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中國將要挑戰

對於開宏四年的中華帝國的臣民們來說。

他們無疑正在享受着一個真正的“盛世”,至少正在步入輿論界經常提及的“開宏盛世”,當然這個“盛世”,並不是滿清的奴才們的口中的那個自往臉上貼金的“盛世”,更不會出現百姓遞交“策書”要求減免銀糧,減輕負擔,救濟貧民,而被乾隆在和大學士等人反覆多次認真研究了,將遞書者凌遲處死,女眷及未成年者一律發配爲奴。而後乾隆爺“仁慈”,準其弟弟及子侄之斬立決改爲斬監候,秋後處決。這種所謂的“盛世”不過只是一羣奴才們的吹噓罷了。

相比之下開宏四年的盛世是與其說是官府在貼金,倒不如說是輿論界主動提及,在他們看來,開宏之世確實具備盛世的條件——億兆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變,舉國上下的那些曾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黔首百姓,終於吃飽了飯,穿上了乾淨的新衣。

黔首百姓們生活的根本變化,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既然是那些自開宏建元后一直對其推崇“新儒”有着頗多微詞的人們,也不得不承認,開宏之世正在進入書上的“盛世”。

四年間,數以千百萬計的無地、少地貧民被強迫遷往東北、西北以至海外,儘管屢次遭到輿論的抨擊,但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一點就是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在非洲那片也許可以稱之中“中國的應許之地”的富饒大陸,想填飽肚子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稍微花點兒力氣開點兒荒種地,就能吃飽飯,想吃肉的話也很好解決,在草原林地裡有數不盡的飛禽走獸。

漂洋過海移民到非洲移民們經歷了早期的艱辛之後,能獲得的食品供應數量和品質,特別是肉類遠比國內的同胞強了許多。尤其是在適合農業的地區,居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相當滋潤,天天都有酒有肉。即便是在國內的東北、西北的拓荒地,移民們的生活遠較內地的百姓更爲富足,充足的土地使得他們不但能吃飽飯,也能吃到比內地百姓更多的肉食。

而與此同時,科學繁育的良種以及磷肥等肥料的出現以及推廣,同樣改變着內地百姓的生活。當然真正改變人們生活的還是人口壓力的減少,戰爭減少了數千萬人口,千百萬人口的遷移,使得人稠地滿的現狀得到了緩解,而且未來還會有大量的百姓遷往人口稀少的新疆、東北以及蒙古、濱海等地。當然廣闊的殖民地無疑可以吸納更多的人口,這一切最終都會促成中國進入真正的“開宏盛世”。

儘管開宏四年的中國,距離真正的盛世還有那麼一點差距,但是沒有任何人會懷疑,盛世很快就會到來!對此,沒有任何人懷疑。

就在人們滿懷期待的迎接着盛世即將到來的時刻。戰爭卻突然爆發了!

戰爭往往會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爆發。

7月7日。

一份從巴拿馬發出的電報經由紐約發往倫敦,再由倫敦經法國、意大利、埃及、紅海,穿越印度,新加坡,再繞過半個世界,最終從香港上岸,最終傳至了中華帝國的帝都。

這是一份由西洋派遣艦隊發出的密電。

就在這份密電發出的時候,其它內容類似的幾份電報,通過同樣的線路傳至中國各地。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電報的內容就傳開了,全國上下幾十家大型報社,都紛紛將頭版的廣告,變成了一個新聞。

“號外!西洋派遣艦隊於加勒比海全殲英國皇家海軍!”

清晨,在賣報人的叫喊聲中,在那清脆的鈴聲中,聽到報紙上的內容,人們無不是紛紛駐足,買下報紙,報紙上用駭人的巨大黑體字書寫着兩個大字。

“戰爭!”

這是戰爭!

毫無疑問戰爭爆發了!

戰爭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在讓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與最出人意料的對手之打響了!

開宏四年的中國人,並不是20年前不知英吉利爲何的中國人,現在的中國人,已經通過報紙,書籍瞭解到英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

作爲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工業,同樣也擁有世界上最爲龐大的艦隊。在看到報紙上的內容時,幾乎每一個稍有理智的人們心裡都會冒出一個念頭。

我們是英吉利的對手嗎?

在問出這個問題之後,人們自然而然到把目光投向了帝都,投向了位於帝都中央的皇宮,作爲帝國的臣民,他們知道,現在帝國正在面臨着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

沒有任何出人意料的地方當巴拿馬的消息傳來之後,御前會議立即召開了,在武英殿的御前會議上,大臣們爭執着,各自發表着各自的意見。

絕大多數大臣們的觀點都非常清楚——不能與英國打仗。他們的理由非常簡單——中國與英國的力量差距太大!

去年英國的鋼鐵產量是380萬噸,而中國僅僅只有72萬噸,英國是中國的5倍以上,唯一能夠讓大家比較欣慰的是中國的鋼產量十數倍於英國。至於其它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都在數倍以上。

儘管在過去的數年間通過政府的鉅額投資以及銀行貸款,中國的工業規模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但是,與英國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是讓人無法忽視的。面對這種實力上的差距,誰用能夠忽視這一切,拍着胸脯說我們一定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

更何況對於稍微理智一些的人們而言,他們更願意用十年的時間去發展自己,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去用那不過剛剛長出一些肌肉的甚至還有些贏弱的身體去挑戰世界第一強國。

這種不自量力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那將是災難性的!將是毀滅性的。

“……無論如何,以臣之見,只要能夠維持和平時,就必須不惜代價維持和平,這件事必須要通過外交解決,而不能夠進行戰爭……”

作爲文部尚書的郭燾嵩用言深意切的語氣,看着陛下,鄭重其事的說道。身爲文部尚書的他,在過去的四年間一直全力推行着強迫教育,儘管他幾乎不會過問外交事務,但是作爲中樞中,唯一的一個曾經遊歷歐美各國的尚書,他被特准參加這次御前會議。

因爲在所有人之中,他更瞭解英國。瞭解英國維持其霸權的根本,在英國維持其所謂的“世界秩序”時,英國是絕不可能容忍任何國家挑戰他的“世界霸權”,在過去半個世紀中,英國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這一點。

也正是因爲他了解英國,所以,他纔會提到“不惜代價”,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但是他顯然沒有號準陛下的想法。

“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惜代價去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接下來我們很有可能要面對英國不惜代價的報復。陛下!”

“不知郭尚書口中的不惜代價是什麼意思?”

他的話立即遭到其它人的反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對英國妥協,尤其是在這個勝利的刺激下,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幸好現在已經沒有了御史言官,要不然就憑他的那句話,不知道會遭到多少人的彈劾。

“就是字上之意!”

“如果到時候英國人讓我們退出巴拿馬呢?甚至退出非洲呢?是不是也要接受!”

“可以談判,現在咱們還有談判的餘地,畢竟咱們剛剛打贏了一仗。”

儘管主張外交協調,但是郭燾嵩同樣也非常慶幸海軍贏贏了這一仗,而且贏的非常漂亮,全殲了英國艦隊。這會讓中國在談判桌有了談判的籌碼。

“有了這個籌碼咱們才能夠,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當前的危機。”

轉向陛下,郭燾嵩又一次說道。

“陛下,十年,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要爭取十年的時間,哪怕是穿腸毒藥,爲了我中華朝的將來,我們都要忍下去!”

深鞠首的郭燾嵩再次彎下腰身,

“即便是天下所不能忍之事,我們也要忍耐,以臣之見,有了這十年,帝國非但有了第一代忠心爲國之臣民,同樣也有了挑戰英國的基礎,今日或許我們會屈辱的接受一些條件,但是十年後,我們纔會有機會徹底擊敗英國人!”

¸t t k a n ¸¢ 〇

忍天下所不能忍!

在郭燾嵩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宜鋒只是沉默着,實際上他早就已經作出了決定,面對郭燾嵩的反對,他並沒有回答,而是等待着其它人的反對。

“郭尚書,難道說我們就這樣讓英國人欺負嗎?”

“拳頭沒有人家的硬,自然只能讓人家欺負!國與國之間,又豈能意氣用事!國與國之間,是要靠國力說話,而不是一場兩場戰役的勝利!”

面對軍方的反對,郭燾嵩直截了當的回答道。

“如果英國向非洲殖民地發起進攻,我想請問,陸軍到時候,如何保衛非洲殖民地,如果英國在大海上攔截我們的商船,到時候,海軍如何保衛商船隊?我們看似贏了這一場海戰,可是我們面對是一個強國,他們的軍艦甚至都比我們所有的商船都多,”

“他們的軍艦是很多,可是他們的軍艦卻都是落後的,已經被淘汰的軍艦!”

一直保持着沉默的朱宜鋒,看着郭燾嵩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這次事件,或許是危機,但是同樣也是機遇!”

面對衆臣,朱宜鋒用平靜的言語說道。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個事實是,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們的陸軍,海軍,對於西洋列強擁有的技術優勢,正在一點點的被西洋人追平。”

技術從來都是不可能被封鎖的,中國軍隊使用的後膛槍,儘管在歐洲還沒有被廣泛採用,但不過只是早晚之事,因爲法國已經開始使用同類的步槍,至於鐵甲艦,同樣也是如此。

“確實,十年後,我們的國力會比現在增強數倍,但是到時候,我們的技術優勢卻已經完全失去,到時候,既便是我們有了更爲強大的力量,能夠與英國一戰的力量,但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卻是一個更爲強大的英國——他們將會擁有更爲龐大的鐵甲艦隊,更爲現代的陸軍,到時候,我們贏得機會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少了,而現在……”

話聲稍頓,朱宜鋒的雙眼的中透露出決然之意。

“朕以爲,我們必須利用現在的技術優勢,在各個地方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只有如此,纔有希望擊敗這個強敵!”

朱宜鋒之所以會下定這個決心,正是因爲他對英國再瞭解不過,對於這種霸權國家,讓步不可能換來生存,尤其是在這個叢林法則的時代,尊重只有通過戰爭纔有可能獲得。

現在的中國或許是個大國,還維持着千年帝國的那麼點體面,可是從鴉片戰爭起,西洋人對於中國的輕視就一直存在着,如果中國是像法國一樣於西方眼中的“強國”,英國又怎麼可能這麼任意欺凌?

戰爭是贏得大國地位的唯一的方式!

“現在,對於英國,我們有着一定的優勢,畢竟,現在英國的鐵甲艦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意味着在大西洋上,我們的派遣艦隊已經是最具進攻力量的存在,裝備落後的英國皇家海軍將不得不進入守勢,而這意味着,在其它地區,我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在陛下提及其它地區時,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個名詞“香港!”,畢竟,對於中國而言,香港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中華帝國從未曾忘記過那片土地。

“香港?”

看着衆人,朱宜鋒笑了笑,

“香港,我們當然要收復它,但是除了香港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英國已經向我們敞開了大門,現在我們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在這個大門敞開的時候,把可以奪取,都奪回來,當然,我們首先要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回來!”

——————————————————————————————————————

今天只有一更了!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305章 遠東的未來(第一更,求推薦)第648章 江戶第484章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690章 區別(爲新書求推薦、求支持)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138章 鹽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306章 誘餌(第二更,求支持)第419章 向東(第二更)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01章 野蠻人謝爾曼(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39章 國藩難爲(第一更)第504章 天變(求支持)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109章驚怒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164章 辯斥(第二更)第480章 結局(求支持)第506章 指向(求支持)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401章 何爲忠奸(第二更)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213章 經濟(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62章 將功贖罪(第一更,求支持)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443章 歸途(第一更)第323章 交易 (第二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146章 初見(第三更!)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238章 太平變(第二更,求月票)第261章 賞識(第二更,求支持)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439章 國藩難爲(第一更)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458章 曾氏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84章 籠絡人心(第一更,求推薦)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31章 (第二更)第582章 潛伏者(求支持)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514章 珍珠(上)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201章 大報恩寺(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發!求月票!)第505章 外交風雲(求支持)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77章 葛底斯堡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第534章 科隆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411章 天京亂(第二更)第249章 外來者(第二更)第405章 陰影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112章 你該如何(第二更)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118章 奪城第516章 咽喉(求支持)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