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柳如是攪局

話音方落,兩道倩影已經嫋嫋婷婷地進了偏廳,前面那人穿着豔紅羅裳,舉止溫婉賢淑,長得更是國色天香,正是陳圓圓,跟在陳圓圓身後那名姑娘身材高挑,穿着一襲湖水綠羅裳,顯得儀態萬方,舉止間透出一股英氣。

陳圓圓向孫傳庭襝衽一禮,嬌聲道:“兒媳見過乾爹。”

孫傳庭微笑肅手道:“呵呵免禮。”

跟着陳圓圓身後那位姑娘也向孫傳庭淺淺一禮,孫傳庭道:“這位姑娘是……”

未等陳圓圓說話,那位姑娘已經嬌聲說道:“小女子柳如是,參見孫大人。”

“呃,原來是柳姑娘。”孫傳庭捋須道,“老夫可是久仰大名了,不過剛纔姑娘那番話,卻不知道是何意思?”

柳如是道:“孫大人,你來到江南不久,對東林復社那幫人不太瞭解,可小女子卻在江南呆了許多年,每日與這些東林復社的儒生交往,對他們的秉性可謂瞭如指掌!現在的東林復社早已經不是萬曆年間的東林黨了。”

孫傳庭肅手請柳如是、陳圓圓入座,自己也落了座,問道:“柳姑娘能否說明白些?”

柳如是道:“孫大人,萬曆年間的東林黨人諸如高攀龍、左光斗、楊漣等人皆爲風骨錚臣,爲了國本、爲了社稷、爲了大明百姓,他們可以棄頭顱、灑熱血以死相爭,所以纔有當年的國本之爭,傳爲千古佳話。”

“這個老夫知道。”孫傳庭道,“對於高攀龍等人,老夫是極爲敬佩的。”

柳如是道:“可如今的東林復社卻極盡勾心鬥角、傾輒排擠之能事,早已經沒有當年東林黨人的錚錚風骨了。大人如果把太子和王樸將軍南來的消息透露給他們,小女子以爲東林復社肯定會和馬士英勾結,半路加害太子和王樸將軍。”

孫傳庭森然道:“他們敢!”

“大人。”柳如是淡然道,“沒有他們不敢做地事情!”

孫傳庭神色一連數變,終覺柳如是說的不無道理。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萬一東林復社這幫人膽大包天,真敢半路加害太子和王樸等人。那他孫傳庭豈不是要成爲千古罪人了?

想到這裡,孫傳庭不由驚出一身冷汗,凝聲道:“柳姑娘,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柳如是道:“擁立新君已經勢在必行,大人就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啦,可大人也不是毫無反擊之力。現在大人還有一步好棋。可以攪渾擁立新君這場戲,只要拖過十天半個月,等到王樸將軍護送太子回到南京,就能一舉扭轉局勢。”

“哦?”孫傳庭欣然道,“什麼好棋?”

柳如是道:“大人現在就派人聯絡南京城內的勳戚,聯名擁立福王!”

孫傳庭皺眉道:“擁立福

“對,擁立福王。”柳如是道,“如果小女子所料不差,東林復社一定會擁立潞王。因爲他們害怕福王上位之後,會翻當年爭國本的案,只要大人和南京城內的勳戚堅持擁立福王,這件事就會陷入僵持!”

“好。”孫傳庭擊節道,“老夫這就去聯絡常延齡和李祖述。”

柳如是道:“另外,有必要給王樸將軍傳個訊,讓他一路上注意隱匿形跡,不要被淮安地劉澤清和揚州的高傑知道消息。”

孫傳庭問柳輕煙道:“能給臭小子傳個話嗎?”

“可以。”柳輕煙道,“濟寧有聖教的堂口。”

南京兵部衙門。

擁立潞王之議暫時陷入了僵局。雖然絕大多數東林復社的人贊成擁立潞王。可史可法和馬士英卻認爲應該擁立福王,還有一些唯血統論地故明官史也堅決支持擁立福王。兩夥人吵了大半天,最終也沒有吵出一個結果,只好改天再議。

是夜,東林復社盟主張溥寓所。

東林元老錢謙益、劉宗周,復社盟主張溥,復社儒生周鑣、吳應箕、陳貞慧以及十幾名復社骨幹齊聚一堂,商量對策。

議題只有一個,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把潞王扶上帝位,這樣一來,東林復社就有定策之功,到時候潞王就只能仰仗東林復社的人來治理江南半壁江山,這樣一來,東林復社就將重新成爲大明朝的執政黨。

錢謙益道:“大家都說說,如何才能把潞王推上帝位?”

說起詭計多端,東林復社內無人能出周鑣之右,錢謙益話音方落,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周鑣身上。

周鑣捋了捋頷下柳須,沉吟着說道:“究竟是等待太子來南京嗣位,還是及早擁立新君已經不再是問題了,現在的問題是究竟要擁立福王還是要擁立潞王?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們東林復社和老福王地恩怨,因此,不管用什麼辦法都不能讓福王上位!”

張溥道:“仲馭(周鑣表字),你就別賣關子了,究竟有什麼法子?”

周鑣道:“其實,只要馬士英能改變立場支持擁立潞王,這事就成了。”

“談何容易。”錢謙益不以爲然道,“據說馬士英已經把福王接到了他地寓所,福王也已經私下對他許諾,只要他能上位,馬士英就有定策之功,將來他就是東閣大學士,大明朝的內閣首輔。”

“哼哼。”周鑣冷笑道,“馬士英想要定策之功,那得問問我們東林復社的人答不答應。”

“哎呀。”劉宗周急道,“仲馭哪,你有話倒是快說呀。”

周鑣道:“辦法只有一個,先把這事拖着,再分別派人去淮安、揚州和鳳陽。私下聯絡劉澤清、高傑和劉良佐,劉澤清等人都是武夫,他們眼裡只有利益,不見得對馬士英有多忠誠,只要許以好處。再編出福王一些劣跡,說服他們並非難事。”

“好,好計!”張溥擊節道,“這招釜底抽薪厲害!他馬士英做夢也想不到。被他倚爲心腹的三大總鎮到時候會聯名上書反對他,嘿嘿,這樣一來,內有我們東林復社的人搖旗吶喊,外有劉澤清、高傑、劉良佐三鎮總兵遙相呼應,大事可成!”

濟寧。

劉澤清已經率領大軍撤離。開進山東的流賊很快又接到了李自成的軍令。調回了北京,現在地山東完全陷入了無政府狀態,盜賊蜂起、流民成災,王樸他們從通州一路南下,沿途所見,盡是一派民不聊生這象。

途中雖然也有流民襲擊船隊,卻都被輕易擊退。

數天後,船隊到了濟寧,濟寧府的官員死地死。逃的逃,濟寧城完全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城內百姓也大多逃亡了到南方去了,只有極少數不願走地或者走不動的老弱婦孺留了下來,枯守着這片混亂的土地。

此時的山東省,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糜爛,而且糜爛到了極點!

而這一切地始作俑者卻不是流賊,而是守護這片土地的官軍。確切點說是劉澤清地兵!

王樸站在船頭。望着瘡痍滿目地兩岸,咬牙切齒道:“劉澤清這個老畜生。總有一天我要扒了他的皮!”

站在王樸身後地黃得功、施琅、張和尚、張顏麟、李昂諸將也是義憤填膺!

身爲大明朝地一鎮總兵,不能保境安民也就罷了,居然像建奴一樣荼毒百姓,其做派甚至比建奴還要殘忍,簡直禽獸不如!

船隊緩緩停泊在了濟寧地漕運碼頭,這一帶原本是濟寧城內最熱的城區,街道兩側飯館林立,茶樓灑肆也是鱗次櫛比,可現在卻是滿目蕭條,放眼望去,竟然沒有看到一家開張的店鋪的飯館。

“將軍。”黃得功嘆息道,“不如吃點乾糧續續趕路吧?”

“等等。”

王樸霍然伸手,他的目光被碼頭上的一個測字攤吸引住了,他一眼就看出這個測字先生是白蓮教的人,而且那個測字先生嘴裡唸的就是柳輕煙告訴王樸的接頭切口,意思是有十萬火急地消息。

王樸回頭對施琅道:“去,把那個測字先生帶過來。”

“是。”

施琅心裡雖然有些奇怪,卻沒有多問,領命去了。

不到片刻功夫,施琅就帶着測字先生進了王樸的臥艙,王樸揮了揮手,施琅轉身退出了船艙,王樸問那測字先生道:“你是白蓮教的人?”

“正是。”那測字先生抱拳作揖道,“小人乃聖教濟寧分堂左執事,足下應該就是王樸將軍了吧?”

“嗯。”王樸點頭道,“你剛纔說有十萬火急的消息?”

“是的。”

那白蓮教執事點了點頭,從衣袖裡摸出一柄小巧的剪刀,剪開了衣襟,從裡面摸出了一張小紙條,遞給王樸道,“這是教主以飛鴿傳書從南京傳過來的,小人已經在碼頭上等了將軍三天了。”

王樸緩緩展開那張小紙條,的確是柳輕煙的親筆,上面只有廖廖數語,大概說了南京現在地情況,並且估計東林復社可能會和劉澤清等人勾結,要對太子不利,讓王樸一路上注意隱匿形跡,千萬不要走漏消息。

王樸沉吟片刻,問道:“你們濟寧分堂能不能弄到馬匹?”

白蓮教執事想了想,說道:“弄到二十幾匹馬匹應該不成問題,不過再多就弄不到了。”

“好。”王樸點了點頭,說道,“麻煩先生先在碼頭等候片刻。”

“將軍客氣了。”

白蓮執事抱拳一揖,轉身出艙去了。

王樸回頭對呂六道:“六兒,你去把黃得功和施琅叫進來。”

呂六領命而去,很快黃得功和施琅就進了王樸地臥艙,兩人抱拳見禮道:“將軍。”

王樸擺了擺手,說道:“兩位將軍,剛剛南京傳來消息,那邊的情形很不樂觀,本督和太子必須儘快趕回去,不過走水路速度太慢了,我想從濟寧改走陸路,以最快地速度趕回南京去。”

“改走陸路?”黃得功凝聲道,“將軍,這一路盜賊蜂起,走陸路是不是太危險了?”

“走水路更危險。”王樸沉聲道,“我們這次北京之行耽擱太久了,現在南京的形勢很複雜,可能會有人半路攔截太子!這樣,我和張和尚率二十幾名弟兄喬妝馬賊,護着太子走陸路,你們兩個率領大隊人馬仍走水路,以掩人耳目。”

黃得功和施琅肅然道:“末將領命。”

南京。

孫傳庭最先聯絡好了王樸的把兄弟常延齡和李祖述,這兩個傢伙現在已經世襲了懷遠侯和臨淮侯,都成侯爺了,常延齡和李祖述又聯絡了建安王朱統鉕、誠意伯劉孔昭、忻城伯趙之龍還有魏國公徐宏基。南京勳戚的意見很快達成一致,堅決支持福王上位。

大明朝從洪武帝開始,勳戚貴胄就被剝奪了參與國事的權力,在政治上失去了語話權,他們雖然是功勳之後,爵位超然,可他們和大明朝的武將一樣,並沒有什麼實權,真正掌權的是那批文官。

換作太平盛世,南京官員根本不會把勳戚們的意見放在眼裡,可這會國難當頭,正值亂世,武將們的水位因爲手裡的軍隊而水漲船高,這些勳戚也因爲他們的財富和影響力而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第163章 閱兵儀式第188章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第43章 意外第241章 把持朝政第77章 還得求他第187章 拍賣建奴女人第96章 調動第256章 逼他們狗急踏牆第14章 狗頭軍師第213章 見死不救第207章 王樸有麻煩了第153章 洪承疇被俘第97章 圍點打援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建奴撤兵第116章 養賊自重第160 炸開城牆第175章 大海盜顧三麻子第58章 磔之第180章 卑職施琅第323章 種族融合第211章 立福王?立潞王?第86章 奇襲歸化第263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69章 秣馬厲兵第290章 安排後事第86章 奇襲歸化第322章 刺殺練習第317章 兵發遼東第102章 千錘百煉第156章 快叫聲爹第44章 女刺客跑了第284章 打掉建奴的底氣第248章 舐舔傷口第61章 殉情第85章 小別勝新婚第39章 引蛇出洞第8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292章 玩火自焚第96章 調動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344章 三權分立第140章 天理難容第169章 風騷教主和脫衣舞娘第150章 奴家讓人玷污了第220章 中央軍第277章 多爾袞想幹什麼?第245章 叛軍的意志第78章 三千家丁第164章 女中諸葛第184章 姐姐的身子好看麼?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196章 敗了第330章 統一、國策、擄掠人口第25章 踏上歸程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48章 處以磔刑第321章 口袋陣第153章 洪承疇被俘第66章 響馬盜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73章 無中生有第80章 安撫第187章 拍賣建奴女人第237章 打破僵局第295章 光復北京第三十七章 第251章 一身正氣第333章 男人閹了,女人爲奴第215章 奇襲巴東第102章 千錘百煉第80章 安撫第80章 安撫第331章 三年之後第89章 血染的軍旗第278章 分割包圍第215章 軍務秘書第307章 喜憂參半第105章 柳暗花明第260章 人彘第215章 軍務秘書第147章 決戰前夕第241章 把持朝政第213章 真假太子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戰馬第263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6章 禮親王代善第126章 摧敵鋒第4章 死中求生第101章 我們的軍旗第92章 逆襲第216章 鐵甲艦第151章 爺,不要第330章 統一、國策、擄掠人口第112章 運籌帷幄第210章 吳三桂借清兵第49章 拒婚第28章 此女只應天上有第216章 鐵甲艦第182章 荒島豔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