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1854年4月17日,中國曆法是個吉日,也正是在這一天,全長12.56英里廣州港鐵路的修通,標誌着鐵路這種現代交通工具進入了遠東這個古老的國家,同樣也意味着,西洋現代工業文明真正意識上敲開了這個古代國家的大門!”

《北華捷報》1854年4月23日

三月二十。

按國人的說法,這一天是吉時,此時的廣州西關碼頭一帶早已經是一片人山人海,那座西式建築旁更是擠滿了百姓,人們的臉上盡是一副好奇、興奮之狀,更是瞧着那鐵路上的正噴吐着濃煙披紅掛綵的火車,而興奮的指指點點着。

而在那用洋灰鋪就的同樣披紅掛綵的月臺上,更是擠站着廣州的官員士紳,在在這些士紳中自然少不了伍崇曜等舊十三行的行商們,雖說行商已廢,但現在這十三家依然是廣東最爲顯赫的士紳。

“這便是那火輪車!”

眼巴巴的盯着那臥於鐵路上的黑鐵製成的火車,瞧着那煙囪中噴吐出的煤煙,伍崇曜更是睜大眼睛,目中盡是不可思議之色。

這一切未免也太快了,幾乎是就在巡撫大人上任伊始,便有幾名洋人便於廣州於番禺一帶江畔之間進行着測量,隨後官府便開始徵收自西關至北郊黃邊村一帶的土地,徵收的土地並不算寬,不過只有五丈餘寬,初時百姓只當是修建官道。

後來百姓才知道是修鐵路,鐵路爲何物,百姓們並不知道,但因爲官府徵地給價頗豐,並且給出在自己的土地上開築工程得工錢的承諾,所以鄉民欣然從事。甚至在許多人看來,這極爲不可思議,似乎繁難之工程竟有歡聲遍野,斯真難得之事。這是因爲除了購地價高昂之外,施工期間又僱傭當地人築路,用的數量很多,有時達2000人之多,每人每日的工錢約有200文,所以纔會有鄉人皆踊躍從事,毫無怨嫌之聞。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條長不過12華里的鐵路,纔會在短短一個半月內築成。現在這條通往黃邊村煤礦的鐵路,對於廣州百姓而言,無疑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與百姓們像是趕廟會看熱鬧似的,在那裡圍觀不同,廣州的士紳們,無不是神情凝重非常,這條鐵路和這列火車在他們面前開啓了一扇新的大門。

“公使閣下,這條鐵路,雖說現在只是煤礦鐵路,但卻也是中國的新紀元,未來它將會一路向北延伸,一路延伸到湖南,湖北,並且從武昌繼續向北延伸,最終它將會連接到中國的最北方,一直到西伯利亞,你知道不能修建鐵路的地方!”

此時的李子淵整個人顯得躊躇滿志,看似平靜的他,內心卻是激動非常。

中國第一條鐵路!

是他李子淵主持修建的!

儘管不過只有區區數公里,甚至就連修建鐵路的鐵軌,不過是英國人在印度修建鐵路時剩下的多餘材料。

但就是這條短只有數公里的鐵路,卻意味着一個新的開始,他是必將掀開中國道路運輸的一場革命。

而他李子淵這是這一切的創始人!這正是他主持廣東所取得的第一個政績,至於其他,不過都是在漢督的指導下進行的尋常工作。

“這條鐵路的路線是由英國工程師勘探,鐵路的鐵軌是有英國製造的,火輪車,同樣也是英國製造的,現在英國的工業品即將在中國的大地上發揮其作用,我相信這正是中國與英國之間,友誼的新開端!”

文翰驚訝的看着面前的這位廣東巡撫,這條鐵路和火車已經證明了,他和清國官員的不同之處,同樣也證明新政府的不同。

但真正讓他驚訝的卻是李子淵竟然能夠用流利的英語和他說話,這完全超乎他的意料,從什麼時候起這些中國官員放棄了他們的自大。

“巡撫大人,正如您所說的那樣,這條鐵路象徵我們兩國的友誼!”

在驚訝中,文翰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回答道,作爲英國駐華公使的他曾經接觸了許多中國官員,但從沒有任何一位中國官員能夠像李子淵這樣,給他帶來如此強烈的衝擊。

在廣州的鉅變發生時,他曾指示“英國的態度是保持中立”,甚至在李子淵查禁菸土的時候,面對商人們的要求,他也要求商人們保持冷靜,表面上他的理由是中國人沒有直接侵害到英國商人的利益。但實際上這是倫敦的直接指示,倫敦要求遠東維持現狀,對於中國的內亂保持中立。

倫敦的要求與現在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戰爭有着根本的聯繫,未來很有可能會爆發戰爭,至少現在國會正在討論這一切。

在英國隨時都有可能捲入一場與俄國戰爭的情況下,維持遠東的現狀,就是身爲駐華公使的文翰所需要履行的職責。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讓步,就像現在他接受邀請出席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的通車儀式,就有與李子淵進行直接對話,希望他做出某些讓步的念頭。

但現在,眼前的這列火車以及李子淵口中流利的英語,完全改變了他的最初想法。

“巡撫大人,鐵路正是由英國人發明的,英國同樣有着全世界最先進的機器技術,我相信在未來中國修建鐵路的時候英國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英國的銀行,甚至可以向你們提供貸款!”

對於任何一個英國的駐外使節來說,商業利益都是他們所必須考慮的,而現在中國人修建鐵路的舉動,將會給英國工業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利益。

對於英國來說,這纔是英國所需要的,至於鴉-片從來都不是英國的利益核心,英國的利益在於工業製造,英國追求自由貿易正是爲了把英國製造的工業品銷往全世界。

“向我們提供貸款?修建鐵路?”

文翰的建議讓李子淵一陣詫異,然後笑着說道。

“這件事兒並不是我所能做主的,但是我覺得有商談下去的餘地,也許你可以到武昌於漢督進行直接面談!”

李子淵不經意間向文翰發出了邀請,邀請英國公使訪問武昌,這是漢督的意思,他只是趁機發出邀請罷了。

“這是邀請嗎?”

如果是在歐洲國家,文翰不會覺得驚訝,但在這裡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邀請,他甚至有些不適應。

在文翰驚訝不已的時候,李子淵看着這火車,有看了一下懷錶,吉時到了!

鞭炮聲於火車站響起,火車同樣拉響了汽笛,這裡火車即將駛離火車站。

“公使閣下您請!”

“巡撫大人先請!”

在兩人的客氣中,李子淵先上了火車,隨後一衆賓客都跟着上了火車。

嘟!

在火車的汽笛聲中,火車緩緩地駛離了車站,整個西關盡是一片驚訝,幾乎每一個圍觀的百姓,都用驚訝的眼光看着那,拖着七節車廂的火車。

他是怎麼在這鐵路上跑起來的?

圍觀的百姓們如此的想到,甚至更多的百姓躍躍欲試的看着那火車站的售票房,想要去買張車票嘗下新鮮。

而對於車廂上的人來說,他們甚至比車外的百姓更爲驚訝,在列車行駛的瞬間,伍崇曜,忍不住用手抓住座椅生怕被甩開。

“咣噹咣噹……”

在車廂的晃盪聲中,伍崇曜驚訝的看着車廂裡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和他一樣,面上盡是驚詫之色,當然也有人和他一樣,神情凝重似乎是在思索着什麼。

“老,老兄,這邊是洋人的火輪車?”

潘仕成的語氣顯得有些緊張,他的臉色煞白,緊張的坐在椅上,甚至就連動也不敢動。

“可不是,過去在洋人的船上看過它的模型,可沒想過會,會這麼快……”

其實這個時候火車的速度並不快,最多不過十英里罷了,但是對於這些習慣了坐轎坐馬車的人來說,這速度委實也太快了。

“快!能再快點兒纔好嘞!”

一旁又有人接腔出言說道。

“要是這火車能夠日行千里的話,那將來豈不就少了長途跋涉之苦。”

盧茂官這麼一說,旁邊的人紛紛點頭稱是,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看來這鐵路當真是個好東西呀!”

“好東西!哼哼!”

那人的聲音剛落,就有人接口說道。

“其他的地方我不知道,可對於咱們廣州來說,這火車可不僅僅只是好東西那麼簡單!”

那邊的話聲傳到耳中,伍崇曜驚訝的瞅着他看去。

“難道他和自己想的一樣?”

在衆人的注視中,只看見那個年輕人鄭重其事的說道。

“對於咱們廣州來說,這火車卻是救命的東西,你們看到這火車沒有?”

年輕人的首向後指了一下。

“整整七節車廂!兩節做人,五節拉貨!你們想想,要是有一條鐵路,當真像巡撫大人說的那樣能夠從廣州一直通往武昌,沿途穿州過府,各地土貨齊聚火車,有火車載運至廣州。各國洋貨雲集廣州,再由廣州發運之內地!到時候我廣州焉能不恢復往日之繁榮!”

第353章 改造(第二更,求支持)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420章 論誅(第一更)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178章 艦隊(第三更,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52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149章 胡潤芝(第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64章 將來計(第二更,求推薦)第11章 坑的就是你(第一更,求推薦)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24章 屠場(第二更)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68章 過湖第571章 新大陸的迎接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502章 黑血(下)第572章 倫敦憂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薦)第130章 阻斷(新書上架求支持)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47章 開玩笑嗎(求推薦、求收藏)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484章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第426章 東進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678章 夜話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459章 父與子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299章 濟州(第二更,求支持)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672章 終局(第二更)第647章 天朝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548章 大西洋上第644章 攜手第140章 未來(第一更,求月票)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569章 變化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514章 珍珠(上)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218章 碩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42章 德意志第546章 動員(第二更)第228章 着眼未來(第一更)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117章 騎兵(求推薦)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409章 銘記(第二更)第569章 變化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316章 煉獄(第一更,求支持)第682章 爲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