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殊途同歸

雲無視眼前的事實,他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距離成爲 族國家還很遙遠。它現在既不是封建的國家,也不是中世紀式的國家。在帝國時代,它是通過一個文官機構進行治理的君主制國家。這個文官機構的權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帝國疆域太大和交通不便的限制,這些障礙造成了一種狹隘的觀念,並助長了邊遠省份的半自治傾向。

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來看,中國在這一歷史階段就象工業革命前夕的歐洲,只是它沒有歐洲那樣的大地主貴族階級,而只有大量的小地 主,這些小地主下面有一個人數衆多的半自耕農階級,再下面還有一個由純粹的佃戶組成的“貧農”階級。

在這個國家中相對說來比較小的肥沃的地區,人口的壓力不斷增 長,這就使農田的地價高昂,相應地使貨幣地租或實物地租也很高昂。但是習慣力量和可能出現的反抗,對抑制強徵的苛捐雜稅起了作用。確實,在毗鄰大城市的地區,並不是由於鄉村的習慣,而是由於商業主義的影響,促使地主住在城裡,同時在鄉村榨取高額地租。這種社會現象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

滿清帝國及其舊的文官機構的垮臺,瓦解了傳統的統一局面,但是如何避免一個新的政治混亂的時期,則是林雲現在需要着手解決的。從他已知的歷史經驗來看。建立西方式議會政治地嘗試證明是無效的,因爲這種嘗試與中國的經驗和傳統格格不入。但是帝國的末路在中國大地上已經走到了頭,而且,高喊着革命口號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他們的理想地。

很顯然,要想避免這樣的混亂,就必須找出一條共同的道路來。林雲自然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這一點不容置疑。於是在六月十六日,重新聲明瞭自己的立場,並給在廣州的孫中山等人發去一封電報,電文內容略抄如下:

“廣州孫大總統、各部總長、參議院同鑑:共和爲最良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 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經林雲署名,則宣佈之日,爲親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現在統一組織,至重且繁,林雲亟願南行,暢聆大教,共謀進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維持。軍旅如林,須加部署;而東北人心,未盡一致,稍有動搖,牽涉全國,諸君皆洞鑑時局。必能諒此苦衷。至共和建設重要問題,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應如何協商統一組織之法,尚希迅即見教。”

這樣一來,孫大總統在廣州便坐不住了,他先於六月十八日遣人前往北京與林雲商談成立民國政府之大體辦法,又於六月二十三日發表電文。稱:“北京林大帥勳鑑:前日電文獲悉,諸同志皆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問其理由,蓋以東南諸省欠統一機關。行動非常困難,故以組織臨時政府爲生存之必要條件。文既審艱虞,義不容辭,只得暫時擔任。公方以旋乾轉坤自任,即知億兆屬望,而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雖暫時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望早定大計,以慰四萬萬人之渴望。”

話說到這個份上,林雲自然心中更加有底了,他倒不是害怕孫中山和他所領導的革命軍,只是不想再搞內耗,打內戰。同時,也不想因此造就一批軍閥。他現在需要的是穩定,是發展地時間和空間,哪怕不是絕對的,也要爭取實現大的統一。就讓那些心懷鬼胎的傢伙們多做會夢吧。

對於尚未被革命軍所控制的各地方上的大小官員,林雲也在光緒宣佈遜位之後發了佈告,全文如下:“現在共和國體,業經宣佈,林雲沗膺組織臨時政府之任,力小荷重,深懼弗勝。竊念政府機關,不容有一日之間斷,現值組織臨時政府,所有舊日政務,目下仍當繼續進行。庶政方新,百端待舉,全賴羣策羣力,互相匡濟,務以保全治安,共維大同爲要務。在新官制未定以前,凡現在內外大小文武官署人員,均應照舊供職,毋曠厥官。所有應行公務,應司職掌,以及公款、公物均應照常辦理,切實保管,不容稍懈,倘有藉端規避曠厥職官者,不獨違背官規,抑且放棄國民義務。竊願在官諸君子,共懍此意!”

另外,以臨時政府之名義,將退位詔旨致各國公使,轉達各國政 府。德國公使率先表示承認以林雲爲首的臨時政府,並轉達了威廉二世皇帝的祝賀。

至此,林雲基本穩定了國內外的局勢,原本定於六月底召開的國事立憲大會,便在六月二十九日正式開始了。廣州方面派來了數十人蔘 加,其他各省亦合計有二十多人。會議從二十九日開到七月六日,正式頒佈了《中華民主共和國憲約》,規定了國家地國號、政體、政府的組織方式等大體內容,到了七月八日,選舉第一任大總統,林雲以全票當選。同時,選出孫中山出任副總統。

遠在廣州的孫中山於七月十日發表電文:“北京林大總統勳鑑:前日選舉結果獲悉,得知選公爲中華民國大總統。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華盛頓一人。公爲再見。同人深幸公爲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之第一之偉業,共和之幸福,實基此日。共和萬歲!中華民主共和國萬歲!”

同日,林雲於北京正式宣佈成立中華民主共和國,對於這個國號,他地心中原本是有幾分不滿的。略嫌其晦氣,但是衆議如此,亦不好 違,另外,他也想不出什麼更爲貼切合適的名稱,也只好默認了。不過他地心中暗暗想到。但願這個中國民國不會走上那條老路,但願其在自己的努力下,煥發出完全不同的新地氣象,而這一切

他眼前慢慢的成爲現實。既當選了總統,發電通告  的,這份具有相當歷史意義的電文,不妨抄略如下:

“……雲以薄德。 承推舉,勉任公僕,謹照七月初六日參議院議決第二條辦法電達宣誓。下開宣誓詞,公佈如斯。其文曰:民國建設造端,百廢待治,林雲深厚竭其能力,發揚共和之精神,滌盪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蘄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凡茲志願,率履勿渝!謹掬誠 ,誓告同胞。大中華民國元年七月十日,林雲。”

從此之後,七月十日便成爲了法定的國慶日。

政府既已成立,各部門地人事安排自然是非常受人注目的。林雲任命楊度爲總理領銜組建內閣。這其中,既要照顧廣州方面的人員,又要安排自己地勢力,還要兼顧其他勢力地情緒,經過數次討價還價,大略安排如下:外交總長伍廷芳、法制局長宋教仁、財政部長葉夢飛、工商總長黃興、陸軍總長蔣百里、海軍總長薩鎮冰(彼時尚未到任,所署亦空缺)、教育總長蔡元培等。在內閣之外,又設立一獨立監察機構。由郭鬆齡出任總監察長。而各地方的最高長官,皆由該地參議局推選文官出任。

再接下來,便是林雲最爲關注的軍隊接收及改編的事情了。說到 底,軍隊纔是他得以實現理想的堅實基礎。而且他很不願意看到任何人藉此成爲新一代的軍閥。

整編全國軍隊,林雲大致上分成了兩個步驟。

第一步,建立國防軍,由此及下,全國軍隊編爲二十個國防軍。由林雲親自出任“國防軍總司令”。如果說陸軍部及海軍部是具體執行機構的話,那麼林雲的存在就表明,他所提倡的國家地集權領導,是將其活動的重點放在“指揮權”之上。

從此,林雲便開始致力於組建新的軍事指揮機構,提高其權威。他凌駕於陸、海軍之上,將整個中華民國國防軍的行動納入國家最高領導的方針之下。除了“武裝戰爭”之外,林雲還將“總體戰爭”的其他手段,如國防宣傳、經濟戰爭,乃至全國民防各個領域地領導權,都集中在他一人手中。

第二步,在軍隊的具體編成上,他給蔣百里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這份名爲《國防軍建設綱要及實施細則》的文件中,林雲給出的要求基本如下:每個師從一萬二千人到二萬二千人不等。一個師通常由一位少將統率。兩師或更多的師編爲一軍,由一位中將率領。兩軍或更多的軍成爲一個集團軍,由一位上將率領。在林雲的要求中,繼續以數字來表示軍隊地番號。集團軍、軍和師都有一個分成四、五個科的參謀部,通常包括後勤、情報、作戰、補給和訓練。

再往下分,一師包括兩個或更多的旅,每個旅由一位準將或旅長統率;一旅代表兩個或更多的團,每團由一位上校管轄;一團等於三個或更多地營,營的首長是一位中校;一營由四個連組成,每連由一位少校或上尉統率;一連由四個排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揮。

在這樣的編制中,大部分是由步兵、騎兵和炮兵組成的,但是按照林雲的要求及實際的需要,增設了許多後勤部隊,它們的數量雖然還不及整個師或者軍的一半,但是卻承擔着很多的任務。而按照林雲的設 想,這樣的數目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等到技術進一步成熟,工業更加發達的時候,才能訓練並裝備更加專業的後勤部隊。

至於在抗擊八國聯軍和消滅日俄軍隊中立下大功的騎兵,林雲暫時保留了下來。作爲一個穿越分子,一個知道飛機大炮坦克的現代人,他深刻的明白,騎兵終究會凋落在越來越現代化的戰爭之中。不過就眼下的技術來看,能夠取代騎兵王者地位的機動性力量還不可能很快出現,(雖然林雲做夢都想有個坦克集團軍羣)所以騎兵的建制還是保留下 來,而且,大部分是作爲精銳保留在郭鬆齡的總監察署的名義之下。

而在林雲所直屬的北京近衛軍中,一個騎兵旅包括由九千二百名騎兵和九千八百匹軍馬組成的三個騎兵團。在這個時候,騎兵代表着軍事上的精華。戴着華美頭盔,揮舞着閃着寒光的馬刀衝鋒的近衛軍騎兵,只有密集火力才能加以摧毀。

在炮兵的建設方面,林雲亦投入了相當多的心血。一般來說,師的直屬炮兵團由許多有四門到八門炮的炮兵連組成。三個到四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炮羣或炮兵營;兩個或三個炮羣等於一個炮兵團。

在這段時間,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在大炮方面勝過別國。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工廠和波希米亞的斯科達工廠,是整個歐洲最傑出的兵工廠。而出於盟友加兄弟的友好關係,林雲所要求的幾個兵工廠也陸續在南京和武漢、奉天開辦起來。

至於海軍方面的建設,林雲決定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一方面,他派出大量的留學生赴德、英、美等國學習海軍的專業知識,以解決缺乏人才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以礦石開採權、鐵路建設權等權利爲條件,向德國貸款合作開辦了金陵造船局等幾個大型造船廠。同時還訂購了四艘新式戰列艦,並以低價購買了六艘舊式的巡洋艦。海軍的班底,算是初具規模了。

一切,真如同林雲在那份就任大總統的電文中所說,百廢待舉,然而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麼。推翻清朝,不過是個開始罷了,在這個廢墟上建立一個全新的、強大的中國纔是他最終的追求。也許這條路,還很漫長,但是他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去完成,去實現! (第二部完)

第16章 一封遺書第77章 被困東靈山第32章 狂飆突進(五)第72章 各懷鬼胎第41章 洋河絞肉機(四)第24章 風雲遽起(中)第66章 很有前途的職業第9章 抗洪救災第1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第31章 血戰松樹塘(中)第12章 洪峰到來第55章 創編武襄軍(上)第16章 還是有內鬼第4章 新軍八策第8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8章 島戰烈焰(三)第25章 風雲遽起(下)第22章 冷血郭鬆齡第6章 我闖禍了第18章 結束的音符第6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6章 創編武襄軍(下)第27章 夜色下的海戰第2章 蛻變與新生第22章 暗戰第三季第6章 我闖禍了第14章 暗流(下)第16章 還是有內鬼第37章 拔了牙的老虎第22章 冷血郭鬆齡第6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8章 琴臺無琴第34章 一相情願第56章 創編武襄軍(下)第3章 大帥被炸傻了?第10章 鴛鴦戲水(上)第1章 中華英烈紀念碑第8章 百緒繁生第10章 熱情的挽留第68章 決死之士第12章 跟着巫婆跳大神第6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0章 熱情的挽留第23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34章 狂飆突進(七)第13章 君子之交第84章 京城兵變第8章 百緒繁生第25章 好戲連臺(上)第37章 島戰烈焰(二)第25章 風雲遽起(下)第30章 突然受召第3章 當上副教官第32章 狂飆突進(五)第9章 和我講數?(下)第32章 含糊的承諾第33章 狂飆突進(六)第36章 島戰烈焰(一)第19章 斬首行動第25章 好戲連臺(上)第17章 送上門來的說客第74章 狼羣第35章 歐戰的第三個年頭第33章 友誼之手第48章 倒下並不意味着結束第37章 拔了牙的老虎第53章 你到底是誰?(上)第32章 含糊的承諾第30章 血戰松樹塘(上)第56章 創編武襄軍(下)第69章 山東危局第4章 殘酷還是溫和?第60章 最後的猛攻第26章 我的理由第24章 改變還是創造?第36章 島戰烈焰(一)第18章 誰和錢有仇?第3章 刺林案第24章 風雲遽起(中)第67章 東南自立?第21章 推他一把第19章 斬首行動第54章 你到底是誰?(下)第32章 血戰松樹塘(下)第65章 奇怪的隊伍第50章 這就是勝利!第1章 我心如鐵血如潮第22章 冷血郭鬆齡第38章 洋河絞肉機(一)第38章 島戰烈焰(三)第61章 燃燒的軍旗第11章 合作?合資!第73章 火鍋作料第39章 逃不掉的黃海海戰(中)第36章 始料未及第21章 捂蓋子第39章 島戰烈焰(四)第2章 郭氏訓練法第35章 歐戰的第三個年頭第81章 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