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樂園一號未來百年的城市(下)

不管怎麼計算,樂園一號如果按現在的構造方式繼續發展下去,經濟作物、牧業的草場用地,還是要依靠島子或陸地獲得補充,很難全部依靠自身產出。

爲了滿足樂園一號即將隨人口激增的用地需求,工程院在3027年接近年尾時拿出的改造方案改動有點大,沈文劍拿到時也感覺很難辦。

藉助二代人造浮空石輕量化平臺的經驗,樂園一號的改造方案也大量採用了立柱式結構。

邊長爲五十米,長度兩百米的巨型立柱,包含約一百零六萬噸浮空石,以及二十二萬噸強化鋼筋混凝土。

每一百根巨型柱子,構成一個頂面積約1.8平方千米的塊狀單位。

邊長只有不到1.4千米,遠遠小於現在的樂園一號寬度,而高度還有所增加,藉助陽光接收與反射系統,能夠讓內部全區域獲得足以用於生活的自然光照,降低浮空城內部的壓抑感。

這種生活生產單位,和現在的樂園一號相比,利用率差不多,但是浮空石全部集中在鋼筋混凝土立柱裡,裡面可以慢慢進行輕量化改造,獲得越來越大的生活生產空間。

更重要的在於,這麼個浮空單位,浮空石消耗總共1.06億噸,樂園一號的土石支撐結構完全轉換成新單位,能弄出七個來。

不過工程院的設計稿中總共只有四個生產生活單位,大學就用其中一個單位綽綽有餘,每個單位用多層橋相連,與之相對應的,是專爲解決種植用地設計的浮空平臺。

種植專用浮空平臺只有二十頃,既0.2平方千米,浮空石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有限封裝之後,大部分和一般土石結構一樣,一個平臺的總重量不到一千四百萬噸。

那麼以後農戶種田都用飛車嗎?

並不用,種植專用浮空平臺主要特點就是有表土,但沒有集水灌溉和曬穀場地。這就需要另一個單位加入,既曬穀、集水灌溉、農具停靠/養護綜合平臺。

農業綜合平臺是個能耗大戶,需要通過纜線從主單位獲得能源,順便就能用纜車和主單位連接提供人員、物資的移動。

沈文劍看到改造方案時,覺得農業系統構思的真是不錯。

種植專用平臺利用臨時橋樑互相連接,並通過農業綜合平臺轉換的靈能補充混合能。新的連接方式對農耕機械和橋樑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因爲沒有完全對接,並不會因爲總面積擴張、內力分佈不均把薄薄的平臺撕裂,具備很高的擴展性。

按這套改造方案完成改建的話,樂園一號將擁有7.2平方千米的固定種植區,以及30個單位6平方千米的浮空擴展種植區。甚至一整套下來,加上浮力調整系統,預計最後還能剩下1.2億噸浮空石。

可用種植面積增加了約六成,可居住面積通過隨人口增加逐步幾乎已經沒有限制,作爲配重的內部岩層結構降低了初期成本,也爲以後的逐步改造留下了巨大的浮力空間。

這些浮空石也不剝削,會給樂園一號記賬,他們有閒錢和資源改造時再提交申請。

“真好看呢。”冷雲看着圖稿發表評論,又問沈文劍,“有那麼多水泥嗎?”

沈文劍苦笑:“就是這東西頭疼啊。”

現在的樂園一號已經有三十幾萬噸的鋼結構,完全改造的話,鋼材的再投入量不會超過一百萬噸,實際因爲二代浮空石的生產沒有無限制擴張,玉劍山已經囤積了超過三百萬噸鋼材,足夠應付改造。

但是水泥的部分要解決起來挺頭疼,樂園一號原有的鋼筋混凝土拆除後,水泥只能當石頭,新投入的水泥約九千萬噸!

“九千萬噸水泥?”冷雲掰手指,想算出九千萬噸要生產多久。

沈文劍攔住:“別算了,我們現在年產連十五萬噸都不到,要六百年以上。”

水泥的生產,主要用於輕量化浮空平臺的製造,以及各新島的幾個門派日常的建築養護等。

值得慶幸的是,海島上燒水泥並不是難事,礁盤上有大量的石灰質,這些年也囤積了巨量的鐵礦渣等輔料,只要設備、機器人和燃料到位,產能增加起來快的很。

沈文劍考慮的更多的,是要給樂園一號記上多少欠賬。

製造水泥的燃料消耗並不大,用天然氣藉助越來越成熟的自動化體系,增加些開採量基本沒什麼成本。

新島主體爲玄武岩,但也有礁盤升出海面後的石灰岩,如果全部投入土人系列機器人來開採,爲了在三年內讓大學投入使用,需要的機器人數量就會把成本提高到三百萬兩以上。生產也全部用機器人,玉劍山在機器人的總投入上也許會達到五百萬兩。

當然之後機器人還能做別的,而且如果稍微晚一年開工,極樂地區的機器人自我復刻體系完成,玉劍山除了幾臺機器和一大堆芯片基本就沒有成本。

相比起來,之後的改建工作還需要大量的修士人力、真修乙型機器人和靈石投入,佔比在成本中的比例更高些。

沈文劍知道自己把成品水泥按每噸多少錢計算欠款,樂園一號八成也會忍着噁心吞下去,不過他並不想這麼做。

樂園一號需要大改,歸根到底還是當初的準備時間偏短,臨時應急的後遺症。

居民們遷至樂園一號的時候,已經揹負了一筆欠款,這回的改造是補救與改良,收費標準也應該按改良算,否則就是二次收費了,而且收費過高還會逼得不少人寧跟島民一起住地面去。

那麼怎麼算錢呢?

沈文劍自己花時間做些預算,決定給樂園一號增加二十萬兩銀子和一百萬噸鋼材的負債。

對於這個成年人才三千出頭,未成年四千多人的城市,揹負一百萬噸鋼材和二十萬兩銀子的債務絕對是天文數字,即便加上地面的一千多島民也受不了。

但如果是無息的,按一百年計算償還週期,其實並不多,因爲樂園一號按現在的狀態發育下去,八十年左右的時間人口規模就會接近甚至超過十萬,最後二十年的負擔可以說相當小,僅僅通過稅務收入就足夠還清。

主要是沈文劍把材料需求列出來交給行政中心看過,一百萬噸鋼材在總材料和人力的耗費中,真的只是小頭。浮空石本來就是玉劍山的,現在只收鋼材和微量改造費,倒貼人力和水泥,除了感恩行政中心實在沒什麼講價的底氣。

促使他們接受的另一條理由,則是改建後的樂園一號會具備非常好的擴展性,只要可支配資金足夠,剩下的那批浮空石就能改出三平方千米以上的農業模塊。今後有其他浮空石來源,還可以嘗試增加居住生產模塊。

第十一章 友誼城日常(上)第二十七章 長老茶話會(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名單第五十三章 二號種子第一百零五章 技術聯盟誕生(下)第兩百零二章 勉強用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董第一百三十一章 陰魂不散第一百四十章 開發系統正式運轉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號核電上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機器人礦業第一百六十七章 先來兩噸土豆第一百一十二章 懵比的天山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十二)第五十九章 痛和不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步衛星武器?第六十二章 貴過黃金第一百八十章 試靶(下)第七十八章 又回來啦!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個沖天炮第二百零九章 大學籌備(中⑤)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慘冠軍?第五十四章 再起航第一百五十章 聞雙雙,出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聲音的力量(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慘冠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紙鈔的流動第一百零五章 短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符文精煉(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縮水的箱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傳媒系的線路之爭第三十五章 試做機(下)第三百零六章 品牌運營(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客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遊擊者(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靈氣的石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三帶來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掌門的採訪(上)第一百零八章 魔物王朝(下)第二十二章 工程院離場(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基納爾聯合商會的煩惱(六)第二百三十章 新發電組(上)第八十一章 古代語和化肥廠(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名單第二百零七章 再部署(下)第六十四章 昆蟲機器人首版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發電組(下)第九章 拖拉機如何煉成(上)第一百四十七號 高端建築材料第一百二十七章 方傑歷險記(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學生的疑問(下)第六十六章 抽水銀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師餘靈珊(六)第六章 世界門帶來的課題第九十章 險境中的機遇(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階段任務完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第一百八十八章 事故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發災難(中二)第七十七章 生產自動化的需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基納爾聯合商會的煩惱(四)第三十六章 老熊的報酬第一百四十一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十)第十三章 友誼城日常(下)第六十二章 貴過黃金第一百一十六章 香風崖第一百三十四章 “魔族生存危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樞星開建第六十八章 把玉石峰拆了?第五十二章 角鬥(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玄武第三百五十二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土豆遊擊者(二)第一百八十章 有心無力第七十八章 換島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王戰略第六十三章 世界門假設第九十五章 白龍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師餘靈珊(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魔鬼星球(四)第三十三章 和諧草原第六十二章 天火升級第一百八十五章 瓊恩的奇怪業務第一百一十二章 審美的形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第六十四章 材料學的啓發第三十二章 混合能量第二百八十二章 星月着陸第三十四章 試做機(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飛輪(下)第九十三章 仙陽曆藏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王儲的小陷阱第五十三章 二號種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機器人產業鏈第三百三十章 外太空修士(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扎堆第八十章 探寶(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子鐘的誕生第三十二章 混合能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師餘靈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