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4章:故友張迪



蔡京見徽宗突然數落起自己來了,知道大事不好,早就嚇得尿滴溼褲;雞啄米似地叩頭不止:“聖上饒命,下官全是爲皇上才斗膽行事,還望聖上海量!”

徽宗思忖半天,擺擺手道:“看來你的宰輔做到頭啦!從現在起,可以回家養老了……”

蔡京腦門“嗡”地一響,幾乎爆炸開來!他怎會想到,皇上能講出這種絕情的話來!

蔡京和皇上,那可是久經沙場的親密戰友,同患難,共存榮,親得就差睡一起了。

皇上臨摹的不朽之作《聽琴圖》,松樹底下洗耳恭聽的就是蔡京。

那時候的蔡京多麼風光,《聽琴圖》上那首言簡意賅的詩句就是他題寫的:“吟徵調高炷下桐,鬆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以聽無弦一弄中。”

蔡京認爲,《聽琴圖》皇上的傑作,他題寫在畫卷上的那首詩也是惟妙惟肖,詩畫一體,更就彰顯了《聽琴圖》的珍貴。

蔡京更能明白,《聽琴圖》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者,就是皇上趙佶自己。

趙佶微微低着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着琴絃,真乃活人再現。

《聽琴圖》上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那人就是蔡京。

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擡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裡悠悠遐想;他是童貫。

在童貫旁邊,站立着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

蔡京、童貫和童兒三個聽衆,三種不同的神態,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聽琴圖》的背景和道具處理得十分簡練,趙佶背後,畫松樹一株,女蘿攀附,枝葉扶疏,亭亭如蓋。

松下有竹數竿,蒼翠欲滴,折旋向背,搖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僅一幾,几上置薰爐,香菸嫋嫋。

趙佶對面,設小巧玲瓏山石一塊,上有一小古鼎,中插花枝一束,除以上這些外,別無它物。

簡單的擺置,使人感覺到,這是一個高級的園庭,但卻經過了作者精心剪裁;所有佈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圍繞着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

整個畫面的氣氛,彷彿使人覺得,在這靜謐之中,有一陣陣的琴聲,混合着微風吹動松枝竹葉之聲,從畫中傳出。

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詩來形容,其妙處那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一副《聽琴圖》,使皇帝趙佶和臣子蔡京的關係更密切一步,可蔡京是在不明白;這個時候皇上竟然要他回家休息!

人常說天子嘴裡無戲言,剛纔皇上那麼輕輕一說,就將他的宰輔的職位給褫奪了,蔡京難能甘心,央求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給他留一條生路。

然而徽宗說完這話,已經拂袖而去,任憑蔡京怎麼祈求,都不去理會他了。

蔡京這才感覺到自己是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無可救藥了

蔡京哪能服氣?這些年他鞍前馬後伺候趙佶,到頭來還是落下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蔡京心灰意懶,看着趙佶遠去的背影,不禁生出埋怨之氣,痛楚地說了聲:“伴君如伴虎,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

蔡京悶悶不樂回到府第,將罷相之事告知門婿張世謀。

張世謀道:“父相是昏君手中一顆棋子,他高興時讓你衝鋒陷陣,風光八面;一不高興,便就甩擲,讓你過河就死……”

蔡京哀嘆一聲:“皇上有負老夫,老夫對皇忠心耿耿,沒成想落了這麼個下場,真是豈有此理!”

張世謀道:“老丈不必動怒,我們不是還有西域高僧翁不二含嗎!”

蔡京若有所思:“門婿這是何意,翁不二含去關西捉拿莫小兒,可那個妖女卻在京城出現,捉拿的甚!”

張世謀道:“捉拿莫小兒是小事,父相之所以讓翁不二含填充府中,還不是關鍵時候讓他上場……”

蔡京一怔:“門婿的意思是讓翁不二含用武力奪回相位?”

這麼說着,不禁一怔,擺擺手道:“不行不行,這可是挑動天下大亂的事情,弄不好要誅九族!”

張世謀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只要翁不二含趕回京城挑個頭兒,門婿便能招來千軍萬馬,將趙佶那廝打翻在地,易如反掌。趙佶一倒,皇上之位就是相父的,何樂而不爲!”

蔡京道:“弒君奪位有悖天理,老夫萬萬不能!”

張世謀哈哈大笑:“天理是什麼,天理還不是由人來說;想這趙家江山也是搶奪他人基業;燭光斧影陰魂不散,太宗亦有謀害太祖之疑,我們怕的什麼……”

蔡京沉思半天,長嘆一聲道:“既然這樣,門婿就上關西尋找翁不二含,幫老夫奪回失去的相位!”

張世謀帶人趕到關西,方知翁不二含已經被天台五劍斬殺五樑坡,急急趕回東京向蔡京稟報。

蔡京一聽,彷彿霜打的秧苗蔫了半截,鬱鬱寡歡地離開京城,返回老家仙遊去了……

蔡京罷相後,形勢的發展出現一個契機:北方的女真族強大起來,趙佶立即派人出使女真,表示修好。

在修好女真的同時,徽宗潛心研究“瘦金體”書法,思念章馨怡的殷殷之情也就淡漠。

然而那壺不開提那壺,就在趙佶的“瘦金體書法”研練得出神入化時,昔日的男伴張迪找到宮裡來了。

還在徽宗做端王時,趙佶便在京城的鎮安坊尋花宿柳,坊間老鴇李媽使出渾身解數,將坊內最有紫色的姑娘挑出來供趙佶享用,可到後來,趙佶來鎮安坊的次數越來越少。

李媽是眼觀六路的老鴇,知道白米細面吃膩了,五穀雜糧方有味,便想調調端王口味。

東京城酸棗門外有個浮浪子弟姓張名迪,生得眉目清秀一表人才,卻愛在男人夥中做那勾當,人取一個綽號:“張屁股”。李媽花重金將張屁股招在麾下,專門侍候端王。

端王一見張屁股,自然龍顏大悅,張屁股使出渾身招數博端王歡心。

一來二往,兩人便成生死之交,端王做了皇帝,不來鎮安坊走動了,張迪整日悶悶不樂。

忽一日張迪按捺不住性子,乾脆直闖宮禁來見徽宗;徽宗見昔日男妓造訪,不知如何是好。

張迪覆拜於地,放聲大哭:“主子,您做了皇帝,就把小廝忘啦……”說着,又哭。

徽宗扶起張迪,給他擦去眼淚,道:“愛卿不要哭哭啼啼,請起來說話!”

張迪爬將起來,淚水不幹,一字一媚地說:“主子,小人要在您身邊,不在您身邊伺候,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徽宗笑道:“張卿開什麼玩笑?宮中不是鎮安坊,走動之人,皆十年寒窗的學士,你文不知孔孟,武不及李廣,如何進將得來……”

張迪見徽宗這麼來說,不禁傷心至極,道:“聖上一進宮,果然就將小人忘啦!難道宮中盡皆十年寒窗之人?”

徽宗道:“哪當然!”

張迪厲聲說到:“太監也是十年寒窗之人!”

徽宗大驚失色,驚道:“愛卿言下之意是想來做太監?不成不成,當太監得把男人那玩藝割掉,愛卿哪裡受得了閹割之苦……”

張迪道:“不做太監怎能在主子身邊走動?爲了伺候主子,張迪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您就答應小人吧!”

徽宗暗自尋思:本皇登基以來,身邊還沒一個貼己人兒,張迪乖巧順流,招在身邊聽用也是快事!於是,答應張迪進宮勾當的……

張迪歡天喜地前去淨身,爹孃給的命根克停馬嚓像劁豬似地被擼去,張迪方知這事不好玩,但後悔已來不及了,他捂着腫脹的襠部去見徽宗,哭得淚人一般。

徽宗笑道:“當初叫你不爲,你卻不聽,現在成了這個樣子,正好呆在宮中侍候朕了,還哭什麼鼻子?甭哭喲,應該高興纔是……”

徽宗親手給張迪揩去淚水,當即封個供奉官的職事給他。

張迪做了官,慢慢就將閹割之痛忘掉,專心致志伺候徽宗。

徽宗是文藝雙馨的高雅皇帝,追求女人的目標也是色藝雙全。

後宮的娘娘、貴妃早就不中他意,萬般無奈,才找張迪這樣的男伴開心。

然而**畢竟不雅,沒過多久,徽宗便對張迪生出冷淡之意,而童貫、蔡京變着法子招徽宗歡心,使張迪深感威脅重重。

張迪心中尋思:再不想法子讓皇上歡心,張迪的供奉官職事恐怕也難以保住。左思右想,無計可施,便回孃家去討計策。

張迪的孃家自然就是鎮安坊,原來的皮條老鴇李媽死了,翟紅巾做了新老鴇。

新老鴇翟紅巾知道張迪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就對他另眼相待,張迪頭一遭見到翟紅巾,便將她弄了個人仰馬翻。

儘管張迪已經失去根本,可他有嘴,有手;嘴手並舉,照樣可以發泄慾火,翟紅巾更能從張迪的火欲中得到不同尋常的滿足,這便是古語說的:魚找魚,蝦找蝦,蛤蟆找的蛙親家。

張迪嘴手代勞時,翟紅巾會呼天喊地地吆喝吶喊,整個鎮安坊都能聽見騷氣喧囂的聲音……

(本章完)

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2章:西夏兵血洗交子鋪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2章:惡魔施虐(1)第563章:完顏酋智填陷馬坑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0章:青雲寺長老憶舊事⑴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5章:鐵大師馳援真定城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6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0章:羅天真有女人緣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2章:麒麟神槍(1)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3章:酉陽交兵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7章:燕山府鍾離味救難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7章:五蟲毒*⑵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7章:西夏軍夜尋喬智叟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9章:張將軍刀劈歪嘴子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0章:禦敵之策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5章:荒山野寺(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7章:隴親王怒斥童太監(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9章:飛檐走壁步跋子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4章:草灘渡吳玠設迷局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5章: 刁蠻郡主趙玲燕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6章:幹鳥頭火燒玉皇閣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7章:五蟲毒*⑵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8:延福宮忠奸對決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0章:石碐不諳潛規則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2章:宋軍凱旋渭州城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9章:石廳再探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0章:荒寒地同胞相聚(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47章:吳玠邂逅李師師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2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①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50章:月夜脫逃(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3章:趙元帥加封功臣將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2章:步跋子夜行葫蘆河⑵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1章:黑頭豹落難八角嶺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6章:翟紅巾當誅騎木驢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8章:衆心同歸姜城府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1章:斬夏酋吳玠出惡氣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5章:的盧良駒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4章:草灘渡吳玠設迷局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6章:雕蟲劣技(1)第十二卷:鏊兵和尚原_第555章:闞史官敘說婁室酋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5章:完顏婁室犯關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9章:施丹羅天投西夏⑶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0章:眉塢靈動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5章:荒山野寺(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9章:洞簫少年(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9章:施丹羅天投西夏⑶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9章:荒寒地同胞相聚(1)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1章:眉塢靈動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2章:章馨怡邂逅吳晉卿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3章:緊急救援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300章:楊林玉敗北武旋風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1章:西夏兵會師馬頭坪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34章:將才孫荊草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7章:混球羅天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7章:宜興縣鄭達顯威(2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6章:章馨怡夜宿八魚村(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3章:大孤山鍾離邂康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9章:牆上有疑點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1章:吳晉卿特招五將士(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5章:救民女王進陷落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4章:七娘墳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4章:西夏主謀劃侵宋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0章:荒寒地同胞相聚(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8章:見風使舵張太監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8章:徽宗罹難五國城(5)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5章:施丹簪殺喬智叟(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9章:羅天直面西夏軍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2章:豹房暗道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7章:百般抵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2章:寒山寺莫小兒哭喪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7章:宮廷權爭(2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1章:步跋子夜行葫蘆河⑴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5章: 刁蠻郡主趙玲燕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6章:五蟲毒*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4章:牛鼻山重生(1)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5章:蘇澤設計賺鄭達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4章:草灘渡吳玠設迷局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5章:羅天 和施丹⑶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5章:知遇渭州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5章:女番將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6章:石方霸馴服黑駿馬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3章:緊急救援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3章:張世謀狗急跳牆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0章:驚魂難定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5章:鳳凰救生(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3章:吳玠活捉完顏活女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7章:蠻橫撒潑朱衙內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8章:阿莫異能(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0章:石碐不諳潛規則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0章:章馨怡避難靜月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1章:鄭達勇戰曲正甫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0章:鄭達授藝(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2章:宰相千金(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6章:石方霸馴服黑駿馬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7章:童貫藉機攏悍將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5章:的盧良駒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8章:鄭達逃脫燕山府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6章:秦隴軍接管哇峪橋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8章:暗夜廝殺耳朵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