年,他們雖然無法當兵,但還是有一定的體力,到後勤隊中還是能起到極大的作用,比如製造坊,打鐵、當磚匠、木匠、泥匠等都需要有力氣的人,他們正合適。此外,在打仗時,他們也可以當運輸隊等。

不過,張無易還是有點小失望,因爲據他所知,這幾千人當中,應該有一千多個青壯年,但最後報名的只有四百多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並沒有報名,看來,他們還是有一定的顧忌,擔心官府的討伐。

除了軍隊外,互相社人員招收情況還算滿意,幾乎所有人都加入互相社,因爲只有加入互助社,才能分成田地,才能得到互相社的幫助。不過,一旦有事,他們會逃得飛快。對此,張無易也很理解,不過,他有信心讓那些人在不久後成爲興夏會的擁護者。

張無易吩咐開始搭戲臺演戲,同時派出數名會員和會員積極份子深入百姓當中,與他們聊家常,打探他們的想法,猶其是要注意那些之前受到欺壓的人,他們應該是興夏會的忠實擁護者。

正當張無易正在與申良等人商量再吸收一批興夏會員時,猴午細找到他,行一禮道:“會長,貴溪縣官府已經知道這裡發生的事,正在組建軍隊,準備討伐我們。”

張無易對貴溪縣的反應倒不意外,莊家大院距貴溪縣城也就四五十里,他攻佔了莊家大院,又到處請人來開公判大會,如果貴溪縣官府不注意纔怪,從計劃對付莊家,他就做好了與貴溪縣官軍一戰的準備。

“貴溪縣官能出多少兵?”張無易問道。

猴午細說道:“據我們的得到的情報,貴溪縣平時只有兩百多個綠營兵,不過,還有捕快和一些雜兵,約有一百多人,其他還能招聘一些青壯,一般在兩三百人,如果縣令向那些有錢人家借一些護院的話,可以再得到一兩百人,也就是說,如果可能,貴溪縣令能聚集五六百左右的戰兵,兩百多人的輔兵,這只是保守數字,也許會更多,但也多不了多少。”

“那貴溪縣的人員情況和軍隊的戰力如何?”張無易問道。

第256章 整合軍隊第338章 張無易的野望第335章 火車通車第243章 拿下陳勝男第186章 清兵的頑抗第223章 魔門六宗第162章 攻克衢陽城第251章 貨幣第35章 伏擊清兵(中)第174章 攻守第339章 征服世界第228章 刺殺第266章 救援海州第294章 赫霸的兇悍第123章 拳掌雙絕(下)第242章 見陳勝男第128章 傳遞消息第64章 分田地(上)第298章 閱兵第47章 肉盾計劃(中)第259章 圍魏救趙第304章 毒氣彈第313章 清軍撤退第44章 攻山(中)第31章 建設獅子山(上)第316章 登陸戰第88章 夜襲(上)第323章 燒燬俄軍倉庫第328章 撤離計劃第94章 攻城(上)第112章 魔王宮出擊(上)第110章 八省圍剿(中)第84章 清軍分兵(下)第173章 阻擊第327章 再臨通州第111章 八省圍剿(下)第17章 入會第219章 清庭的外援計劃第220章 回到南昌第31章 建設獅子山(上)第276章 秘書辦的意義第249章 有人屯集糧食第202章 醒來第337章 總算有後了第268章 城坡第239章 中原武林的支持第320章 擊敗朝鮮軍第101章 五省圍剿(中)第319章 突襲朝鮮軍第89章 夜襲(中)第167章 肉搏第157章 血戰第65章 分田地(中)第215章 攻佔廣西第326章 擊潰俄軍第287章 言夢瑤的疑惑第100章 五省圍剿(上)第205章 增兵第101章 五省圍剿(中)第308章 裡迎外合計劃第313章 清軍撤退第185章 血戰雨花臺第302章 出賣中華利益第171章 魏公勝的困境第95章 攻城(中)第276章 秘書辦的意義第113章 魔王宮出擊(中)第182章 進攻江蘇第187章 強攻雨花臺第292章 追擊第247章 蒸汽機第261章 夜襲第74章 歷史疑團(中)第75章 歷史疑團第306章 白蓮教的條件第189章 攻克揚州第6章 康熙盛世第174章 攻守第69章 交易(下)第337章 總算有後了第236章 武功再好一槍摞倒第27章 官匪和平共處第7章 成立火槍隊第201章 先天之境第252章 走私案第191章 激戰第158章 水師偷襲第272章 清軍撤兵第13章 成立興夏會第125章 激戰第330章 騎兵對決第23章 招兵第194章 破城第283章 福建光復第111章 八省圍剿(下)第196章 逃跑第206章 偷襲清兵大營第25章 伏擊第202章 醒來第172章 清兵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