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十面之網

大同府硝煙散盡,北京城外卻是戰雲密佈。

多爾袞率領十萬建奴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於昨天晚上順利進抵北京城外,在廣渠門外紮下了大營,大軍休整一夜之後,多爾袞正準備會齊各旗大軍向北京發起試探性的進攻時,一個壞消息忽然傳到。

大明朝的勤王軍趕到了,而且是最難纏的洪承疇!

多爾袞不敢怠慢,急召心腹幕僚范文程和寧完我前來大帳議事,范文程和寧完我屁顛屁顛地來到多爾袞大帳,向多爾袞跪地打千道:“奴才叩見主子爺。”

多爾袞肅手道:“兩位先生請起。”

范文程和寧完我爬起身來,在多爾袞下首站定了,多爾袞神色凝重地說道:“文程先生,完我先生,剛剛探馬回報,宛平一帶發現了大隊明軍騎兵,粗略估計至少在萬騎以上,而且打的是洪承疇的旗號。”

“洪承疇這麼快就來了?”寧完我不以爲然道,“不過那也沒什麼,洪承疇再厲害,就憑他的一萬輕騎也翻不了天去。”

“話不是這麼說。”范文程搖頭道,“這一萬輕騎很可能只是先頭騎兵,先頭騎兵既然已經趕到宛平,說明大隊人馬也離北京不遠了,洪承疇可不是個善茬,他手下很有幾鎮驍勇善戰的邊軍精銳,主子,不能小覷呀。”多爾袞點頭道:“本王也是這麼想的,要是真讓洪承疇的大軍趕到了北京,這一仗勢必會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可這裡終究不是遼東呀,北京急切難下,大明朝派駐各地的大軍就會源源不斷地趕到,後果將不堪設想

范文程陰聲說道:“看來進攻北京要暫緩了,必須先幹掉洪承疇。”

多爾袞熱切地望着范文程,急問道:“不知道文程先生有什麼高見?”

范文程手拈長鬚在大帳中來回踱了幾步,忽然頓住腳步大聲道:“有了。主子,奴才有對付洪承疇的招了!”

“哦?”多爾袞欣然道,“文程先生快說說。”

范文程奸笑道:“洪承疇拋下大軍只帶着一萬輕騎急援北京,這說明崇禎小兒已經急了,洪承疇也急了,主子正好利用崇禎小兒的急性子設個圈套,讓崇禎小兒逼着洪承疇往我們設好的圈套裡跳,嘿嘿嘿……”

多爾袞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麼設圈套?”

范文程道:“主子可以派一路大軍前往萬壽山,擺開架勢要挖了崇禎小兒的祖墳,斷了朱家的龍脈。崇禎小兒知道了一定會着急,一定會讓洪承疇快馬輕騎趕去萬壽山護陵,主子可在前往萬壽山地必經之路埋下伏兵,張開十面之網靜候洪承疇!”

“好計。”寧完我讚道,“只要幹掉了洪承疇,就算後續大軍趕到,也就不足爲懼了。”

“不過……”多爾袞皺眉道。“我大清大兵壓境,北京城已經危在旦夕,崇禎小兒還會會讓洪承疇帶兵去萬壽山護陵?還有洪承疇可是個聰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那是個陷阱,他真會乖乖的往裡鑽?”

范文程得意地說道:“主子,看來你還是不太瞭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呀。”

多爾袞老實地說道:“還請文程先生賜教。”

范文程道:“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忠孝,什麼是忠?忠就君爲臣綱,就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只要崇禎小兒下了聖旨。洪承疇就不得不去;什麼是孝?孝就是父爲子綱,就是父要子死,子不能不死。崇禎小兒如果不想背上不孝子孫的罵名遭萬世唾罵,他就必須派兵去萬壽山護陵,就算明知道護不住也要派兵。”

“原來如此。”多爾袞擊節道,“這麼說這儒家思想不是什麼好東西,會害死人的。”

“那要看誰用,又是怎麼用的了。”范文程道,“要是用好了,儒家思想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利器。要是用的不好,它就是亡國失天下的罪魁禍首。”

“還有個問題。”多爾袞想了想,說道,“怎麼讓崇禎小兒知道我們要去萬壽山挖他地祖墳斷他的龍脈呢,總不能讓本王派人給他送信去吧?”

范文程道:“這個簡單,這一路上來主子不是抓了不少太監嗎?這些太監可都是宮裡的人,他們有能力直接見到崇禎小兒,我們只需要找個機會把這消息泄露給其中的某個太監。然後找個機會放他跑了。崇禎小兒就一準知道消息了。”

多爾袞不以爲然道:“這不就是先帝以前曾經用過的那招,管用麼?”

“當然管用。”范文程陰笑道。“先帝的反間計其實沒有騙過崇禎小兒,可袁崇煥最後卻還是死了,主子知道是爲什麼嗎?”

多爾袞沒有吭聲。

范文程接着說道:“那是因爲大明朝的官員始終都有黨派之分,他們一直都在內訌,這一黨說這是真地,另一黨就必定會說這是假的,他們不管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他們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所以袁崇煥最後死了,所以這次不管崇禎小兒信還是不信,他都得讓洪承疇帶兵去護陵。”

范文程不愧是多爾袞帳下頭號狗頭軍師,也不愧是個飽讀“聖賢書”的博學鴻儒,他把大明朝堂上那些官員們的心思摸了底兒透,他們遇事之後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一切都已經在他的算計之中。

紫禁城,建極殿。每天一次風雨無阻的早朝正在進行。

崇禎帝神色陰沉,望着跪倒丹墀的陳新甲問道:“陳愛卿,京師戒嚴了嗎?”

“戒了戒了。”陳新甲急聲應道,“前天晚上就已經全城戒嚴了。”

“外城、內城還有皇城各門統統戒嚴,嚴禁任何人等出入。”崇禎帝黑着臉說道,“建奴的奸細無孔不入,遼東的撫順、開源、鐵嶺還有遼陽、瀋陽都是這麼被攻陷的,一定不能給他們任何可趁之機。”

“微臣明白。”陳新甲道,“各門都派了京營把守,萬歲爺您就放心吧。”

崇禎帝點了點頭。又問道:“洪承疇地先頭騎兵到哪裡了?後續大軍又到了哪裡?”

陳新甲道:“上朝前微臣又接到了洪承疇發來的最新塘報,他的九千先頭騎兵已經到了宛平,後續八萬大軍也已經過了保定。”

崇禎帝忍不住舒了口氣,心神略定,洪承疇總算是趕到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太監從偏門匆匆進來,附着王承恩地耳朵輕輕耳語了幾句。

王承恩聽了頓時臉色大變,崇禎帝見了不由皺緊了眉頭,沉聲喝問道:“王承恩,又出什麼事了?”

“萬歲爺……”王承恩爲難道。“能不能……”

“講!”崇禎帝冷然道,“有什麼不能當着滿朝文武說地?”

王承恩道:“剛剛涿州衛監軍閻璁從建奴大營逃了出來,帶回來一個驚人的消息,說是建奴要派兵去萬壽山掘了大明的祖……,還說要斷了我朱家的龍……”

“豈有此理,建奴也太囂張了!”

“萬歲爺,絕不能讓建奴掘了我們大明的祖墳哪。”

“是啊。更不能讓建奴斷了大明的龍脈哪,萬歲爺,這可是關係到大明朝千秋萬代的大事

堂上地御史言官們頓時就炸了鍋,一個個全都站了出來,慷慨陳辭,更有甚者還痛哭流涕、聲淚俱下。

最後有個禮科都給事中出班奏道:“萬壽山帝陵不容建奴褻瀆,臣懇請萬歲爺立刻調洪督師的九千騎兵前往護陵。”

這個禮科都給事中話音方落,十三道御史,都察院御史,還有翰林院這些清水衙門的芝麻小官們就紛紛出班附議。別看這些傢伙品級不高,都只是芝麻綠豆大地小官兒,可洪武爺賦予了他們很大的權力。這些人要是聯名上奏,那可就是天大的大事了。

周延儒老奸巨滑,沒敢出來觸這個黴頭。

陳新甲還嫩了點,而且他身上還擔着衛戍北京的重任,必須優先考慮北京的安全,便出班反駁道:“萬歲,臣以爲涿州監軍閻璁地話不可信,這很可能是隻是個圈套。目地就是要誘殲洪承疇地九千騎兵……”

“陳新甲!”陳新甲話還沒說完,最先發話地那個禮科都給事中就很不客氣地把他打斷了,聲色俱厲地喝問道,“保護帝陵是何等大事,你竟敢從中阻撓?閻璁帶回的消息是真是假先不說它,萬一是真,萬壽山的帝陵受了建奴褻瀆,龍脈被毀。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難道你想讓萬歲爺落下不孝的罵名嗎?”

陳新甲臉色大變。不敢再吭聲了。

崇禎帝也很懷疑閻璁帶回來的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他更擔心這是建奴設下的專門針對洪承疇的圈套。

Wωω◆ttkan◆¢ ○

可崇禎帝並沒有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因爲他對自己地推斷也沒有太大的把握,萬一他強行否定了大臣們的意見,最後地結果卻證明大臣們的意見是正確的,這勢必會損及他作爲皇帝的威信。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有大臣站出來反對,崇禎帝就能順坡下驢否定這個提議,這樣就算最後崇禎帝錯了,他也能把責任推到這個反對的大臣頭上,而他崇禎帝卻不會有任何責任,皇帝的威信也絲毫不會受損。

可遺憾的是,這次並沒有大臣站出來反對,剛剛勉強說了一句地陳新甲也很快縮了回去,內閣首輔周延儒眼瞼低垂,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可就在片刻之前,這廝還是兩眼灼灼,一副精神飽滿的樣子。

崇禎帝無奈,只能同意了大臣們的聯名上奏,當廷下旨讓洪承疇帶兵去萬壽山護陵。

歸根到底,崇禎帝還是更看重自己的名聲,更看重皇帝的威信,爲了不損及自己的顏面,他也就只能讓洪承疇去冒險了。

宛平,洪承疇大營。

前面不遠就是北京城了,三十萬建奴(多爾袞號稱)就駐紮在廣渠門外,橫戈待旦。

洪承疇也不敢靠得太近,率領九千騎兵在宛平縣駐紮下來,他之所以帶着九千騎兵匆匆趕來,目的不是爲了與建奴拼命,而是爲了讓崇禎帝和京師百姓安心,也是爲了給牽制建奴,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地進攻北京城。

洪承疇用兵素來謹慎,早在剛剛接到崇禎帝勤王詔書地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對抗建奴地全盤計劃,洪承疇認爲建奴兵精器利,急戰難勝,只有深溝高壘,與之對峙,纔可能在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拖垮建奴。

www▪ ttκā n▪ Сo

所以大軍一到宛平,洪承疇就立刻下令徵集糧草,準備長期堅守。

洪承疇正與宛平縣令商議徵集糧草事宜,忽見一名身披紅袍地太監在一隊大漢將軍的簇擁下進了行轅,那太監手裡舉着一封聖旨,尖聲大喊道:“萬歲有旨,薊遼督師加太子太保加兵部尚書加左都御史師洪承疇接旨……”

第326章 山西總督第228章 拔掉聊城這顆釘子第88章 紀律第238章 渾水摸魚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48章 處以磔刑第99章 最強的軍隊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279章 都是漢奸惹的禍第52章 下入天牢第104章 艱苦卓絕第194章 蹩腳的離間計第115章 趁機勒索第82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155章 拖下去,當街砍了第210章 吳三桂借清兵第66章 響馬盜第264章 扶植工商第184章 姐姐的身子好看麼?第226章 小女子料定二人必來第7章 活捉代善第193章 棋高一着第331章 三年之後第154章 還有孫傳庭第145章 草料丟了第4章 死中求生第244章 五十萬太監第66章 響馬盜第228章 拔掉聊城這顆釘子第91章 狹路相逢第122章 建奴來了第76章 如何收場第111章 王樸出山第314章 金蟬脫殼第182章 荒島豔情(中)第175章 大海盜顧三麻子第235章 變數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52章 下入天牢第121章 功虧一簣第239章 後院起火第213章 見死不救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9章 賭還是不賭?第262章 番薯、土豆第298章 幽會第285章 正面交鋒第314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上野原之戰第282章 填河第117章 惺惺相惜第88章 紀律第240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4章 還有孫傳庭第323章 種族融合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56章 王樸真懸了第9章 賭還是不賭?第276章 血戰第212章 血戰襄陽第230章 聊城之戰第304章 暗潮第66章 響馬盜第34章 八豔爭春第182章 荒島豔情(中)第22章 建奴撤兵第130章 絞肉機(上)第65章 浮圖峪第227章 進軍山東第328章 進逼西安第61章 殉情第236章 暗流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7章 活捉代善第224章 紅娘子失身第1章 大同總兵第209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129章 沒有人能救我們第188章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第219章 北伐第233章 野戰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24章 轉進朝鮮第216章 馭人之術第98章 攻敵所必救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202章 情報秘書第123章 建奴鐵騎第278章 分割包圍第197章 惡戰第211章 立福王?立潞王?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1章 大同總兵第74章 你惹得起嗎?第139章 票號最賺錢第18章 大獲全勝第179章 將計就計第101章 我們的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