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兵發遼東

光陰荏然,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隆武二年(1645年)六月。.

當史蒂芬的蒸汽機研製有了決定性的突破之後,王樸終於動身,從建德返回南京,隨同王樸一起抵達南京的還有第一批兩萬枝新式步槍以及五百萬發銅殼子彈,這批武器已經足夠裝備四個火槍營了!

現在的建德兵工廠,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步槍和子彈生產流水線,月產步槍超過三千枝,子彈超過八十萬發!而且,建德兵工廠的二期工程已經開建,二期工程建好之後,步槍和子彈的生產速度將比現在提高數倍,屆時每月生產的步槍數量有可能超過一萬枝!

唯一讓王樸感到有些遺憾的是,新式大炮的生產流水線還沒有建成,因此他沒辦法裝備起一個新式的炮營,王樸又不願意花更多的錢從歐洲購買更多的紅夷大炮和佛朗機炮,眼下也只好憑藉僅有的那個炮營打天下了。

湖廣之戰早在幾個月份前就已經結束了,王樸也知道了整個過程。

有強大的中央軍助陣,整個湖廣戰役的獲勝可謂波瀾不驚,雖然李定國的驚豔表現讓戰爭的進程起了點小小的波折,但流賊和中央軍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實力差距,李定國個人的努力並不足以彌補這巨大的差距。

最終的結果是,大順軍、大西軍在青桐關下遭到慘敗,撤退途中又遭到了中央軍騎兵營的追殺,二十萬大順軍和近八萬大西軍損失慘重,只有不到十萬人撤回陝西和四川,而中央軍的損失卻微乎其微,湖廣百姓的生產、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PS:老有人說劍客在拖戲。所以這些內戰章節就一筆帶過了,事實上劍客也很討厭寫內戰,至於前面柳如是與李定國之間的交鋒,僅僅是爲了刻畫李定國地人物形象而已,絕對不是爲了拖戲

王樸回京,隆武帝親率文武百官至太平門外前來迎接。

事到如今,隆武帝也已經認清了現實,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正如張子安所說的,現在的朝政已經完控制在王樸手中,天下大事完全由王樸一人說了算,他隆武帝名義上雖然是大明皇帝,事實上卻不過是王樸手中的傀儡罷了。

隆武帝雖然不甘心。可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認清現實。好好當這個傀儡,只有這樣他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只有保住了小命纔有機會反撲。纔有機會扳倒王樸真爲大明帝國真正意義上的主宰。

因此,隆武帝把歡迎儀式操辦得非常隆重,在還在奉天殿大擺筵席替王樸接風洗塵。

筵席上,隆武帝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讀了詔書,正式冊封王樸爲靖南王!

對於大明朝來說,這可是了不得地恩寵,大明前後十幾朝近三百年,也只有在洪武帝開國的時候冊封了幾位異姓王。此後便再沒有冊封任何一位異姓王。可王樸心裡卻並沒有多少歡喜,因爲王爵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好不容易應付完了御筵。王樸才得以返回靖南王府與家人團聚。

小王法已經四歲了,已經可以到處亂跑了。不過看到王樸的時候卻顯得有些拘謹甚至是害怕,扯着陳圓圓的衣袖躲在母親身後,用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直瞧,就是不敢走向王樸也不敢喊一聲爹爹。

王樸臉上不由得浮起了一絲苦笑,這一幕原本就在他地意料之中。

一年到頭,王樸呆在南京地時間少之又少,留在家裡陪兒女的時間就更少了,小王法對他這個爹爹根本就沒什麼印象,但王樸也只能在心底暗暗嘆氣,他不能停下來,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不但爲了他自己,更爲了王法,爲了王家所有地後人。

孫承祖也已經滿了週歲,現在已經在蹣跚學步了,這小傢伙倒是不認生,董小宛教了幾句就敢抱着王樸的大腿奶聲奶氣地亂叫“媽怕媽怕”了,不過孫傳庭一走進來,小傢伙的注意力立刻就轉移到了老爺子身上去了。

孫傳庭一張手,孫承祖就立刻放開了王樸的大腿,咯咯咯笑着撲進了孫傳庭懷裡,祖孫倆抱着一通亂笑,看得出來,孫承祖還是跟孫傳庭親些,雖然王樸是他的親爹,可誰讓孫老頭天天和小承祖呆在一起呢。

看着孫承祖和孫傳庭嬉戲的幸福模樣,王樸甚至有些吃味了。

“行了行了。”王樸沒好氣道,“孩子得睡午覺了,小宛,快把孩子抱走。”

“急什麼,來,爺爺再親一個。”

孫傳庭不高興地應了一句,在孫承祖粉嫩的小臉上親了又親,這才依依不捨地把他交給了董小宛,董小宛和陳圓圓非常識趣地帶着王法和孫承祖走了,把空間留給了孫傳庭、王朴父子倆,半年多未見,父子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當面商量。

孫傳庭道:“兒子,有件事情爹得問問你。”

王樸道:“是不是鎮海造船局地事?”

孫傳庭點了點頭,皺眉道:“這纔不到半年時間,戶部已在鎮海造船局投入了兩百萬兩銀子,可你說地鐵甲艦卻連影子都沒見着,最近朝野的議論很大,雖說現在已經沒有都察院和科道言官了,可老這樣下去恐怕不是辦法。”

王樸道:“朝野有議論很正常,只要事態沒有失去控制就行。”

“這倒不會。”孫傳庭道,“雖然朝野對此有議論,可事態還遠遠沒有嚴重到失去控制地程度,爹只是擔心填不飽這個無底洞,最後會拖垮財政。”

“對了。”王樸忽然說道,“說起財政,我倒是忘了問了,拍賣官營產業和作坊之後。朝廷的稅收是減少了還是增加了?海關地稅收又如何?”

孫傳庭道:“官營轉私營之後,各行業的源頭稅比崇禎朝時略有增加,不過海關稅收纔是大頭!據戶部初步估算,自從設立海關之後,一年多時間裡徵收的關稅稅銀足有一千餘萬兩,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關稅增長更是迅速!”

王樸問道:“朝廷的收支情形呢?”

孫傳庭道:“略有盈餘。”

王樸微笑道:“爹,你一定沒想到吧?”

“地確沒想到。”孫傳庭老實點頭道。“爹原以爲官營轉私營之後,至少五年之內稅收收入上不可能有什麼起色,卻萬萬沒有想到當年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更何況去年年初和年尾還經歷了兩場大戰,光是軍餉、賞銀的支出就高達四五百萬兩之巨!還同時支持了蒸汽機研發、建德兵工廠建設、鎮海造船局建設、陽明大學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能實現收支平衡。的確不容易。當戶部把帳目報上內閣時,錢謙益和呂大器可都不敢相信哪。”王樸能想象到錢謙益和呂大器當時的吃驚,可王樸心裡卻是一點也不吃驚。

其實這一切早在王樸的意料之中。明代奉行的是藏富於民的國策,雖然國家財政極爲拮据,可民間財富卻相當可觀!有資料表明,在明末數十年間,西方國家從各大洲攥取地白銀有四分之三流入了大明!

這些白銀作爲硬通貨流入大明,雖然造成了銀價一定幅度的下跌和物價的上漲,卻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毫不誇張地說。從嘉靖到崇禎這百餘年間。大明的商品經濟可以說是爆炸式增長!

套用現在地術語,當時GDP地增速很可能高達30%以上!

由此可見。海關關稅收入千萬兩之巨也就不足爲奇了,畢竟王樸制訂的關稅稅率可是高達200%。也就是說只要大明賣出價值五百萬兩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就能獲得千萬兩白銀地關稅收入,用現在的術語來說,這根本就是掠奪式貿易!

但當時的大明就是有這樣的資格!

就算是徵收200%的高額關稅,西洋商人也只能從大明進口絲綢、茶葉、瓷器等奢侈品,因爲他們本國生產的產品不但質次而且價錢比大明的出口商口價格還要高昂,從古至今,中華的物產都擁有無可比擬地優勢!

事實上一直到了滿清末年,中國地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西方世界因爲再也找不到足夠地白銀來交換中國人的商品,所以纔想到了鴉片,先用鴉片換取中國人地白銀,再用白銀來購買中國人的商品,所以纔有了兩次鴉片戰爭,纔有了火燒圓明園,纔有了甲午海戰……

換句話說,如果滿清政府足夠強硬,能夠擋住西方國家的鴉片攻勢,完全可以憑藉絕對強勢的商品建立以中國爲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也就是銀本位貿易體系,那樣的話,中國的地位就相當於今天的美國。

可惜的是,奴性十足的滿清統治者根本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他們出賣了中國,把中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積攢了五百多年的海量白銀一口氣全部賠給了洋人,從而導致近代中國陷入了貧困的深淵,時至今日都沒能恢復元氣……

身爲一名穿越者,王樸當然不會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在這個時代,大明帝國仍然會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斷地輸出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奢侈品,鴉片貿易也許仍舊會出現,但是對象將發生變更。

這個時代的鴉片貿易,只能是中國向西方傾銷鴉片,而不是西方向中國傾銷鴉片。

王樸微笑道:“爹,這才一千多萬的關稅就把你樂成這樣了?好日子纔剛剛開始呢,你瞧着吧,要不了兩年海關的關稅就會翻翻!”

“翻翻?”孫傳庭吃聲道,“你是說……兩千萬兩?”

“呵呵。”王樸微笑道,“兩千萬兩算什麼,將來大明朝的歲入還要上億呢!”

“上億?”孫傳庭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你就吹吧。”

“好,那就不說這個了。”

王樸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和孫傳庭做太多的探討,步傳庭畢竟不是穿越人士,他是不可能看清當下整個世界的貿易版圖的,王樸接着說道,“爹,現在跟你說說另外一件事,趁着現在天氣不錯,我想發兵收復遼東。”

“發兵遼東?”孫傳庭愕然道,“你不是一直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嗎,現在李自成、張獻忠和吳三桂可都還沒有擺平呢。”

“不,現在情形不同了。”王樸擺了擺手,說道,“現在的李自成、張獻忠和吳三桂雖然還沒有擺平,可他們已經是日薄西山沒多大作爲了,更不可能威脅到朝庭的安危,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先騰出手來收拾遼東的建奴。”

孫傳庭不解道:“這可是捨近求遠啊?”

“捨近求遠也是迫不得已。”王樸道,“本來收復遼東還可以拖上幾年,等先擺平了李自成、張獻忠和吳三桂之後再來收拾建奴,可現在鎮海造船局急需遼東的木材來打造水師,所以收拾建奴提前了。”

“打造水師?”孫傳庭道,“貴州雲南也有上好的木材,爲什麼非要遼東呢?”

王樸道:“貴州和雲南道路險阻,運輸成本太高,而且週期太長,而遼東的木材卻可以從海路運輸,極爲便利。”

“好吧。”孫傳庭想了想,點頭道,“軍事上的事向來都是你說了算,既然你認爲應該首先收復遼東,那就先收復遼東吧,後勤方面你完全不必擔心,眼下國庫充足,餉銀和軍糧都不是問題。”

沉吟片刻,王樸又問道:“爹,兒子不在京城這段時間,朝中政局還平穩吧?”

孫傳庭笑道:“怎麼,你還怕爹鎮不住場面啊?”

王樸忙道:“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

“好了,爹知道了。”孫傳庭微笑道,“朝中政局很平穩,簡直是平穩得不能再平穩了,自從裁撤了都察院和科道衙門之後,內閣、六部沒有了掣肘,辦事效率大大提高,各省的地方行政機構也已經調整完畢,內閣的政令可以有效傳達到各省,老夫入朝爲官也已經幾十年了,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好局面哪。”

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234章 僵局第231章 陷阱(上)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179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兩千萬兩白銀第172章 就差情趣套裝了第321章 口袋陣第20章 反間計第297章 北部牛仔第238章 渾水摸魚第31章 男人的面子第44章 女刺客跑了第172章 就差情趣套裝了第32章 陳圓圓第170章 這娘們跑不了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307章 喜憂參半第120章 激戰第228章 拔掉聊城這顆釘子第219章 北伐第24章 轉進朝鮮第132章 絞肉機(下)第121章 功虧一簣第35章 麗影翩躚第217章 李巖之死第212章 血戰襄陽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213章 真假太子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261章 軍事科學院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324章 兇名昭着瞿剃頭第199章 炮營逞威第179章 將計就計第25章 踏上歸程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23章 松山塘報第178章 找到海盜的老巢第242章 政治——只有成敗,沒有是非第163章 閱兵儀式第99章 最強的軍隊第339章 德川幕府的反擊第270章 濟寧之戰第9章 賭還是不賭?第152章 十面之網第182章 荒島豔情(中)第243章 陽明大學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85章 小別勝新婚第151章 爺,不要第286章 重創第338章 甲賀之戰第233章 野戰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262章 番薯、土豆第292章 玩火自焚第112章 運籌帷幄第150章 奴家讓人玷污了第207章 王樸有麻煩了第22章 建奴撤兵第99章 最強的軍隊第223章 素女經第120章 激戰第287章 馬瘟爆發第278章 分割包圍第255章 長公主來訪第242章 政治——只有成敗,沒有是非第319章 兩線作戰第265章 烽煙再起第253章 黃泉路上也好搭好夥第177章 新帳舊帳一塊算第124章 不可饒恕的錯誤第40章 紅娘子第44章 女刺客跑了第238章 渾水摸魚第282章 填河第256章 逼他們狗急踏牆第48章 處以磔刑第293章 擒斬多爾袞第117章 惺惺相惜第92章 逆襲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53章 當殿對質第80章 安撫第164章 女中諸葛第206章 國君死社稷第293章 擒斬多爾袞第238章 渾水摸魚第147章 決戰前夕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253章 黃泉路上也好搭好夥第77章 還得求他第48章 處以磔刑第256章 逼他們狗急踏牆第192章 黃雀在後第232章 陷阱(下)第3章 奇襲盛京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202章 情報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