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財富結構變動(下)

十萬兩銀子很多麼?

是很多,這些參與工作還沒多久的人無法拿出太多錢來,人均差不多五十兩,集資總額達到三萬兩之後,已經無法進行下去。

接下來是後續招數,未來大家都會逐漸習慣的按揭。

既這六百股東分配全部股份,剩餘的近七萬兩會按每年5%的利息增長,二十年未還清的部分利息會翻倍,或者置換相應產權比例。這意味着電視機廠只要拿出每年最低3500兩的利潤,就能阻止欠款數額增大,至少能應付二十年。

只要他們稍微努力點,還款是很快的,因爲有的收入還沒有告訴他們。

沈文劍比較遺憾的是沒能借機推出銀行體系,人力還是太緊張了些,等下一代吧。如果有銀行系統,按揭都不用玉劍山操心。

電視機廠的管理、銷售,則由行政中心組織六百股東開了個大會,依據個人意願,和提出的發展方案,最後選出十人組。行政中心幫他們協調工作尋找替代人力,這十人就成了電視機廠的管理銷售人員。

另一邊,行政中心也在積極配合玉劍山的指示,建立新的電視中心。

電視中心的信號暫時不會上衛星,因此信號塔暫時不建設,主要是修建工作樓和家屬樓,然後準備一批節目。

電視中心僅拍攝團隊就有五個,當然因爲人力調配困難,所謂團隊都是縮編的,一組人最多才五個。在包括放送中心的值班人員、財務、節目審覈等等,一下也吃進去八十來號人。

拍攝團隊在電視投入市場之前就在玉劍山弟子的帶領下開始工作。

節目來源之一,是民間選手。

由於農業社會缺乏娛樂,會唱大戲的人其實挺多的,特別是災前比較有錢的,都好唱幾口,而且唱的多半還可以。節目組就爲他們協調業餘時間,聚在一起擺臺唱戲,大家圖個樂子,唱戲的每人還有一錢銀子拿。

節目來源之二,是專業樂器選手。

琴仙島妹子多,修士們普遍長壽,各個都是吹拉彈唱的好手,但是普通人想請到她們演出,那基本沒有可能。還是賣沈文劍個面子,纔出了兩姐妹,來錄製專業級的樂器節目,爲此玉劍山這邊還弄了幾個工程院的人過去幫忙,以提高錄製的音響水平。

等過幾十年她們發現這東西比任何方式都能增加影響力,再想錄節目,只怕她們得主動去找電視中心登記。

三,是玉劍山弟子負責的書畫節目,順便會說些雜記、史料什麼的。

弟子的挑選由劉丹長老親自把關,書畫水平不用太重視,反而要求要能把史料說的比較有趣,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的,最後入選的兩名弟子,一人姓史,一人姓師,一男一女。

沈文劍最後面試了幾分鐘,行吧,就他們倆代表玉劍山的臉面了。

四,是社會節目,比如晚上吃什麼了?農業人員今年又在種什麼?牛羊產奶情況怎麼樣等等。

五,還是沈文劍的餿主意,拍攝動植物。

託雙符文定式擴散和加工精度普及的福,海龍山的攝像機能拍攝出很精緻的畫面。而經歷過紀錄片洗禮的沈文劍,知道隨便弄個螞蟻,都能拍出幾百分鐘不重樣的畫面,配上解說,還挺有趣。

賞心悅目的紀錄片,也是好的科教片,屬於重點項目,沈文劍親自爲紀錄片弄了幾集劇本做範本,還請出自己養了好幾年的荒漠大螞蟻羣做演員。

和蜘蛛們不同,沈文劍在養螞蟻時是單純當寵物養,而螞蟻對聲音的敏感度也不足,教學無從談起,修行連起步都不算。蟻后的壽命本就比大多數動物都長,在靈氣和手術改造的影響下,活個兩三百年問題不大,完全不用急。

五組人員,一個月的準備,能準備出時長超過七千分鐘的節目,按每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晨7點休息,足夠放七天多不重樣。整個籌備期有兩個月,加上後續的製作,只有一套節目能看的情況下,至少二十天以上纔會出現重複節目。先運轉個幾年,節目儲備量達到一定程度,再考慮把戲曲專門分出個臺,到時候還可以賣一波電視轉檯器!

……嗯,第一代的液晶電視並不能轉檯,因爲設計院自己用的就是如此,功能問題都通過外部設備執行。

電視生產和節目儲備都逐漸步入正軌,四月時電視中心首先購入一個批次共十臺豪華版大屏幕電視,用於整理節目等工作。電視中心暫時屬於行政中心直轄,沒有商品化,市場售價288兩的豪華電視因爲奢侈稅的關係,實際支出會少很多。

順帶一提,電視中心的初期運作資金也是玉劍山墊付的,屬於無息貸款,由於人口的關係,即使有某人提供的廣告收費策略,很長時間裡仍然不會盈利。

電視廠同樣獲得了一筆專項無息貸款,用於提前囤積大量的玻璃基板,這些玻璃基板都是技師們用煉器手段製作的。

雖然能夠拿出足夠成熟的普通人使用的生產線,考慮到單一種類玻璃的應用範圍太小,樂園一號也難以承擔更多的人力開支,暫時還是修士負責。

五月電視中心開始試運作時,囤積了一批電視的電視廠,開始在各社區進行電視展示和販賣,首日就賣出去十幾臺豪華版,幾乎一天就耗盡了豪華版客源。

普通民衆看了幾天免費電視,等展示品放送縮減到只有白天,終於癢癢起來,開始購入。

算起來因爲食品還處於配額銷售狀態,大家的錢沒什麼地方花,應該有八成以上的家庭都能夠買得起至少是實惠型電視,不過實際銷售中,真正下手的還是不多,整個五月的總銷量只有一百二十臺。

這是個長期作戰,不能指望短期就把市場耗幹了。

電視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提升工人技能,等品質管理上去,開始爲玉劍山等四個門派提供高端液晶面板時,收入自然就高了。

電視放送與銷售逐漸進入正軌,沈文劍也不再理會此處,只要求電視中心注意紀錄片的趣味性與質量,還可以每年提交總時長不超過五千分鐘的優秀記錄片,由玉劍山備份。

之所以要備份,因爲錄像帶並沒有生產線,暫時還是半手工提供,成本很高,前期開支幾乎三分之一的費用都在錄像帶上。電視中心本就是個賠錢貨,不可能每年花費大量資金購入新的錄像帶,大部分都要投入重新使用。

感謝大頭2018、書友20171213001210693、書友20180512082206524的打賞

第一百五十章 機器人上崗(上)第十七章 邪能帶來的預期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主的小麻煩(下)第六十七章 離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家?第兩百零六章 大學籌備(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獄鎮守第二百七十七章 賽博坦網絡第六章 築基的也要第一百五十六章 二代符文開發機啓動第五十七章 世界門變量應對計劃第三十八章 目標,鐵礦第兩百章 仙雲閣的辛酸路第七十四章 飛艇生產鏈恢復第七十八章 換島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二十章 前侍衛長第三百四十四章 第四個職權第九章 安置第四百六十七章 棉花第三章 初領掌門殿第一百三十四章 成精第八十四章 燒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排上了第一百零六章 生態圈?第四十七章 康特羅姆的秘密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瞭解新異界(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閃電03論證會(下)第七章 玄學文明的困境第十四章 車上的新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山風評被害第二十七章 李欽第五十八章 異種天魔第二章 克羅蕾歷險記(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九雲城之旅(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造機器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伊索特琴的新學院(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三百零二章 土豆遊擊者(完)第兩百零八章 大學籌備(中四)第二章 克羅蕾歷險記(二)第二百五十章 以“理”服人(上)第三十六章 天魔研究進展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錢了第四百零六章 異界探險家(下)第五十八章 異種天魔第二百五十七章 芯片:天機第一百零四章 商品生產配置(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充能平價化(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空間站工程師第一百四十章 每小時六百萬!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玉(上)第五十三章 聖月與天魔第十章 第一站(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鍊鐵爐裡的奇物第一百四十八章 撈人的辦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獵弓半島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三章 通訊需求第十七章 邪能帶來的預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貨箱置換場也能賺錢?第一百三十二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一)第三十一章 種菜第十四章 浮空山改造計劃第七十九章 永動雞的死亡第三百零二章 土豆遊擊者(完)第二百五十章 靈月探索任務(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全如何進步第三十四章 試做機(上)第二十三章 神奇的命運之輪第一百三十八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最危險之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三)第三十三章 和諧草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喝的液體第三十七章 充電一小時,使用五分鐘第二百一十五章 推算危機(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電視上星的步驟第四百六十四章 瀉湖村(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魔鬼星球(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深度合作(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土豆獎?第一百三十九章 小魔頭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魔的安置(?)第一百零一章 蒼冉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二輪靈月登陸任務第二百九十二章 時代的車輪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海運工程(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卡車產能的難題(中)第七十六章 航天飛機壞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品發佈會(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階段任務完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陰陽環與乾坤圈第七十七章 歸程第一百三十章 另一個層次的生命第一百零三章 “小”生意(下)第三十九章 抓人的“老對手”(下)第二十三章 圍觀成丹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狐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全如何進步第二百四十四章 靈月上的瓜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