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中)

林雲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剛建成的兵工廠內和德國技師試驗新式步槍。他聽完之後,心中說不上是種什麼感覺,爲他們的失敗惋惜?爲失去可能的盟友而遺憾?還是爲這些熱血青年的死而悲痛?都有,可是這又能改變什麼呢?林雲深知,要想再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自己就必須早日完成那個目標,不然這樣的事情,還將陸續出現。

也由於這個消息,林雲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聽到了孫中山的大名,事敗之後,孫中山潛返香港,香港英政府以“從事政治活動”把孫中山先生驅逐出境,孫中山先生乃偕陳少白、鄭士良同渡日本,小住橫濱,並赴檀香山、美洲、歐洲各地向華僑宣傳革命。

這時的華僑風氣閉塞,對革命的大道理也不十分了解,因此孫中山先生所過之處不太受華僑歡迎。當孫中山先生由美洲前往英國時,竟在倫敦被清使館誘捕,扣居使館,幸得英籍老師康德黎仗義營救,才告脫險。由於這次事件震驚國際間,遂使孫中山先生聲名大噪,使得林雲也常聽人談起他,可對於孫中山先生的評價,卻譭譽參半,毀之者多屬地方官員,恨此人意在推翻清廷,鼓吹革命,而譽之者多爲軍校教官學員,認爲其人所倡導之革命很有新意,林雲則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既不打壓地方官僚的反動言論,也不扼殺軍校中的求新求變之意願,好在這種事情他現在總算做的圓滑許多,不再向以前那樣刻意爲之了。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軍校管理和工廠管理兩個方面,至於地方上的事情,只要不危害到他的這兩項事業,他也懶得去管。軍校管理有郭鬆齡具體操辦,諸事都還順利,他只需在大的方向上把握好就行,但是工廠的管理卻讓他有些頭大,因爲一些潛伏的危機,正在慢慢的,但不容忽視的冒出頭來。

首先,就是工人與洋人之間的矛盾。其實說矛盾,還不算恰當,工廠中的洋人多是管技術的技師,本身也是多數是工人出身,對於這些留着長辮子的中國工人,並不怎麼歧視,他們的態度也不象日本人那麼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可是這些昨天還卷着褲腿在田裡幹活的人,偏偏反過來瞧不上洋人。

自卑的極端,也許就是這樣一種心態吧?

要說林雲已經做的很好了,在給工人的待遇上,他用鐵碗手段迫使自己的合作伙伴,這些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德國商人同意支持較高的工錢,在食宿上也盡力給予照顧,當然,林雲也做出了一些讓步,而讓步的結果就是將自己的部分利益,轉化爲工人的利益。可是這些事情,工人是無從得知的,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在爲出賣了國家的林大人和洋人做苦力,是被林大人逼着來工廠做工的。

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醞釀着,象火山岩在人們的心中翻滾,只要有一個小小的缺口,就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將會讓林雲苦心經營的局面毀於一旦,讓他在襄陽城中的所作所爲,他的希望和理想,都成爲泡影。

而這座危險的火山,終於隨着一次小小的口角,爆發了。

事情的起因太簡單了,簡單到即使你提前知道,也無從防範。那是一個秋雨迷濛的下午,兵工廠臨近下班的時候,一個主管產品質量的德國主管在例行檢查一批當日生產的武器中,發現了一把被列爲殘次品的駁殼槍。

生性嚴謹的德國主管當然要進行嚴肅處理,他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些什麼人,忘記了這些人平日裡聚在一起當自己偶爾路過時他們投射過來的那種眼神。他大發雷霆,將那個負責的小工頭嚴厲訓斥了一番,可是餓着肚子飢腸轆轆急着趕去食堂開飯的工頭忽然間就爆發了,他跳着腳大聲叫罵着,口中喊着蠱惑人心的話語,當那個被他的爆發弄的目瞪口呆茫然失措的德國主管意識到事情不妙時,那些圍聚在旁邊的工人們已經在小工頭的鼓惑下,衝進各個廠房,一場自發的,毫無政治目的暴動瞬間點燃了。

所有滯留在工廠內的德國技師和管理人員都被他們挾持成了人質,工人們四處蒐羅武器彈藥,叫嚷着各種莫名其妙的口號,而兵工廠的鐵製大門在秋雨中緩慢卻又非常堅定的關閉起來。

林雲得知兵工廠鬧出這樣事來,先是吃了一驚,轉而想到,這樣的事情雖然來的突然,卻也正好說明其並沒有幕後勢力搗亂,而且他已經有所察覺,只是一時沒想好該如何將工人的這種盲目排外仇視洋人的心理轉化過來,出了這樣的事情,也許正好是一次契機,只要解決的好,應該能徹底扭轉工人們的這種愚昧的心理。

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有個人比他更加矛盾和痛苦。

這個人,就是郭鬆齡。自從林雲將這些德國人引來辦工廠以後,他忽然覺得自己的信念有些動搖了。林大帥,還是以前那個在朝鮮戰場上指揮若定,敢作敢爲一心報國的大帥麼?還是那個關心百姓疾苦,面對洋人舉止從容的大帥麼?大帥曾說過,要利用德國人的技術設備,難道他不知道,他也在被德國人利用嗎?

廣州起義的失敗,也讓他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他覺得,那纔是大帥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和這些官僚們、洋人們勾結在一起開辦什麼工廠,漸漸的,他開始動搖了。只不過這種動搖,還沒有影響到他對林雲的忠誠,他甚至想過,在適當的時候苦勸林雲,讓林雲迷途知返,不要再這樣下去了。

軍校的教官和學員們在他的影響下,也逐漸的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很快的,發展成了兩派,一派就是以郭鬆齡爲首的反對派,另一派,則是以蔣百里爲首的支持派,好在雙方僅僅是口頭論戰並且從不提到林雲的名字,就事論事而已,但這已經讓郭鬆齡非常矛盾和痛苦了,一方面,他不想看到軍校內部出現分裂的跡象,另一方面,他對於自己的懷疑、不解甚至是動搖感到非常痛苦。

而就在他舉棋不定,痛苦萬分的時候,兵工廠暴亂的事情,擺在了他的面前。

何去何從,是聽從林雲的指揮去鎮壓工人的暴亂,還是乘機站出來苦諫?郭鬆齡猶豫了,彷徨了,甚至感到一種深深的失望,工人們到底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可是自己呢?自己該怎麼做?

沒有時間再讓他考慮了,林雲親自來到軍校,命令他隨同自己前去兵工廠。

“就大帥和我?”郭鬆齡有些茫然。

“呃……帶上兩個警衛吧。”林雲皺着眉頭說道,他沒有注意到郭鬆齡聽到這話時的表情,帶着點意外,還有點欣喜,更多的,是擔心。

“快走啊,楞着幹嗎?”眼看天色漸漸的黑了下來,林雲轉過頭來催促道。他此時憂心如焚,這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自己在襄陽的心血,都將會付之東流,此時此刻,他又怎能不焦慮,怎能不着急呢?

^^^^^^^^^^^^^^^^^^^^^^

啥也不說了,繼續碼字。。。

第27章 夜色下的海戰第26章 好戲連臺(中)第77章 被困東靈山第38章 洋河絞肉機(一)第32章 含糊的承諾第31章 狂飆突進(四)第9章 和我講數?(下)第71章 隔岸觀火第7章 和我講數?(上)第87章 殊途同歸第77章 被困東靈山第56章 創編武襄軍(下)第43章 洋河絞肉機(六)第57章 人質危機第42章 借汝之力第35章 歐戰的第三個年頭第55章 創編武襄軍(上)第5章 風波惡第15章 風波結束雨未消第41章 洋河絞肉機(四)第17章 痛失主將第15章 風波結束雨未消第16章 一封遺書第75章 欣赴戎機第57章 人質危機第7章 駛向陽光燦爛的大海第3章 刺林案第18章 結束的音符第39章 逃不掉的黃海海戰(中)第9章 和我講數?(下)第37章 島戰烈焰(二)第24章 前往戰爭中的德國第44章 洋河絞肉機(七)第51章 鋼刀爲誰而拔?第75章 欣赴戎機第26章 我的理由第6章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第37章 狂飆突進(十)第38章 洋河絞肉機(一)第61章 燃燒的軍旗第50章 這就是勝利!第23章 風雲遽起(上)第50章 這就是勝利!第54章 你到底是誰?(下)第51章 鋼刀爲誰而拔?第70章 失職沒有理由第14章 此子可教第77章 被困東靈山第8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章 駛向陽光燦爛的大海第4章 新軍八策第49章 天助我也第56章 創編武襄軍(下)第36章 始料未及第8章 百緒繁生第22章 冷血郭鬆齡第49章 天助我也第26章 好戲連臺(中)第41章 洋河絞肉機(四)第14章 此子可教第2章 蛻變與新生第8章 百緒繁生第40章 逃不掉的黃海海戰(下)第20章 鐵騎狂飈第70章 失職沒有理由第44章 覺醒吧睡獅!第76章 又是一個詭計第20章 鐵騎狂飈第37章 島戰烈焰(二)第15章 第一筆業務第39章 島戰烈焰(四)第18章 結束的音符第18章 救人救己第43章 洋河絞肉機(六)第33章 絕對不是我的個第23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30章 血戰松樹塘(上)第4章 新軍八策第34章 一相情願第73章 火鍋作料第37章 拔了牙的老虎第16章 一封遺書第29章 美國參戰第31章 血戰松樹塘(中)第59章 克拉克的信第2章 蛻變與新生第28章 狂飈突進(一)第31章 前進吧,坦克!第30章 血戰松樹塘(上)第52章 新聞發佈會第76章 又是一個詭計第32章 含糊的承諾第22章 天生坦克兵第35章 歐戰的第三個年頭第26章 生存法則第79章 各個擊破第9章 和我講數?(下)第26章 好戲連臺(中)第68章 決死之士第2章 蛻變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