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烽煙再起

(忘了說一句了,大蝦用的時間都是農曆的。)

1853年1月將過。咸豐在和四大天王商議過本年度要重點關注的幾件事之後,便馬不停蹄地去視巡了。首先去的地方自然是咸豐自己一手帶起來的武衛軍,咸豐今次再一次對武衛軍編制作出了完善。

武衛軍一個師級編制將最終由三個步兵旅一萬八千餘人組成,另外附有一個騎兵團二千餘人,一個師屬重炮團裝備有二十四門155MM加農炮,一個工兵團和一個錙重團。全師共有兵員兩萬餘人,可謂是一個標準的整編師了。一旅轄三個團,每個團各有一個裝備十二門80口徑的迫擊炮,一個騎兵營以及一個工兵營,每營轄三個營,一個騎兵偵查連一個工兵連以及一個裝備了六門60口徑迫擊炮的炮連,一個機槍連。每個連又轄三個排,每個排裝備了四挺馬克沁重機槍。這樣的火力之強大可算是當世少有的了。

咸豐抽了一天時間觀看了一次武軍一師的實彈演習,身處槍炮聲轟隆的情景當中,不由得咸豐也生出了一股壯志來。每個男兒都曾有一個夢,一個英雄夢。他們渴望着戰火紛飛的戰場,正如每個女孩都有一個白雪公主的夢一樣,渴望一份地老天慌的愛情。武衛軍的演練是很成功的,至少在咸豐看來,不論是士兵的衝殺還是將領的佈陣都有了一定的實力,現在這支軍隊欠缺的就是實踐來磨練了。

看完了武衛軍的演練,咸豐又轉向了大清軍械局。機器轟鳴中,一支支油光閃亮的新式步槍被造出來,一發發小巧而尖銳的子彈從機器面排到生產出來。而在另一個車間裡,從德國來的技術專家正在帶着人手研製和調試火炮的生產線,估計不久一門門各種口徑的加農炮,榴彈炮就能生產出來了。現在的軍械局裡充斥的大部分都是班書從全國各地招募來的人員,他們經過向德國技術人員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現代機器的操作,可以算得上一名熟練的軍工工人了。看着這些咸豐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不過咸豐最關心的是班書他們的另一個車間,這裡完全由中國技工把持着,門外有大量的新軍士兵把守,沒有特別的證明,任何人是無法來到這裡的。在這裡有着完全獨立的生產線,一挺挺馬克沁機槍就是從這裡出來的,還有其他如迫擊炮、手榴彈之類的大清獨的秘密武器也在這裡生產。由於要保密,這裡的產量還是很小的,平均每天只能出產十挺機槍,二十門不口徑的迫擊炮。當然由於手榴彈製作簡單產量也更高些,不過每個月也有不到二百枚的產量。咸豐將軍械局看了一遍,對於班書的能力非常讚賞,當時便將一枚銀質金龍勳章授予給了班書,並且又給了他一些圖紙,這些圖紙是咸豐爲了對付將來聯軍艦隊用的,他們叫做——水雷。丟下這些讓班書這個天才去慢慢研究之後,咸豐又帶着人去了皇家紡織廠看望了一下紡織廠的工人,惹來一陣騷亂之後,咸豐毫不停息地去了大清車馬行,以及那些在年底便開始開工的私營工廠,總得來說一切都很好,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着咸豐希望的方向發展着。

視查完工廠之後,咸豐於當天出臺了一項新的政令——廢除跪拜禮。政令規定,凡大清的子民,男的以後不論見誰均以躬身爲禮,女的均以萬福爲禮。政令還指出這樣規定的理由,認爲華夏子民,自古便是天朝上民,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那麼身爲天朝上民的子民怎麼能隨意給人下跪呢。男兒膝下有黃金,政令規定大清子民上可跪天,下可跪地,中間可跪父母長輩,但絕不允許隨意向人下跪,自辱尊嚴。這一項政令引來的一部分迂腐文人的反對,認爲這是有違法的事情,其實他心裡真實的想法卻是如果大家都不在下跪了,那那些有功名的文人還有什麼值驕傲的呢?(古時候,凡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可以見官不跪,以此來標榜文人的高貴身分)一些文人紛紛上到衙門去請命,希望朝廷能收回成命。咸豐對於這些自私的傢伙當然不會客氣。他們那些想下跪,好啊!就讓他在全部都跪在衙門門口,以滿足他們的要求。當然絕大部分的國民是非常贊同咸豐的班令的,紛紛稱讚咸豐是個好皇帝,加上咸豐在元宵節用的那手,氣息掩掩的大清王朝又重新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愛戴。

出臺了廢除跪拜禮之後,咸豐爲了將來着想依次出臺了《大清環境保護法》、《大清義務教育法》。環保法規定凡所有之工廠不得臨近江河周邊五里之內開辦,不然必定要拆除重建。而義務教育法則規定了從今之後,大清全實行免費教育制度。凡入新學就讀的一律免收學費,而且法令還規定,不論男女皆可入新學就讀。出臺了這項法令,無形之中給奕忻出了道難題,因爲新學尚還在籌辦之中,學校都還沒個影。對此咸豐當然大力安慰了一下奕忻,並從並不多的私庫中撥出了銀子支持奕忻辦學,咸豐讓奕忻要一步一步來,先從把北京的新學搞起來先。並且咸豐還下旨要求各省官府必需在年內在各地興辦至少不於每縣一所新式的學校。這可讓這些地方官員爲難了,這不說辦新學有什麼用處,單是這些辦新學的人員就不好找。一時間之間各地紛紛行動到處尋找洋鬼子先生。還好現在來中國的德國人越來越多,倒暫時解決了這些官員的一時之憂。至於經費問題,咸豐只得兩手一攤,兩個字——沒錢。咸豐讓這些官員自己想辦,反正這些人別的不會,撈錢個個是好手,但是咸豐也有一個前提,不辦加重百姓稅賦,不準趁機訛錢,其他的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咸豐三年的二月份,咸豐再一次見到了前來籌辦軍火公司的喬治。喬治這次帶來的克虜迫家族中的一些精英專家,對於中國的軍火市場,克虜迫家族可謂志在必得。除了軍火方面的專業人才,這次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來華投資或者來華找工作的商人與工人,技術人才。這些人的到來大大緩解了中國之前的一些用人問題。奕忻第一時間從這些人當中招募了一羣有教學經驗的人員用於即將興辦的新學。其餘的一些也被聞風而動的肅順和一些地方官府禮聘走了。在華公使馬可夫先生,得了一份新的工作——大清名譽文教大臣。他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教會那些剛來中國的德國一些基本的漢語。於是一家名爲中德雙語學院在在二月份閃亮登場了。中德雙語學院不但會教德國人漢語,還會教中國人德語。想學德語的中國人可以免費入學。不過由於人員有限學院的規模不是很大,不過這難不倒咸豐,他馬上下旨讓奕忻招募一些會德語又懂漢的人才,於是一些曾經只是做做通釋的中國人紛紛來向奕忻投效。咸豐一看效果這麼好,於是又開設了外語學院專門教授外語。

以經濟與政治上的一些新政,正在北京城逐漸成形並由這個大清的政治中心向四周散開出去。而在軍事上,越來越感到資金緊張的咸豐皇帝最終還是同意了向榮的請求,開始施行地方團練的措施。咸豐於二月份下旨令湖廣總督向榮在湖北編練新軍,而左宗棠則在湖南練新軍。同時咸豐還下旨令在籍侍郎曾國番,湖北布政使胡林翼等數十個地方面方大員興辦團練。在咸豐想來既然開了頭,那就那些在歷史上發過光的人物一個一個都跳出來好了。這樣咸豐覺得也方便自己以後練軍計劃。這些地方團練經過與太平軍的大戰之後,是當之無愧的理想兵員,只要稍稍整訓就是一支精銳之師,還省了咸豐再重新募兵的麻煩。問題是收編這些地方團練非常棘,一個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軍閥的出現。不過現在咸豐也沒有辦法了,由於要與太平軍作戰,咸豐設立了南北大營,還調動了周邊軍力進行圍剿,這些大軍加起來不下幾十萬。這麼多人吃喝就是一個問題,更別說軍卒們的餉銀了。自從進入咸豐三年之後,國庫就早已出空虛了,根本沒有銀子發餉了。而剛剛起步的商業都還在免稅期,不倒貼錢進去就算不錯了。基於這些原因,咸豐只得藉助民間的力量來唯持對太平軍的軍事威脅了。至以後怎麼樣收編這些團練,咸豐只能走一步算不一步了。

就在咸豐在就北京城裡裡外忙活的時候,太平軍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對朝廷的攻勢。咸豐三年,在通過了楊秀清以天父下凡姿態指出的:順江東進,直指金陵的略目標之後,太平軍便開始向南京周邊集結軍隊,意圖一股作氣拿下南京城。

二月初二,歷史總是有意無意出現了巧合。這日太平軍集結大軍四十餘萬,戰船萬艘,由水陸兩路順江而下,氣勢雄偉,船帆蔽日,一路殺奔南京城面來。由於事先根本弄不清太平軍的攻擊方向,對於太平軍突然而來的氣勢清軍根本做不出迴應。

數十萬太平軍水陸兵馬,沿而下,各地清軍聞風而逃,或乾脆棄城投降。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終於於二月十九日到達南京城外圍,水師停泊在南京城水西門以作威脅,而陸地上,太平軍勢不可擋於同一日攻佔南京城外圍重要據點——雨花臺。一時之間,南京城人人自危,一片恐慌。而兩江總督陸建瀛之前根本就不認爲太平軍有攻打南京城的可能,以至於根本沒有作準備,直到太平軍直逼到了南京城外,城內官軍不過五千餘人。見太平軍一望無邊的軍營紮在南京城四周,城內官軍紛紛逃下城牆,妄圖棄城而逃。而指揮將領則看着這種情況而無半點辦法,南京城裡的文官們則見太平軍來,第一時間衝回家中收拾細軟,準備跑路。正可謂是“文不知守禦,武不知武爲何事”。而陸建這時候纔想起招集官兵上城牆防守,另外急急招募了大批市井流俚以爲鄉兵。這些人大都不過是些無賴流氓之類,根根不知道武事,陸建瀛這樣不但沒有能安定住城裡的民心,反而由於那些無賴流氓趁機搶劫民財,姦淫婦女,弄得滿城沸騰。太平軍圍困南京卻不急於攻城,只是一面着人將一些寫着太平教義以及其革命宗旨,號招城內百姓起來反抗爆政,一面積極準備攻城器具。雖然清軍不堪一戰,但是南京城自古便是堅城,更是爲明朝前期的國都,易守難攻。如若把清軍逼得太死,官兵抵死反抗,這樣無疑會給太平軍帶來重大傷亡。

二月二十九日,做好充份準備的太平軍效仿武昌攻城戰,以地雷爲引,炸燬南京外城南城門,數十萬太平軍紛紛涌入南京城,彷徨不可終日的兩江總督大人,在亂軍之中這斬殺,結束了他膽小怕事,而又慵碌無爲的一生。次日,太平軍水陸兩路齊進,由水西門與陸西門同時攻入南京內城,斬殺江寧將軍祥厚,副都統霍隆武。

前後不過十幾天的南京爭奪戰以太平軍的勝利而告終。南京陷落,大大振動了清軍各路勢力。三月十五日,太平軍正式定都南京,改國號爲太平天國,改南京爲“天京”結束了其長達近一年的遊動作戰,開始了武裝割據成立國中之國的局面。

得到南京陷落的消息之後,江南大營主帥英桂,湖廣總督向榮大驚失爭,忙忙集結大軍準備進剿太平軍奪回南京城。兩人急忙通知在江北大營休養了大半年的主帥琪善,要聯合三方大軍奪回南京。而在得知南京陷落之後的琪善也再也坐不住了,南京這麼快就陷入敵手,他這個總理江北大營,協助進剿的主帥不但沒有剿滅匪患,反而眼眼睜睜看着江南重鎮南京落入敵手,萬一要是皇上怪罪下來,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無奈一向膽小的琪善匆忙之中忙調集了江北大營所有兵力合計七萬大軍匯其餘兩位剿匪大員進剿太平軍。

咸豐三年三月二十日,清軍由兩清八旗綠營以及地方團練五萬餘人,江南大營十萬餘人,江北大營七萬,合計二十三萬餘人浩浩蕩蕩分三路殺向南京城。太平軍主要首領得知清軍殺來,忙緊急收縮兵力於九江等重要據點,放棄外圍,堅守城池。由於長江水道被太平軍水師封鎖,向榮的兵馬只得由瀏陽入江西,再會合英桂在南昌的兵馬東向進攻南京,而要進攻南京必先攻克九江重鎮,消除後患。三月二十五日,經過五天急行軍的兩湖清軍與江南大營十萬清軍兵圍九江城。而遠在江北的琪善由於太平軍佔據安慶等重要戰略要地,而且還隔着長江,一時間無法與南邊的清軍匯合。

二十七日,太平軍由九江太平軍托住向榮與英桂,從南京城發兵二十萬,由西王石達開,大將胡以晃,賴漢英,李開芳,林鳳祥等人率領,彩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北上度過長江,猛擊琪善的清軍。二十八日,太平軍石達開部克池州、微州,與在安慶與太平軍對峙的琪善部清展開大仗,清軍不敵,又害太平軍斷其後路,紛紛退回揚州一線死守。擊退了江北大營的進攻之後,太平軍再次揮師南下,經安慶過長江來解九江之危。四月安一日,在九江城下猛攻十數日而不得的向榮與英桂部被從安慶趕來的石達開部迎頭痛擊。清軍攻城十數日早已士氣低落,人心不齊,見太平軍援軍到來,紛紛聞風逃。向榮英桂無奈,只得收拾殘部,退回南昌,整頓兵馬。太平軍見清軍退,趁機攻佔了江西重鎮南康與饒州。自此清軍再無力威脅南京。經過數十天的大仗,太平軍在攻佔南康與饒州之後也是疲憊不堪,只得回軍守城,派出小股部隊騷擾南昌。見奪南京無望,又丟了江西征鎮的向榮英禁,只得在南昌城上望北興嘆。

經此一仗,清軍不但沒能完成奪回南京的目的,還損兵折將,丟城失地,促使了咸豐皇帝加快建設新軍的步伐。而損了大半兵馬的南北大營由於兵力不足,只得堅守城池,不敢同志次主動出擊。太平天軍迎來了一個相對高潮的時期。

咸豐的興辦團練的聖旨下達各地之後,各地方官府,紛紛在各地財團,地主鄉紳的支持開始興辦團練以此來維持對太平軍的軍事威脅。而建立國號的太平軍則開始一連患的穩定佔領區的政策。咸豐三年五月,太平天國發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這以解決土製分配製度爲中心的政治綱要,綱要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這一綱要的出臺受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大穩定了天國佔領區的民心。

太平天國的建立與清朝同樣關注的還有四國列強。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英法等國紛紛開始行動,對太平軍天進行所謂的訪問查看天國對於列強利益的態度與看法,甚至於有人認爲各國應該支持太平天國這個與自己同樣信仰上帝的東方新政權,而遺棄滿清朝廷

第189章 中德合資(下)第285章 叛亂(下)第89章 凱旋而歸(下)儲位之爭四第263章 琉球求援(上)第142章 血戰臺灣(二)第三o一章 九州平定二第284章 叛亂(上)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36章 新年,新年!第245章 承德春狩(二)第二四o章 美夢難成一第124章 巡防直隸第20章 德國來使第199章 四國和談(五)第42章 一戰成名(一)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54章 始料難及第272章 踏平鹿兒島(下)第259章 亞歷山德公主(下)第75章 幗國刺客(上)第328章 龍旗招展第一七o章 關門打狗六第38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下)第159章 決戰天津(七)第77章 利益纔是王道 上 完整第9章 肅順振災(二)第289章 進疆第339章 俾斯麥訪華(上)第332章 持儲訪歐(中)第21章 魯班的傳人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56章 決戰天津(四)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82章 大戰在即第三七o章 復國者下第155章 決戰天津(三)第90章 望斷秋水第362章 氣壯山河第一五o章 鐵血軍魂上第142章 血戰臺灣(二)第211章 奇怪的商人(四)第三二o章 燃燒的新加坡下第314章 降降火(上)第147章 血戰臺灣(七)第342章 響徹歐洲的槍聲第一○二章 英雄末路一第318章 燃燒的新加坡(上)第二o三章 四國和談九第184章 雪中大計(上)第322章 海狼行動(下)第二六o章 血腥肅貪上第60章 浴火玫瑰(上)第199章 四國和談(五)第263章 琉球求援(上)第一○四章 英雄末路三第161章 決戰天津(九)第三o七章 九州平定八第346章 去患(下)第126章 釣魚剿匪(下)第382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上)第二一o章 奇怪的商人三第二o九章 奇怪的商人二第216章 煙雨江南(四)第78章 利益纔是王道(中)第67章 御架親征(三)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275章 打倒再踩(下)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351章 飲馬東京(一)第325章 登陸新加坡(中)第256章 《新天津條約》第116章 一五計劃(下)第215章 煙雨江南(三)第一七o章 關門打狗六第二二o章 整肅黑幫四第三八o章 決戰海上中第292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4章 兒女情長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場(下)第一五o章 鐵血軍魂上第235章 節外又生枝(三)第357章 雄鷹起飛第216章 煙雨江南(四)第267章 揮軍東顧(上)第325章 登陸新加坡(中)第289章 進疆第167章 關門打狗(三)第366章 宣戰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上)第213章 煙雨江南(一)第363章 戰爭開始了第一九o章 又見倭奴上第83章 絕不讓步(上)第一○八章 英雄末路七第374章 世界中心(上)第311章 九州平定(十二)第334章 莫緊張第一○二章 英雄末路一第315章 降降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