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六祖

可凡事都有兩面,禪宗的教義給了更多人修成正果的希望,也降低了修佛的門檻,可是,到什麼時候都得承認,在衆多佛教信衆之中,也有那因爲這個主張而變得很不開心的,當年的梁武帝,就是這裡面最有帶表性的一個......

據傳講,當年的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對佛教的教義最爲推崇的皇帝之一,這人一生,都過得像個禪門弟子似的,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人其實可算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爲了表達自己對佛家的嚮往,梁武帝身體力行地做了很多在當時的佛教教徒看來最有功德的事情:比就比如前面說的修佛寺,抄經文,供養和尚,給佛像塑金身之類的,不僅如此,他還時常以佛教的傳播者自居,在自己的統治區域推廣佛教教義,這件事,在當時來說是盡人皆知的事情,菩提達摩自然也聽說了,爲了推廣自己的新觀點,達摩祖師曾經淨身入宮向梁武帝講經說法。

可自宮之後,他非常無奈地發現,自己的觀點和梁武帝的看法大相徑庭。

梁武帝問達摩,說,你看,我在全國上下修建了上千寺院,叫人抄寫了幾萬經卷,我這樣的功德,來世可以成佛麼?

達摩一聽,搖頭笑道,說,親,你做那些都沒有用,能不能成佛,不是看你做了什麼,而是看你在想什麼,當你的內心世界達到了佛的標準的時候,你就是佛,可話說回來,你要是滿腦子功名利祿,以成佛爲目的去做那些事,那,你本身就落入了名利的陷阱裡頭,做再多也是白做,脫離不了苦海的。

再者說了,佛陀是萬千智慧的集大成者,明白得很,你要是這內在修爲不達標,就算你是佛祖他乾爹也照樣不行的、梁武帝聽完這些話,當時就無語了,手拍額頭十幾下,旋即問道他,合着你這麼一說,老子花了那麼多的錢,用了那麼多的人,廢了老大的精力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白做了?達摩聽後,訕訕一笑,牛逼閃閃地說了一個“是”,又拿出宗教領袖的派頭給梁武帝上了一通課,這梁武帝聽慣了恭維的話,一聽之後頓時覺得有些刺耳,見對方言語之中略帶不屑,冷嘲熱諷,一時間也是一肚子怨氣。

就這樣,沒幾句話,兩個人就談崩了,梁武帝大怒,叫人將達摩祖師胖揍一頓之後扔出皇宮不再相見。

這時候的達摩,應該是最鬱悶的時候,一個人夾着小鋪蓋捲走到江邊,連過河的船錢都沒有,自顧自地在江邊呆了幾天,梁武帝也從死衚衕兒裡頭走了出來。

此時的梁武帝很後悔,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些過分了,於是得知達摩離去的消息後,馬上派人騎馬追趕。

卻沒想,追到幕府山中段的時候,兩邊山峰突然閉合,誇嚓地一下將梁武帝派來的使者夾在兩峰之間。這時候,就看見達摩祖師一個人正在江邊徘徊不前,本來還挺鬱悶,可看見有人趕來,突然精神了,他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踩着那蘆葦漂過江去了,等下些使者從山坳裡頭掙脫出來,達摩祖師早就沒了蹤影。

自此之後,菩提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也流傳得越來越廣,據說,少林寺裡還有一座記載着此事的黑色的石碑呢,具體是個什麼樣子我也沒見過,只是聽說而已。

我記得這個故事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跟一個語文老師閒聊的時候聽說的,究竟是怎麼將話題扯到那上面的我也記不清楚了,可讓我對這個達摩祖師的印象加深不少的一件事,還是當年在畫報上面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那畫報挺高端的,這種妖魔鬼怪一類的事情很少出現,可那次不同,上面出了一個文章,就是研究一個禪宗領袖的,上面的標題是什麼我不記得了,反正,爭論的核心就是關於一個和尚的“金身坐像”的。

這個和尚,法號叫慧能,應該是禪宗六祖,也就是菩提達摩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關於此人的傳奇故事,其實是非常多的,即便你不是佛教的信徒也應該聽過他當年寫的一首詩。

傳聞中,這六祖慧能,原本是個火工頭陀,就是一個打雜做飯的和尚,在寺廟裡頭,屬於那種文化水平比較低,身份地位相當低,曝光機率特別低的一類人。

而他的師傅,禪宗五祖弘忍,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得道高僧,手底下的那徒弟什麼的,多了去了,沒事兒就做大型講座,每次都是座無虛席。

說有一次,這五祖弘忍就給徒弟們上課,他叫來這徒弟裡頭最出色的一個讓他寫首詩表達一下自己對修行的看法,因爲這人的表現一直很優異,大家都認爲這人是五祖弘忍的衣鉢弟子,那人也不負衆望,拿着毛筆就在寺院的牆上寫了一首詩,具體來說,二十來個字:“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詩並不難理解,就是裡頭借用的佛教的典故多了一點,大體上來說,就像是一個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好和尚在跟自己的師傅表決心似的。

大家都明白這是啥意思,當時就拍巴掌跺腳齊聲頌揚,可衆人在這裡一通熱捧的同時,這六祖慧能正好路過,他級別低,沒資格在這裡頭聽課,一邊挑水一邊歪着脖子瞅了一眼那牆上的字,突然笑了,隨後,這貨走過來,拿着毛筆在牆上歪歪扭扭地寫了另一首詩。

這首詩,流傳極廣,很多人都能背誦上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等這幾個字寫完,六祖慧能恭恭敬敬地將毛筆放下,自己挑着水走了。再看那些和尚,面面相覷全都無話可說,因爲,這些禪門弟子都能看出來,這首詩裡頭表現出來的,是慧能對這禪宗教義的領悟,也不得不承認,他現在的體悟要比在座的諸位師兄高很多......

第741章 篝火第459章 五穀第781章 金鯉第868章 賣萌第289章 羶腥第936章 林子第22章 雞蛋第860章 親事第613章 禿頭第528章 下水第315章 圈套第151章 千年第284章 下咒第119章 雷法第889章 泥淖第240章 棺材第634章 古劍第448章 轉移第450章 應物第523章 人影第563章 金遁第229章 擊殺第433章 發愁第500章 拿穴第85章 棺槨第722章 閒談第906章 逼問第183章 紅衣第547章 鬼鬼第161章 對峙第196章 鏖戰第897章 謝謝第916章 建築第138章 蓋魂第705章 徒孫第361章 屍泥第228章 突變第471章 楊偉第635章 報復第919章 陽氣第45章 賣肉第20章 葫蘆第906章 逼問第501章 談判第523章 人影第607章 上樹第128章 九幽第117章 罐子第365章 古樹第15章 騾子第907章 原則第492章 鬼罡第692章 投胎第692章 投胎第147章 噤聲第138章 蓋魂第7章 白焰第857章 昇仙第444章 告狀第381章 圖形第950章 僱主第538章 點射第208章 手印第894章 儀式第954章 身影第177章 女人第248章 衝突第86章 屍妖第432章 貝殼第58章 刺青第3章 女屍第736章 變身第487章 罈子第278章 屍丹第862章 醉酒第171章 上身第77章 冥尺第874章 鐵樓第319章 五帝第833章 銅鏡第191章 大貓第928章 猴子第29章 撒嬌第173章 大冢第608章 怪樹第645章 獨眼第388章 吃人第891章 爆炎第932章 婦人第806章 金砂第378章 惹禍第559章 來訪第320章 筷子第753章 睜眼第801章 花槍第483章 法傘第430章 絨繩第681章 憋寶第606章 現身第898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