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嘉峪關上

邊重行點了點頭:“不錯。只可惜奉帥信帥他們並不在這裡,否則他們五個的進展必定會非常神速。不過這樣也好,至少這是他們摸索出來的經驗,印象也更深一些。”

這次十萬士兵的整編,除了五小郎君的五千騎兵,大部分都被編成了步兵。邊重行本來早就想將五小郎君提拔一級的。但是以前的軍官都已經有了定額,邊重行也不好意思越級提拔。畢竟他們幾個人以前在軍中並無基礎,而且年紀太輕,恐怕難以服衆。看在天意的面子上,全軍上下應該沒人爲難他們。但是怕就怕在河套三路的士兵向來是桀驁不馴,沒有一點手腕是拿捏不住他們的。要是五小郎君因此打擊了信心,那麼必定會在日後的軍事生涯中留下陰影。

不過這次擴軍就不同了。這次的十萬士兵全部是由預備役直接轉正的新兵,五小郎君的資歷雖淺,但是怎麼說也比新兵強吧。他們又是軒轅軍校的學生,現在兵員又充足,邊重行也就特意將他們提拔了一下,而麾下原本的步兵也變成了騎兵。現在,他們五個應該算是河套最年輕的千騎長校尉了吧。

邊重行將大部分的士兵編成了步兵,這也是和楚相成等人精心商議的結果。現在的河套三路,已經是自成體系。除了昊天自己和天意因爲天下蒼生的原因而繼續終於朝廷,下面的軍政兩方都已經離心。別的不說,就是清風四大名儒之一的林太嶽和以前的朝廷命官夏侯明,他們兩人就覺得河套三路的現狀很好,無論是民生狀況還是行政效率都是遠高於帝國,若是讓他們自行選擇,他們絕對是傾向於現在的狀況。至於推翻清風帝國圖謀自立,他們也許不會贊同,但是也絕對不會反對。

而河套的軍方,那就是上下一心了。血殺等五大戰將就不用說了,邊重行自己就是這樣,在他們五人的眼中,帝國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威懾力量。幾個人無論在哪裡張口閉口的都是我們河套如何,而下面的李孝司徒列和春劍賞等人,他們對帝國是完全沒有一點的好感,他們都是河北五路和河套路的百姓,在經過了當年的那一場浩劫之後,他們對帝國的認同感已經消失。不過他們畢竟是河套的高層,在公開場合還知道收斂一點。除了信刻偶爾發發狂言,倒也沒有什麼。而下面的朱石談等人,那就是連帝國最基本的顏面都毫不顧忌了,一個個都是反骨畢現。可以說現在的河套三路,完全有甚於三大世家了。

至於昊天的身邊和河套的兩個盟友。駱祥楚相成和玄機三人一開始就是準備推翻清風的。辛皎此人是無所謂,也許在她的心中,昊天是什麼身份都無所謂。張月婉出身於淮水張家,骨子裡就是反賊。而天舞星河和血色高原,在昊天的身上投入了這麼多本錢,不就是希望昊天能夠造反嗎?。

只是,昊天從主觀上來說就不願意自立。雖然楚相成和駱祥保證過,等到河套有能力一統神州的時候,昊天必然會反。但是對於其中的理由,他們卻沒有細說。而天意則是不希望因爲一己之私而讓天下蒙難,而深知昊天和天意爲人的駱祥等人,以後也在沒有在二人的面前提起過。不過他們心中早有計較,我欲下馬,奈何無鞍。黃袍加身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他們絕對不介意再做第二次。

考慮到河套終有一天會牧馬中原。所以在擴軍的時候,楚相成等人就已經考慮清楚了,那就是加強步兵。河套在這之前擁兵近四十萬。其中騎兵在擴軍之後都有十五萬。加上盟友血色高原,河套的騎兵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加上有着優秀的騎兵將領和最精良的血色高原戰馬,如果將騎兵全部集中起來,就算是和西北三大遊牧民族中勢力最大的柔然硬碰硬,都沒有問題。

然而騎兵的費用畢竟太高,而且在帝國南部的江南三路和益州路等地區,騎兵的發揮餘地實在是有限。加上鎮守城池,據險守關,以及大戰的中堅都是步兵,所以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軍政雙方都一致同意多擴張步兵。

邊重行自己本來就是步戰名將,這些士兵落到了他的手中,自然是得心應手。除了三萬被派遣到血色高原邊緣做適應性訓練的士兵,其餘的士兵和着嘉峪關原有的守軍一起全部被邊重行打亂了編制,重新分成四部,由他麾下的拉諾四人分別負責一部。每部三萬人,以半天爲限,輪流防守城牆。嘉峪關依山而建,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其地勢自然是險要至極。當年西方軍團防守這裡的時候,平時兵力最多的情況下也就是五萬士兵。西布加沙的士兵雖多,但是受限於嘉峪關的地勢,每次能夠投入的最大攻城兵力也就是五萬人。依託着城牆上經過林遠柯改進後的完備的防禦工事,即使率領的只是一羣新兵,但是在河套將領的同心協力下,防線依然是固若金湯。

“大帥。”陸振有些疑惑的說道:“我們河套現在留守的總兵力不過二十八萬,其中還有十萬還是新兵。而我們嘉峪關一線就集中了十五萬士兵,現在玉門關駐軍僅有三萬,安州駐軍兩萬,煌州和定州各有一萬。剩下的三萬騎兵坐鎮延州,以方便對周邊地區的支援。而我們周邊各大勢力和我們河套的關係都不太友好,屬下擔心,若是任有一方舉兵突襲,我們的情況都不甚樂觀。”

邊重行微微一笑:“你說的確實是事實,不過本帥心中自有計較。玉門關雖然僅有三萬駐軍,但春劍賞也是一名悍將。西北三大遊牧民族在去年的一戰之中受創頗深,鐵鷹名將橫石哈桑和秋明孟菲斯由於巨大的損失,聽說已經被閒置。所以他們短時間內不可能舉兵南征。烏瑪王朝雖然已經反叛,但是宰相郭淮爲人精明,以烏瑪的國力,除非他們追隨鐵鷹秋明,他們絕對不會單獨出兵。所以那裡唯一要提防的就是太行路武州方向的東北三國聯軍。但是爲了應對東南局勢,卡辛巴斯從幽雲十六州整整抽掉了四十萬兵力到揚州路。加上東北三國在大河防線上兵力,曼丹雖然強盛,但是一時之間也無法調集太多的兵力。別忘了,冠英的噬魂可是死死的盯着他們軍隊的一舉一動啊。再說,本帥還特意給安州壺口渡口的司徒列配備了整整兩萬騎兵,其中還有一萬重騎兵,若是曼丹真的突襲沙州,那麼在春劍賞證明對敵的時候,司徒列還能夠東渡大河偷襲對方的後背。延州城中還有三萬騎兵,只要他們能夠支撐三天,我們這邊的援軍就能夠以組快速度抵達河西路沙州。”

“那陰風山脈一線了?李家和宋家對我們可是念念不忘啊。”陸振繼續說道。

“李鐵鳴老謀深算,李蕭漠兄弟甚有乃父風範,若非迫不得已,秦川路絕對不會輕易捲入和我們河套之間的戰事。況且主公和傾城主母的十五萬大軍還在豫州路,若是李家真的敢從陰風古堡出兵,那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樣應對主公的十五萬精銳士兵。至於益州路,宋正風是有四十萬大軍不假,但是此人最喜歡的就是落井下石撿人便宜。上次他偷襲煌州,結果被本帥輕易破解,所以現在必定不會這麼草率。況且血帥和獨帥的十萬士兵就駐守在滇南路,血色高原還有我們盟友的十萬雄兵,如果宋正風真的有膽量發兵北上,那麼血色高原必然會舉兵東進。而以血帥和獨帥的性格,大怒之下必定會率領着大軍北上益州路。宋家向來喜歡計較得失,輕易是不會冒犯我們的。”

第748章:初戰東倭(二)第33章:宴會風波第416章:也算喜事第811章:窘境第85章:貫夫石第662章:決戰菜子壩(三)第434章:殺入大湖第831章:老而彌堅第926章:一夜白首第123章:五小郎君第509章:軍事改革(三)第477章:斬將(一)第537章:世家之惑第36章:密豐城第236章:極樂聖教第556章:背水一戰第586章:驚天政變第587章:無奈的隱瞞第860章:反水第2章:夜襲定州第952章:思歸第825章:釜底抽薪第829章:和議第220章:獨孤訓話第697章:定都何處?第255章:西域追殲戰(一)第778章:滅三越第314章:駱祥的心思第284章:態度第199章:盛名之下第13章:薦才第129章:極樂聯盟第574章:無力迴天第808章:卡辛巴斯的強悍第724章:遠征東倭序幕第74章:難題第176章:名將朱兆第478章:斬將(二)第883章:五體投地第127章:韓覆被刺第589章:風乍起第517章:聲名鵲起的五小郎君第384章:刑杖第619章:父子爭吵第925章:蒼狼悲歌第492章:大殺四方第445章:朱兆突圍第523章:河套的堅持第737章:浮想聯翩第418章:刁難第658章:運籌帷幄第309章:英烈帝的決心第749章:初戰東倭(三)第320章:刺殺(三)第950章:談判第283章:會面第343章:太行風雲再起(三)第354章:突變第45章:尚書府第660章:決戰菜子壩(一)第314章:駱祥的心思第459章:賓州危局第922章:不倒軍旗第141章:議事第127章:韓覆被刺第74章:難題第48章:仙戀塵的提議第663章:畫中的王爺第20章:北伐(七)第578章:形勢大好第376章:北方軍團殘部第289章:內爭第739章:望江樓(二)第659章:白帝城陷落第531章:欽察汗的頭疼第166章:初戰金花第825章:釜底抽薪第292章:沉溺沼澤第458章:憂鬱的昊天第65章:憐花人第432章:程顯清的抉擇第138章:棄守江南第387章:轉變第203章:揮師北上第756章:滅東倭(二)第764章:軍師高見第836章:全民突擊第673章:有家不歸第956章:自殺第636章:使者北上第232章:白耳遇襲第758章:高麗的面子第897章:首戰失利第179章:嘉峪關上第613章:神州武盟第383章:河套軍人第461章:又是合州(二)第652章:天機密道第676章:滅宋(二)第723章:兄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