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災害預警

做點課題,帶了兩個弟子,不知不覺已經入冬。

玉劍山小盆地如期的迎來來自北方的難民們。

玉劍山周圍算是蠻荒地帶,南方除了山民、野獸沒有像樣的小鎮,小村有那麼幾個。西邊好一點也很有限,東邊隔着幾座山有小鎮。

只有北邊,從西村的官道一路向西北,在柳山轉東北繼續走,普通人越來越密集,在距離四百里左右巨浪江平原形成高峰。

巨浪江是一條不會乾涸也不會結冰的大江,支流多數不會斷流,具備不錯的抗旱能力。

今年的蝗災對巨浪江以南的影響並不嚴重,勉強導致巨浪江平原減產兩成,而該平原的產量,即使減產兩成,仍然有一定餘糧。

此時玉劍山周邊出現災民,說明流入巨浪江平原的災民非常多,已經超出那些州縣的容納能力。

“聽說了嗎?東西村聚集許多災民了。”

東村的災民來自另一條線路,過巨浪江後,兩條線路被離山山脈隔開。

“知道,長老們正商量着,這兩天便會有對策。”

“聽說災民裡有個什麼天公教,是今年才冒出來的,這種應該趕走吧。”

“巴拉巴拉……”

食堂中,弟子們也開始關注災民的事。

沈文劍一言不發,跟劉香湘吃完默默離開。

“師父,明年災民會更多是嗎?”走在山路上,香湘突然提問。

“咦?你聽誰說的?”

“上山之前,家裡那邊就有傳言,說接下來是大災之年。”

沈文劍伸手牽起劉香湘的手走着,好一會兒纔再出聲。

“擔心家裡嗎?”

“嗯。”

“等開春後你寫封信回家,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遷居到山下。”

玉山地處巨浪江以南,蝗蟲成災之前完成夏收沒有問題,在春夏這段災民不活躍的時間裡進行遷居問題不大。

“可是他們不會來。”

“爲什麼?家裡產業太大了嗎?”

劉香湘點頭。

這個結果並不奇怪,越是地主官紳的弟子,越傾向於把人送到名山古剎,玉劍山在附近幾百里名聲還不錯。

普通災年,地主官紳會過的很好,但大災之年裡,他們不會比災民更安全,因爲餓急的災民一旦扎堆,什麼事都敢幹。

“那就順其自然吧,你已經開始修行,普通人的事會離你越來越遠。”

“嗯,我知道。”

回到山上,該練功的練功,該做課題的做課題。

沒幾天,對難民的處理意見下來了。

玉劍山小盆地藉此吸收兩千人口,約佔難民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他人給些糧食讓他們去別的地方尋生計。

此外,爲了應對來年的大災,這兩千難民入住玉山鎮後,會對玉山鎮和周邊種植區進行擴建,擴建與開荒的人工費用抵用安置費,開春後派下弟子幫助小盆地各村鎮糧食增產。

幫助糧食增產不比以法術緊急產糧,只是很簡單的肥土術,築基弟子也能勝任。

小盆地裡平時每畝產糧約兩擔,農民與外門、內門的分配比例爲6:2:2,實施增產後畝產能提高一半到一倍,分配比例也會變更爲4:2:4。

……沒錯,沒有哪家的朝廷管的到玉劍山小盆地,只有東村需要給外人交稅,一個名叫大趙,方圓不到兩千裡的小國。

玉劍山並不對東村抽稅,但即便如此,東村的生活壓力還是比西村和小盆地裡大,他們平日裡就只有四成收入能留在手裡,所以東村沒有如西村一般發展成綜合驛站、接待、耕種一體的樣子,只是個二十戶人的接待處。

說起來有點殘酷,糧食增產的決定,其實並不是爲來年收容多少難民。

增產的糧食,其實是“安置費”,讓難民往別處遷移。

玉劍山之類體量比較大的門派,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地盤人口太多。大部分普通人和靈氣都是互相排斥的,人多意味着靈氣會變少,“人均靈氣”是血緣之外影響優秀靈根出現概率的最大因素。

爲了配合災民引流計劃,開春之後還會有一批弟子被派出去在西村的西南方向百多裡處,做一些準備工作。

西村西南方向有個南北十幾裡,東西三裡的湖泊,雖被羣山環抱,現在也還是樹林,但地勢平緩可開發的面積還相當不錯,準備工作就是清理一條能勉強用於騾馬運輸的道路出來,還要砍些林木空出地方,順便在湖邊自然乾燥以備難民建房之用。

修行門派面對難民潮,也是十分辛苦的,各種勞心勞力。

沈文劍是申請住居養靈獸的後勤人員,又帶了徒弟,下山種田修路跟他沒有關係,他還是窩在家裡做課題。

金丹期功法源於沈文劍早爲自己設計的修行體系,與築基期功法一脈相承,論證工作倒也無需做太危險的實驗,大部分是數學模型與實物模型的演算。

花了些時間把論證做完,轉到下個課題,武器設計。

此時的試驗飛劍第二版是早前爲築基期定製的,等金丹時肯定會跟不上時代。

玉劍山的傳承比較奇葩,核心傳承是可斬七情六慾的斬情劍,之外並無強制,秘典軒裡收納有無數手段,愛練哪種練哪種。

於是玉劍山有了三個流派,以青石峰、靈石峰大部分人爲代表的氣修既練氣士,以玉石峰、金石峰爲代表的劍修,和各種非典型修士。

沈文劍明顯屬於非典型修士,擁有滿值靈氣親和度的他,在使用練氣士手段時,他的真元耗費還要高於普通練氣士,另一方面由於靈根的關係,他又無法成爲正經劍修。

所以他的武器只能自己定製,無法假手他人。

考慮到金丹期修士對環境、對自身的認知已經到很高的水平,這把飛劍若要加載雙刀,必須是完全體形態的慣用刀。

他的慣用刀總長度是五尺八分,假如這個世界的人類身高與他原來的世界一致,那麼依據成年人的腦袋平均長度爲參照,一尺約爲二十八到三十釐米,一把全尺寸斬馬刀的長度就有一點七米上下,於是就產生了個難題。

一點七米以上的劍,加上劍匣,無論如何背在背上都會影響步行,何況考慮到空氣動力因素,組合而成的飛劍肯定還不止一點七米。

慣用刀太長,是製作第二版時縮減雙刀尺寸的原因之一。

金丹期飛劍若想掛載全尺寸斬馬刀,必然要用到縮放技術。

於是又碰到個難題。

沈文劍有個長老外公,能讀到很多普通弟子讀不到的典籍,知識儲備沒有問題。可是物隨意變的符文,必須要金丹期纔有足夠的真元啓動。

消耗不小,若在連續戰鬥中斷續使用物隨意變的符文,即使金丹期也是不小的負擔,其實是真元的一種浪費。

另外,沈文劍的刀具上不能刻錄符文,他的特殊真元會使工作中的符文失效並對符文本身產生極大的磨損,用更強也更貴的材料可以略微改善,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起碼現階段他還沒找到方法。意味着所有的功能符文必須在飛劍主結構上。

經過一堆靈氣/真元公式的計算,設計中沈文劍估算過金丹期真元最低值與最高值的跨度,最終放棄還是放棄了第二版的掛載模式,最後決定造兩把。

一把純飛劍,不過沒錢,暫時不造。

另一把是準備放在芥子袋裡備用的雙刀飛劍。

這把雙刀飛劍和第二版長相、重量、銘紋套路都不同,把刀背後半段加了一層,成爲兩套輕、薄的刀具懸架,能讓刀飄着並以不超過奔馬的緩慢速度移動,可以拼合成前半中間鏤空的叉型雙刃劍,組合前後都無法載重,懸架基本僅是個回收系統。

完成設計,然後是製作的準備工作。

嗯……現在也是有徒弟的人了,總不好因爲熔爐的關係讓徒弟們也住在高熱地區。

跑去又申請了一塊地,在遠離竹林的方向加了五丈長,然後整塊地基邊緣向山路方向推了一丈。

山路變窄了,之後還要在外面加土蓋石板拓寬,這都是後勤處的事情不用沈文劍去操心。

此時地基爲長十五丈,寬五丈,角落爲竹林。

這一改建,就顯示出飛磚的優勢了。

花錢從內務處找幾個工匠,又召喚了十多個師兄弟幫忙搬傢俱,在劉香香目瞪口呆中磚頭亂飛,只用了不到三小時就完成了改建!

“師父好厲害啊!”劉香香興奮拍手。

“這是我獨門技藝,想學嗎?”沈文劍得瑟起來。

劉香湘拼命點頭。

拿出個冊子給她。

“這是秘籍,看不懂再問我。”

秘籍什麼的自然是吹牛的,其實就是本整理過的開發日誌,飛磚本來就只需練氣期就能簡單遙控,修爲高能多指揮一些。

飛磚的重點是獨家印記,通過觀想形成包含個人圖形的固定小陣法,再以自身幾滴精血混合硃砂等材料制符用於煉製飛磚中的樹根狀材料,蓋章成型後通過包含陣法的個人圖形建立聯繫渠道,就能遙控了。

說起來簡單,實際學習中還是有不少困難的,畢竟思考問題的方式會受成長環境的限制,有些沈文劍寫給自己看的語句,劉香湘不一定能理解,他也不一定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那時候就要學習更多周邊知識。

把香湘丟去學習,沈文劍則開始造煉器房。

改建只佔用了新增地皮的一部分,拆掉之前燒磚的爐子,還有大約七八十平米空着。

現在錢還有不少,沈文劍也沒執意自己一個人弄,去找了工匠,到玉山鎮弄來石料,花了幾天在外側造了一排爐子。

除了基本的製作飛磚、熔鍊金屬功能,新的組合增加了模具熱處理區。

做飛劍不能跟鐵匠一樣敲敲打打,飛劍的核心功能符文多在劍身內的劍芯或沒有包劍柄的劍尾處,反覆燒紅了去敲打多半會廢掉。

當然正常情況下,大夥都是用煉丹爐什麼的去煉製飛劍,就沒有敲敲打打的問題,只是沈文劍修爲不夠,他用煉丹爐還不如用熔爐,起碼他自己設計的熔爐配合陣法用焦煤也能燒到兩千四五百度呢。

沈文劍沒急着製作刀劍,反而開了新的課題,以原始手段製造石墨坩堝,希望能把熔煉爐最高煉製溫度提高到三千度。

三千度,在另一個世界裡絕對是石墨坩堝的最次等品,但在連石墨都需要手工再提純的情況下,能造出來不開裂就不錯了,繼續改進是個長期工作。

沈文劍跟石墨和粘土頂上牛,日子不知不覺過去,很快又到了春天。

第六十一章 深坑裡的怪物(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下)第七十七章 生產自動化的需求第一百六十二章 空間站二期規劃第二百二十章 人造人落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董第七十三章 熱流解析第四百六十三章 俘虜安排第四百六十五章 瀉湖村(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九雲城之旅(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瀉湖村(上)第六十三章 更高級的符文應用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心第十八章 隔空取物第三十八章 目標,鐵礦第二百五十四章 閃電03論證會(下)第四十章 聖月教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角交流(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異物第九十三章 仙陽曆藏書第二章 改變第九章 拖拉機如何煉成(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暗影森林裡的異怪(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元晶的秘密(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器靈的起源第一百四十九章 看護津貼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造人落地(下)第一百零四章 技術聯盟誕生(上)第二百零三章 突發災難(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循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挫的探索隊第八十三章 空手套白狼?第七十五章 收穫第四十四章 求援的大妖第兩百零六章 大學籌備(中二)第八十四章 通網啦!第五十二章 找個中轉商第二百三十四章 怪獸卡車的誕生(下)第七十章 試着碰一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獵空行動(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字訣第三百五十二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上)第九十章 立功的小蜜蜂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媒的力量(三)第四章 撤山?第一百六十章 量產人?第七十八章 又回來啦!第一百八十九章 錢!第一百八十八章 事故第二百四十九章 靈月探索任務(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精英日常任務(下)第五十章 震一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掌門的採訪(上)第二十六章 一個人的科研部第一百四十章 每小時六百萬!第八十六章 現學現做第二十九章 涅拉與雅爾第五十九章 戰鬥力強化(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五號第一百三十六章 新品發佈會(下)第五十章 階段任務完成第五十三章 硅芯片上線第七十八章 永動雞第四百五十八章 處置(上)第九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一章 選址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三帶來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彩雲谷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爭皮卡(中)第二百八十章 未知第六十二章 貴過黃金第二百八十二章 星月着陸第一百三十一章 陰魂不散第一百六十一章 閃電甲型首航第三百三十章 外太空修士(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狐娘娘的籌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用妖族充數?第三百七十三章 符文精煉(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驗火箭上天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鈾儲備到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工房第二百六十四章 悲觀的預期第四十一章 浮空石偏差第一百三十八章 寒冰谷的故事(上)第八章 絕地的池子(下)第一百四十章 地下城部分啓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玉(下)第九十二章 險境中的機遇(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失敗的試探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步衛星武器?第一百四十章 大師餘靈珊(四)第十八章 基納爾的新規矩第十九章 重刑下的治安第六章 世界門帶來的課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海運工程(下)第一百六十章 樂園一號未來百年的城市(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異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逃竄(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林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