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

如下

秦國咸陽,皇宮,南書房!屋中,三腳獸爐裡炭火熊熊,將刺骨的嚴寒盡皆擋在門簾之外,使得屋中盡是融融的暖意!

扶蘇坐在案後,正用御筆在寫着什麼。隨着歲月的流逝,已近四句的扶蘇更加的成熟了,正處於黃金年華的他看上去更加的威嚴、更加的穩重,此時像一個卓越的帝王更勝過一個不敗的名將!

忽地,一臉嚴肅的扶蘇放下了御筆,偎依在扶蘇身旁的呂雉輕聲道:“陛下,寫完了?”扶蘇點了點頭,笑道:“你幫聯看看!”“嗯!”乖巧的呂雉隨着歲月的流逝卻更顯得嫵媚、豐腴,風情萬種!

呂雉接過那潔白的御紙,看着上面蒼勁有力的大字,輕聲念道:“

儘管黃塵萬丈,

卻擋不住馬蹄聲急;

儘管戰旗翻卷,

卻指引狂悍的攻擊。

大漠裡,

一支煌煌大秦的威猛之師,

傲視長河落日孤煙直;

黃塵中,

一支披甲執銳的獵獵兵團,

驕聞勝鼓連天捷報傳!”

呂雉驚羨地點了點頭道:“陛下,好氣勢、好雄壯啊!不過陛下,這是賦嗎?”扶蘇笑道:“不是,那種虛華浮誇的東西寫來有什麼意思,這種體材就叫做新體詩吧!追求文字的奔放和優美,卻不拘泥於格式!這是聯親筆爲得勝的將士們所做的慶禮!來日,聯將這首詩親自懸掛於‘千古忠烈祠’中,祭祀那些爲國捐軀的將士們!”

呂雉聞言撒嬌道:“陛下都從來沒爲臣妾寫過一句話,臣妾不依啊,我也要一副!”扶蘇有些頭痛,眼睛轉了轉,便有了主意。笑道:“好,沒問題!你看聯寫來!”說着,扶蘇便將李延年的一首名曲寫了下來。

呂雉喜孜孜地接過御紙,讀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永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呂雉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急忙藏在懷中道:“謝謝陛下賞賜!”

扶蘇悄聲道:“你自己藏好就行,莫要讓皇后她們知道了,否則人人都來向聯討要。聯可就黔驢技窮啦!”呂雉會意,調皮地吐了吐香舌道:“是,陛下,臣妾知道了!”

扶蘇笑了笑,向外喊了聲道:“福!”正在偏房侯着的福連忙奔了進來,恭聲道:“陛下,奴婢在此!”扶蘇正色道:“三天後,擊滅匈奴的將士們便要得勝還朝,宮中一切歡迎事宜可安排妥當?”

福忙道:“陛下放心,奴婢保證萬無一失!”扶蘇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辦得不錯。還有,三天後將翁仲、灌仁、方拓三人的家眷亦接到凱旋門,聯要和他們一起歡迎歸國地將士們!”“是。陛下!”

“你下去吧!”

福躬了躬身,退了下去!

扶蘇站起身來。來到後窗前,看着窗外飄飄的雪花,心中感慨道:“雪花年年依舊,世事卻不知轉變了多少輪迴!今天。我大秦最大的心腹之患終於翦除,屬於我巍巍大秦的時代終於到來!大秦的祖先們,炎黃諸帝們,看吧。華夏帝國將在聯的手中威鎮萬邦、流傳千古!”

三天後,凱旋門外。

野外白雪飄飄,萬千飛絮籠罩着蒼茫的天空,竟有一種悲壯、蒼涼的美;刺骨的寒風不停地呼嘯着,捲起地面上的雪糙四處亂擊,啪啪作響,直將冬地蕭瑟和心的悲傷映襯無遺!

寒風飄雪下,沿凱旋門一字排開十萬名威武的秦國禁軍將士,那一片巨大而淒厲的黑色似乎將氣氛映襯得更加悲壯和蒼涼。這些蓋世的猛士在這樣的嚴寒下兀自屹立不動,任憑森寒的風兒撕扯着臉頰、冰冷的雪花飄落頸間卻依然似毫無知覺,這一切只因爲他們胸膛中燃燒着一着火:那是一種驕傲,一種自豪,他們是無敵的大秦軍團的一員!

城門正中,站立最先地赫然便是秦軍將士們熟悉而崇拜至極的偉岸身影:黑底彩繡滾龍袍映襯着那強健的身軀,透露出一種強大地王者威嚴;眉毛上、頭髮上已經白了,被寒冬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雪粒,使得扶蘇看起來別有一種成熟而穩重地氣度!

在扶蘇的身後,則是幾乎上千名秦國文武官員,爲了歡迎立下蓋世奇功的大秦將士們凱旋歸來,咸陽城內六百石以上所有官員傾巢出動,擺出了最最隆重的歡迎架勢!

風依然在吼聲,雪依然在飄,大秦凱旋地將士們啊,你們快回來吧!

忽然,遠方響起一陣悲壯、隆重的戰鼓聲,扶蘇的眉毛一動:“回來了!”揮了揮手,沉聲道:“擊鼓,行‘將軍令’,歡迎得勝的將士們!”“喏!”

立時間,侯立在道旁寒風中地大秦皇家鼓樂團的樂師們抖擻起精神,哈了哈凍得有些發麻的手掌,奮力重擊起一百二十面牛皮大鼓來。霎那間,一陣雄壯、激昂的鼓點聲竄入空中,那火熱的激情立時擊碎了刺骨的嚴寒,在天地間點起了一把熊熊的烈焰!

鼓聲如雷,蹄聲滾滾中,一支鋪天蓋地、無邊無涯的鐵騎從天際滾滾而來,宛若無敵威猛的蒼龍般氣勢磅礴、不可一世!

忽地,扶蘇舉起了手,大喝一聲:“秦——風——!”立時間十萬禁軍將士們奮力頓戟大呼:“秦風!秦風!秦風!……”巨大的聲浪立時將本已火熱不已的情緒上再澆上了一桶滾熾的沸油,天地間所有的人心目中此時都涌動着一種‘我爲我是秦國人而自豪’的激情!

滾滾的蹄聲在巨大的聲浪中迅速逼近城門,遠遠地,蒙恬、韓信、李信三人翻身下馬。隨後的秦軍騎兵們亦是整齊劃一的一齊下馬,昂起頭顱,自豪而驕傲地邁向凱旋門而來——今天將是他們人生中最爲風光地日子!

“臣蒙恬(韓信、李信)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數萬歸來鐵騎亦隨之而拜,山呼萬歲!

扶蘇心潮澎湃,急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了一下心神。上前將蒙恬三人扶起,感慨地道:“你們幹得不錯,擊滅了匈奴,至少可保我大秦百年平安,這裡,聯要代表全體民衆謝謝你們啊!”

蒙恬恭聲道:“陛下過譽了,沒有陛下統御有方在先,就沒有臣等奏凱漠北於後!”

扶蘇感慨地道:“你們不必過謙嗎,聯的功績歷史會銘記,你們的功績任何人也是無法抹殺的!這次出征。又有五萬將士魂歸異域,他們都是大秦的英雄啊!翁仲將軍、灌信將軍、方拓將軍的骨灰在何處,他們的家人都來了!”

蒙恬忙向後揮了揮手,有三名秦軍將士捧着三將的骨灰和靈牌走了上來。立時間,扶蘇身後一片哭泣之聲,卻是翁仲三將的家眷見景而泣,淚雨紛飛。

一時間,凱旋門前瀰漫着一股悲壯、淒涼的氣氛。

扶蘇亦是傷感道:“三位將軍爲國血戰而死,其忠、其勇可驚天地,理應接受萬民崇拜!尤其是翁仲將軍。宛殺國賊趙勝在前,又手刃賊酋冒頓在後,其功勳更是蓋世。聯決定爲翁仲將士鑄一銅像,置於‘大秦英雄殿’之前。讓世世代代地國民記住這蓋世的猛將。其餘將士的骨灰和靈牌全部供奉於‘千古功烈祠’,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榮譽!”

寒風飄雪中,頓時一片悲泣之聲。忽然間,寒風陡地猛烈起來。發出劇烈的咆哮之聲,好像萬千的忠魂發出欣慰的歡呼聲。

扶蘇忽地擡起頭來,奮力大呼:“忠——魂——歸——來——!”

“忠——魂——歸——來——!”天地間響起一片雄壯而淒涼的吶喊聲,爲那些死難在異域的大秦勇士們遙祭招魂!

陡然間。雄壯、激昂的‘將軍令’又起,在那激情地鼓點聲中,翁仲之子翁雄、灌仁之子灌圖、方拓之子方義捧着亡父的骨灰和靈牌走在最前,扶蘇、文武百官、歸來大軍隨後通過凱旋門。

霎那間,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涌起,激情難耐地百萬咸陽民衆發出的巨大聲浪歡迎得勝歸來地大秦勇士。此時此刻,那種身爲大秦國民的自豪感開始深深地刻入百姓們的骨髓之中!

最後,五萬忠魂被供奉於‘千古忠烈祠’接受國民朝拜,而英雄蓋世的翁仲則被鑄成銅像世世代代鎮守在‘大秦英雄殿’之前!這些死去地忠魂自此默默守護着他們曾經爲之浴血的龐大帝國,激勵着一代接一代的後世子孫踏上爲國拓土的征途!

自此,在世界遙遠地東方,秦國一超獨大,威鎮萬邦!

一年後,秦國爲了永久控制大草原,開始向茫茫的北疆進行大規模的移民,五十年後,秦國人的足跡終於踏遍了北方蒼茫的草原!自此,草原不復爲遊牧民族所獨有,永久納入了中華版圖之內。

五年後,扶蘇使韓信爲帥,領精兵五萬出兵東北,收伏扶余、慎沃、高句麗諸小國。又三年後,秦國勢力延伸入朝鮮半島。

十年後,秦國以大月氏新帝對扶蘇不敬爲由,以老將蒙恬領精騎二十萬西征,大破大月氏,盡取其國土。自此,秦國打通西域之路!

十三年後,秦國撫平河湟等地羌人諸部。

十五年後,秦國以河西走廊(大月氏舊地)爲基地,恩威並施開始經營西域,又五年後,龐大的西域落入秦軍之手。

二十年後,日益強盛的秦國在東海之濱籌建海軍部隊,歷時十年,建立了一支當世無比的強大藍水海軍。先後取下今日本、臺灣、海南等地,勢力逐漸滲入東南亞!

三十三年後,亨年七十歲的扶蘇退位,將帝位傳於其長子贏則,此時贏則亦四十七歲矣!

三十六年後,亨年七十三歲的扶蘇病逝於咸陽驪山溫泉宮。歸葬之時,百萬咸陽軍民盡皆哭聲震野,盡舉白皁黑幡,爲他們最敬愛的千古大帝送行。後扶蘇葬於驪山之畔,與始皇相伴!

雖然扶蘇故去了,但他爲後世子孫留下了一個北起今貝加爾湖,南至今南海、西起今巴爾喀什湖、東至今日本的龐大帝國以及一種積極進取、永不停止的民族精神!後世炎黃子孫這樣評價這位偉人:他給了一個偉大民族應有的尊嚴和榮譽,他奠定了中華民族牢不可破的民族根基,他形成了中華文明先進而強大的持久生命力,他之功勳千古永存!

巍巍秦風,浩蕩萬里,恩澤百代!——《鐵血大秦正傳至此結束!

第13章 章邯背反第6章 精騎第32章 霸王絕唱第3章 自陷新書隱龍變已經上傳新書公告第5章 封禪二第1章 烽起北疆第2章 奇謀第7章 郢城風雲大秦後續隆重推出第18章 扶蘇變法第2章 出征第19章 韓信發威第3章 王賁第10章 渡河一第4章 拜師第9章 滅魏第6章 韓信的‘狡’第10章 神箭第17章 忠魂六第1章 廢城第5章 學藝一第8章 圍殺第5章 地下城第9章 定甌第1章 洪災第6章 登島第9章 滅魏第6章 學藝二第4章 拜師第16章 突襲第6章 集中答書友問第13章 全殲第9章 敗露第9章 說服第6章 精騎第2章 奇謀第1章 起意第8章 博浪沙(下)第10章 渡河一第11章 水戰第18章 伏兵第12章 滅閩第8章 革新二第8章 縱火第8章 圍殺第6章 韓信的‘狡’第31章 彭城之戰第8章 酒樓第1章 邊訊第8章 反擊一新書背景第10章 鬥智一第5章 狙殺第7章 鐵騎第17章 燕趙風雲第1章 序第9章 國破(上)第9章 突圍第7章 刺客第6章 破襲一第9章 敗露第3章 羣英第3章 謀算第7章 血戰第1章 秦恨第30章 齊國之亡第5章 雄第7章 鐵騎第1章 破曉第3章 祖龍之死第9章 張跡歸來第14章 入秦第5章 封禪二第5章 結義第13章 帝國朝陽——終章第20章 龍且之死第2章 兵器二第8章 成仁第7章 炸塔第9章 滅魏第3章 諸葛連弩第2章 策劃第5章 學藝一第12章 忠魂一第3章 王賁第2章 出生第7章 蒙恬的智第1章 破曉第14章 慶祝第3章 謀算第4章 恩威第7章 破襲二第6章 徐福第1章 大亂是福第5章 雄第2章 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