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一個冬天的變化

大唐時空,扶桑,本州島……

隨着寒冬隱去,花蕊吐芳。扶桑百姓們盼望已久的春天終於到了。漸暖的空氣、破冰的流水;漸綠的柳枝、吐芽的苞蕾,驅散了那苟延殘喘的最後一縷寒風,送來了溫暖的氣息。

經過一個冬天的修整與訓練,整個立花家,上到家主立花貞宗,下到那些僕人,都煥發出了非同尋常的(激)(情)和鬥志,就連臉色也因爲充足的食物和營養變得紅潤健康起來。

雖說從頭到尾都只是把立花家當成放出去搞風搞雨的炮灰,必要的時候整個犧牲掉都不會可惜,但炮灰能夠強大些、能多用一段時間總不是件壞事,總比換來換去的強。

這一個冬天下來,立花家可是有別於以往的忙碌。除了大規模的招兵買馬、採購糧草,以及結交盟友之外,更是在對手上兵馬的訓練方面下了大力氣,甚至不惜下了血本。

其實日本在古代時打仗,最底層的兵卒說白了其實就是農民。沒有戰事的時候就給自家“老闆”種地,有戰事的時候,直接拿上武器穿上甲衣就能上戰場殺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扶桑的兵卒有點象後世的民兵。其實在天朝的古代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說古代的軍囤制,也是平日裡當農民種糧食,有戰事的時候拿上兵器就能砍人。

只不過,扶又要折這種農兵,在使用成本方面卻是低的嚇人。貌似只要能夠吃飽飯,就會有大量的人願意當兵打仗。當然,在破城的時候要是再能拿到些值錢的物品就更好了。

至於軍響神馬的,除了那些正規的部隊和家臣能夠享受之外。做爲最底層的兵卒那是想都別想。還別覺得誇張,在古代可不止是扶桑會這樣,其實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畢竟能夠象大唐這麼強大的帝國可並不多見,可就算是這樣,在唐初的時候。因爲府兵制的存在,那些基層兵卒們同樣是沒有軍響可拿的,甚至連武器和馬匹都得自備。

唯一的好處是,在沒有戰事時,這些府兵都有着軍田可以墾種。一直到了大唐中期,發現府兵制已經不堪使用。於是改成募兵制之後,那些基層的兵卒才終於有了響銀可拿。

連在歷史上算是強大的天朝都避免不了這樣的情況,更別說扶桑這種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資源都有爲匱乏的國家了。

對於那些扶桑的百姓來說,當個兵就能每頓飯都吃到大米飯,時不時還能嚐嚐茶泡飯、烤飯糰等“奢侈”的吃法。並且每頓飯還都能吃飽,就已經足以讓自己去賣命了。

只不過,這一次爲了能夠更好的完成神所賦予的使命,同時也爲了能讓自家獲得更大的好處。在得了大量物資做爲補給之後,立花貞宗也沒有再象那些“同行”一樣的小氣。

除了一日三餐、餐餐都能讓兵卒們管飽,每天還能見到些葷腥來補充訓練時的消耗外。還按照職位的不同定下了軍響。雖說底層兵卒的響銀不多,但再少也總比沒有強。

俗話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以前大家都沒有軍響的時候,自然沒得比較。可如今立花家開出了響銀,這種情況下,哪怕響銀的金額再少,和那些依舊連響銀長啥樣的同行們比起來,差距自然就大了。

於是乎,隨着這種種的“高級”待遇流傳出去,不管是立花家原本下轄的百姓,還是周邊其它大名地盤上的百姓紛紛來投,短短的時間就讓立花家的兵力膨脹了起來。

雖說李安然並沒有把當初交給李世民的練兵之術也給立花家一份。但還是編寫了一套適合扶桑人所用的兵書。裡面除了一些用兵、練兵之法外,還配上了刀術、槍術和弓術。

別說這麼做是養虎爲患,這套兵書裡的內容其實扶桑原本就有。只是在經過整理和優化之後,兵書裡的內容要更強一些而已。就算這樣,也強不過當初給大唐的那套。

更何況對於李安然來說。扶桑實在是不夠養虎爲患的資格。真要是有人敢亂來的話,戰神羅喉的身份可不是個擺設,到時候不管是誅首惡還是滅一國,那都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這一冊兵書,經過一個冬天的訓練、訓練再訓練,立花家的實力可不再僅限於兵力大增,軍隊的實力也暴漲了很多。放在這個時代的扶又要來說,絕對算得上精兵強將。

等到開春之後,立花家還將從鄭家商船送來的新型農作物給種了下去。據說這些叫做玉米、土豆、紅薯等等名稱的農作物,不但產量極其的驚人,而且味道方面也都非常的不錯。

最關鍵得是,這些新型農作物的長勢都非常的快。最快的只需要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能夠收穫,這樣一來,就算冬天不能種,但春、夏、秋三季下來,最少能種五六茬出來。

別說這些新型農作物原本的產量就驚人,就算產量有限,一年種個五六茬下來,這產量加在一起的也足夠嚇人了。更別說除了糧食之外,這些新型農作物裡還包括了瓜果蔬菜。

至於肉食方面,李安然到是懶得象對待大唐一樣那麼盡心。只是通過基因技術培育了一種肉兔扔給了立花家去飼養,剩下的牛、羊、豬,雞、鴨、鵝之類的則交給鄭成功去解決。

反正鄭家與逍遙山莊那邊本來就有商業往來,通過鄭成功的手借用鄭家的渠道弄些家禽牲口到扶桑上去養殖,一來這點小事用不着自己一個天神出面,二來也能給鄭家填堵。

畢竟鄭成功已經決定另立門戶,即便因爲種種原因眼下還沒能和鄭家完全斬斷關係,但能夠順手坑鄭家一下的機會送到了眼前,自然沒有錯過的道理。

而這種經過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肉兔,繁殖能力則是強得嚇人。

其實兔子這種東西原本的繁殖力就強,要不然也不會有“小兔小鴿,一個月一窩。”的說法,同時也更不會出現只是幾隻兔子就差點就把澳洲的生態環境徹底給禍害了的囧事。

只不過,經過基因技術的培育之後,這種體型要比普通肉兔還要肥大,單體最重能達到三十公斤,體型更是能長到一點五米的誇張肉兔,繁殖的能力要更加強悍而已。

當然,要想把一隻兔子養到一點五米長、三十公斤重,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不小。好在,正常情況下,一隻兔子重十來二十公斤,長到一米左右還是比較輕鬆地。

但這種肉兔長得快、繁殖力又強,這胃口自然也是好的嚇人。如果不進行人工養殖而是扔到野外去養的話,危害性可比當初帶到澳洲大陸上的那幾只寵物兔要大得多了。

所以,爲了能保證這種肉兔的養殖順利,同時也進一步對扶桑進行控制,李安然還專門爲這種肉兔弄了一種適應能力超級強,連冰天雪地都能存活的速生型牧草做爲飼料。

等這一個冬天下來,原本一百多對成年肉兔,在立花家的精心飼養之下,數量已經突破了一萬隻。沒辦法,普通的肉兔三個月就能繁殖後代,這種新型肉兔兩個月就可以。

套句某篇耳熟能詳的古文,在子又生孫、孫又生子的情況下,又沒有被人爲的消耗和天敵的捕殺,再加上這種肉兔的適應能力和抗病性都相當強,數量不增長的這麼快那纔有問題。

別看這些兔子的單體重量別說跟牛這種大型牲口相比了,就連狗和羊都比不了。但架不住這玩意兒好減少、繁殖快、基數多。就算按一隻十公斤來算,一萬隻就是十萬公斤。

最關鍵得是,這還只是一個冬天的養殖效果……

第10章 治傷第670章 ”妖“第226章 葡萄酒渣第397章 乖巧第531章 婚事(2)第503章 奪舍(2)第264章 靈光一閃第307章 人手問題第533章 進城(2)第90章 設計第385章 糟糕的日本菜第213章 求之不得第265章 黃花菜都涼了第337章 對少爺要有信心第24章 我的姑奶奶第460章 慾壑難填第488章 仙道崎嶇(1)第749章 銀行與彩票第483章 講道(2)第219章 功成身退第575章 血液樣本第394章 “仙”家氣派第376章 船隊第685章 李家祠堂第271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49章 借命?!第469章 日後再說第390章 萬一回不去了第108章 好鋼第30章 蓮花荷葉杯第284章 我可以信任你嗎?第116章 水調歌頭第309章 巨大的價值差第674章 駭人真相第696章 雲燁第708章 “鐵板橋”第61章 拖下水第116章 水調歌頭第79章 發電機第131章 選島第602章 收徒與賜法第6章 魚蝦第347章 程夫人第170章 陽光小別墅第203章 賭約第584章 異變第415章 三種新錢第691章 “鐮刀錘子”第88章 上億第711章 杯具的程處默第250章 見獵心喜第371章 葬禮第570章 巨石陣第233章 火雞第580章 傅君婥?!第638章 血元丹第604章 見楊廣第161章 “臨牀試驗”第200章 換一種方法第200章 換一種方法第1章 初來乍到第103章 泄漏天機第429章 嚴苛的軍規第704章 “試毒”第470章 了結因果(1)第663章 戰神殿第647章 當皇帝還是當神仙第296章 念頭通達第13章 藥方第138章 拍賣第629章 飛馬牧場(2)第510章 人與豬(1)第253章 行軍速度第670章 ”妖“第496章 傳法第182章 道兵?第204章 關切與擔心第229章 高山牧場第369章 撲朔迷離第76章 黃哥第154章 長孫無忌的小心思第652章 衝出地球第179章 孫思邈第439章 巴依老爺?第520章 妹紙與靈猴(1)第417章 另有一事相求第723章 “鐵板”第169章 “一意孤行”第193章 緣去則散第641章 拍賣(1)第378章 書第249章 享受第42章 “溫柔”第97章 人多好辦事第635章 寇仲的成長第387章 投誠第523章 反應(2)第623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46章 全憑少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