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

奪取淮南後,31歲的趙匡胤加封爲忠武軍節度使,成爲實力派武將。周世宗又派張永德北擊契丹,使其不敢來犯。顯德六年(公元959年),雖然身體越來越差,但是不服輸的周世宗仍然點齊三軍,北指幽雲十六州,準備收復被石敬瑭出賣的這塊極具戰略意義的國土。幽雲十六州指幽州(今北京市)、雲州(今山西大同)之間的一片土地,大致包括山西、河北兩省的北部和北京、天津,是北中國的戰略屏障,不首先佔領這些地區就無法修築長城,中原的國土安全就完全得不到保障。周世宗在淮南的勝仗已威震天下,遼帝國駐守幽雲外圍防線的漢軍守將紛紛投降,周世宗將兩關升級爲雄州和霸州。雄霸!很有氣勢的名字。但接下來周世宗準備集結重兵圍攻重鎮幽州(遼帝國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卻遭到反對,因爲諸將都認爲難度太大。周世宗大怒,甚至拋出氣話:“你們不願意繼續打就留在這兒玩,朕獨自帶兵去打幽州!”不過這也只能是氣話了,就在當夜,周世宗病情加劇,實在不能支撐,全軍撤回汴京。回師途中遼、北漢均出兵追擊,都被李重進率軍擊敗。

回到汴京後大家都知道周世宗已經不久於人世,於是立樑王郭宗訓爲皇儲,並任範質、魏仁浦、王溥爲相,作爲託孤之臣。周世宗的前三個兒子都在乾佑之變中被漢隱帝所殺,剩下最大的兒子宗訓也只有7歲,這個小皇帝能夠保全於五代這樣的亂世之中嗎?周世宗顯然必須在死前作一些必要的安排。當時最有實力篡位的兩位武將是李重進和張永德。李重進時任淮南節度使,主要負責後周南方邊境的防務,手握重兵,是最大的外鎮將領。和周世宗一樣,他也是周太祖外侄,而且年齡比周世宗大,出道帶兵也更早,立下戰功無數,實際上比周世宗更有資格繼承皇位。張永德時任殿前都點檢,是駐京禁軍中最大的將領。他是周太祖的女婿、周世宗的姐夫,曾立下卓越戰功,也有資格問鼎皇位。周世宗親征契丹時居然在文書中發現一句“點檢作天子”。這不得不令其深刻懷疑張永德,於是罷免他的實職,以最信任、而且相對缺乏政治背景的趙匡胤取代殿前都點檢的關鍵職務。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周世宗駕崩,樑王郭宗訓繼位,是爲周恭帝,以第二年繼續爲顯德七年,以示對周世宗的無比崇敬,授趙匡胤爲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周世宗郭榮(柴榮)在位僅6年時間,不但沒有被篡位,還整飭朝政,穩定政局,發展經濟,恢復禮樂,堪稱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軍事上四面出擊,在各個戰場均取得重大勝利,尤其是高平之戰,親冒矢石,擊敗了以遼帝國爲後援的北漢軍,使中原避免了在最衰弱的時刻徹底滅絕,無愧爲一位偉大的英雄。宋朝的薛居正、歐陽修、司馬光等史學大家都對這位前朝皇帝不吝溢美之詞,熱情謳歌他的神武雄略。當然,有一些現代人認爲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積弱積貧”的宋朝就不會建立,在他的帶領下,後周可以統一全國,並且收回幽雲十六州,痛擊契丹。這顯然又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觀點,周世宗輕鬆收復的瀛、莫二州(關南十縣)其實本來就是遼軍最難援救的地區,之後也再未從宋朝手中奪回。而周世宗決意攻打幽州,諸軍都很反對,如果他要強行攻打,獲勝的可能性其實也並不大。

事實上,五代中還有一位軍事能力比他更強的神將級人物:唐莊宗(李存勖),其叱吒於戰場之威風,還要更勝於郭榮,當時之世,無人敢攖其鋒,僅論戰鬥力甚至不亞於唐太宗。但在五代這個亂世中,他卻依然被篡奪皇位,身敗名裂。試想如果周世宗攻打幽州一旦不順利,後方很容易發生政變,他像唐莊宗一樣在野外餓凍而死的可能性在90%以上。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北邊急報,北漢又與遼帝國聯軍大舉來侵。範質、王溥等奏請符太后定奪,這些人都不懂軍事,召趙匡胤商議。趙匡胤提出集結主力北上抗擊,把後周的主力部隊都帶走了。剛走到離開封不遠的陳橋驛,軍中一位會看星象的苗訓(《宋史》將其歸入《方技列傳》)說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意思是天有二日,大家得解決掉一個。於是諸軍齊集高呼“點檢作天子”。石守信、王審琦、郭延贇、李處耘等將領找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公開商議擁立新皇帝的事宜。鬧了一夜趙匡胤似乎並不知道,舒舒服服睡到大天亮。天一亮,趙匡義闖進房間要求他稱帝。他一走出房間,又發現大家很有秩序的圍住他,亮出兵刃,一致要求他稱帝。他還沒來得及回答,就有人拿出一件黃袍給他套上了,衆人羅拜。

趙匡胤於是與大家約法三章:“我當皇帝可以,但你們必須聽從號令,善待後周皇室,不許襲擾小皇帝和太后,也不許趁機劫掠士大夫和富庶人家,尤其不準殺害前朝舊官,不然我就不做你們的皇帝。”衆人答應下來,挾着他回開封即位。回到開封,趙匡胤一見到宰相範質,不等他開口就搶先抓住手一陣痛哭:“違負天地,今至於此!”範質手被捏得生痛,還沒來得及回答,旁邊的將校抽出劍厲聲道:“我們沒有皇帝,今天必須即位!”宗訓雖小,難道不是皇帝麼?這些武將的語言邏輯真的很差。範質見勢已不可挽回,於是帶領後周朝臣羅拜匡胤,同意擁立。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周恭帝禪位於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歸德軍即宋州,所以新朝國號“宋”,改元建隆,趙匡胤即爲宋太祖。郭宗訓還柴姓,12年後去世,年僅19歲。至此,歷史意義上的“五代十國”正式宣告結束,共計53年,是中國歷史上不堪回首的一段血腥亂世。當然,本書想要告訴您的是:建隆元年,只是宋朝建立的一年,可以作爲五代結束的具體標誌,但並不完全是亂世的真正終結,宋太祖也沒有完成統一,甚至沒有徹底解決五代更迭的根本問題,這些問題還要留給20年後他的弟弟宋太宗來最終完成。

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19章 劍舞!攻克太原!第50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25章 李繼隆:配饗太廟的戰場指揮大師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72章 風雨飄搖中重新挺立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42章 一個文明帝國的末日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111章 青史留忠魂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42章 一個文明帝國的末日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19章 劍舞!攻克太原!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99章 端平入洛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5章 浴血疆場的勇士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76章 力保四川的吳家兄弟第9章 帝國的統一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68章 神秘崛起的女真部落第46章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第29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2)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69章 奇怪的叛徒郭藥師第49章 名將世家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68章 神秘崛起的女真部落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105章 錯失中興良機第18章 宋遼爭雄,力拔頭籌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2章 不堪回首的超級亂世第103章 恐怖的戰略大迂迴第33章 謝幕:火與霜之協奏曲第32章 遊牧鐵騎的終極噩夢第25章 李繼隆:配饗太廟的戰場指揮大師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15章 熱兵器時代前夕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64章 平夏城的完美之戰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12章 杯酒釋兵權:亂世終結的關鍵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99章 端平入洛第43章 西遼的滅亡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70章 龍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