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目標,鐵礦

從煤礦再次啓程時,是3013年3月12。

時間比計劃的晚一些,部分原因是靈月遮蔽陽光終於還是降低了氣溫,冬天的積雪太厚,厚到路上撿取受災城鎮的資源會很費時間與功夫。

另一個部分,則是爲了不讓浮空石失能,臨時增加了一項實驗。

科研部弄出一種專門的動力爐,通過穿過土石層深入浮空石的鐵柱,直接給鯤鵬基地充能,然後通過各個點的抽樣檢測,和其他的山進行對比,看看能否提高其恢復力。

事實證明浮空石和鐵的親和力真是詭異的很,鯤鵬基地有了外部能量輸入,在解開鎖鏈後,混合能的恢復水平仍然很快和其他山拉開差距,到出發前,幾乎已經“滿血滿魔”。

可惜混合能的能量密度太離譜,耗煤1300噸花了二十天,只能爲鯤鵬基地提高4%的混合能,而1300噸煤所產生的靈氣,幾乎兩倍於整個玉石峰利用聚靈陣和大鎖靈陣保有的靈氣總量(只計山體十五米內空氣中靈氣含量)。

帶着四座山、鯤鵬基地、浮空城,還有各種小些的飛石飛來飛去有點傷啊,給所有山峰、石頭都充能50%,就要耗費超過十萬噸煤和十個月的時間。

而實際所需的時間還要更多,因爲未改造的幾座山有的地方厚度太大,大到都不能確定內部的浮空石能量水平,這時充能的時間需要從寬考量,負責充能的動力功率反而可以降低。

挖了鐵就去海邊,不能再浪了。

隨着對浮空石的進一步認知,本次從煤礦向鐵礦移動的線路經過了精心策劃。

浮空石總共只有近萬千米的續航力,而之前來煤礦的移動不是直線,總距離接近四千千米。鐵索的自然充能效率極差,經過主動充能實驗,也只有鯤鵬基地達到七成的水平,其他幾座山都恢復的很少。

按沈文劍最初的計劃,接下來除了鐵礦還要向東南移動,到海龍山的東邊停一站,主要是在合適的位置,爲其他盟友投送一波充能器。

把木元靈石之外的充能器發下去之後,纔是尋找新家,向南或向東移動到海邊,包含前面來煤礦的距離,總移動距離非常接近一萬千米。

現在對浮空石的研究還沒到拿一座浮空山實驗的程度,浮空石的大面積能量分佈是否均勻也存在些疑問,這個移動量,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使部分浮空石失去浮力。

所以趁着做主動充能實驗時,沈文劍把各峰的長老和做戰術指揮的人員湊在一起,對挖鐵目標作出修改,並參照新拍衛星圖和未積雪時的衛星地圖對比重新擬定了精確線路。

玉劍山用八天時間從東邊稍微偏南離開牧區和雪山帶,移動到來時貧瘠帶的北方。

按精確路線,本次向東方偏南方向的移動,前後會靠近五個規模三千人到四千人的小鎮,和一堆村莊。

平均每移動三天,玉劍山就會停下來,撿些物資。

路上的魔物更強了,每天能集中的數量卻更少,單兵武器的高級法術仍然能造成傷亡,和限制同時接觸到防禦部隊的魔物數量。

在沈文劍的要求下,魔物較少的時候,倖存者的民兵部隊也拉出來參與了幾次防禦。

倖存者是普通人,他們不具備用法術在凌晨提高視力的能力,只能通過發射器和浮空巡邏平臺的觀瞄具做微光和熱成像觀察。但這對他們是好事,熱成像和微光都不會過於直觀,有利於民兵們安全的向老兵和士官進化。

說起來他們能用上這兩種觀測辦法,還多虧沈文劍最開始弄熱成像的時候,鏡片部分就是液晶與玻璃,輸入鏡片部分的是電子信號,並不受普通人干擾。

在修士的圍觀和保護下,民兵們平均每十發火箭彈才能造成一次直接命中,要不是這批火箭彈有設置五百米自動爆炸,戰果只怕是非常難看。

另一方面,具備彈道再修正能力的浮空巡邏平臺固定式發射器,表現卻非常好,即使在魔物偶爾會反應過來進行閃躲的情況下,仍然能保障七成的直接命中率。

單兵火箭彈在兩次防禦中被證明命中率太差,雖然和民兵們因知識關係,彈道計算能力偏低有關,還是讓科研部把新火箭彈的研發提上了日程。

雖然從屁股的位置來看,很多修士都會反對給普通人配屬能夠威脅修士的武器,但爲了對付越來越強的魔物,隨着普通人數量上升,遲早也要走出這一步。

劉香湘來掌門殿閒聊提起火箭彈改進項目時,沈文劍也出了把力。

“歪路就別走了,增加穩定尾翼和熱追蹤制導頭。”

“爲什麼不早說!?”劉香湘脾氣見長。

沈文劍聳肩,簡單畫了個帶穩定尾翼的單兵火箭彈樣式:“早也沒機會讓他們看到火箭彈的缺點,我們畢竟要攻擊的是移動目標,而且很靈活。讓他們照着這個思路做風洞實驗,應該能省些功夫。”

這個制導與飛行方式是電驅動的,與平臺發射器裡的彈體不一樣,對單兵武器而言會更可靠。

劉香湘收起畫紙,問:“工程院的人有點閒,我讓他們研製和生產電能驅動的機牀去了,師父你看怎麼樣?”

“不用拘泥於具體做什麼,只要保證原材料的持續利用時間,以及合理響應其他山頭與部門的協助要求,這些事你都能自給安排。”

自給的弟子從懵懂小蘿莉成長到合格的專業管理者,花了二十年。工程師們算上來科研部之前的學習與經驗,時間只會更長,而且是長很多。

幾十年的培養,對金丹修士是有價值的,然而想用普通人組建研究機構那就太難了,尤其是人口基數差勁的情況下,更難。

劉香湘把他的話記在心裡,也很感激師父的信任,但她還有別的問題,一個一直想問的問題:

“師父,那些鈾礦你打算什麼時候啓用?要做什麼?”

沈文劍笑笑:“還早的很,等我們搬到海邊,給材料組安排個新項目,能做到再談鈾礦的事。”

“什麼項目?”

“當然是重水提取,嗯,當做能吸收輻射的水就行。”

沈文劍對鈾礦的規劃,還是傾向於能源生產而不是武器。

核武器的確是厲害到一定程度,但是玄學天基武器通過大密度投放效果也不錯,雖然對於天魔可能作用有限,清理掉正常魔物沒有任何問題,而對付一個戰場中的個位數天魔,在足量天基情報的支持下,玉劍山並不虛。

更重要的是,沒人能確定變異活肉就能活到萬魔吞天之後,而且保持邪能的製造能力。

假如活肉能源項目失敗,如果有核能技術儲備,也能大幅度減輕對燃料的需求。在只有自家會這種技術的時候,找人買鈾礦也要不了幾兩銀子。

一邊移動,一邊撿物資,順便鍛鍊民兵,走走停停,出雪山帶之後的一千一百千米移動了二十天時間。

目的地到了,彩雲谷,一個名字挺夢幻的地方。

第四百五十九章 處置(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交班(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挑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閃電甲型首航第四百六十五章 瀉湖村(下)第二十六章 一個人的科研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異界大冒險準備中(中)第一百六十章 量產人?第三十九章 彩雲谷第三百五十四章 星空的瑣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流放奇遇(下)第七十三章 熱流解析第三章 抓魚(上)第六十四章 昆蟲機器人首版第二百九十五章 螞蟻進化後是什麼?第四十八章 女王的地宮第五十八章 倖存者的小白菜第一百四十三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十二)第七十五章 忙碌的山上山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蟲羣警報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機器人(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長老退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火箭項目啓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真人第二十五章 做個天魔看看?第三百九十五章 祭典新階段啓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妖狐與更奇怪的存在第十一章 上山考覈(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二輪靈月登陸任務第四百三十三章 早產幼龍第九十八章 誓言的秘訣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聯合體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詭異的38度第八十九章 險境中的機遇(五)第五十七章 失敗如何成爲成功的母親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天魔鎧甲第十四章 營地整頓(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城主的小麻煩(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遭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見青煉第一百七十四章 別人的商業智慧第一百零八章 魔物王朝(下)第五十五章 考察樂園城的外地人(下)第五十一章 仙宮一號第一百八十一章 返虛劫幫扶計劃第三期(上)第九十七章 天魔?第一百九十章 康特羅姆倖存者的出路第九十三章 量產的難題第四百三十章 女王的憂慮(中)第六十一章 統一目標第七十二章 首次載人航天(下)第四章 決定了,未來的蜘蛛精們第七十六章 機關獸的技術核心第六十八章 把玉石峰拆了?第四十章 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探索前夕第九十五章 白龍谷第二百五十九章 銀行開業(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起手式!第三十三章 和諧草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暗影森林裡的異怪(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失敗的試探第二十七章 試驗用肥料的來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煉的物理攻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符文精煉(下)第二十章 懷孕?現在?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驗火箭上天中第九十八章 照個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聯合體的突破第二百四十一章 芯片與核電第三十六章 吉雲的警告第七十一章 亡靈海(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來我往(下)第九十七章 天魔?第二百七十三章 傳媒的力量(五)第二百八十章 星月任務第十三章 魔物研究小組第三百五十四章 網路發展部成立第一百四十二章 莽撞的小魔頭第三十七章 蜘蛛絲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海運工程(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派雙體?第十一章 第一站(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小庇護所需求第二百一十三章 挖洞戰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肋第三百八十五章 獵弓半島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魔鬼星球(三)第五十四章 無紙化第二十九章 流通的重要性(下)第五十九章 戰鬥力強化(上)第五十六章 倒黴的海盜(下)第五十四章 再起航第十二章 天基壓制武器(下)第四十七章 順路挖一坨第一百二十七章 造神第八十八章 小蜜蜂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海運工程(上)第一百零三章 火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