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兵器三

扶蘇聽得從內心裡**了一聲:“天啦,秦國的這些老祖宗都是些什麼人啊?他們簡直已經把殺人的機器做到了最最完美的地步!最完美的兵器,再加上最勇猛的戰士,怪不得六國都會被打得望風而竄呢!”忽地扶蘇想了起來,問讋道:“那秦弩製造得這般複雜,是不是還有防止他國仿造的意圖呢?”讋得意的點了點頭道:“公子所言甚是,我秦弩休說是草原蠻夷搶了去,便是關東六國偶爾所得,也是絞盡腦汁而難以複製!”

扶蘇暗挑大拇指:“高,實在是高。日後和草原蠻夷打仗時,就用秦弩射他孃的,保證射得他們哇哇叫,別別跳!”

忽地,扶蘇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實道:“工師,爲何只看見弩,而沒有弓呢?”讋笑笑道:“我們秦國基本上很少用弓來做戰!主要是因爲弓的射程太近,而且準確性也比較差!但是一些將領和特殊作戰時還是要用到的,不過我們工造卻並不生產弓!”扶蘇撓了撓頭,看來弓這玩藝在秦國沒有什麼市場,幹不過弩啊!

弩弓講完了,衆人繼續向前,很來到了製造箭矢的地方。扶蘇拿起一個剛剛製成、甚至還有些滾燙的小箭頭,仔細打量起來:箭頭呈現三棱形狀,各個剖面光滑異常,切口也非常鋒利,顯得寒光閃閃。製造絕對精良。

扶蘇有些吃驚道:“工師,這些箭頭爲何全是三棱形狀?”讋笑道:“稟公子,相比其它形狀的箭頭來說,三棱形狀在射擊時飛行更加平穩,而且在擊中敵兵時擁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輕易擊穿鎧甲、侵入人體!這是我國匠師歷經無數次試製才確定下來的!”

扶蘇忽地想了起來:現代的子彈頭不也是三棱形狀的嗎,秦軍對箭頭的設計思想竟和現代的子彈有異曲同工之妙。厲害,太厲害了!現在的扶蘇只有吃驚的份了!

於是,興奮不已的扶蘇又撿起了幾個小箭頭,放在手中打量起來。忽地扶蘇感到奇怪,急忙拿起兩個箭頭將三棱的各個剖面對接在一起,竟然完全合縫。於是,驚喜的扶蘇一連拿了十數個箭頭相試,結果不僅每個箭頭的三個剖面大小、外形完全一致,就是不同的箭矢之間也幾乎沒有任何差異。扶蘇從內心裡再次大大地**了一聲,腦袋裡冒出了三個斗大的字:標準化!

扶蘇有些顫抖地問讋道:“這類箭頭怎麼會大小、形狀完全一致?怎麼會一點沒有誤差?”讋有些奇怪地道:“這沒有什麼啊。不僅僅我們這個工造的所有兵器大小都絕對一樣,而且所有秦國的兵造製造的兵器大小也是完全一樣的!”扶蘇睜大了眼睛道:“這怎麼可能?”扶蘇不敢、也不肯相信!

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道:“真的公子,小人哪敢騙您啊!大秦所有的兵器其大小、形狀、重量等等都是有明法歸定的。一般來說,每一樣兵器出現時,我大秦都會選擇設計最好的一件、以律法的形式將他的大小、形狀、重量固定下來,然後發到全國各地的兵造,讓各兵造依法制造。如果有製造失誤、不合要求者,那可是輕者鞭刑,重則殺頭乃至滅九族的大罪啊。誰人敢馬虎半點!”

張大着嘴的扶蘇現在已經感受不到多少驚訝了,今天的驚訝實在太多了,秦人連‘標準化兵器生產’這類超級生產技術都給搞了出來,還有什麼不能達到的呢。

忽地扶蘇想了起來,問讋道:“可是,一般來說,一個工匠製造兵器大小可能完全一致,但不同的工匠製造的兵器大小也能完全一致?”扶蘇有點窮追不捨的味道。但讋顯然對其本身職責十分精通,平靜地點了點頭道:“是的公子,每種兵器,朝廷都有完全一樣的模具發下來,任何人都要依着照做。而且製造完成時,將由各匠房的主管丞(相當於車間主任)來用模具親自檢驗,如果有不合格的絕對不能出廠,工匠也要受罰!如果認爲合格了,便要工匠、丞、工師三層全都給在上刻名留證,號爲‘物勒工名’。比如說這個箭頭吧,公子請看,上面刻有(十七年國尉尉繚造,工師‘讋’,丞‘義’,工‘成’)這幾個字,指的便是:這是由國尉大人監造的,審覈同意入爲庫的工師爲臣下,檢驗的匠房丞爲‘義’,直接製造的工匠爲‘成’!如果日後,軍中舉報兵器製造**、出了問題的話,我們工造從我至丞、到工匠都可一查到底,全部受罰。輕者受鞭、重者處死!絕沒有人敢玩忽職守的,所以我大秦的兵器之精絕對甲於天下!”

扶蘇現在只有點頭的份了,有這樣嚴密、先進的兵器工業做後盾,秦軍要是還打不了勝仗,那簡直就是一羣豬了!

緊接着讋帶扶蘇等人蔘觀了第四個工造:矛戟匠房。

這是專門生產大型兵器如長矛、戟、鈹等兵器的地方。扶蘇對長矛和戟這樣重兵器十分熟悉,但對鈹不知道是何種兵器。經過仔細觀察,扶蘇發現:鈹這種兵器實際上是以一把縮短了的青銅劍安裝在長長的木柄上而形成的一種兵器。恍然大悟的扶蘇這才猛然醒悟:原來鈹是這樣的一種兵器啊!怪不得現代有不少考古學者在鈹的木柄經過長久歲月腐爛以後、以爲鈹只是一種青銅短劍呢!

不過好在現在扶蘇等人的腦神經已經是十分的堅強,所以見到寒光閃閃、鋒利異常的各式矛、戟、鈹等兵器時已經沒有任何驚異之處了。雖然從內心裡衆人還是對這些威力巨大的重兵器感到有種發自內心的恐懼之處。

忽地,扶蘇來到了存放成品重兵器的地方,不禁又愣了一愣,問道:“工師,爲何這矛、鈹、戟三樣兵器的長度完全不一樣呢?”

讋回道:“矛長二丈七尺(約合六米三!!),是步兵軍陣的除弩兵外的最突前兵種,他們的兵器要直接對準敵軍,所以按照一寸長、一寸強的經驗,將矛製成這般長度。通過秦軍試用經驗得出,三丈長的兵器是一般兵士所能使用的極限長度,所以爲了靈活起見,才減成了二丈七尺。鈹長一丈五尺(約合三米五),鈹兵位於矛兵之後,護衛軍陣。由於矛兵長矛太長,雖然突擊起來威力巨大、不可阻擋,但萬一被敵軍突入陣中,矛兵長矛巨大便沒有了近戰能力、只能任敵宰割。這時便由鈹兵上前突擊,阻擋敵軍。戟長一丈二尺(約合二米八),戟兵最善近身格鬥,如果前面矛兵和鈹兵兩道軍陣都被敵軍沖垮了,就輪到戟兵們揮戟上陣了!這些重兵器的長度和重量都是按照最佳的戰場經驗而配製的,所以用來征戰沙場、衝鋒陷陣那是威猛無比!”

還有什麼說的,扶蘇只有猛點頭了,誰叫自己對秦的兵器工業幾乎一無所知呢!

最後一個匠房:兵甲匠房。

這是一個綜合起來的匠房,生產各種盔甲、戰車以及其它等物。

相比起前面四房來說,兵甲匠房給扶蘇等人帶來的震撼就小得多了,但僅僅從一些小事上面便可看出秦軍對兵甲的嚴格程度:秦軍的甲衣主要是皮甲,只有部分大將才用金屬製成;而秦軍的所有的皮甲則全部由皮條和筋條縫製而成,其針腳有粗有細、有長有短、工藝也各不相同,但絕不允許出錯。甚至連每片鎧甲上面要有十八個針孔都規定得一絲不苟,一旦查出漏扎一個,逢制的女匠便要受到警告乃至鞭刑的處罰!(扶蘇流汗,大腦裡只有一個字:嚴!)

而秦軍的戰車也造得十分的強悍、堅實,爲了保證戰車的堅固性,甚至連某某部位要訂幾顆柳釘也是規定得清清楚楚。更爲令人震驚的是秦軍戰車先進的車輪設計:青銅打造的車輪十分的精緻、結實,不多不少三十根類似於今天自行車鋼絲的輻條分散了車身對輪圈本身的壓力,使得戰車跑得又快又穩;至於車轂的加工複雜性則更遠遠地超過了今人的想像:它只有兩端和車軸相連,中間卻是一個鼓腹的空腔,空腔灌滿了油脂,起到了今天類似於潤滑油的作用,使得車轂和車軸的摩擦更加的靈活,也便行車更加的輕捷!

扶蘇看得也是大爲驚訝:怪不得當年四十萬趙軍在長平之戰中竟被白起所派的一支只有兩萬五千人的車兵部隊生生的扼殺了後退道路呢!有這樣強悍的戰車,衝鋒陷陣起來自是猶若泰山壓頂般威猛無比、勢不可擋!

………

日暮終了,扶蘇和衆人告別了讋回宮而去。路上一行人都沒有說話,顯然都在爲秦國龐大而先進的兵器工兵而感到深深的震憾。扶蘇長吸了一口氣:秦國有這樣的實力,的確能夠讓一個小孩馬上取得天下,何況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呢。六國的滅亡,的確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啊!

想到這裡扶蘇不禁暗暗下定了決心: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其不少治國、治軍思想甚至在現代都是十分先進、十分實用的,我決不能坐視着它毀滅在那些奸臣們的手中。爲了權力,我將排除萬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第8章 成仁第19章 趙亡一第11章 劍技二第5章 封禪二第11章 鬥智二第3章 意外事故第11章 美人二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31章 彭城之戰第4章 草原雄鷹第11章 抽薪第4章 齊風第2章 策劃新書隱龍變火熱上傳中第3章 真情第4章 蛇戰第4章 魚腹浦第6章 反撲一第6章 奪山第1章 破曉第9章 絕殺第3章 劫糧第1節 死節第7章 革新第18章 扶蘇變法第4章 洛陽遇刺第6章 破襲一第2章 中央集 權第6章 才女第13章 忠魂二第4章 比試第30章 齊國之亡第4章 拜師第3章 諸葛連弩第5章 劍訓第6章 精騎第5章 故人第1章 伐楚第6章 徐福第11章 美人二第8章 反擊一第5章 雄第2章 中央集 權第5章 爵士聲明第3章 成長第2章 運籌帷幄第10章 渡河一第22章 楚國之變第8章 全面佈局第2章 初政二第2章 立威二第9章 定甌第12章 誘敵第3章 象戰第2章 豪俠第3章 耐力第9章 突圍第4章 恩威新書篡隋發佈第15章 忠魂四第2章 夜郎謙恭第7章 比武一第8章 相持一第3章 謀算第6章 破襲一第7章 比武一第8章 圍殺第8章 千古忠烈第1章 序第3章 遠謀第5章 美人計一第13章 順勢第5章 強者二第16章 忠魂五第12章 霸業血途第15章 恐慌第7章 破襲二第6章 登島第9章 說服第1章 劍鬼第12章 忠魂一第11章 劍技二第1章 襲取南郡第4章 齊風第7章 郢城風雲第5章 地下城第2章 怒殺第30章 齊國之亡第6章 反撲一新書中國龍組2預告第10章 大戰前奏第4章 燕丹第11章 磨刀第6章 奪山第3章 從軍第3章 大封功臣第6章 衝突第13章 順勢第26章 再戰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