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4章:援華州吳玠聚兵



曲端見王庶不殺自己,不禁潸然淚下,款款說道:“大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計卑職之過;您的恩德卑職永世不忘!”

王庶道:“金寇入侵,關隴百姓生靈塗炭,我們同室操戈,只能使金兵痛快!”

說着,不無焦慮,道:“敵酋完顏婁室,前陣子用兩萬人馬在關中地面縱橫捭闔,佔領不少州縣;我軍從中斡旋,投降完顏婁世的西部州縣又都反水。如今完顏婁駐紮京兆府,有可能重新向西進犯,將軍可率本部人馬在興平一線設防,阻止金兵西進!”

曲端謝過王庶,率領部下向興平一線去了。

曲端走後,吳玠對王庶道:“王大人真是良善之士,就這麼相信曲端!”

王庶見吳玠這麼來講,不以爲然地說:“曲端這人心胸是笑了一些,可作戰還是一把好手,剛剛經過我們打壓,相信他不會辜負王某期望!”

吳玠哈哈大笑,道:“王大人真乃良善之人!以某來看,曲端這人不好琢磨,你說他壞吧,直面金兵時卻能打出威風;你說他不壞,做救援總是避重就輕,甚至違抗上司軍令!”

吳玠說着,提高嗓音道:“曲端追殺大人到陳倉地面,足以說明他心狠手辣!在下判斷,他不會在興平一線設防,定會退到周至一帶,因爲周至是秦嶺山脈的埡口;倘若完顏婁室不好抵擋,曲端一定會領軍隱居秦嶺山中保存實力,來做日後的西北王!”

王庶不信吳玠的判斷,派哨騎隨後查看。

哨騎回報,說曲端過了扶風,果然沒在興平一線設防,而是退至周至一線的秦嶺山中。

王庶氣得咬牙切齒,厲聲罵道:“曲端狗奴,果然出爾反爾;要知這樣,還不如當初一刀砍了他!”

吳玠笑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曲端抗擊西夏是有功之臣;可金兵入侵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違抗軍令,定是被金人的氣勢嚇住了!”

吳玠說着,揮揮手,鏗鏘有力道:“不管他了,吳玠麾下有龍虎鷹豹四個戰隊,這次在八駿泉又招募2000兵勇,抵抗完顏婁室不在話下!”

王庶見說,感激涕淚,雙手抱拳頻頻施禮道:“吳兄真乃韓信再生,子房現世;國家的抗鼎之才!卑職馬上要回臨安向皇上報告陝西軍情,關隴一帶軍事就拜託吳兄費心了!”

吳玠哈哈大笑:“吳玠是炎黃子孫,做朝廷元帥時抵抗外夷侵略;不做朝廷元帥照樣打擊來犯之敵!大人放心去臨安,關隴戰局,全在吳玠心中……”

王庶見說,潸然淚下,再次拜過吳玠,帶了幾十騎護衛,向臨安而去,吳玠把王庶送出十來裡遠,見王庶和護衛走得不見蹤影,即對身邊將士發令:“兵發五丈原,會合四路人馬……”

卻說五丈原在渭河之南,距陳倉城七八十里路程。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五丈原安營紮寨,隔條渭河,與魏國都督司馬懿相持作戰。

爲了解決士兵的糧食度用問題,諸葛亮打算在渭河以南長

期固守,教民稼穡。

時至今日,五丈原一帶還有諸葛亮教兵士挖掘的水井;開墾的田地。

那時候,司馬懿大軍駐紮在渭河北岸的三道嶺;見諸葛亮在渭河以南屯兵墾田;魏兵也在渭河以北的積石原開墾土地,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諸葛亮無愧於軍事家,選擇屯兵的地方五丈原北有渭河,東有渭河的支流斜峪河;西有渭河的支流麥粒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距五丈原五里之處的魏延城,頻臨渭水,利於舟楫出擊,是攻打魏軍的前沿陣地。

只可惜有勇有謀的魏大將軍時常和諸葛亮戰術相左,且與長史楊儀意見不和;諸葛亮死後,楊儀得到兵權,唆使馬岱將魏延殺害在漢中虎頭橋,留下一樁千古奇冤。

吳玠和莫小兒、洪大嫂、鄭達、于謙、孟洋、呂紫凝等人率2000人馬從陳倉城出發,不出一個時辰便到五丈原。

挖掘見天色還早,便就率領衆將士依次拜謁了諸葛廟、魏延城,在渭水之濱安下營寨。

很快,龍師首領孫荊草率領田牧香、趙玲燕、雷鳴、呂毅、馬嵬和2000人馬,打着紅旗逶迤而來。

吳玠接了孫夫人,問及石碐近況。孫荊草道:“石碐、冬至一梅、仁多菱花在馬場忙得不可脫身,這次東征他們趕不來了!”

吳玠見說,點頭準允。隨之,將八駿泉招募來的2000人馬歸入龍獅,受孫荊草統領。

不一會,王進、史斌率領虎師5000人馬盡打黃旗趕來。

權生隸、楊遷率鷹師5000人馬盡打藍旗趕來。

郭子懷、薛睿先率豹師5000人馬盡打綠旗趕來。

龍、虎、獅、豹各有人馬5000,加上吳玠的親兵衛隊,吳玠麾下有人馬2萬多,統稱“吳家軍”。

吳家軍將士人人斗膽,個個揚眉,吳玠心中大喜,站在全軍面前欣欣說道:“在下朝思暮想的吳家軍初具規模,吳家軍沒用朝廷一文銀餉,所有輜重裝備全是龍、虎、鷹、豹各位首領自籌,吳玠在這裡向各位有禮啦!”

吳玠說着,朝龍、虎、鷹、豹四個陣隊頻頻施禮:“吳玠感謝各位首領相助,這兩年裡,龍虎鷹豹四個戰隊分地域駐紮,亦軍亦商,亦農亦工,是軍隊不斷髮展壯大。

吳玠頓了一下,接着道:“在這裡,吳玠尤其要感謝石碐石將軍!石將軍在楊家灣開闢的馬場,引進汗血馬、伊利馬、蒙古馬,對中原馬種改良換代。

“養馬場賺取的銀兩,佔全部軍資的一半還多;還有洪大嫂的肉鋪;童子雞的船隊。當然,虎師在鳳凰山寨的種植場;鷹師在房山原的養殖場;豹師在羅局鎮的商貿駝隊,成果妒恨顯著,要發揚光大……”

吳玠正在演說,忽見哨騎來報,說完顏婁室率領的金兵圍困華州;華州知府王稟舉城抵抗,但敵我兵力懸殊太大,城池隨時都有陷落之危!朝廷派出幾路大軍馳援華州,卻都被金兵阻攔!金帥完顏婁世和兒子完

顏活女氣焰囂張,揚言一定要拿下華州,打開進軍關隴的東大門。

華州就是現在陝西省的渭南地區,北宋末年,華州的州府不在渭南而在華縣,

華縣位於秦嶺東部、關中平原南部、渭河南岸,因處於華山的姊妹山少華山下而得名,地勢南高北低。

吳玠見哨騎報來華州被完顏婁室圍困,朝廷幾路馳援大軍全被金兵阻攔,心中大驚,默默說道:華州是京兆東大門,金兵倘若攻陷華州而長期據守,京兆府、永興軍、秦鳳路就沒有安穩之日;無論如何,也要馳援華州,保證城池不失!

原來,完顏婁室率領金兵襲擾關中時,不少州縣紛紛納降,但金兵一退,納降的州縣卻又反水,氣得完顏婁世手足無措,決定從華州府開始進攻,一個個拔掉宋朝在關中的政權;但華州守將是宋朝的名將王稟,此人堅忍不拔,意志過人;完顏婁室和兒子完顏活女頻頻對華州發起攻擊,都被王稟組織城內軍民擊敗。

完顏婁室見華州城久攻不下,便採取圍而不攻,四面包圍戰術;對前來馳援的宋朝軍隊,卻是阻攔殲滅,不讓其靠近華州城。

吳玠探明完顏婁室的軍事意圖後,決定火速馳援華州,保證關隴東大門不失。

於是,便將2萬人馬分爲左、中、右、前四部。

左軍將士由鷹師首領權生隸統領,楊遷副之。

右軍將士由豹師首領郭子懷統領,薛睿先副之。

前軍將士由虎師首領王進統軍;史斌副之。

中軍將士由吳玠、莫小兒、孫荊草統領。

排兵完畢,吳玠道:“四路大軍排布完畢,本將軍決定親自爲先鋒,馳援華州,擊退金兵……”

言猶未了,便見鄭達、孟洋、薛睿先、楊遷、雷鳴、呂毅、馬嵬等將領紛紛挺身而出道:“殺雞焉用牛刀?元帥自做先鋒,把我們這些將軍擱什麼地方去?”

吳玠見說,不禁笑道:“諸位過口了,在下已經不是元帥,就不要以元帥稱謂嘍!”

“這怎麼行?”薛睿先搶先一步,煞有其事地說:“吳將軍是皇上欽封的大宋西軍元帥,只是遭童貫誣陷暫時離職!可你仍然統領我們,怎麼就不能用元帥稱謂!”

衆將領異口同聲:“薛將軍說得好,吳元帥永遠是我們的元帥,吳元帥!吳元帥!”大家禁不住吆喝起來。

鄭達見大家這麼喝喊,也就跟着喊了幾聲“吳元帥”,振振精神道:“我大哥做元帥那是名副其實;這次馳援華州,灑家就是先鋒!”

鄭達這麼說着,便就揮舞手中的混鐵棍喊道:“灑家做先鋒名正言順,哪個不服氣,黑頭和他打上三百回合!”

孟洋、于謙知道鄭達的火爆脾性,不與他爭執;只是站立一旁笑看。

薛睿先、楊遷、雷鳴、呂毅、馬嵬卻不服氣,說鄭達癩蛤蟆吞天,好大的口氣,薛睿先更是耿耿於懷,大喝一聲道:“鄭將軍這般坐大,以爲自己是李元霸、羅成不成……”

(本章完)

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2章:宰相千金(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6章:冰山鎮魔(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4章:趙元帥撫慰西夏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3章:牛鼻山璇璣洞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2章:吳奕代掌元帥印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6章:婚典風波(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2章:莫小兒計殺烏龍霸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3章:救吳奕英雄劫殺場(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4章:麒麟神槍(3)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47章:吳玠邂逅李師師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8章:衆心同歸姜城府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6章:吳玠夜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7章:小路河設伏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7章:馬嵬驛蔡京坐蠟(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5章:石屋夜情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6章:西夏安撫處置使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4章:草灘渡吳玠設迷局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3章:石將士懲惡鳳凰閣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5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⑷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8章:交子錢幣第557章:張浚欽差陝西軍(1)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4章:援華州吳玠聚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1章:落魄女訴說亡國事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9章:吳晉卿義釋風塵女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6章:湛金槍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4章:石頭河王進遇故友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4章:千里送馬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7章:夏元帥金帳點兵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5章:吳乞買一犯中原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6章:施丹簪殺喬智叟(4)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4章:將才孫荊草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8章:果森落受辱鎮魂關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1章:清平寨黑頭豹做媒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6章:雕蟲劣技(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7章:羅天被擒龍尾溝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7章:李侍郎小船渡英雄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1章:石將士大鬧牧馬監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4章:沉思暗道很坦然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7章:密室中的櫝圖⑵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6章:五蟲毒*⑴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1章:清平寨黑頭豹做媒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1章:賣梨小廝打擂臺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5章:扮商販夏兵入渭城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4章:麒麟神槍(3)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7章:隴親王怒斥童太監(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9章:石廳再探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1章:兄弟重逢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6章:醉杏樓師師作畫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3章:靈湖釋怨⑴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1章:黑頭豹痛哭月影妻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4章:吳元帥用兵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43章:青樓女子多奇志(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3章:惡魔施虐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8章:情投意合(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5章:隴親王夜宴憶往事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7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4章:石頭河王進遇故友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0章:金兵襲擾陳倉城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4章:援華州吳玠聚兵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8章:桃樹彎拜師(1)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1章:吳玠馳援渭州城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7章:宮廷權爭(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4章:石頭河王進遇故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48章:心心相映傾心扉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9章:于謙重返木香庵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7章:童貫藉機攏悍將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3章:趙元帥加封功臣將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0章:八角寺院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7章:募兵勇親王上奏摺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8章:宋將陷落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6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50章:鐵鷂子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2章:羅將士剿殺劊子手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9章:權頭領生變心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100章:心心相映真兄弟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7章:交子鋪吳玠大祭樁⑵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4章:施丹戲弄喬智叟(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1章:元帥府情仇鋒對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6章:童子雞射狗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1章:兄弟重逢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1章:洞簫少年(3)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3章:嚴陣以待(2)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9章:帳篷相會(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9章:張明山夤夜救施丹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4章:天台山吳玠會梅尼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7章:張記交子鋪戶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5章:田牧香涿鹿馬頭坪⑵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5章:姜城府神驥傳信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0章:粘沒喝圍困火燒洞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4章:置換人質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9章:童公公兵敗罅隙潭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8章:羅天夜入渭州城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9章:阿莫異能(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1章:後宮妒忌暫分離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6章:姜城府吳玠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