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July III

1

我又做噩夢了。

與之前的夢魘不同,內容不是對於已經開始的“災厄”的自責……

“死者”是誰——?

重複着獨自在黑暗中反覆詢問的夢境。

“死者”是誰——?

迴應着問題,各種各樣的人的臉接連出現。

風見。敕使河原。望月。——我轉校以來交往過的人們。

劍道部的前島。水野·弟。前排的和久井。赤澤。杉浦。中尾、小椋。……雖然沒有親近交談過,但是他們和她們的姓名和麪孔都非常清晰。

還有……鳴。

還有很多其他的三年級三班的同學們。究竟誰是今年的“另一個人”=“死者”呢。

在黑暗中陸續路線出的他們、她們的面容。那些輪廓一個一個崩潰,最終變成散發着腐臭的可怕物體。變成在恐怖電影裡司空見慣的化了某種特殊的妝容的面孔。然後——

最後一定會出現的,正是我——榊原恆一的臉。

只在鏡子也照片裡見過的,我自己的臉。那輪廓果然也慢慢崩潰,變成了可怕的樣子……

……我?

是我?

難道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混在班級裡的“死者”嗎?

——怎麼可能?!

一邊抓着自己崩潰的面孔一邊發出可怕地呻吟聲……然後我突然醒了過來。因爲每夜都會這樣——

難道說“死者”真的是我嗎?

我也曾認真考慮過這個可能性。

“死者”並不知道自己是“死者”。他或者她在的記憶改變或調整到自己並沒有死,現在仍然活着。

……也就是說——

也不可能想到我自己其實就是那個“死者”吧。

今年四月初,教室裡的桌椅是足夠的。然後到了五月便少了一套。是因爲我在中途轉學過來了。

我是意外增加的一名學生。我即是今年的“另一個人”=“死者”的話——

如果只是自己沒有覺察到,祖父母和憐子也忘記了我早在去年或者前年死去的事實,所有的記錄也被篡改得合情合理……

不,等等——

我用力搖搖頭,把手掌放在胸口——邊確認了在規律跳動的心跳,一邊讓自己冷靜下來考慮着。

千曳和鳴所說的,關於“另一個人”=“死者”的基本法則——

每年的“死者”都是從二十五年前開始的在三年級三班發生的“現象”中喪命的人。

“災厄”所波及的範圍是班級成員和隔代直系親屬以內的有血緣關係的人。但即使是包含在範圍內的人,只要離開夜見山就是對象外了。

依照這個法則來看的話,我怎麼樣呢。

要因這個“現象”而喪命的話,至少過去曾在這裡居住過。這是必要條件。然後那時候,要麼我自己屬於三年級三班,要麼我的隔代直系親屬以內的什麼人屬於三年級三班——但是卻沒有這種事。

媽媽上初三的時候,我當然還沒有降生到這個世上。憐子初三的時候,雖然那年春天我出生在這裡,但是憐子和我是姨母和外甥的關係,不在“災厄”的範圍以內。雖然影響到了我的母親理津子,但是卻不會影響到我……

十五年前的七月份媽媽死去,在那之後,我作爲獨生子一直與父親在東京生活。與夜見北的三年級三班沒有任何關係。然後今年四月,上了初中以後才頭一次到這裡……

……不可能。

噌噌……的重低音似乎隱約在什麼地方響起來。什麼——?我只有一瞬間感到有些奇怪,然後就馬上消失了。

不可能。

我對自己這樣說。

果然我不可能是“死者”。

住院的時候來病房裡看我的風見和櫻木,看他們當時的表現應該也已經這樣確信了。

那時候他們的確實是問了……

——你第一在夜見山住嗎?

——我想說不定你以前在這裡住過。

——沒長期在這裡呆過嗎?

怪不得我覺得問題有點奇怪,原來他們倆是在調查我這個轉學生是“死者”的可能性。

然後最後,風見提出要握手。

“那也是確認中的一步吧。”

這是鳴告訴我的。是在暑假之前的事。

“好像說‘死者’在第一次見面時握手的手非常冷。有這樣的傳聞,所以……不過呢,這個傳聞其實很可疑,千曳說就像事後又隨便加上了一個尾巴一樣基本不可信。”

但是,如果我是今年的“死者”的話,如果那時候風見和櫻木覺察到這件事的話,他們又打算怎麼做呢。

對我的問題,鳴也做出了回答。

“那樣的話,在五月份榊原開始來上學的時候,就會代替我成爲‘不存在之人’了。”

“我嗎?”

“對。大家把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另一個人’當作‘不存在之人’無視。這樣就完全合理了吧。應該比無視代替的‘不存在之人’要有效得多。”

“那樣‘災厄’就不會發生了?”

“應該是吧。”

“那麼——”

我不禁又問了一個問題。

“如果在此之後知道了‘死者’究竟是誰的話?從那時候開始,把那傢伙當作‘不存在之人’的話……”

“我覺得那肯定不行。”

鳴簡單地否定了。

“因爲‘災厄’已經開始了。所以無論現在怎麼做都……”

2

我在暑假開始的第四天,七月二十五日的晚上,終於又與遠在印度的父親談了一次話。

“哦,已經是暑假了呀。你還好嗎?”

毫不知情的父親的第一句話依舊輕率。

“還湊合吧。”

我用一如既往的語氣回答說。因爲我認爲告訴他發生在這邊的事情並不好。也覺得就算告訴了他也沒什麼用。

“說起來恆一,你知道後天是什麼日子嗎?”

被這樣問到,我瞬間心跳了一下。——雖然這樣,卻儘量像沒事一樣回答說:

“啊,你還記得呀。”

父親略微加強了語氣。

“那是當然的嘛。”

後天——七月二十七日是忌日。十五年前在這一天去世的我的母親,理津子的忌日。

“你現在是在夜見山吧?”

父親問。

“是啊。”

“不回一下東京嗎?”

“就是說只有兒子也還是要掃墓嗎?”

“不。當然不會勉強你。畢竟沒有事先說好嘛。”

“就是啊。我正猶豫着要怎麼辦呢……”

母親的遺骨不在夜見山,而是在東京的榊原家的墓裡。每年我都和父親兩人去掃墓。在我的記憶中一次都沒落下過。

“雖然我想就算一個人也稍微回去一下吧……”

不過要回去的話就不是“稍微”,也可以就那麼趁暑假在東京住個夠吧。這樣離開夜見山的話,至少這段時間裡就不用害怕自己會遇上什麼災難了——但是。

“果然我還是放棄了。”

我說。

“我想這裡是媽媽的出生地,也是媽媽去世的地方,就算不特意去東京掃墓也……”

“確實也是。”

爸爸立即認同了。

“替我向外公外婆問好啊。雖然我也會直接跟他們聯繫的。”

“啊啊,嗯。”

我之所以暑假不回東京,第一是因爲……果然是因爲鳴吧。我怎麼都不想把她留在這裡而自己逃到“服務區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意八月的班級合宿。自己或許也應該參加,爲中止“災厄”盡一份力吧。這種想法雖然模糊卻很強烈——

“那個,爸爸……”

想到一個要藉機詢問的問題,我的口氣認真起來。

“我能問問媽媽的事嗎?”

“嗯?那傢伙是個美女喲。選男人也有眼光。”

“不是這個……”

之前打電話的時候,我向父親稍微透露了一些夜見北三年級三班的事,但是他似乎什麼都沒想起來。又或者是說,雖然聽說過,但是爸爸已經忘記了呢。——雖然具體怎樣不好判斷。

“你看過媽媽初中時候的照片嗎?”

“你之前也說了理津子中學時代的事呢。”

“因爲現在上的是同一所學校,所以……”

“畢業影集確實是在訂婚的時候看了呢。高中的也是——傢伙是個美女喲。”

“那本影集還在東京的家裡嗎?”

“啊啊,應該是放在書房裡。”

“其他的照片呢?”

“嗯?”

“除了畢業照片以外的媽媽的照片。還有她初中時候的照片嗎?”

“應該是沒有扔掉……不過有沒有除了影集以外的初中時候的照片呢?那傢伙好像也沒有小心保存那種照片吧。”

“那麼——”

我提煉了一下自己的問題。

“爸爸你沒看過嗎?媽媽在初中的畢業時與同班同學一起拍的紀念照。”

他沉默了幾秒。沙沙的信號聲傳過來——終於。

“那怎麼了呢?”

父親有些懷疑地問。我一時語塞:

“就是,好像說那是張有點奇怪的照片。嗯,那個就是,好像靈異照片一樣的。”

父親的聲音有些無奈。

“雖然不知道你是從哪裡聽到的傳聞,恆一,那你也真的相信嗎?說起來啊,靈異照片這種東西啊……”

“不,那個,就是說那個……”

“……嗯。”

這時父親的聲音變了。

“等一下,等等,恆一——嗯嗯。說起來以前我好像聽理津子說過。”

“真的?”

我握緊了電話。

“怎麼說的?”

“她說有張可怕的照片,上面有幽靈什麼的。那應該是初中時候的……”

“你看過嗎?那張照片……”

“沒有。”

父親壓低了聲音:

“我只是隨便聽聽就算了,沒說想看讓她給我看呢。而且她確實是說討厭把那種東西帶在身邊,所以就放在老家了。”

“放在老家了?”

我不由提高了聲音。

“就是說在這邊?”

“雖然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呢。”

“也……是這樣呢?”

我一邊回答一邊想——可以去問問祖母。

母親出嫁之前的房間或者雜物間之類的,說不定在那些地方還留有她以前的東西。其中有可能……

“喂,恆一,在那邊發生什麼事了嗎?”

終於還是覺得我的樣子很奇怪的的父親這樣問。

“沒有沒有,沒什麼。”

我立刻回答。

“只是有點無聊。啊,不過也交到了好幾個朋友,下個月還有班級合宿呢。”

“——這樣啊。”

之後父親用難得一本正經的口氣說:

“你媽媽她啊,真的是個非常有魅力的人喲。我對那傢伙的感情到現在都完全沒變。所以恆一,你對我來說……”

“知道啦知道啦。”

我慌忙打斷他的話,如果他就這樣說“我愛你喲兒子呀”的話,我就不得不擔心他是否是在印度中暑了。

“那再見啦。”

說完我一邊摸索手機的通話中止鍵,一邊輕輕加上了一句:

“謝謝你,爸爸。”

3

接到敕使河原的電話說“有話想說”“現在能出來嗎”的時候,正巧是媽媽的忌日的下午——

對並不想立即同意的我,敕使河原開玩笑說“難道你在和小鳴約會嗎”。這傢伙也真是的,說他是隨性好呢還是善變好呢……不過我知道事情就是事情,所以現在也不想抱怨什麼。

見面的地點是在學校附近飛井町的叫做“豬之屋”的咖啡廳。說是現在望月也一起在那裡。

總之想要見面談談。如果有約會的話就把她也帶來。因爲這也是班級所有同學的問題——都說到這種地步了,我便不能不去。

詳細詢問了店鋪的位置,我出了家門。

正值酷夏,我坐巴士來到飛井町,大汗淋淋地按照指示尋找……大概花了一個小時纔到吧。在面向夜見山川的路上,在這一帶過於感覺時髦的大樓一層,我找到了“豬之屋”。這似乎是一家白天是咖啡廳,晚上也提供酒水的店鋪。

想要儘快擺脫酷暑,我衝了進去。享受着開得正好的空調:

“喲。就等你呢,阿榊。”

敕使河原舉起一隻手把我叫到了他們那桌。他穿着印有顯眼的菠蘿吐豔的夏威夷襯衫。說白了品位真差。

坐在敕使河原對面的望月擡頭見我走來,不知爲何似乎羞澀地垂下了眼睛。他穿着白色T恤,因爲前面印着大幅畫像,我有一瞬間以爲是“吶喊T恤?”,不過印在那裡的其實是個似曾相識的絡腮鬍子男。

我還沒想到他是誰——

就看到了像是掠過鬍子男下巴一樣的斜體字。

SalvadorDali

嗯。這傢伙意外的直率嘛。

我在望月旁邊坐下,環視店內。比大樓的外觀要低調……或者說是裝修風格復古。播放的音樂雖然有的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但感覺是帶爵士感的慢曲。——嗯。我不討厭這種音樂。

“歡迎。”

沒過多久來點單的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女性。如同調酒師一樣的服裝和直長髮很好地融入了店內的氣氛中。

“你也是優矢的朋友吧。”

她這樣說着,溫和地打了個招呼。

“我弟弟受你們照顧了。”

“咦。”

“我是他姐姐。初次見面。”

“啊,是的。我是……”

“是榊原吧。我從優矢那裡聽說了呢——你想喝點兒什麼呢?”

“那就,冰茶吧。那個,要檸檬茶。”

“好的。請隨意吧。”

根據我之後聽到的解說,年齡相差十幾歲的她確實與望月是姐弟,不過確實是“同父異母”。名叫知香的她是望月的父親去世的前妻的女兒——她幾年前結了婚,隨夫姓改爲了豬瀨。而“豬之屋”本是她丈夫豬瀨所經營的店鋪——現在的分工大概是知香主管白天的營業,豬瀨負責晚上。

“離學校又近,也是朋友的交情吧。所以我有時會來。而且有很大機率能碰見望月……是吧?”

聽了敕使河原的話,望月小聲“嗯”了一聲。

“——那麼,進入正題了。”

敕使河原坐直了蜷縮着的身子。

“望月你來說吧。”

“啊……嗯。”

望月用玻璃杯裡的水潤潤嘴脣,深深呼了一口氣。

“我和知香——我姐姐雖然是同父異母,但卻是有血緣關係的姐弟……所以呢,所以這次的事,有可能把姐姐也捲進來。”

“‘這次的事’是指三年級三班今年的‘災厄’?”

望月對我深深地點點頭繼續說:

“所以我,無論如何都沒能瞞着姐姐……”

“你都對她說了?”

“——嗯。”

“詳細說了吧。”

“嗎。說得很詳細。”

敕使河原瞥了瞥在櫃檯那邊的她。

“知香初中也是在夜見北上的。雖然她三年級的時候不是三班的,但也聽到過一些關於三班的不好的傳聞。所以從頭到尾都認真聽了望月的話。”

“實際上也死了好幾個人呢。她很擔心我和班裡的同學。”

望月一邊說一邊微微臉紅了——是這樣啊,少年。你的年長者愛好的根源原來在這裡啊。

“但是,這個問題是再怎麼擔心也沒有辦法的。‘災厄’一旦開始就不會中止。我們已經怎麼做都……”

“這種情況和下個月合宿的事,望月都對姐姐說了吧。”

“——嗯。”

“就是這樣。”

敕使河原坐直了身子。

“通過知香,最近得到了一條新的消息。”

4

鬆永克巳。

這就是帶來“新消息”的人。

他是一九八三年度的夜見北畢業生。也就是與憐子同期,而且在三年級的時候也是同級,就是說也所屬三班。

從當地的高中畢業以後,他上了東京的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就業於某中堅銀行,不過幹了幾年就離職了。之後回到在夜見山的老家,一邊幫忙家業一邊生活。

這個人碰巧是“豬之屋”的常客。

“他是每週都會來好幾次的客人,雖然知道他是夜見北畢業的,不過這個月才知道他也是三年級三班的……”

從這裡開始就是知香直接對新來的我所說的話了。

“因爲我從優矢那裡聽說了很多事,所以就下定決心問了一下。問鬆永那一年是不是班級裡混進了‘另一個人’。然後呢,那時候他雖然喝了很多酒,但是做出了有些驚訝的反應……”

對知香的問題不置可否,在吧檯喝酒的他突然抱住了頭。然後獨自斷斷續續地開始說話。就像這樣——

“我……我沒錯。”

“我把大家……”

“……救了。救了啊。”

“所以……我想傳達。”

“不得不傳達……”

“……留下了。”

“那個,偷偷的……”

“在教室,偷偷的……”

不靈便的舌頭,呻吟般的聲音——

在那之後他完全爛醉,什麼都沒說就離開了。

“那是什麼啊。那是什麼意思呢?”

對我脫口而出的問題,知香似乎很困擾地歪着頭回答說:

“我也不清楚。”

“剛纔所說的事的大約是一週以前的晚上。之後鬆永也有來過店裡好幾次呢。我每次都問過他,但是他好像什麼都不記得了。”

“自己所說的話嗎?”

“是的。無論怎麼問,他總是一臉茫然回答說‘不知道’。”

“……”

“十五年前的三年級三班,由那個‘詛咒’帶來的‘災厄’還在繼續這件事似乎還記得。但是,究竟誰是那一年的‘另一個人’,爲什麼那一年的‘災厄’中止了,這些關鍵問題他完全不記得……”

“看起來像是明明知道卻不說嗎?”

“看起來不像啊!”知香歪着頭,“因爲他那天晚上醉得太厲害了,所以偶然想起了什麼吧。我感覺是這樣的呢。”

當事者們對那一年的“死者”的記憶從某一刻開始逐漸淡薄並消失。如果這也發生在了校友鬆永身上的話。

十五年後的今天,比如說因爲醉酒,腦袋裡突然想起了某些片段。

這樣的事?——誰都無法斷言是不可能的吧。我是這樣想的。

“很在意這件事吧。”

敕使河原看着我。

“非常在意的吧?”

他繼續看着望月。

望月垂下眼簾,我一邊咬着冰茶的吸管一邊回答說:“確實是啊”。於是敕使河原一本正經地點點頭:

“雖然去合宿然後參拜神社拜託神明也可以,但是在此之前只是戰戰兢兢也有點說不過去啊。”

“——所以呢?”

“從知香的話裡大概也能相像出來吧。那個叫做鬆永的人在這裡究竟想說什麼。”

“那,是什麼呢?”

“所以說啊,那傢伙說‘救了’了吧。說自己救了大家。還說爲了傳達這個而留下了‘那個’。”

“偷偷的,在教室裡?”

“啊啊。偷偷留下了——就是說,藏起來了吧。雖然不知道‘那個’是什麼,但一定是與‘詛咒’有關的什麼吧……會非常在意吧。”

“那確實是。”

“是吧?是吧?”

然後敕使河原認真地說:

“那就先找找看吧。”

我發出“咦?”的一聲,看了看旁邊望月的反應。他低着頭,縮着身子。我重新看向敕使河原,問道:

“誰去找?”

“我們。”

敕使河原回答說——副理所當然的表情。雖然不知道這是否是他深思之後的建議。

“我和阿榊,還有望月。本來這個消息就是你從知香那裡聽說,然後告訴我們的嘛。”

望月縮着身子,重重嘆了一口氣。

“雖然也想叫上風見,但那傢伙只有認真這一個優點,對這種事幾乎都很膽小啊——這樣的話阿榊,我們也叫上小鳴吧。”

我不高興地噘着嘴,瞪着敕使河原。

“我說你就別鬧了。”

5

雖然這麼說了——

在那之後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就跑去了御先町的人偶美術館“夜見之黃昏,虛空之蒼瞳”。從“豬之屋”出來告別了敕使河原他們以後,我給鳴家裡打了個電話。感覺自己不能不這麼做。

接電話的是霧果。像一個半月前第一次打電話時一樣,像是有點驚訝,或者說是有些不安的聲音。我報上姓名之後她立刻說“啊啊,是榊原啊”,就轉接給了女兒。“我在學校的附近。”我一邊裝作沒什麼事,一邊告訴鳴。

“現在可以去你那邊嗎?”

她也沒有問我有什麼事,就回答說“可以啊。”

“那就等會再美術館的地下見。應該沒有什麼客人來。”

“知道了。”

天根婆婆免除了我的門票,我直接去了地下展覽室。鳴已經在那裡了。像是並排一樣站在屋裡那口裝有與她極爲相似的人偶的黑色棺材一旁。

她穿着樸素的貼身牛仔褲和純白T恤。但是那件T恤像是與棺材裡的人偶的裙子相照應一樣顏色蒼白……

我在舉手打了個招呼,向她走過去的時候問了之前一直在意卻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不由的。

“我說啊,那個人偶……”

我指着棺材裡的人偶,“果然是以你爲原型的吧。最初在這裡遇見的時候雖然你說只是一半,那是說……”

“說不定連一半都不到呢。”

鳴回答說——是的,那時候她是這樣說的。

——但是,這只是我的一半。

——說不定都不到一半。

“這是——”

鳴看着棺材。

“這孩子呢,是十三年前媽媽生下的孩子。”

“霧果……就是說是你的妹妹?”

鳴不是沒有姐妹嗎?

“十三年前那個人生下了她,但是生下來的時候就死了。名字都沒能取好。”

“啊……”

——你有姐妹嗎?

以前我這樣問的時候,鳴明明是沉默地搖搖頭的。如果我問她爲什麼,她大概會說“因爲你問的是現在時”吧。

“這個呢,雖然是以我爲模特的,但是卻是那個人想着夭折的孩子所製作的人偶。所以我只是一半,或者一半以下。”

——因爲我是那個人的人偶。

說起來,鳴是這樣形容自己和霧果的關係的。那是……

——雖然活着,卻不是本體。

感覺非常混亂,我不知道該如何迴應了。鳴靜靜地離開棺材旁說:“比起這個,發生什麼了嗎?”

然後話題就轉換了。

“你突然打電話來,是發生什麼大事件了嗎?”

“你吃驚了?”

“有點兒。”

“其實我剛纔和敕使河原還有望月在一起。被叫到了望月的姐姐開的咖啡廳裡。”“嗯?”

“然後……嗯,我想果然還是告訴見崎吧。”

果然小鳴也?我腦海中浮現出似乎笑眯眯地這樣說着的敕使河原。我一邊在心裡瞪着他那張臉……我告訴了她剛纔在“豬之屋”聽到的“新消息”。

全部停完以後,鳴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找找看說的是找哪裡呢?”

“舊校舍。”

我回答說。

“0號館的教室呀。以前三年級三班的教室。‘不存在之人’用的舊桌子就是從那裡搬來的吧?”

“對。不過那裡的二樓原則上是禁止入內的。”

“現在放暑假了……趁沒人看見的時候偷偷溜進去。究竟是能找到些什麼還是什麼都找不到,不嘗試一下是不會知道的。”

“——嗯。”

鳴輕輕喘了口氣,乾脆地撫了撫頭髮。

“不告訴千曳嗎?告訴他的話一定會協助……”

“啊啊,雖然我覺得也應該這麼做,但是不知道要怎麼對敕使河原那傢伙說。他像是進入了奇怪的冒險模式一樣呢,感覺會說就靠我們自己而不肯讓步。”

回答了一句“這樣”鳴就緘口不語了。明明不可能不感興趣的……我一邊這樣想着二邊問:

“那見崎你也來嗎?”

“去舊校舍探險。”

鳴淺淺地笑了,“就拜託你們三個男生去找吧。太多人去也不好。”

“你不在意的嗎?教室裡究竟藏着什麼?”

“所以說,如果找到了就告訴我吧。”

“啊啊,那是……”

“還有啊,我從明天開始不得不出門了。”

“出門?”

“我爸爸回來了。”

鳴說着,表情有些陰鬱。

“然後呢,說要和媽媽三人一起去別墅。雖然我完全不想去,但是每次都是這樣,所以又不能說不去。”

“別墅在哪裡呢?”

“在海邊。坐車要三個小時左右吧。”

“夜見山市外嗎?”

“當然了。夜見山這裡不靠海嘛?”

“即使從城裡逃走嗎?”

鳴乾脆地搖了搖頭:“過一個周左右就會回來了。”

“那……”

“關於‘災厄’我沒對家裡的任何人說過。回來之後我還打算去合宿。”

“——這樣啊。”

之後我有說了一些自己最近的事。鳴基本上都是沉默着,有時若無其事地眯着右眼傾聽。

“你又開始考慮自己是不是‘死者’了?”

我停頓下來之後,鳴第一個問了這個問題——

“你認真懷疑到什麼程度了呢?”

“——算很認真吧。一想起來就沒完沒了。”

“疑惑解開了嗎?”

“嗯,姑且算是吧。”

看到我曖昧地點頭,鳴從容地轉過身,竟然消失在那口黑色的棺材對面。

怎麼回事?我焦急地追着她,以爲她從裡面的電梯那裡去了樓上。——但是。

想繞到棺材對面去的我不禁驚叫了一聲。之前我一直沒有發覺,這裡同以往不一樣。

以前這口棺材的後面就是暗紅色的窗簾,但現在棺材的位置更加靠前了。棺材與窗簾之間的位置上——

放着另外一口棺材。

大小相同,形狀相同……顏色不是黑色而是紅色的棺材。它的背面正好與黑色的棺材重合。就在那裡。

“現在工房裡正在製作的新人偶會放在這裡面。”

鳴的聲音響起來。正是從她所說的“這裡面”傳出來的。紅色棺材和窗簾之間還留有一點空間。我慢慢走過去,像把右肩擠在因空調的風而搖動的窗簾上一樣俯下上半身向紅色的棺材裡看去。

鳴,在那裡。

就像黑色棺材裡的人偶那樣躺在那口棺材裡。因爲棺材略小,她微微屈膝,縮着肩膀……

“……不是‘死者’。”

鳴說。

她的臉距離我不過幾十釐米,不知何時已經取下了眼罩。眼窩中那隻“人偶之眼”蒼白空虛地凝視着我。

“放心吧。”

如同低語一般,卻又是強有力的聲音。我甚至都感覺這不是鳴的作風呢。

“榊原不是‘死者’。”

“啊,那個……嗯……”

爲了同過於接近的她拉開距離,我慌忙後退。後背馬上碰到了堅硬的東西。是被窗簾遮蓋着的那個電梯的鐵門。

“你媽媽的照片呢?”

棺材裡的鳴縮着身子問。

“畢業典禮的那張有問題的合影。不是說可能留着老家嗎,找到了嗎?”

“不,還沒……”

剛拜託了祖母幫我找。

“找到之後能給我看看嗎?”

“啊,嗯。那沒問題。”

“那麼——”

鳴終於從棺材裡出來,回到屋子的中央。我又慌慌張張追過去。

“給你這個。”

鳴回頭遞給了我什麼東西。那是——

“要是發生什麼事的話,就打這個號碼。”

是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片,印着這個美術館的簡介。她所說的“號碼”用鉛筆寫在背面。 wωw¸Tтká n¸℃o

“這是——”

我接過卡片,看着寫在那裡的數字:

“電話號碼?——手機的?”

“是啊。”

“見崎的手機?”

“對。”

“你有手機啊。明明還說是討厭的機器呢。”

“確實是討厭的。”

鳴似乎很困擾地皺着右邊的眉頭。

“成天聯通着電波很不舒服。我是真的不想帶着它。”

我注視着她的臉。

“雖然我真的不想帶着這種機器——”

這樣重複了一遍,鳴有些厭煩地繼續說。

“是那個讓我帶的。”

“那個人……霧果嗎?”

鳴輕輕點點頭。

“那個人似乎有時候會非常不安……所以至今爲止我只和她通過電話。從沒在其他地方用過。”

“是這樣啊。”

我帶着某種奇妙的心情,再一次凝視着寫在卡片上的手機號碼。鳴一邊用眼罩遮住“人偶之眼”一邊輕輕喘了口氣。

“找東西的事還有照片的事,有結果了就告訴我,直接打那個號碼吧。”

6

上小學之前,還懵懵懂懂的時候看過《吸血鬼德拉庫拉》的錄像。是早在我出生之前拍攝的,英國小說家布拉姆·託斯克的名作。這是我印象中最初的恐怖電影體驗,在那以後的一段時期裡,我觀看了父親因喜愛而收集的德拉庫拉系列錄像,應該說是他讓我看了吧——

從年幼的時候我就抱有一個實際的疑問。

爲什麼主人公一去拜訪德拉庫拉城,就馬上天黑了呢?

德拉庫拉雖然是可怕的怪物,但是也有很多弱點。還害怕陽光。所以在白天明明可以輕鬆取勝。可是爲什麼主人公在與德拉庫拉對決的時候,偏偏要選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到達城堡呢?

我現在已經完全理解了。這當然是爲了“讓故事更有趣”……雖然可以這麼說。

奇怪的是,在與敕使河原和望月三人具體計劃潛入0號館二樓的時候,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這個問題。

特意等到晚上再去也太荒唐了。雖然也不是去驅除吸血鬼,但是無論如何都想要避免在中途天黑的情況——這算是我個人的某種強迫症吧。

但是敕使河原的意見卻是大白天也有點那個啊。早上偷偷摸摸也“感覺不太好”。

不僅僅是心情問題,三個三年級的男生在放暑假的學校裡亂晃,如果不選好時間帶的話應該會很可疑吧……也正因此。——於是。

考慮到三個人的時間安排和意見還有其他因素,最後定在了七月三十日下午三點。太陽在下午七點左右下山,所以應該也不會找東西找到天黑了吧。

結果我還是沒把這件事告訴千曳。祖母就不用說了,我也沒有告訴憐子。可能是受了敕使河原的影響吧,我說不定也產生了一種類似“暑假裡的秘密冒險”的心情。

出發當天首先在0號館一樓西側的美術社團活動室集合。社團成員望月會事先打開房門——

爲了不引人注意,三個人都穿了校服。如果碰到老師詢問的話,就藉口說是美術社團開會……

……然後,下午三點以後。

我們三人像商量好的那樣,向0號館二樓進發。

東西兩端的樓梯口處都拉着繩子,中央掛着的厚紙上明確寫着“禁止入內”四個字。

確認了周圍沒有任何人以後,我們一個一個從繩子下面鑽了過去,然後悄悄登上了平時沒人走過的臺階。

“這間舊校舍裡沒有‘夜見北的七件不可思議之事’嗎?”

途中,我半開玩笑地問敕使河原。

“比方說臺階數增多減少什麼的。感覺不是很有可能嘛。”

“我不知道啊。”

敕使河原直言:

“我本來就對‘七件不可思議之事’之類的沒興趣。”

“哎呀是嗎。你最初和風見一起給我介紹學校的時候不是說得很帶勁兒嗎?”

“那是那個……就是說啊,那時候我是努力想着要怎麼告訴你三年級三班的特殊情況啊。”

“嗯。那就是說敕使河源你其實不相信了。”

“幽靈啊鬧鬼啊之類的嗎?”

“對,就是那些。”

“我是真心認爲不可能有那種東西,不會存在那種東西的。除了三年級三班的這件事以外……”

“那諾斯特拉達穆斯的預言呢?你不是相信會應驗的嗎?”

“那種東西怎麼可能應驗!”

“是嗎是嗎?”

“要是真的認爲會應驗的話,現在就不用爲這種事糾結了。”

“原來如此啊。”

“0號館有名的‘七件不可思議之事’是——”

望月插話說。

“那個第二圖書館的密碼吧。”。

“第二?那裡有什麼?”

“有時候那裡會傳出隱約的人的呻吟聲——你聽到過嗎,榊原?”

“沒有啊,那種事。”

“傳聞說,那個圖書館下面有間被封印的地下室。那裡藏着記錄有這所學校絕對不能公開的秘密的古老資料,爲了守護它,以前有一名老圖書管理員被關在那裡……”

“是說那傢伙還活在地下室裡,還是說聲音是老圖書管理員的幽靈發出來的。”

一邊說,敕使河原一邊哧哧笑了。

“作爲怪談還算湊合吧……但是不管怎麼說,比起現在發生在我們班的‘災厄’,那些故事都可以算得上可愛了呢。”

“——確實是呢。”

我們來到了二樓的走廊。

從北側窗戶裡射進來的陽光比預計的還要明亮。不過因爲這裡長年禁止入內,有不少荒廢后的污跡和破損。地上堆積的塵埃夾雜着特別的臭味,濃重的“廢屋”感撲面而來。

在這裡曾用作三年級三班教室的是——

從西邊數第三間屋子。這是敕使河原從風見那裡確認過的。兼職負責對策的風見在五月初,和赤澤一起從那裡搬來了“不存在之人”所使用的舊桌椅。

門並沒有上鎖。我們終於戰戰兢兢地走進了教室裡。

室內比起走廊有些陰暗。

原因在於掛在南側窗戶上的髒兮兮的窗簾。這間屋子已經有十年多不曾使用了。但是爲什麼窗簾還像原來一樣掛在那裡……不過這種事無所謂。

似乎是關了電閘吧,打開開關燈也沒有亮。雖然拉開窗簾應該就會非常明亮了,但是爲了防止被什麼人看到而成爲新的“七件不可思議之事”,我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於是——

我們在拉着窗簾的陰暗教室裡開始“找東西”。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都帶了小型手電筒。我帶了工作手套,因爲灰塵漫天,望月用手帕捂住了口鼻。

首先分頭查找三十多張桌椅。在查找中,雖然並非本意,我還是展開了各種相像。

本來在二十六年前,在這間教室裡,大家不認同夜見山岬這個“已經死去的人”的死亡,在一年中像“還活着的人”一樣對待他,所以——

那成爲了“導火索”,從而開始發生極爲奇怪的“現象”。在二十五年裡,有多少相關者因此被引入“死亡”。到十四年前還是三年級三班的這間教室。只是在這裡就有多少人……

就像久保寺老師那樣,說不定也有人就在這個教室中死去。說不定也有人在上課時發生什麼而死去……

獨自這樣相像着,不知不覺地感到現在的自己似乎也越來越接近“死亡”了。——不行。

“不行不行。”

慌忙小聲嘟囔着,我停下動作深呼吸。雖然被塵埃嗆得咳嗽,但也因此能夠重整心情。

總之現在要專心“找東西”

——是的。

如果叫做鬆永克巳的一九八三年畢業生真的曾在這間教室裡把“那個,偷偷的”藏下了的話——

那是藏在哪裡呢?

在查找了一陣桌椅後,我開始覺得“應該不會在這種地方”。因爲說是“藏”的話,這也太容易被發現了。

所以,應該還有別的地方……

不能簡單地被找到,但是卻總會被誰發現的地方,他應該把“那個”藏在那裡吧。

無論誰找都絕對不會被發現——定不會在這種地方。否則就達不到“想傳達”的目的了。

所以,應該不用撬開地板、牆壁或者天花板。這樣的話……

我巡視着教室內。直覺到“可能是那裡”的是屋子後面的學生用櫥櫃。

雖然是櫥櫃,但卻不是關門上鎖的那種。是類似於木質架子的,上下左右有大約四五十釐米的正方形開口的東西。

停止了查找桌椅,我站在櫥櫃前。敕使河原和望月似乎覺察了我的想法,不一會兒就跟了過來。

“唔——會在這裡面嗎?”

對望月的提問,我只能歪着頭說“誰知道。”

“總之先全都調查一下吧。說不定裡面有什麼死角部分。”

“是啊,那就……”

但是結果這也徒勞無功。雖然我們調查了全部的櫥櫃,卻沒發現任何像是那個的東西。

“還有什麼能藏東西的地方……”

我又一次環視陰暗的教室。然後那時候終於覺察到了那個。在房間角落裡的掃除工具箱。

這也和櫥櫃一樣是古老的木製用品,高度有兩米左右。裡面怎麼樣呢?在那裡面,平常誰都不會注意到的……

我跑到那裡,拉開細長的有黑鐵把手的門。幾把掃帚,簸箕和水桶,還有帶花紋的拖把……這些古老的用品像原來一樣殘留在那裡——

我沒有猶豫。像是撥開這些工具一樣,我潛入了狹窄的箱子裡,然後用手電照向頭上。

“——是這個吧。”

看到那個的時候,我不由地出聲了。

“什麼啊,阿榊。找到什麼了嗎?”

敕使河原衝過來問。

“在這裡——”

我踮起腳向那個伸出手。

在我潛入的掃除工具箱的天花板內側,用黑色膠條貼着什麼。

“這裡有什麼東西。——是什麼呢?”

謹慎地撕開那幾層膠帶。我用嘴叼着手電,用雙手把那個從天花板上剝下來。

終於——

終於把那個剝下來之後,我從箱子裡出來。運動量明明不大,卻氣喘吁吁,滿頭大汗。

“那是什麼?”

“在這裡面……貼在天花板上。要是不像剛纔那樣進去可能的話應該就不會覺察藏有這種東西。”

“確實是啊。”

“這是什麼呢?”

從天花板上剝下來的那個,本身也被膠條纏得嚴嚴實實。這裡的膠條不是黑色,而是茶色的布質膠條。東西究竟有多大呢?要是解開纏繞的膠布的話,大概是比文庫本還小一些的……

把那個放在附近的桌子上,我決定總之先解開纏繞的膠布。

“啊,稍等一下。”

敕使河原說。

“膠布上寫着什麼呢?”

“咦?”

抑制着加速的心跳,我用手電筒照亮了那個。仔細一看……啊啊,確實。

茶色的膠布上用紅色記號筆寫着字。文字之所以沒在揭下固定用的膠條時被粘掉,是因爲這一邊是貼在天花板上的吧。給將來在這個班級裡飽受奇怪災難之苦的後輩們……

看清楚了。像是奮筆疾書一樣難以辨認的字跡。

“BINGO呢?”

敕使河原打了個響指。

“這條信息一定是叫做鬆永的校友留下的啊。”

於是我們開工了。小心剝下纏着什麼的膠布,這也是項麻煩的工作。經過幾分鐘的努力,那個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

那是一盤磁帶。看起來很平常的TDK的六十分鐘錄音帶,標準型。

7

帶着找到的磁帶,回到美術社團活動室的時候是下午五點多。我切身感到時間過得比相像中要快。

“沒有錄音機嗎?”

敕使河原問望月。

“這裡沒有啊。”

聽了望月的回答,敕使河原撓撓滿是灰塵的褐色頭髮。

“如果這樣就沒法聽這個了吧。但是,怎麼偏偏是磁帶呢?”

“十五年前又沒有MD。”

“雖然是這樣。——嗯。我家好像沒有能放磁帶的機器呢。”

“我家有啊。”

望月說。

“榊原你家呢?”

“不知道……”

我從東京帶來的只有用於播放的便攜MD。也沒見過祖父祖母使用電視以外的機器聽音樂。雖然憐子的辦公室可能會有臺錄音機什麼的。

“那望月,現在就去你家吧。”

敕使河原說。望月“啊啊嗯”點點頭,又突然說了“不行。”

“等等。——看這裡啊。”

他將雙手拿着的磁帶展示給我們看。

“看,這個。仔細看看。引帶斷掉了,能看出來吧。”

“啊啊……”

“真的。”

“可能是剛纔剝膠條的時候粘住了呢。”

“唔唔。”

“也就是說?”

“這樣沒法播放。”

“怎麼會……”

“真是的,怎麼不放在盒子裡再藏呢?”

敕使河原皺着眉頭,又撓了撓褐色的頭髮。院子裡,窗戶外面一直持續的蟬鳴吵鬧到近乎兇惡。

“怎麼辦纔好啊?”

對敕使河原的提問,望月若無其事地回答說:“我覺得修理一下就能聽了。”

“嗯?你會修嗎?”

“應該能行的。”

“這樣啊。——好。那麼磁帶就先拜託望月了。”

“拜託你可以嗎?”

望月老實地對我點點頭:“總之我先試試看吧。可能要花點兒時間。”

然後我們三人離開美術社團,一起走出了校門。

黃昏將近,西邊的天空被染成了硃紅色。那顏色非常鮮豔,彷彿不是存在於世間一樣的美麗……凝視着那裡,心情莫名地傷感起來,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在去年的暑假,我做夢都沒有想到一年以後的自己會捲入這種“冒險”的漩渦中吧……

……就在這時。

在到達公交車站的那一帶,遠遠地傳來了喧鬧的聲音。救護車和警車的警笛聲交織在一起。

“發生什麼事故了吧。”

“——可能是吧。”

“我們必須要小心呢。”

“——是啊。”

這時我們三人只說了這些。

8

翌日三十一日上午,我得到了消息。

小椋敦志(十九歲,無職)的死亡。

在從本地的高中畢業以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他似乎每天都閉門在家生活。可以被稱作是最近的“宅男”問題了吧。

七月三十日下午五點二十分。

在附近作業結束的大型工程用車由於誤操作而撞入了小椋敦志的家裡。建築物到敦志所在的二樓房間都被破壞。由於房間的位置面朝道路,所以幾乎被車體直接擊中。敦志頭蓋骨骨折,全身重傷,結果三十一日凌晨,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問題是“小椋”這個姓氏。

夜見山北中學的三年級三班現在有一名同姓小椋的女生……也就是說,因這次事故不幸死亡的小椋敦志是她的親哥哥。——繼久保寺老師和他母親之後,第三個“七月的死者”。

InterludeIV

……那個,我的……我的名字叫鬆永克巳。

是夜見山北中學一九八三年度三年級三班的學生……預計在明年三月份畢業。

……現在錄音的時間是八月二十日的晚上,剛過十一點。還有十天左右暑假就結束了。我在自己家自己的房間裡,一個人對着錄音機。

錄音結束以後,我準備把這盤磁帶藏在教室裡。

總有一天……雖然不知道是多久以後,將來如果有人找到這盤磁帶來聽的話,那就是……現在在聽這盤磁帶的你,不,說不定是你們吧,你們是未來的三年級三班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後輩,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呢?然後你們像今年的我……我們所經歷的這樣,因遭受到降臨在班級裡的奇怪災難而恐懼的可能性是……

……算了。

在這裡考慮可能性大小也沒什麼用。沒什麼用的吧。

那個……對,我決定要留下這盤磁帶,大概有兩個理由。

一是我的……就像是我自己的“犯罪告白”一樣吧……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的吧。

想對誰傾訴我所做的事,想有人傾聽,於是就……對,就是這樣的。如今無論怎麼對周圍的人說他們都不明白,不理睬我,大家都完全忘記了……因爲變成了這樣,所以至少……

另一個就是對未來的後輩,對你們的忠告……不,是想給你們建議。這是……。

……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之後要說的話,相信與否是你們的自由……但是,我希望你們能相信。因爲我在這裡絕對不會說謊……

混進三年級三班的“另一個人”和由此產生的“災厄”……也可能有人說是“詛咒”,但也有人說不是,不過這都無所謂。總之,對於要怎麼中止這個事態的問題……

就是說。

那是……

……啊啊,果然還是按順序說比較好吧。嗯。是這樣吧。就這樣好了。

……

……

……舉行了合宿。

從八月八日開始三天兩夜,暑假裡的班級合宿。在夜見山山麓的學校設施,叫做“咲谷紀念館”的地方……

至於爲什麼選在那個地方,班主任古賀老師說是要合宿,然後去參拜神社。

夜見山以前就被叫做“夜見之山”,山裡有一座叫做夜見山神社的古老神社。老師說要是大家一起去那裡參拜的話,“詛咒”一定會消失的……主要就是在困難的時候求神顯靈吧。

據說古賀老師因爲這件事非常苦惱,好像找了個什麼靈能力者商談。然後傳聞說就給他出了這樣的主意……但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我也不知道。

總之,我也因此去參加了這次合宿。

參加的學生加上我是二十名。雖然大家都半信半疑,但是合宿的第二天八月九日……啊啊,這是以前長崎被投下原子彈的那天呢。不過這沒什麼關係……合宿的第二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爬山,然後參拜了神社。

……是座非常蕭條的神社。

明明是與這個城市同名的神社啊,卻不知爲何沒有被好好管理。總感覺好像被世界拋棄了一樣呢……

所以啊,在參拜以後大家還在那裡進行大掃除……那時候,是啊,心裡開始覺得說不定這樣真的能解開詛咒了。老師自信滿滿地說“這樣就已經沒事了”……但是。

……卻還是不行。

那並不是這樣就能簡單解決掉的東西。

離開神社回去的路上就明白了。雖然從早上開始天氣就很好,但是雲卻突然聚了起來,下起了雨……而且是很大的雷雨。老師和學生都非常驚慌,像逃跑一樣趕路,這是不對的吧。不,現在這麼說也沒用,沒什麼用啊。

最初中招的是叫做濱口的男生。

中招也就是說,被雷劈了。那傢伙太傻了啊。考慮周到地帶了傘,自己一個人撐了起來呢。明明是在山路上,而且雷還轟隆轟隆地響着……

……然後,被落雷直接擊中。

因爲我走在前面所以沒有目擊到,不過那時候的聲音超級大。我是頭一次那麼近距離地聽到落雷的聲音啊。

濱口他……應該是當場死亡了吧。被燒焦了,還呼呼冒着煙。然後大家當場就被嚇壞了。

老師想方設法要制止混亂,但是還是沒能收拾局面。把濱口那傢伙丟在那裡,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爭先恐後地跑了……我像是被人羣摧擠一樣,也覺得必須儘快下山,就在雨中胡亂跑起來。那時候……出現了第二名犧牲者。

是個叫做星川的女生。

這次不是被雷擊中。她是在驚恐中奔跑,然後踩空墜崖了……

高聳的懸崖,我們雖然也不是完全不能救她,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大家還是置之不理了……不過話說回來,除了下山求救以外也什麼都做不了吧。

結果濱口和星川都沒能得救。他們倆成了“八月的死者”。參拜神社沒有任何效果……

……

……

……然後。

之後就是關鍵。

之後,在大家覺得終於下山了之後,發生了那個。

那個就是說……就是說,我……

第二章 May I第八章 June Ⅲ引 子第十章 June V第二章 May I第八章 June Ⅲ第十四章 August I第七章 June Ⅱ第二章 May I第十四章 August I第一章 April第九章 June IV第十五章 August Ⅱ第十一章 July I第六章 June I第三章 May II第八章 June Ⅲ第十四章 August I第二章 May I第十四章 August I第十一章 July I引 子第九章 June IV第五章 May IV第十二章 July Ⅱ引 子第十二章 July Ⅱ第七章 June Ⅱ第三章 May II第二章 May I第六章 June I第六章 June I第十一章 July I第一章 April第四章 May Ⅲ第五章 May IV第六章 June I第四章 May Ⅲ第十章 June V第三章 May II第十一章 July I第二章 May I第十章 June V第四章 May Ⅲ第九章 June IV第十一章 July I第四章 May Ⅲ第一章 April第六章 June I第九章 June IV第十四章 August I第三章 May II第十章 June V第三章 May II第八章 June Ⅲ第十四章 August I第六章 June I第十四章 August I第十五章 August Ⅱ第十一章 July I第九章 June IV第八章 June Ⅲ第十三章 July III第十章 June V第五章 May IV第七章 June Ⅱ第十二章 July Ⅱ第十一章 July I第七章 June Ⅱ第十二章 July Ⅱ引 子第十五章 August Ⅱ第八章 June Ⅲ第八章 June Ⅲ第六章 June I第九章 June IV第六章 June I第十章 June V第十二章 July Ⅱ第八章 June Ⅲ第二章 May I引 子第十一章 July I第八章 June Ⅲ第十二章 July Ⅱ第十一章 July I第六章 June I第七章 June Ⅱ第十章 Jun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