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7章:故鄉月明(2)



屈原、司馬遷這樣的文人,將品行。原則看得比性命還重;把品行、原則與國家的美政、命運緊密連結在一起;爲後世之人做出了光輝榜樣!

和屈原、司馬遷比肩的還有北宋朝間的范仲淹範正文公。

範正文公一句驚世之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喊出了舉世無雙的偉大,從小就是吳三多的座右銘。

吳三多就是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驚示下,才攀上千丈峰和毒蜘蛛格鬥的,只可惜功力不到,被蜘蛛金丹蠶食。

但吳三多靈魂不滅,被千年仙翁璇璣教主佑護,重新獲得生命後來到宋朝;歷經艱險,現在又陷入阿莫異能的正陽大牢之中。

吳三多把屈原、司馬遷、範正文公這些先哲尋思一陣,有想起和範正文公同時代的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等一大批閃光的名字。

這些閃光的名字,印證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傑出篇章。

癡情不改爲百姓謀幸福的蘇東坡,一生中輾轉幾萬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百折不撓,爲百姓造福,“九死蠻荒吾不恨。”他把中國古代幾千年的美政推到了極致,也成就了我國古代文化史巔峰時期的一代宗師。

文人能夠感天動,幾千年來已成爲不爭的事實。

因爲文人始終把最深度、最關切的目光投給普天下的苦難蒼生。

這些百折不撓的血性漢子,從不拿信念、原則和個性做交易,他們的品行是照出政客、小人和市儈們嘴臉的明鏡。

但文人也有失意的時候,他們的失意往往是有前提的。

傑出的失意文人,能夠導致生存意境的敞開、生命個體的強化和生態美感的橫呈。

剛正不拗的文人,如果能稍稍向君王、權貴作一丁點的讓步,他們就能得到高官厚祿,或者平步青雲、飛黃騰達。

可文人們太倔強,卻不願意拿信念和理想做交換,因之最後的結局往往是流放、刑罰、甚至身首異處、血濺七尺白綾;連累整個家族。

儘管人才,文人仍不改其志,纔有了後世“文人失意不失志”的美談。

從中國古代傑出文人的身上,吳三多補充者豐富的精神食糧,這是歷史的饋贈。

吳三多埋頭靜思:作爲萬民之主的三黃五帝早沒了,強盛一時的唐宋帝國也已灰飛煙滅;但人們卻能在歷史中吸吮傳統文化的甘露。

這種甘露,比天仙李白、地仙蘇軾的精神更有營養、更具朝氣,這是文化精神的一種強悍。

唯有精神的強悍,才能鼓起人們對精神的記憶。

曹雪芹是《紅樓夢》的捍衛者,他用《紅樓夢》中唯不足道的衣、食、住、行,書寫了賈、史、林、王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在歷史的時空裡瀰漫着揮之不去的精神記憶。

當吳三多向曹雪芹、杜甫、雨果和海明威默默致敬的時候,似乎才發現:這

敬意無邊無際,這敬意彰顯了虔誠。

虔誠的敬意在不經意間已通過時光隧道,傳向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深深植根於華夏大地的沃土上,影響着千千萬萬的文人墨客。

吳三多尋思着:中國文人真是個可歌可泣、百折不撓的羣體;他們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是家國苦難的承載者;是自然律動的傾聽者;是封建強權的反抗者;是涵養世界的拓荒者;是演繹生活的探索者。

吳三多本想要做李白那樣的文人,可千丈峰和巨型蜘蛛的搏殺,卻使他鬼使神差地和“武”有了不解之緣。

千年仙翁璇璣教主讓吳三多柚木成身,來到宋朝拯救華夏一族……

吳三多蹲坐在眉烏縣、正陽大牢裡,凝視着窗外的明月,將歷史上的文人學士感念一番,思緒又回到故鄉華榮國、西川省、五丈縣、羊角拐鎮,吳家堖村去了。

吳三多想起和吳家堖連畔種地的張家堖來;想起張家堖那個叫張甲蟲的表舅來了——

吳家堖和張家堖相距三里路,地連着地,壟貼着;張家堖的人在地裡幹農活,口渴了就上吳家堖討水喝;吳家堖人給孩子辦喜事,去張家堖借個鍋碗盆瓢是時常發生的事。

表舅是張家堖的咬牙,人都說這傢伙就像田間地頭頻頻飛翔的甲蟲、飛蛾,是大大的害禍。

那時候,表舅張甲蟲是村裡的電工,可他一直想做官,想做官的表舅張甲蟲一沒文憑,二沒水平,卻有一張乖巧的嘴。

第一次見到鎮上週書記,張甲蟲老遠裡就喊了一聲“叔!”小跑着迎上前去攙住周書記的胳膊一直將這位敬愛的領人扶進屋裡。

周書記是個非常勢利的人,見自己初來咋到,就有這樣的庶民親熱,心中很是高興,便對張甲蟲另眼相看。

張甲蟲心知肚明,想着法子讓周書記樂和。

那天晚上,張甲蟲說服村支書柄哥,讓周書記歇在巫素素家裡。

巫素素是個老姑娘,在外地打了幾年工沒來得及找婆家,一月前回到家中和老孃團聚。

孤女寡母的家庭缺少男人,周書記這一去,巫素素和母親很高興,周書記更高興。

以後的日子,周書記隔兩天就下鄉,一下鄉,就來張家堖,一到張家堖就住巫素素家,巫素素盼星星盼月亮地在家等候周書記。

時間一長,就有緋聞傳出,一些細枝末節聽起來還很肉麻……

巫家的上屋坐北面南,裡面扎有兩個臥室。

周書記沒住進來之前巫素素住東臥室,周書記來了後,巫素素住進西臥室,將東臥室讓了出來。

周書記懷着極其複雜的心情住進東臥室坐在炕頭上四處觀望着,一股法國香水的味道便撲鼻而來。

周書記在東臥室沉默一陣,便被西臥室的響動扣住心絃了。

周書記知道,西臥室一陣響過一陣的聲音,是來自一個還未謀過面的女孩。

女孩名叫巫素素,是個很有魅力的新潮女人;周書記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是因爲未入住前,張甲蟲就給他介紹過;這也是周書記入住巫素素家的主要原因。

這時候,周書記聽見西臥室裡那種時隱時現的響動聲,心便懸在嗓子眼裡;手中端着水杯子佯裝找水喝,躡手躡腳,向那邊走了過去。

坐在西臥室的巫素素正把腦袋倚在被子上玩弄手機,見周書記端着喝水杯子走進來,立即心知肚明地打着圓場,說:“周書記,你是要喝水吧!”

周書記一怔,立即反應過來,回答道:“是是是,我是來你這裡找水喝的!”

巫素素見說,“跐溜”一聲從炕頭上溜到屋地上,從衣櫃上拎起暖壺,給周書記的水杯子裡把水盛上,道:“周書記,您坐!您坐!昨日個接到柄哥的通知,說周書記您要入住我們家;素素早就等着哩!”

周書記見巫素素善解人意,便就嘿嘿一笑,說:“素素,你晚上一個人坐這就不寂寞?周某想和巫素素嘮叨嘮叨,不知有沒心情!”

巫素素將半個身子坐在炕沿上,彬彬有禮道:“看周書記說的,您是大領導,能和小女子一起說話,小女子高興得不知說什麼纔好,還能沒有心情?周書記快坐,坐下來我們說話!”

周書記聽巫素素這麼來說,頓時心花怒放,卻沒有坐下來,則問巫素素的母親哪裡去了?

巫素素看了周書記一眼,款款說道:“我娘在門道那間屋裡住着呢,上套的屋子留給我和你!”

周書記聽巫素素這麼來說,心中竊竊自喜,禁不住拿眼睛去看巫素素,只見她身着誘人的猩紅色睡衣,紅撲撲的臉上流光溢彩。

周書記心中頓時有隻貓爪在撓,怯懦懦地坐在巫素素跟前,一雙多情的眼睛依舊直勾勾地看着她。

巫素素被看得不好意思,撲哧笑了一聲,周書記彷彿聽到暗示的信號,身子便一點點向巫素素跟前靠近。

終於,周書記和巫素素靠在一起了,巫素素像只小綿羊,靜靜地安坐着一動不動;周書記見狀,哪裡還能按捺得住,張開雙臂,將巫素素緊緊攬入懷中。

周書記40多歲,大名周順治,原是小學教師,在學校就是鹹豬手,暗中對女同學多有不軌。

但女同學都很羞澀,沒能揪出這個色魔,竟讓他一步步升到鄉鎮書記這一重要崗位。

今夜良宵,佳人投懷,周順治心潮激盪,竟然吟誦了一首詩:

良宵方喜故人共,

醉語那知鄰舍驚。

巫素素見周順治斯文起來,也就想斯文一番:

鎮長獨立到黃昏,

卻怕良宵頻見夢。

巫素素斯文完畢,向着周順治一笑,周順治便將修長白淨的手指向巫素素的肌膚摸去。

巫素素積極配合,周順治被撩撥得渾身戰慄,老鷹叼小雞一樣將巫素素撲倒牀上……

(本章完)

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9章:种師道馳援汴京城(2)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1章:蔡驢兒(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1章:雞頭老鴇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1章:西夏兵會師馬頭坪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5章:扮商販夏兵入渭城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8章:黑頭鄭達(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6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⑤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9章:莫小兒醉攔宋高宗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2章:豹房暗道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9章:石廳再探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8章:吳晉卿重走興元府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3章:章馨怡攜子歸故里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1章:黑頭豹痛哭月影妻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7章:位卑未敢忘國優(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3章:天台賜婚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1章:萍水相逢⑴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7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48章:心心相映傾心扉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9章:元帥府羅天試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8章:孫荊草求偶施小計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4章:樑埂山之死②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2章:吳玠大敗金兀朮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8章:孫荊草求偶施小計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7章:雕蟲劣技(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7章:納將軍神勇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8章:李巡城回憶擒賊事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8章:李巡城回憶擒賊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9章:梨花山苟月影射鹿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5章:施丹簪殺喬智叟(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5章:完顏婁室犯關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0章:女英雄憤殺敵寇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1章:徐知縣夜遇九千歲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7章:金明池打擂選元帥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5章:孫夫人主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5章:青雲嶺孫荊草劫道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4章:南城門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4章:西夏主謀劃侵宋事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4章:武霸府莫小兒亮劍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6章:宮廷權爭(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1章:耄耋老翁劫刑場第562章:吳玠鏖戰白馬嶺(3)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9章:童公公兵敗罅隙潭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1章:夫人田牧香(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1章:石將士醉鬧芙蓉樓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7章:吳玠祭拜楊林玉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547、鄭達夤夜出軍營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9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6)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6章:童太監重掌西軍印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4章:天台五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1章:張老闆暗夜理銀賬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6章:吳玠伏兵哇峪橋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7章:孫荊草力搠六番將(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3章:嚴陣以待(2)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8章:徽宗罹難五國城(5)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9章:羅天直面西夏軍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8九章:藥王神窟⑶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5章:石屋夜情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4章:吳晉卿中道回渭城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0章:羅天真有女人緣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1章:清平寨黑頭豹做媒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4章:救吳奕英雄劫殺場(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5章:祈神禱天保平安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6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1)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8章:姜城府吳玠聚將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0章:章馨怡避難靜月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0章:吳晉卿義釋風塵女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2章:反目爲仇(2)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6章:吳晉卿強作蘿蔔詩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0章:眉塢靈動⑴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8章:吳玠怒斬鐵木金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5章:女番將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1章:石將士大鬧牧馬監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2章:宋軍凱旋渭州城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1章:吳玠馳援渭州城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1章:英雄壯舉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4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⑷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7章:張記交子鋪戶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4章:天台山吳玠會梅尼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6章:宮廷權爭(1)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9章:种師道馳援汴京城(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7章:吳玠祭拜楊林玉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5章:觀音山莊 (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4章:鳳凰救生(2)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6章:五蟲毒*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8章:黑頭鄭達(1)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5章:祈神禱天保平安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0章:槍挑四番將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6章:婚典風波(3)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7章:交子鋪吳玠大祭樁⑵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9章:布衣老向導汴梁城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8章:密室裡的姑娘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3章:牛鼻山璇璣洞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5章:吳玠星夜踹敵營第559章:吳晉卿酣鬥倔曲端第559章:吳晉卿酣鬥倔曲端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2章:鄭達菊月入洞房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1章:壯士救生(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2章:寒山寺莫小兒哭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