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8章:吳晉卿圍襲西夏兵



孫荊草這場廝殺,可謂酣暢淋漓,其神勇不亞於民間傳說中的穆桂英。

自宋以來,民族矛盾上升到首位,尤其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後,宋人和南人受到極其殘酷的壓迫,民間的反抗意識越來越強。

人們需要民族英雄出現,以慰藉蘊藏心頭的仇恨,穆桂英和楊家將的出現,迎合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

北宋和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打了二十多年仗,一個澶州之盟,換來一百多年的邊境安靜。

然而北宋卻與被自己冊封過的党項人李繼遷祖孫糾結了一百多年。

四姓家奴李繼遷(先後有四個姓:拓跋、李、趙、嵬名)、兒子李得明、孫子李元昊,祖孫三代前赴後繼建立起的大夏政權,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北宋邊境騷擾侵襲,鬧得滿目蒼夷,民不聊生。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大戰役,宋軍竟然敗於西賊之手。

老百姓心中不服氣,需要一個能夠打敗西夏的英雄出現。

因此,十二寡婦徵西、穆桂英打破洪州、楊家將演義便就應運而生,在北宋的勾欄瓦舍中不斷推陳推新。

這種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煥發起民衆強烈的愛國熱情,一個全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浪潮席捲大江南北,爲中原民衆日後抵禦女真人、蒙古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女真人瘋狂一個多世紀,還是被南宋滅亡。但南宋政權失陷於蒙古人,純粹是中了陰招。蒙古人不講道義,撕毀了同盟條約,就想二戰期間希特勒撕毀條約一樣卑鄙。

蒙古人入主中原倒行逆施

,激起人民羣衆的強烈反抗。

文學藝術家筆下的民族英雄,和人民羣衆的反抗意識不謀而合。

一出穆桂英、楊家將演唱了上千年,如今還活躍在舞臺上,足見中國人的民族情節多麼深厚。

當年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人企圖滅亡中國,結果被中國人國人打了屁滾尿流。

中華民族不可戰勝並非一句空話,而是上千年來的愛國主義教育潛移默化,深入人心。

孫荊草是巾幗英雄,是穆桂英式的傳奇人物,這樣的巾幗英雄,後面還將陸續出現。

話休絮繁。卻說吳玠見孫荊草連搠六員番將,興奮不已地雙手合十,追念先輩們的在天之靈:先輩們,吳玠就是吳三朵,吳三朵在羊角拐中學讀歷史時,一直爲大宋惜敗西夏而憤怒。一直以爲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敗是民族的恥辱。今日愛妻孫荊草連搠六員番將,報了當年的血海深仇,先輩們也可以瞑目了。等小可拿下鎮魂關,還要隆重設壇,遙祭你們的亡靈……

吳玠正在思想,忽聽一陣喊殺聲響起,卻是田牧香、張聲、楊謙率領秦隴軍從三四原上衝殺下來。

吳玠見得,即讓鼓手擂響戰鼓,令青雲兵從正面衝擊西夏兵。

李良元一見夏軍前後被圍,下令火速撤退,然而已經遲了,宋軍滿山遍野追趕着西夏兵廝殺。

權生利知道秦隴軍厲害,即對馬歸元道:“尚書大人,微臣瞭解秦隴軍,他們都是亡命之徒,我軍儘管勢衆,但卻不是對手,以微臣之見,還是撤退爲好!”

權生利的話和

李良元前面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對馬歸元道:“馬尚書忠勇之心可圈可點,可這幫宋軍是招安來的秦隴軍,戰鬥力不比其他稀鬆宋軍,權將軍的建議正合孤意!”

馬歸元見天王這麼來說,再堅持就是抗旨,於是詢問權生利:“我們軍被宋軍四面包圍,權將軍之意從哪裡撤退是爲上策……”

權生利指指三四原西邊的一個豁口道:“微臣曾經派出瞭哨偵查過,那個豁口叫青石口,懸崖峭壁叢生,卻是步跋子的拿手活。只要步跋子從青石口攀爬上去,推石鑿路,大軍就能安全返回鎮魂關,否則,全軍覆滅,爲時晚矣……”

不說西夏軍如何突圍,卻說吳玠在陣前看見夏軍陣裡一片**,知道他們要溜,喝喊一聲道:“西賊要溜,不能放過,爲慘死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的先輩們報仇雪恨的機會到啦!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殺他個六根光淨,寸草不生。橫山步跋子已經投身西夏,將士們不要手下留情,給他來個一勺燴!”

宋軍將士得到主將命令,全都拼死力戰。

田牧香、張聲、楊遷在三四原被西夏兵圍困,心裡正恨,見西夏兵要退,哪裡能夠放過。

只見幾員戰將指揮部卒將滿腔的怒火全都聚集在刀槍上,衝進夏陣,“克里嗎擦”又搠又砍,西夏兵只恨爹孃少生兩條腿,望風披靡,呼喊遁逃。

馬歸元見部卒遁逃,命鐵林軍斬殺了幾個小卒以儆效尤,大軍情緒才被穩住。

馬歸元見得,即令馬軍開路,步跋子護後,殺開一條血路,向青石口突圍而去……

(本章完)

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4章:陽關三疊表寸心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9章:种師道馳援汴京城(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9章:李師師容身明月庵(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8章:施恩威童貫治禁軍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9章:童公公兵敗罅隙潭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9章:火燒鎧甲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9章:草灘渡于謙殉國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9章:淨鳥護盒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1章:危機四伏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5章:鳳凰救生(3)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9章:梅尼師太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59章:金磚交易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4章:田牧香涿鹿馬頭坪⑴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100章:心心相映真兄弟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0章:太湖射雁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3章:張子論違令遭鞭笞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2章:孫荊草設計殺金兵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7章:絕代藝伎李師師(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6章:藥王神窟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9章:于謙重返木香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4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7章:西夏兵慌走八角寺⑴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8章:金雕寶劍(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8:延福宮忠奸對決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3章:麒麟神槍(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7章:募兵勇親王上奏摺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3章:豹房暗道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7章:李侍郎小船渡英雄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9章:馬嵬驛蔡京坐蠟(3)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1章:山寨劫難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3章:莫小兒聚水淹金兵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40章:軍民奮起保汴梁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6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⑤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1章:危機四伏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6章:天堂坪羅天射鹿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4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7章:雕蟲劣技(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3章:童貫伐遼(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7章:位卑未敢忘國優(2)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4章:青雲山石碐投軍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5章:翟紅巾再現鎮安坊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0章:禦敵之策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1章:西夏兵會師馬頭坪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0章:童太尉宣旨惹禍端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1章:吳晉卿特招五將士(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9章:淨鳥護盒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0章:徽宗帝親睞楊家將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0章:石廳探查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1章:天王鎮童子雞盜馬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3章:牛鼻山璇璣洞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3章:莫小兒聚水淹金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3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②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1章:徐知縣夜遇九千歲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8章:果森落受辱鎮魂關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9章:張將軍刀劈歪嘴子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2章:童貫伐遼(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1章:反目爲仇(1)第561章:吳玠鏖戰白馬嶺(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9章:元帥府羅天試槍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1章:吳玠羅天大會師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4章:玉清洞天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9章:風流皇帝宋徽宗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0章:壯士救生(1)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41章:吳玠趕赴汴梁城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7章:馬歸元編馬步聯隊第565章:莫小兒馳援白馬嶺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5章:牛鼻山重生(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6章:吳玠伏兵哇峪橋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7章:夏兵入侵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1章:西夏兵會師馬頭坪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8章:爭女人夏兵起內訌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1章:黑頭豹落難八角嶺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6章:設夜宴權生隸生變②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0章:青雲寺長老憶舊事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2章:扛碌碡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6章:天堂坪羅天射鹿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4章:吳晉卿山寨掛帥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7章:紅僧魔連傷宋五將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6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3)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2章:豹房暗道⑴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7章:應天府俠女救親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9章:于謙重返木香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6章:秦隴軍接管哇峪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3章:張世謀狗急跳牆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9章:骨婢靈智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6章:姜城府吳玠吟詩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5章:玉清洞天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9章:阿莫異能(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4章:陽關三疊表寸心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6章:故鄉月明(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6章:雕蟲劣技(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8章:驌驦寶驥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3章:莫小兒長安除三害(2)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0章:槍挑四番將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3章:八角寺院⑷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8章:徽宗罹難五國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