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可疑的人和怪

激流區西門啓動的時候,情況把玉劍山上的人都驚呆了。

不止是沈文劍和冷雲知青,發現成羣不知名種族的進入,他直接把情況通報給了所有長老,還爲此臨時增開長老會。

不過百來個怪物丟在中原星這麼大的行星上,實在不夠看,長老們認爲要以觀察爲主,找機會抓幾個研究研究。

既然如此,沈文劍一邊讓冷雲帶着指揮中心的人繼續盯着,一邊安排向激流帶派遣更多的觀察器。

去年開始準備激流區部署後,有一部分針對性的升級工作交給工程院,於是有了大蜜蜂。

小蜜蜂的續航力一直都不錯,畢竟第一代就已經使用太陽能熱陣列技術,後來被衛星天線改裝吃掉一部分能耗,也通過後續的飛翼型半氣動力版本達到持平。

但是放在激流帶,小蜜蜂的續航力就有問題。

小蜜蜂的主監控高度區間是三千米到八千米區間,在冰蓋寒流襲擊的過程中,該區域里根本維持不住它的能耗。

大蜜蜂就是應此而生,相比現在部署最多的飛翼版,它的頂面面積增加了280%,雙翼翼尖跨度超過六米,重量增加三十千克,形狀更像迴旋鏢。幾代積累下來的體量增大加上這個版本的大改,無法再自稱小蜜蜂,因此啓動了大蜜蜂的系列名。

大蜜蜂有兩項大改。

一是風力對抗改動,它不再單純使用推力對抗風力,在逆風姿態下除了用前代飛翼的形式放風箏,還追加了空氣動力充能系統。

也就是說它會把進入動力函道的空氣動力轉化能量儲備,轉化量不算多,但是放風箏模式可以倒退偵查,非定點偵查時,風力強度不大於八級本身沒有任何推力損耗。

另一點則是隱身模式的變化。

之前的小蜜蜂,都是法術隱身,也算是光學隱身,紅外線找不到完全是熱蒐集系統的存在讓熱量無法積累。缺點是能耗較大,幾乎有衛星天線主動模式加光學攝影模式總和的三倍。

大蜜蜂新增了定向隱身模式,它只模擬天空背景,也就是僅僅對高度低於自身的單位隱身,尤其是地面單位。這個模式不但更節能,能量蒐集情況也更好,尤其是光熱的部分。

隱身的改進,其實就算沒有激流區這回事也是要上馬的,因爲靈月上續航力一直存在問題。現在跟新外形湊一湊,再加一點續航力、加一點拍攝精度與高度、替換掉部分大溫差性能不行的材料,湊出個新系列。

既然是新系列,定位也有所區別。大蜜蜂的主要監視高度提高到5000至11000米,並應用於小件投放。

……沒錯,大蜜蜂本身有負載能力,而且有兩個負載艙,負載艙容量爲三升,必要的時候可以載炸彈,不過主要還是用來部署空投型觀察器。

與它配套的空投型觀察器是早就存在的石頭僞裝觀察器,投放也是無腦投放,直接丟就行,石頭觀察器會在落地前兩百米減速,並在最後兩米內完成懸停、扶正、落地。

石頭觀察器最初部署在大裂隙區。這東西效果很好,也很難用。

石頭觀察器爲了獲得最好的僞裝效果,根本沒有充能的接口,也沒有做熱回收功能,完全依賴“電池”工作,通過“動態啓動”和“主動啓動”,勉強維持幾個月續航。

幾個月的續航看起來很不錯,但如果在豌豆湖區、惡獄,就根本不夠看了,這些地方一旦能源耗盡,想要再找到部署和回收機會很難,綜合收益不如昆蟲型。

而激流區就很適合部署石頭而不是昆蟲,昆蟲的內結構太精細,再厲害的材料幾百度的溫差來回蹂躪也很難扛過幾次。

石頭則可以藉助激流區的高溫熱流,直接從內部回收熱能,並不會因此暴露,充分的能量,甚至可以讓它頻繁的調整自己的僞裝鏡頭方向。

增加熱回收和浮空會增加生產難度,激流區偶爾的寒流也會導致可能被冰封、掉落岩石裂隙等情況,不過作爲空中鏡頭的補充,改進版石頭的成本算是最低了。

從激流區西門出來的怪物,行爲很古怪。

它們不是直接前往東門,似乎什麼都搞不清,四處瞎晃悠。

瞎晃悠當然會碰到第四世代天魔。

從碰面的結果看,雙方也不是友軍,見面直接開幹。

不知是源於主場優勢,還是對方太差勁,第四世代在爲數不多的交鋒中,有佔到便宜,交換比爲1:2.5。

可是從整體去分析,情況就不一樣了。

第四世代在門開啓後,數量變得很少,多爲單獨行動,而西門冒出來的傢伙們,則是三五成羣,還有二、三十個一羣的,第四世代就算幹掉兩、三個,最後還是死在這些傢伙手裡。

根據石頭偶然間拍到的一段畫面,可以證明不管是怪物自家的靈體,還是第四世代的雙靈體,以及遊蕩中的惡鬼,最後都被活下來的傢伙給吸掉了!

這種行爲肯定不是人類,不過由於還不瞭解對方,因此也不好下判斷。

能夠肯定的是,通過這種不分敵我的吞噬或合體,倖存者應該在變強!

幾天後,激流區迎來一場寒流。

伴隨寒流出現的,是大規模降雨之後轉爲降雪,半天之內激流區變成冰天雪地。

緊接着就有人類出現,而且這幫傢伙一出來就放法術。

前面零散的出現過幾個,也都會法術,說明法術在另一邊至少有一定普及度。

奇怪的怪物手段十分魔性,加上會法術的大羣人類,是毫無疑問的修真文明,迄今爲止唯一一個和中原星同類的世界。

結合從琴仙島那個主動化爲天魔的女人那得來的“故事”,這個文明有沒有可能就是中原星文明的源頭?現代中原星人基因成分的另一半?

假設激流區東門連接到的是惡獄,這是靈月唯一一個啓動兩個雙向門接通的世界,不可能沒有特殊性不是嗎。

要不要接觸一下?

先抓幾個來,還是直接上,或者再借機器人去看看?

沈文劍沒有立刻下決定,因爲這批人類的進入時間點,和第二批怪物的進入時間點太接近了,而且還在怪物後面進來,不得不讓人懷疑兩幫是一夥的。

還是繼續觀察幾天,反正他們不管走哪個方向,想要接觸到賽博坦網絡或人類,都還遙遠的很,最近的支撐點都在七千二百公里外。

走東門,也正好讓玉劍山看看另一側是不是惡獄。

第十八掌 深淵魔寵(下)第六十三章 西大陸生態第一百五十五章 鈾儲備到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深度合作(下)第九十四章 鋼廠升級計劃(上)第四百零七章 怪異的鐵甲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真人第一百五十章 靈子數據編譯器的力量第一百章 對撞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山風評被害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八十三章 憂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吃瓜羣衆圍觀第二十三章 神奇的命運之輪第九十六章 滿頭是包(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海運工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挖洞戰術第二十五章 做個天魔看看?第一百三十四章 “魔族生存危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接近第一百零一章 蒼冉第四十章 “賽琳”(上)第四百零四章 餿水和臭石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危險之地(一)第二十二章 給女王的禮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屁孩見聞第五十六章 鼓勵生育與稅制啓動(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獵空行動(下)第九十一章 安全事故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氣氛(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賽博坦實驗室(下)第四十九章 海龍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循環第二百四十八章 行動的動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略儲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基納爾聯合商會的煩惱(三)第六章 蘑菇林裡的亡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極樂地區新瓶頸第一百四十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九)第七十三章 熱流解析第三百二十九章 空間站日常(下)第九十章 靈月人想要的(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香湘省親(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用妖族充數?第六章 築基的也要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挫的探索隊第四十五章 深淵女王的異常第十八章 隔空取物第四十三章 到達漁村第一百八十八章 年終喊話(第一卷完)第六十三章 世界門假設第二百七十三章 傳媒的力量(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發電組(下)第四十三章 無序規劃(下)第四十九章 海龍山第五十九章 圍棋室的深淵女王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氣氛(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探靈脈第三百一十九 死亡利爪(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吉雲的新食品第四十二章 天河實驗室第七十八章 換島第一百三十六章 小庇護所需求第一百八十四章 改變之始(大結局)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茶話會(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極樂地區全面開發計劃(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搬家也不容易第二百七十三章 傳媒的力量(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工房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來我往(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全如何進步第七十四章 外聘教師第二百一十四章 俘虜筆試(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撈人的辦法第一百零四章 技術聯盟誕生(上)第四章 決定了,未來的蜘蛛精們第三百五十二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元晶的秘密(上)第四十五章 伊梅爾第四十七章 順路挖一坨第一百七十九章 管理局的禮物第二十六章 娘娘的邏輯第三百七十四章 假鈔第五十三章 硅芯片上線第十八章 隔空取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祖和娘娘(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小鬼的九雲城吹牛之旅(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飛輪(上)第五十四章 考察樂園城的外地人(上)第八十八章 小蜜蜂第二十九章 流通的重要性(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城主的“勇氣”第十一章 正版天基打擊(上)第六十章 一微米第七十六章 機關獸的技術核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量產超算?第一百六十二章 空間站二期規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假鈔第三百六十五章 狂飆的當量第一百零八章 伊索萊姆的新生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