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拉人入夥

一夜廝殺,一夜奔襲,倒也不是沒有什麼收穫。

除開了從地堡當中翻出的不少糧草和勉強能用的火藥之外,袁崇煥他們這支三百人的隊伍後邊,又帶上了數十個面黃肌瘦卻身披建奴戰甲的男人。

騎在馬上,雖然說廝殺了一整晚,袁崇煥卻也不覺得自己的身上有什麼難受的。

這沿途上救下來的遼民,少說也有數百人了。

這些人,幾乎都是在高第的一紙調令之後家破人亡無處可去的可憐人。

抱團在關外求生,卻又不願意去寧遠城中受人管轄。

結果就是到了面對建奴的時候,只能任人魚肉。

女子被擄走,男人被殺掉,小孩運道好的被殺掉,運道不好的,就會被建奴當做食糧,帶在馬上割肉。

袁崇煥見到了血腥,見到了野蠻,更是親自在戰場上殺了個七進七出,此時的袁崇煥,早已洗去了一身的文人氣,洗去了一身的天真。

反而變得更加像是一個從陰曹地府中爬出來的復仇惡鬼一般。

雖然說,這個復仇惡鬼在面對大明百姓之時,還是極爲和煦的。

天,破曉了。

伴隨着一絲白色從天邊升起,袁崇煥勒住了自己的戰馬,看向了方纔被解救出來的一支遼民,看着他們戰戰兢兢劫後餘生的樣子,低下了頭,一字一句道:“如今望海臺有着遼民數萬,你們若是實在不願意歸了寧遠城的話,可以去望海臺投奔望海臺的遼民。”

“數萬遼民,據城而守,建奴倒也不敢輕舉妄動。”

“若是返回了寧遠的話,你們關內若是有親人,那麼不如就回關內吧。”

“關外苦寒,而且大戰將至,不論如何,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不過,本官還是有一番掏心窩子的話,想要跟諸位父老鄉親說。”

“身爲關外百姓,父老鄉親們,大多都是隨着本官一同修繕過城、堡的,經歷了這一番亂命,流離失所的後見識過建奴兇殘的你們,在知道大戰將起的時候,也許會覺得大明沒有什麼勝利的機會,會覺得無非就是再度葬送大明的好兒郎們。”

“如同薩爾滸一般。”

“可是,同樣如同薩爾滸之後一樣,他們的貪婪,他們的殘忍,一點都沒有改變。”

“百姓如同牛馬一般,任由他們凌辱蹂躪。”

“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也不是少數。”

“如今的遼地漢兒,或多或少,都和建奴有着那麼一點‘血海深仇’!”

“和建奴打這一場,決定的不僅僅是關外的歸屬,更是一場復仇!”

“一場爲了無數同胞,爲了無數被建奴殘害的兄弟姐妹,父老鄉親那在天之靈的復仇!”

“明金不兩立!”

“父老鄉親們,你們覺得本官說的,對嗎?”

遼地百姓,幾乎都知道薩爾滸之戰大明慘敗的事情,也就是這件事情,才讓遼地,成爲了一片幾乎不再信任朝廷的飛地。

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罷,在這塊地面上,都能夠騎在普通漢家遼民的頭上拉屎撒尿。

因爲大明,輸的實在是太慘了。

而伴隨着高第的一紙調令,無數陳兵在外的大明戰卒,被召回了關內,丟下了無數的武器糧草,除了富了一波山匪流寇以及蒙女遊騎之外,更是讓大明幾乎全失了遼地人心。

也就多虧了袁崇煥曾經和孫承宗一同在遼地幹實事,勉強有了那麼一點名望聲望,才能夠讓他們,能夠穩定住遼東的人心。

要不然袁崇煥在朱由校等人的心裡地位也不會這麼重要。

孫承宗是定海神針,需要坐鎮山海關,可是寧遠的袁崇煥,卻也能夠起到一杆旗幟的作用。

而此時,這些自願留在軍中的遼民,自然都是被袁崇煥這杆旗幟說動的人。

家已經沒了,國給了重建家園的希望,爲何不去拼一把?

這是一個很樸實的念頭。

那些去了寧遠,去了山海關,去了望海臺的人,許是拖家帶口,許是老弱病殘,可是他們這些身體健全,也沒了牽掛羈絆,不知道活着意義而且和建奴有着血海深仇的人們。

自然想着拼一把。

建奴也是兩條腿撐個身子掛個腦袋,也不是什麼三頭六臂刀槍不入的怪物。

被殺,也會死。

被傷,也會哀嚎。

雖然說建奴兇殘,可是這些兇殘的建奴也沒有和小道消息裡一樣,動輒數十人就能追殺大明數千人馬啊!

相反的,數十人的建奴散兵,在面對袁兵備這個好官帶着的大明騎兵的時候,往往都是被摧枯拉朽一般斬殺殆盡的貨色。

雖然袁崇煥已經說過類似的話語很多次了,可是袁崇煥發揮出來了他作爲文人的能力。

一整晚,同樣意思的一番話,被袁崇煥幾乎不重樣的複述了七八遍,而每一遍,都會有那麼幾個遼民被袁崇煥說動,願意和建奴拼命,和建奴,幹到底。

這就是袁崇煥作爲旗幟的作用。

眼見着百姓都陷入了共情當中,袁崇煥趁熱打鐵道:“但是不論如何,本官是不願意大家再次陷入戰火之中的。”

“有一番掏心窩子的話想跟大家說。”

“那就是真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時候,你們是願意作爲牛馬活着,還是願意挺起胸膛,堂堂正正,以人的身份活在這個天下?”

“當今天子御駕親征,已經多次大敗建奴,建奴在天子兵鋒之下潰不成軍!”

“戰,纔是男兒本色。”

“血海深仇不可不報。”

“如果此時不戰,恐怕我們就會永遠失去跟劍奴復仇的機會。”

“因爲一旦天兵碾過,建奴,可不一定還能存在着。”

“復仇之事怎可假手於人?”

“更何況,建奴壓根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本官在寧遠挫敗了數萬建奴,當日晚上就敢率三百騎兵出城解救百姓,你們又可敢拿起武器,與本官一同,向建奴復仇?”

聽着袁崇煥這層層遞進的話語,幾個面黃肌瘦的遼民互相攙扶着走了出來。

“袁兵備,還請予以我等武器戰甲,不就是建奴嗎?打就完了!”

眼見自己又成功拉了幾個人入夥,袁崇煥嘴角咧起,高唱道:“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爲韃虜作馬牛!”

紅巾軍的軍歌,再一次迴盪在了神州大地之上。

而黃得功,則是雙眼望着遠方。

第三百五十章 練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少年意氣第三十四章 尋找朱由校!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貨是個文人!文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跟上跟上!別被甩下了!第四十九章 體面人魏老太監第一百八十二章 尤老大,關城急召!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說能不能給幹下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二百零七章 奪功?第二百零六章 神威歸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五百二十四章 就像個戰神一樣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二十三章 本貝勒知道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奪權之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宣泄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果然有幾分真本事!第七十八章 皇弟,你說完了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文武第五百零三章 彝仲,你明白了嗎?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建奴,納命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外鄉人第七十八章 皇弟,你說完了吧?第二百零九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零四章 踐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從何而來第一百零九章 初升的朝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太極的奇妙冒險第四百二十三章 喲?熟人?第三十五章 天下誰的第一又如何?!第一百零一章 調養身子第二十一章 恢復錦衣榮光,我輩義不容辭!第一百八十章 不是瞎胡搞?那就好!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八章 行刺?第四百六十九章 何況儒哉?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是知道我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統帥的自我修養第一百零六章 饞!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話說。第四章 殺爾心腹,壯朕之威,何如?第四百章 遼東十三山第八十七章 白銀!白銀!第四百二十六章 俺要你的命!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做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有可爲東江鎮第三百一十章 努爾哈赤的夢魘第二百七十三章 更衣?更衣好哇!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帝的千層套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奇襲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淩河堡第三百零八章 當大明朝的狗實在是太好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四百九十八章 碎!第四章 殺爾心腹,壯朕之威,何如?第七十章 見,無妨!第三百一十四章 揚古利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二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這些明人,是普通人!!第十七章 你想知道?我告訴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識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建奴,納命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百姓,抉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徵之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由朕來結束。第八十三章 五年平遼!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就是了第三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四百三十二章 是我錯了第五十八章 行刺?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個不留,斬殺殆盡!第三百四十章 這一戰,勝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師與學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曹·狙擊兵·狂戰士·變蛟第一百六十一章 拳出如龍曹文詔!第三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的刀不錯,然後就是我的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帝將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奇襲山海關?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手裡有火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下如何?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手裡有火炮!第二十章 紅丸案!第四百三十八章 猛火油池尚在否?第一百三十章 轟他孃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靈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漢溝第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九十七章 朕,給他們做!第三百三十二章 搶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十九章 簡在帝心!第五百零三章 彝仲,你明白了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第一百八十七章 川軍已至,君備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