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江戶

開宏六年,無論是否願意,對於中華帝國的藩屬國來說,他們都必須恪守一些原則,比如使用中華帝國的紀元,而不是本國紀元。而且與過去那種對華官方使用中國紀元,對內使用本國紀元不同,這種“背大忤逆”之舉的代價是極爲慘重的,朝鮮就曾爲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三年前國王以及王世子被廢、衆多朝鮮官員被流放,隨後在駐朝總理大臣的主持下,另立新君,重新委任朝鮮中樞官員,即便是對於事大數百年的朝鮮士林來說,這種衝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絕大多數朝鮮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不僅僅是傳統思想上對於中國的馴服,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抗拒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不過隨後的三年間,駐朝總理大臣陸續通過委任官員等方式,徹底架空了朝鮮王室,開宏七年的朝鮮,與其說是朝鮮國,倒不如說是中華帝國的一個行省。

“背大忤逆”者空其權,那麼順從者又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即便是順從者,也未能置身事外,就像琉球,而在東亞三藩屬之中,最爲特殊的就是日本,在歷史上,日本從來都不是中國的屬國,即便是直到十年前,迫於開國的壓力日本才接受中國的保護。從那時起,日本纔在某種程度上成爲中國的屬國,在中國的保護下,免遭西洋的入侵。

不過,十年的時間,對於德川幕府來說,他們真正深切的感受到,什麼是“引狼入室”同樣,也體會到了什麼是小國之悲。

春天的江戶,雖說還有一個月方纔到賞櫻的時候,但是在上野公園這個日本第一座公園中,每天都會有許多遊人至此,畢竟這裡是日本第一座公園,當然這裡原來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和一些諸侯的私邸,不過儘管如此,在公園附近仍然難免會有一些妓院,總會有人需要藝妓的陪同一同去賞櫻。

而對於大久保利通和他的朋友們來說,或許,上野公園附近的妓院同樣也是他們最好的去處的,畢竟在他們的家中,他們往往會受到監視,而他們往往會先到上野公園,然後在這個四通八達的公園裡逛上一會,然後再躲進事先約定的妓院之中,然後在一起討論時局,正如同當年他們一同創辦“精忠組”初時的一般,經常聚會討論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內東山再起。

只不過,現在東山再起的希望卻正在一點點的破滅,因爲即便是最固執的人,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日本已經被徹底的瓦解了。

“你們看報紙了嗎?”

西鄉盛隆剛一進入房間,就拿着報紙對室內的大久保等人說道。

“肥後的熊本藩接受中國皇帝的賜封了!”

他的話聲落下時,只見整個房間內都是一片愁雲,衆人點點頭,然後只聽到大久保利通說道。

“這可是54萬石的細川家,現在只有前田家還在猶豫,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肯定會接受的,畢竟,天下人都是有私心之人!接受中國皇帝的賜封……私心成國啊!”

大久保利通口中的“賜封”指的是三年前開始,中國皇帝開始越過幕府直接插手各大名的事務,更是通過直接“賜封”徹底的瓦解了幕府在日本的統治,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只有一些不值一提的靠近中國北海省的小藩接受“賜封”,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兩百多年來積累的不滿。

自德川幕府成立之後,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孫後代逼迫每一位親藩大名、外様大名、譜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時間住在都城江戶,另一半時間住在他們的領地(藩)。這種“參勤交代”制度還有其他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將軍能使每個人處於被監控的狀態。此外,大名們維護藩內居所還有他們在江戶的居所的巨大費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費,都需他們自己承擔,這成了間接徵稅,削弱了他們的財力。

對於那些封地數十萬石的大名來說,這種“參勤交代”都是沉重的負擔,更何況是十幾萬或者幾萬石的大名,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因爲這種“參勤交代”而揹負沉重的債務,正因如此,在他們的一些幕僚的建議下,他們開中選擇通過中國的“賜封”避免“參勤交代”,過去他們無力拒絕旨在耗盡天下各藩財富的“參勤交代”,但是現在有中國的“賜封”作爲大旗,他們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加以拒絕。

面對那些藩主通過接受“賜封”拒絕“參勤交代”,扯上中國這面大旗,身爲幕府大佬的井伊直弼反應是遲頓的,他非但沒有改變“參勤交代”,反而要求各藩必須履行“參勤交代”,但是他卻不能改變中國駐日總理大臣爲小藩的撐腰的舉動——五年前,中國向日本派出了總理大臣,初時人們以爲那不過只是禮儀官,甚至他們所居住的城市也不是江戶,而且京都。似乎總理大臣的存在僅只是禮節上的。

可是後來,幕府卻驚駭的發現,他們選擇京都是有目標性的——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通過對天皇的支持,把幕府在日本的統治推翻,然後他們還可以再換一個將軍。在這種情況下,井伊直弼選擇了屈服,

“看看日本的屈服換回來的是什麼?”

西鄉盛隆有些憤恨不平的說道。

“你看報紙上,天皇的年號已經不在,早就換成了中國的年號,所有的學堂都要學習漢語,現在的日本,和朝鮮有什麼分別!”

和朝鮮沒有任何區別,即便是他們並不願意承認,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哎呀,和朝鮮還是有分別的,在朝鮮,駐朝總理大臣可以直接委任朝鮮的官員,可以廢立朝鮮王,而在日本,他們卻把日本變成了兩百多個藩,現在日本已經不復存在了!”

西鄉盛隆的話音落下時,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過去,他們或許不覺得的“藩”有什麼,但是現在,隨着中國的“賜封”,各藩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甚至中國剝奪大名領地的權力也僅限於其“背棄中華”的特定情況下,至於其它任何情況,都不會“建議幕府奪其領地”,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建議,不僅僅只是建議。

極爲廣泛的自主權,使得那些外樣大名不需要再像過去一樣,謹慎的事奉將軍,而是如同獨立王國一般自行其事,甚至像薩摩藩爲了表示對帝國皇帝的忠誠,還主動提出派出一支千人的軍隊,協助帝國軍隊作戰。

面對“賜封”帶來的好處,先是一直爲幕府防範的外樣大名,接着是譜代大名,甚至現在就連同親藩大名也開始選擇了“賜封”,未來的日本將會徹底分裂成由兩百多個“獨立王國”組成的日本,到那時,還會有日本嗎?

“只可惜我們不僅位卑且又遭將軍防範,實在是無力改變現狀啊!”

大久保利通的話讓西鄉默默的點點頭,他們或許有心改變這一切,但是卻沒有這一能力,因爲他們無一例外的在各藩都遭到排斥,就在他的話聲落下時,一旁的一個年青人立即開口說道。

“現狀,即便無力改變現狀,那爲什麼還要改變?即便是現在各藩決心奮起,難道還要尊王攘華嗎?到時候萬一中國大軍進入,又該如何?”

年青人的話讓西鄉隆盛不由的一愣,他驚訝的看着這個陌生的年青人,大久保利通連忙介紹道。

“他是伊藤博文,長州藩士,兩年前受長州藩委派前往中國留學……”

幾乎是在大久保利通剛剛提到伊藤博文曾在中國留學的話還未落下,西鄉隆盛立即皺眉說道,

“難道會如此恐華,原來是南京米吃多了!”

他口中的“吃南京米”指的自然是那些“留華生”,自中華帝國建元之後,各藩一直熱衷於向中國派遣留學生,而無一例外的那些留學生歸國後,都是身居高位,可以說個個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物,他們無不是以說着一口流利的漢語且吃過“南京米”爲榮。

“南京米在學校裡是吃不到的,在學校裡吃的是南洋米!”

伊藤博文毫不客氣的反駁道,

“就是現在的日本,如果沒有南洋米,不知多少人會捱餓!我們能夠吃到“南洋米”這完全是帝國的恩惠,如果不是因爲……”

不等伊騰博文把話說完,那邊訓斥聲就響了起來。

“伊藤,真沒有想到,才短短兩年時間,你居然變成了這事模樣!當年的那個主張攘華的伊藤那裡去了!”

友人的訓斥聲讓伊藤博文的臉色一變,他立即沉聲說道。

“那個伊藤消失了,你們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世界變化之大,根本不是我們所瞭解的那個世界,如果你們到了中國,你們就會知道,現在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而不像現在這樣如井底之蛙似的做井觀天……”

那邊他的話聲剛落,一旁就響起了別人的罵聲。

“八嘎!”

罵聲落下的同時,房間內頓時上演了一副全武行……

“唉呀,我說伊藤,你這傢伙,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久阪玄瑞捂着臉上,一邊走一邊向身邊的伊藤博文抱怨着,儘管之前兩人在妓院裡打成一團,但是當一切結束之後,現在他們卻並肩沿着江戶那狹窄的街道向前走着。

“你不知道,在那種場合,你的那些話會引起什麼後果嗎?”

“我知道!”

伊藤博文點點頭,在點頭時,他都能感覺到頭在痛,先前的撕打咱他吃了虧。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還要說出來呢?你這個傢伙!要是萬一被其它人殺了可怎麼辦?”

好友的勸說讓伊藤博文義正詞嚴的回答道。

“殺了我,這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現在的世界不同於幾百年前的世界,從“尊王攘夷”到“尊王攘華”,我們總是這麼的自以爲是,卻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早就發生了變化,兩年前我和你們一樣,不也是滿腔熱血的以爲“尊王攘華”可以解決問題嗎?……”

兩年前,就伊藤博文被派遣前往中國留學之後,他就與久阪玄瑞、高杉晉作等十幾名志士,潛入新建的中國領事館周圍。那天晚上伊藤博文在前面開路,手持木鋸,鋸斷領事館四周的木柵欄,其他人隨即魚貫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燒彈。隨後,伊藤博文等人返回附近住處,徹夜痛飲,沉醉於攘夷的狂熱之中。那個時候,他甚至還幻想着在到達中國之後,他要把“尊王攘華”的行動帶到南京,帶到中國去。

那個時候的伊藤和其它人一樣,同樣也是一個血氣方剛,相信能能夠“尊王攘華”的青年。可是到達中國之後,他卻被於中國看到的一切給驚呆了,他親眼見到中國發達的物質文明,思想也慢慢的發生變化,認識到僅僅憑着一股保衛民族獨立的熱情去盲目“攘華”,決非上策,只有開國,向中國學習,就像當年的“遣唐使”一樣,通過對中國的學習,實現日本的強大。

“……我最初的想法,想的仍然是日本的強大,那個時候,我覺得,只要能夠向中國學習,日本一定能夠強大!就像歐洲的一些國家一樣,到時候,也許日本會成爲亞洲的英國,但是現在……”

沉默片刻,伊藤博文指着江戶灣中些許桅燈燈光說道,然後有些感嘆的說道。

“你看江戶灣,在這裡也有中國的軍艦,現在,中國的軍艦,不僅在日本人,在南洋、在印度、在非洲,甚至就是在英國本土,都有中國的軍艦,中國的軍隊在全世界進攻着英國人,看似強大的英國人在中國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數以千萬計的英國殖民地現在變成了中國的殖民地……”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厚愛,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o536833,歡迎各位書友的加入,一起討論劇情!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640章 勝利者第615章 機器(第一更)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119章 投名狀(求推薦)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484章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457章 天命所歸(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86章 碎片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248章 殺雞(第一更)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321章 靈感(第二更,求推薦)第575章 勾結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7章 花燭夜(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439章 國藩難爲(第一更)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458章 曾氏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627章 新丁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539章 科隆海戰(下一)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635章 決斷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549章 遭遇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265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174章 ”鐵甲艦“(第二更)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647章 天朝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415章 回家(第二更)第140章 未來(第一更,求月票)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644章 攜手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252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344章 難題(第一更,求支持)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70章 戰火第696章 分艦隊(爲新收求推薦、求收藏)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457章 天命所歸(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強搶民女(第一更,求推薦)第500章 黑血(上)第644章 攜手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442章 新大陸(第二更)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