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

上午七點半,武漢三鎮那充滿煙塵的天空下,便響起了上工的汽笛聲,此起彼伏的汽笛聲一陣緊過一陣,一聲蓋過一聲。如果從武昌城外的楚望臺軍械庫中用望遠鏡看去,整個城市在這一刻都甦醒過來。

現在的武漢三鎮雖然已經不在是督政府所在,已經失去了中樞的作用,但是作爲“九省通衢”之地,憑藉着便利的交通,當然更重要的是憑藉着當年作爲督政府遺留下的工業基礎,現在的武漢三鎮早已經成爲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樣也是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這裡甚至還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口過百萬的城市,從當初的瘡痍滿目,城無餘丁,再到今天城內居民百萬,三鎮居民不下兩百萬,只用了短短數年,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在上工的汽笛聲響起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自行車——這種多年前研製的新工交通工具,現在已經成爲中國城市階層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儘管其價格高達每輛三十餘元,但是仍然受到市民階層的歡迎。畢竟,自行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市民階層於城市中的交通問題。

數以十萬計的自行車在武漢三鎮城區以及郊區的公路上蠕動着。車流和人流緩緩移動,從許多叉路彙集到幹線上,然後再從幹線分散到各家工廠裡。

漢陽兵工廠、通用機械公司、第一模範紡織廠、中央發電廠、武昌船舶工業公司……還有其他一些沒有那麼出名,然而也頗具規模的公司,已經開始了白班的勞動。現在的中國企業已經習慣了現代化的管理,工人們同樣也習慣了白班、晚班兩班倒的生產,每班十一個小時。

十一個小時的工作或許繁重,但是這種受到勞工法保護的工作時間,卻使得中國的工人相比於歐美各國的工人幸福許多,在那裡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而在中國,他們只需要工作十一個小時,而且每隔六天都有一天的休息時間,也正因如此,工人們一直都對皇帝陛下心存感激,畢竟,正是皇帝本人主張的十一小時工作制。

因爲煤炭粉塵的關係,所以用煤瀝青與石子鋪成的道路顯得很髒,騎在自行車上的人們,正不斷的踏着腳踏朝着工廠趕去,督促上工的汽笛聲已經使他們麻木了,他們每天都會趕上六七公里的路,來到工廠,在工廠裡務工。

一但進入工廠之中,他們就立刻像一部機器一樣開始轉動,然後不停的工作,在整個工作過程之中,他們只有30分鐘的午餐時間,以及六次三十分鐘的上衛生間的時間,這是“科學管理”的證據之一,儘管中國並不是最早推行工業化的國家,但是早在多年前,就開始探索起了現代工廠科學管理的創新,從而令工場變成了工廠。

在這一天,依如往常一樣,以武漢三鎮爲代表的中國的工業齒輪正常的運轉着,正常的轉動着。

在汽笛響之前一小時,作爲漢口紗廠總經理太太的李淑芬便起牀了,在家中的僕人準備早飯的時候,她便親自給兒子們穿好衣服,他們是一對雙胞胎,然後便督促他們讀書,直到兩個兒子們背完《千字文》之後,她才滿意的點點頭,儘管現在已經廢除了科舉,不過國學開蒙仍然大戶人家的傳承。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正是他們與尋常家庭的區別。

在兒子們的喝着牛奶的時候——這是從皇家中傳出來的習慣。雖說陛下起於黃岡之後,雖說輕易奪取了湖北,可是戰爭卻也留下了不少烈士的遺孤,於是陛下便創辦了遺族學校,收容和培養戰爭中陣亡者的子女和親屬。爲了養育這些遺族子弟,陛下便命人從歐洲引進數十多頭黑白花純種奶牛,生產出號稱當時中國最好的牛奶。學校規定學生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之後,必須飲一磅牛奶,可以說遺族學校中的遺族子弟都是喝着地道的鮮牛奶長大的。而遺族學校喝牛奶的風氣,還影響了武昌城裡的衆多官紳之家,大家紛紛開始給子弟喝起了牛奶。現在這種習慣早已經成爲一種官紳家庭比較普通的生活習慣。

先看信,沒有,然後便取出報紙來,掃了一眼散發着油墨味的報紙。李淑芬早就習慣了一些現代主婦應該做到的事情——爲丈夫準備好報紙,這是一個現代主婦必須要做好的事情,聽說在貴族家庭,還有專門的僕人用熨斗熨報紙。

因爲丈夫是商人,所以《商報》應該放在最上面,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帝國時報》還有本地的《武昌日報》。現在這些報紙上總是有許多關於戰爭的消息,因爲中華朝與英國正處於戰爭狀態,即便是在《商報》上,與戰爭有關的新聞仍然佔據着報紙的主要版面。

但是李淑芬知道相比於中國與英國之間的戰爭,他更關心美國發生了佔領,不過有關美國內戰的消息通常輪不上頭版,總是擠在裡頁。在國家與他國處於戰爭之中的時候,誰又會注意到大洋對岸的那個國家發生的不值一提的內戰呢?

在李淑芬剛準備好報紙的時候,她看到丈夫走了進來,然後便坐在餐桌旁一邊喝着粥,一邊看着報紙。

“煤炭的價格又上漲了!”

看着報紙上的時價,王雲豐的眉頭緊皺着,嘴裡不滿的說道。

“打了仗什麼都跟着漲漲漲,鋼鐵在漲價,運費在漲價,煤炭也在漲價……”

當然,棉紗以及棉布也都在漲價,戰爭刺激着一切,對於商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因爲現在一個更爲惱人的問題正在困擾着所有的紡紗廠。

“哎,這個月,從美國運來的棉花只有不到30萬包,還不等到武漢,就被上海、廣州的廠子給瓜分了,再這麼下去,這工廠可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之所以王雲豐會發出這聲感嘆,是因爲現在因爲美國內戰的關係紗廠的棉花供應成了問題,一方面是爆漲的行情,而另一方面又是棉花供應不足,這如何不讓他惱火。

“老爺,既然這美國的棉花運不進來,爲什麼不買咱們自己的棉花。”

雖說對於棉花李淑芬並不懂,但是在她看來,這美國的棉花是棉花,中國的棉花怎麼可能就不是棉花?

“你懂什麼,美國棉花絲長質佳,國棉絲短質劣,而且棉中雜質極多、且未曾脫籽,生產多少有不便,雖說國棉價廉,洋棉價高,可若是算起來,真正用起來,價格倒也便宜不了多少……”

就在他的嘴裡這麼說道着的時候,突然,在報紙的一端他看到一個豆腐塊大小的文字,這塊文字頓時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讓他整個人的臉上頓時浮現出滿面的驚喜之色。

“這,這……這實在太好了!”

報紙上有關的紡織業公會向外交部提請要求保護的“中國在美利堅聯盟正常利益免受美利堅合衆國侵害”的消息,對於中國的每一個棉紡織業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身爲美國駐華大使的蒲安臣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這個消息意味着什麼,作爲外交官的他再清楚不過了。

“這是中國可能插手美國內政的信號!”

安國禮的話,讓蒲安臣點點頭,他的眉頭緊皺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儘管他千方百計的阻止南方的特使進入帝都,但是隨着紡織業公會的介入,事態就變得越發的微妙起來,這意味着中國的政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改變。

“中國自己又不是不出產棉花,爲什麼非要美國的棉花……”

安國禮在那裡抱怨着,作爲一個北方人的他,現在顯然忘記了一個事實,就在幾個月前,作爲外交官的他,同樣也涉足美國棉花的對華出口,在過去的幾年間,棉花一直是美國對華出口商品中最重要的一項,正是憑藉着大量對華輸出棉花,彌補了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使得對華貿易呈順差趨向,棉花貿易的興盛,不知道令多少美國商人爲之發財。

當時和許多商人一樣,安國禮恨不得中國永遠都從美國進口棉花,甚至曾幻想過中國人把他們的棉田全部夷爲平地,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試圖通過馴化美國棉種的方式,將美國的棉花移種到中國。

“棉花並不是最重要的!”

搖搖頭,蒲安臣神情嚴肅的說道。

“對於中國來說,棉花不過只是一個藉口,一個他們插手美國內政的藉口,可以肯定的是,中華帝國對於美國一直都是不友好的,儘管他們在口頭上經常說道着所謂的“中美友誼”,但是實際上,我的朋友,這不過只是用來欺騙他人的言語,中國人對於我們,一直都是持以噁心的,他們現在粗暴的干涉美國的內政,就是證明!”

粗暴的、野蠻的干涉美國內政!

儘管憤怒,但是蒲安臣卻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因爲他很清楚,相比於美國,中國的力量實在太過龐大,對於美國而言,現在更需要儘可能的避免招惹這樣的大國。

“閣下,現在華盛頓必須直接回應這些中國人,告訴他們,美國絕對不會容忍任何國家干涉我們的內政,讓這些中國人見鬼去吧!”

安國禮憤憤不平的嚷嚷道,像是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一般,他又接着說道。

“現在的中國並不是幾個月之前,那個時候,我們或許還擔心他們會不會發動戰爭,但是現在,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畢竟他們正身陷與英國人的戰爭之中,感謝上帝,現在最有可能捲入內戰的兩個國家他們之間爆發的戰爭……”

安國禮的態度無疑代表着幾乎所有支持北方的美國人的態度,在中英兩國爆發戰爭的消息傳來時,他們所有人都在心裡默默的唸叨着上帝保佑,甚至就連白宮中的林肯,也是曾發出過這樣的感嘆,畢竟,這意味着他們不可能干涉美國的內政。

“感謝上帝,中國人和英國人打起來了,但是……”

嘴上說着感謝,蒲安臣看着遠處皺眉說道。

“我們必須要考慮到的是,假如中國人向我們提出抗議,要求我們解除封鎖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接受,還是拒絕?”

這正是蒲安臣所擔心的,他幾乎可以肯定一點,中國人肯定會有所行動,他們的外交部爲了讓商人們安心,一定會鄭重其事的向他提出抗議,要求美國解除封鎖。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拒絕他們,難道我們還接受他們的抗議,解除對南方的封鎖嗎?閣下!”

安國禮直截了當的回答道,在他看來解除對南方的封鎖根本就是無忌之談,那是美國的內政,是不容任何國家干涉。便是中國再強大,這種粗暴的行爲也是絕不可以接受的。

“我當然會拒絕他們,而且華盛頓同樣會拒絕他。”

作爲一名外交官的蒲安臣非常清楚,華盛頓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華盛頓的拒絕是肯定的,畢竟美國並不是一個三流弱國,美國不是南美洲的那些小國,面對威脅時,會無奈的選擇接受。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很清楚,接下來中國人會怎麼辦?

“現在讓我擔心的是中國人,中國人他們接下來會怎麼辦?”

“中國人會怎麼辦?”

“是的!”

蒲安臣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我們拒絕之後,中國人會契而不捨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們提出抗議,一次又一次,最終左右會演變成什麼呢?”

這纔是蒲安臣擔心的原因。

“那就讓他們不斷的抗議着,閣下,不要忘了,還有英國,只要英國能夠在這場戰爭中佔據優勢,那麼中國人的抗議,永遠是停留在口頭上的。”

——————————————————————————————————————————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615章 機器(第一更)第117章 騎兵(求推薦)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366章第34章 聰明人(求推薦、收藏)第427章 儀鳳門外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552章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569章 變化第265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442章 新大陸(第二更)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69章 天國暗線(第一更)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415章 回家(第二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49章 遭遇第621章 預備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7章 花燭夜(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449章 離經叛道(二)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80章 父與子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514章 珍珠(上)第215章 危機(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387章 激戰(第一更,今天加更)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207章 決心(第一更)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457章 天命所歸(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143章 說客(第二更,求月票)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33章 不甘(第二更,求推薦)第500章 黑血(上)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428章 天京人心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434章 東與幕(第二更)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369章 湖廣行(第二更,明天加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8章 報復(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463章 合作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667章 奇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