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心法

但是,練習套路的目的不是讓你立即變得很能打,而是讓你具備很能打的可能性。

武術練的是什麼?

騰空轉體三百六,跳步旋風腳?

還是童子拜觀音,鯉魚打挺啊?

都不是。

真正的武術,練得是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練得是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可偏偏有人將套路與傳統武術畫上等號,這也是中華武術的一大悲哀。

要知道,不管是哪家哪派的功夫都遠不止“套路”這一部分,任何一個武術流派,都有最基本的三個組成。

第一,是練抗打練殺傷力的軟硬功法,第二是練身法練協調性的基礎套路,第三,是散手搏擊和走向實戰所必須經歷的拆招對練。

單單從拳術造詣上看,這三種東西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爺爺教功夫,就愛抓基礎,你跟他學東西,那可慘了,他能讓你蹲馬步一直蹲到吐。

三爺爺教功夫就不一樣,他教功夫就愛實戰,幾個組手交給你,你倆就對拆去吧,不練上千八百遍不會教你下一招的。

他的原則很簡單,那就是教一招會一招,直到功夫上身才往下學。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他教的那幾招,到現在我都還用得得心應手,這段經歷讓我充分意識到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意義,所以,在跟老道學功夫的那段時間,我將老道那六十四種散手用法學得很認真,這裡頭有很多收穫,當然箇中精妙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很難理解。

相比之下,我就對那繞着大樹轉圈圈的轉掌很排斥。

我覺得它頗爲死板,有點形式主義,所以,自始至終也沒怎麼好好學。

因爲這個我沒少捱罵,可我這人天生倔強,認爲不對的事情很難聽進去。

後來那老道生氣了,不教別的就讓我天天練轉掌,八塊磚頭立起來,就讓我在上面走,正着走上32圈,反着走上32圈,一不小心將那磚頭踩下來,就得重來。

這種缺德辦法可讓我吃盡了苦頭,哭着喊着不學了,可三爺爺他們跟本就不把我的哭訴當回事兒,後來把我弄急眼了,我還揣着兩塊大餅學人家離家出走了,過了兩天半,餓得不行,就跑回來了。

爲這事兒還捱了好頓揍,這件事情讓那老道有點尷尬,那兩天經常看他長吁短嘆,當時也沒在意,誰成想,後來沒幾天他就不辭而別了。第一時間更新

正巧那天下着大雪,還能看到腳印,得知此事我很過意不去,冒着大雪就追了出來,一直走出將近十里終於在一處墳前見到了他。

他還穿着那件都是補丁的道袍,正斜着身子坐在一處墳丘前面,一隻手拄着地面,另一隻手拿着酒壺正在那兒自言自語。

我走過去,給他磕了一個頭,他沒說什麼,嘆了口氣起身走了。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我跪在地上沒起來,隔了一會兒他又回來了,在懷裡掏出一本沒有封皮的破書,又拿了兩隻丹藥給我。

他說,師徒緣分盡了,他不能再教我,這書和丹藥都是他自己的,好好保管,總有一天會有用。

接過那書翻了兩頁,上面都是各種各樣的圖形,乍一看,跟那傳說中的武林秘籍似的,沒翻幾下,我就被吸引住了。

從那以後,那本皺巴巴的小黃書就成了我的寶貝,沒事兒的時候我就要跟小兄弟們顯擺一下,但是,同齡的孩子沒誰能看懂,爺爺他們不識字,翻了翻也沒弄明白裡面寫的都是啥。

至於那兩顆丹藥,早早地就讓我偷偷吃了,吃了之後也沒什麼反應,只記得那東西有點苦。

現在想來,那時候還真是膽大包天,放在當下,再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幹不出這種事兒。

可惜,從那個寒假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我也沒機會問問那兩顆丹藥究竟是幹什麼的。

爲了弄明白那本書上的內容,我也廢了好大的力氣,那時候經常能看見我成天抱着個字典瞎研究,一通下來,別的沒學會倒是把古文什麼的搞得很通透,語文成績都上來了,學習成績也好了,可直到上了初中我才搞清楚,那小冊子上面寫的不是什麼降妖捉鬼的法子,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武林秘籍,那上面記載的是一種十分晦澀的氣功心法。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說起氣功,很多人都會微微皺眉。

在中國,不,應該說是在今時今日的中國,很多人對傳統的東西懷有偏見,像中醫中藥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東西都被扣上了僞科學的帽子,更別說內功這種看似不找邊際的學問了。

內行人知道,武術這東西,有很多分類方法,大的方向上說有“體用”兩個主要部分。

“體”是修煉自身的基礎,“用”是技擊傷人的技術。

內功修煉,便是與硬氣功相對應的一種內煉方式,屬於“體”的範疇,它的理論來源和中醫中藥分不開。

中醫認爲,人有三寶,也就是精氣神。

在三寶之中,最爲基礎的是氣,最重要的也是氣,氣能化精,氣能化血,氣是固本培元的基礎。

所以呢,不論是僧門的功夫還是道門的技藝,其內功修煉都離不開“養氣、化氣、運氣、煉氣”這幾種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早期的氣功,以導引爲主,吐納爲形式,更接近“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六字訣”這幾種最常見的健身氣功,當然了,武術圈裡的氣功要比這豐富也更具實用性,刨去這種類似廣播體操的導引術之外,還有站樁、盤坐、臥功、操手等等。

那書上記載的就是一種類似打坐的養氣方法,這種方法和家傳的東西全不相同,不過,對於在這方面有些基礎了的我來講,學起來也不難,主要的障礙還在那些文縐縐的表述上。

古人的說話方式很簡練,一兩個字就能單獨成句,對於一個沒有一點文言文基礎的小學生來說,那種是很難理解的。

所以,拖了很久很久我纔將那上面記載的東西徹底學會。

第783章 海碗第350章 山洪第781章 金鯉第638章 煎蛋第889章 泥淖第110章 和尚第725章 出行第288章 碟子第496章 老嫗第111章 龍紋第557章 血脈第567章 蝙蝠第656章 剖屍第823章 男人第485章 門縫第418章 武警第550章 巨龍第512章 禍首第147章 噤聲第608章 怪樹第948章 怪屍第760章 宿營第76章 飛刀第202章 會師第612章 蛇柏第723章 天葬第454章 畫符第335章 鬼爪第307章 烏梅第759章 狩獵第935章 照片第101章 指訣第796章 蒼炎第225章 活埋第482章 屍浸第657章 離別第797章 樓臺第185章 巧合第727章 出馬第815章 奇人第186章 調戲第82章 墳頭第268章 空蟬第523章 人影第90章 捉妖第380章 木筏第938章 棺材第559章 來訪第106章 凶宅第230章 秘法第737章 重傷第383章 白鳳第584章 意義第337章 狗血第508章 媳婦第40章 身影第677章 密令第83章 坑洞第910章 兄弟第862章 醉酒第720章 皇陵第6章 瞳孔第498章 入局第902章 參娃第717章 來訪第41章 狐狸第580章 心結第422章 金身第590章 形意第472章 單子第610章 雷死第197章 泥巴第267章 骰子第799章 墜崖第95章 松下第473章 工錢第633章 分食第513章 千年第958章 稀泥第147章 噤聲第326章 中藥第505章 黃頁第406章 四維第85章 棺槨第748章 鬼面第232章 桃源第282章 拆橋第688章 糾纏第171章 上身第438章 野史第7章 白焰第772章 張三第466章 一塊第223章 站僵第686章 解釋第780章 雷音第940章 鐵鍋第785章 黃泥第50章 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