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0章:童子雞拜揖天王山



說言未了,便見羅天跳將起來道:“童兄弟來得正好,羅天這些日子十分想念吳元帥,正好練就一支鳥銃軍,這裡就隨童小弟前去關隴,助吳元帥一臂之力!”

羅天這麼說着,回頭看看鐵裡溪道:“師傅,徒兒替您做主啦!還望見諒!”

鐵裡溪拈鬚而笑,說:“徒兒這個主做得好!自從在真定城炸飛翁不二含,我們和吳玠、莫小兒還沒見過面;前去支援吳玠,也是老友重逢嘛!”

鐵大師說着,不無激憤,道:“女真賊子野心不死,讓完顏婁室做了元帥!完顏婁室可是個恨角兒,有兒子叫完顏活女,不是善類!徒兒火速率領鳥銃軍,和童子雞下山,前往關隴支援吳元帥,老朽於天王山靜聽徒兒佳音……”

羅天見說,跪地拜過師父,走出山門,很快招集來二三十個小夥。

二三十個小夥人人神勇,個個強壯,每人手持一把鳥銃,威風凜凜站立大院之中。

童子雞見得,不禁瞠目結舌,走到羅天跟前問道:“羅大哥,這些人手中的拿的山門兵器?”

羅天哈哈一笑,說:“羅小弟,他們手中拿的是鳥銃槍!”

原來,羅天跟隨鐵裡溪師父,在真定城用萬彈地雷炮炸死翁不二含後,下決心要製造出比萬彈地雷炮更爲先進的槍械。

因爲羅天未穿越前就在米國使用過多種槍支,熟識槍械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穿越時又帶來一把微型衝鋒槍;這把微型衝鋒槍在奪取鎮魂關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羅天視微型衝鋒槍爲瑰寶!

回到天王山,羅天將微型衝鋒槍拆解開來,組裝起來,反覆上百遍;終於悟出一點竅門,便就依葫蘆畫瓢,勾勒出先進槍械雛形,多方修整,畫出圖形。

但宋朝缺乏製造精密槍械的材料,羅天只能就地取材,改變圖紙,設置出簡單的火器——鳥銃槍。

鳥銃槍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使用時通過預燃的火繩和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槍管內鉛彈射出,殺傷敵方人馬,效果顯然。

鳥銃槍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鳥銃扳機,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託,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託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爲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

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爲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

羅天設計的這種鳥銃槍,銃管是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

鳥銃槍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

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

完整的銃管制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牀上;銃牀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牀上安龍頭形扳機。

經過羅天和鐵裡溪的不懈努力,鳥銃槍成爲當時最具殺傷力的熱兵器。

爲了讓鳥銃槍儘快派上用場,羅天特意招募來二三十個精壯小夥,不避風雨傳授他們鳥銃槍射擊技術,很快,一支20人的鳥銃槍戰隊在天王山誕生。

羅天正要率領20人的鳥銃槍隊前往關西尋找吳玠,沒想到吳玠捷足先登,讓童子雞找上門來……

童子雞見羅天將鳥銃槍解釋一番,興奮不已地抓住他的手道:“羅兄真是及時雨,要風得風,呼雨來雨!這支鳥銃槍隊一但在吳

元帥面前出現,吳元帥還不知高興得怎麼樣了……”

羅天不以爲然地說:“童小弟,我們沒有時間啦;立即趕往關隴,支援吳兄!”

童子雞“是是是,對對對地應答着,突然靈機一動,道:“羅兄,鳥銃槍隊是步行還是騎馬?”

羅天見童子雞這麼來問,不禁一怔,嘿嘿笑道:“童小弟不提說,羅某還真忽視了!”

說着,一頓,道:“要是步行,牛年馬月才能趕到,可是騎馬,一時半刻上哪兒去弄二十匹戰馬?”

童子雞見說,打個激靈,突然舉舉拳頭道:“這個好說,小人去去就來!”

童子雞說着,便就飛檐走壁,風捲而去;那身影,彷彿一隻穿林越澗的猿猴。

羅天見童子雞踏影而去,似乎纔有反應,慌忙呼喊:“童小弟,不拿兵器不騎馬,遇上不測如何處置……”

可童子雞已經遁得得無影無蹤!羅天目瞪口呆,長嘆一聲道:“沒想到這小子還有這般身手,出門入戶無聲無息;穿山越嶺,如履平地;吳元帥手下有這樣的高人,何愁金兵不敗……”

※ ※※

卻說童子雞告別羅天,沒帶兵器黃金燈籠錘,沒騎棗紅馬;只把神武彈弓插在腰間;在叢林樹冠中跳騰飛躍;于山水石堎間蹦跨翻竄,不出一個時辰,便到山下的“天王鎮榷場”。

“天王鎮榷場”是宋金兩國設立邊境地區的商品集散地,有個叫劉迎的文人曾經寫詩讚道:

迄今井邑猶荒涼,

居民生資惟榷場。

馬軍步軍自來往,

南客北客相經商。

那時候,宋金兩國的戰爭儘管頻繁,但雙方都稱自己是華夏正宗;攻城拔寨不過兄弟之見的紛爭而已。

因此,雙方在邊境設立榷場,交換彼此的特產;貿易場面十分宏大。

宋國商人會把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日用品拿到榷場上;金國商人也會牽上牛、羊、騾、馬、駱駝等牲畜;來榷場和宋商交換。

更有五湖四海的羌、氐、鮮卑、突厥、匈奴等族商人,也源源不斷地將本地區的玉石、蟲草、藥材、香料運到榷場,和宋、金商人相互交換。

隨着榷場貿易的發展,宋朝的制瓷,印刷等技術源源不斷地經過榷場,傳往周邊各國;周邊各國的工匠,仿照宋瓷製造日用器皿,雕印書籍,使華夏大地上的諸侯國經濟文化,得到長足發展。

榷場商貿事業的繁榮,極大促進了宋國和周圍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

戰爭,這個政治手段的極致,最終不過只是更換宗主而已;而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最終促成華夏民族的大一統!

對於天王鎮榷場,童子雞並不陌生,還在未跟隨吳玠之前,他是討飯乞兒,便在天王山一帶混跡人生。

後來加入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軍,童子雞成了一名情報人員;蒐集情報的地方仍然是天王山一帶;因此,天王山的一草一木,對童子雞來說都是熟悉!

這一次童子雞從大散關趕來天王山,經過天王鎮榷場時,無意中發現一座院子裡拴了不少騾馬,因此,在羅天說出鳥銃槍隊無有戰馬乘騎時,童子雞便想起他上山時在天王鎮榷場看到的一切,便就毫不猶豫地趕將回來了。

這時候,童子雞獨自一人在天王鎮榷場上穿行疾走,一條几里長的大街上,擺滿琳琅滿目的各類商品。

那些服裝各異的商販們,三人一夥,五人一羣,在這個攤點上蹲看一陣,又去那一個攤點討價還價一番;其神態的自如,情緒的飽滿,完全將血流成河的戰爭置於腦後。

這就是商人的特性?商人似乎和戰爭無緣,他們的職業就是賺錢;戰爭越激烈的地方,金錢似乎更爲好賺!

天王山下的天王鎮榷場開設於哪年哪月?童子雞說不出個張道理鬍子;他只記得自己在義軍麾下勾當時,沒少來這裡採購軍品物資。

多年後故地重遊,童子雞心中難免生出幾分激動。

他順着堆滿商品的街

道行進,走出百十丈遠,便見設在空地上的騾馬市場人頭攢動。

騾馬市場上拴滿騾馬、牛羊、駱駝,但幾十匹騾馬、上百頭牛羊、十幾峰駱駝羣中;卻沒有童子雞看到的那二三十匹良馬。

童子雞以爲自己沒有看清楚,便就順着騾馬市場遛了幾圈,還是沒有他想看到的那些馬匹;方纔相信,自己當初看見的二三十頭良馬根本就沒進入騾馬市場!

童子雞環顧四周,於心中說着:那座院落裡的二三十匹良馬,纔是鳥銃槍隊的坐騎;而拴在騾馬市場上進行交易的騾馬,一半是老弱病殘,無有大用!要想讓鳥銃槍隊儘快趕到關西,必須搞到那批良馬才行……

童子雞心中想着,便憑自己對路徑的記憶,向那座拴有二三十頭良馬的院落走去。

童子雞記得,拴有二三十匹良馬的院子前面好像有一棵十幾丈高的鑽天楊;鑽天楊下面是闊婁婁的大門;大門兩側蹲着兩頭虎視眈眈的石頭獅子。

童子雞走出天王鎮榷場,穿過幾條彎彎曲曲的街巷,終於找見那座拴有良馬的鑽天楊大院。

童子雞打住步子,目視鑽天楊大院門前的兩隻石獅子,見那勞什子雙目炯炯,依然威風,只是身後的大門嚴嚴實實閉合着。

童子雞踅摸到大門跟前,撿起一根樹棍插在兩扇門板中間,將門撬開一道縫來,把眼睛貼在縫隙上看,只見二三十匹良馬還是原封不動地拴在院子中的木樁上,心中便就暗暗作喜。

目視着二三十匹良馬低頭吃草的憨相,童子雞便就想起早晨上山時,他在天王鎮滯留時的情景——

那時候,童子雞剛從大散關下風塵僕僕趕來,肚裡飢餓,嘴中乾渴,便就找了一家飯館餵飽肚子。

吃飽喝足,童子雞一連打了七八個飽嗝,這才牽上棗紅馬,將兵器黃金燈籠錘擱在馬背上的得勝鉤中,一走三搖晃地向前寸去。

未走幾步,忽聽什麼地方傳來一陣馬嘶聲;牽在手中的棗紅馬頓時亢奮起來,又踢又絆地拽着童子雞向馬聲嘶鳴的地方跑去。

跑到一處山坡上,童子雞纔看清,一棵高大的鑽天楊樹底下,有座院落闊卓的院落;院落裡拴着二三十頭馬匹,剛纔的馬嘶聲,就是從鑽天楊院落傳出來的;而棗紅馬是聽到同類的聲音,硬拽着他跑到這裡來了。

棗紅馬看見鑽天楊大院裡的同類,還要向前掙去,卻被童子雞緊緊抓住轡頭,拴在山坡的大秋樹上了。

童子雞將棗紅馬拴好,獨自一人繞着鑽天楊大院轉了一圈,一邊轉悠,一邊拿眼睛盯看院子裡埋頭吃草的馬匹;心中不禁暗暗高興!

他心旌搖動地自問自答:奇了怪了,這地方哪來二三十匹良馬?看它們神態安穩的樣子,一定是受過訓練的軍馬!如果將這批軍馬解押到楊家灣養馬場,石碐一見竟會咂舌!吳元帥還不知高興成什麼樣子哩!

儘管童子雞對着二三十匹良馬愛不釋手,可當時他急着約見鐵力溪大師和羅天,只好打消斂馬的用心,騎上棗紅馬,奔上天王山去了!

童子雞怎麼也沒想到,羅天的鳥銃槍隊沒有戰馬;使他重新回到鑽天楊院落這邊來;這真是上蒼作美,承認好事!

童子雞漫無邊際地回憶了一陣子往事,便就神情亢奮地把眼睛附在門縫中靜靜觀看。

些許功夫,童子雞從門縫裡收回目光,走到半丈高的圍牆跟前沉思一氣,身子一縱,跳上牆頭,騎在上面。

童子雞騎在牆頭上打量院落中的動靜——偌大的院子裡,除了馬匹吃草的聲音,顯得十分安靜!

童子雞心中犯了嘀咕:怎麼不見馬匹的主人?馬匹的主人哪裡去哪?

這想着,童子雞便把眼睛往那擺子房屋上看去,幾間房屋的門竟然都掛着鎖子!

童子雞禁不住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說道:“真是柺子放屁邪門啦!這麼多馬匹竟然沒有主人看護?主人不是上街就是外出,趁此良機不下手還待何時!”

童子雞神情亢奮地從牆頭翻落到院子裡,準備實施盜馬計劃。

(本章完)

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2章:章馨怡邂逅吳晉卿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3章:石方霸刺配興元府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2章:莫小兒長安除三害(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6章:楊林玉命喪蠍子溝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300章:楊林玉敗北武旋風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5章:青雲嶺孫荊草劫道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7章:五將士寄宿鐵板莊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7章:冰山鎮魔(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5章:洪大嫂夜巡飛雲閣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9章:施丹羅天投西夏⑶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8章:李侍郎捐贈黃花梨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6章:夏元帥謀劃犯宋境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1章:九穀城鍾離味賣餅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0章:調兵遣將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1章:黑頭豹落難八角嶺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6章:童太監重掌西軍印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7章:紅僧魔連傷宋五將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1章:鎮魂關施丹億往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5章:設夜宴權生隸生變①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0章:八角寺院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8章:吳晉卿夜品木香韻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5章:眉鄔歷險(2)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9章:施丹羅天投西夏⑶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4章:千里送馬第566章:文人治軍多弊病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0章:羅天真有女人緣第556章:骷髏溝吳玠斬金將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1章:元帥府情仇鋒對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0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2章:萍水相逢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4章:草灘渡吳玠設迷局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8章:羅天夜入渭州城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2章:莫小兒計殺烏龍霸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7章:西夏軍夜尋喬智叟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8章:五蟲毒*⑶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9章:張明山夤夜救施丹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1章:童貫顯身暗夜中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4章:二十四橋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4章:玉清洞天⑴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1章:北國美食烤全羊(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9章:童監軍泄憤上奏本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9章:趙構逃亡流沙縣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0章:太湖射雁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5章:完顏婁室犯關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5章:田牧香被劫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8章:徐家山莊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4章:置換人質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7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4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9章:楊林玉試射霸王弓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5章:翟紅巾再現鎮安坊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50章:梅尼師太⑵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7章:金雕寶劍(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300章:楊林玉敗北武旋風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6章:五蟲毒*⑴第十二卷:鏊兵和尚原_第555章:闞史官敘說婁室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9章:石廳再探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6章:西夏安撫處置使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9章:童公公兵敗罅隙潭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5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8章:果森落受辱鎮魂關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2章:鄭達菊月入洞房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1章:石將士醉鬧芙蓉樓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6章:幹鳥頭火燒玉皇閣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5章:青雲嶺孫荊草劫道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9章:宰相之死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6章:吳玠伏兵哇峪橋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1章:步跋子夜行葫蘆河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3章:嚴陣以待(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9章:三劍泉宋將罹難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7章:金明池打擂選元帥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1章:西域妖僧翁不二含(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9章:李師師容身明月庵(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2章:吳玠大敗金兀朮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6章:天堂坪羅天射鹿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4章:石將士一箭中雙鵰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3章:牛鼻山璇璣洞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5章:金兵血洗清平寨(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2章:吳奕代掌元帥印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0章:童太尉宣旨惹禍端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4章:田牧香重提未了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7章:密室中的櫝圖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1章:反目爲仇(1)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5章:的盧良駒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6章:姚將軍顯威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3章:元帥府吳三朵改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8章:孫荊草求偶施小計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7章:宜興縣鄭達顯威(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8章:驌驦寶驥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3章:莫小兒長安除三害(2)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7章:馬嵬驛蔡京坐蠟(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3章:石將士懲惡鳳凰閣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6章:莫小兒夜導吳晉卿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4章:魚子辛山道遇故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2章:應天府趙構即皇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1章:斬夏酋吳玠出惡氣⑴第十二卷:鏊兵和尚原_第555章:闞史官敘說婁室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3章:這是宋朝⑴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9章:元帥府羅天試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