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祭天

面對大唐官方的隱晦提醒,李安然自然不可能明白對方的意思。當下只得派人將之前弄來的那批陳米和品質不怎麼樣但同樣吃不壞人的麪粉直接和那些糧商換成了便宜的糧食,然後又從現代時空弄來了最爲便宜的一種糧食,玉米。

之所以前面不買玉米而是買陳玉和麪粉,主要還是因爲這兩樣東西因爲品質和貨主急於週轉的緣故,價格方面比玉米還要便宜一些。至於爲什麼不直接從現代時空弄黍或者粟,理由很簡單,這兩種雜糧的價格甚至比普通的大米和白麪都要高不少。

而李安然後來弄到的玉米,雖說並非現代時空很受歡迎甜糯玉米品種,而是最普通的老黃玉米,在口感、營養方面都要遜色不少。但甭管是碾成小顆粒然後直接煮成玉米飯,還是磨成玉米粉然後製作成玉米餅、玉米饃饃等麪食,用來填飽肚皮那是絕對沒問題地。

爲了避免玉米這種新糧食不被接受,李安然還在現代時空印製了大量有關如何食用玉米的宣傳單,讓湘雲派人連同玉米一起送到那些收購點去。甚至於還讓收購點事先做成相應的吃食,做爲試吃分放給那些前來兌換蝗蟲乾的百姓。

至於那些依舊不願意兌換玉米的百姓,也不會被強制兌換。反正之前的那批陳米和麪粉可是換來了數量不少的粟米和糜子,到底想兌換哪種完全任由選擇。甚至於,出於對美食的喜歡。李安然還讓人把《舌尖上的美食》這部紀錄片裡的黃饃饃給做了出來。

在回到現代時空收集具體制作方法的時候,李安然還意外地發現,當初那位在《舌尖上的美食》裡,因爲製作黃饃饃一炮而紅的老黃夫婦,現如今居然已經成了西貝西北菜特聘的黃饃饃代言人,親自“督導”這一鄉間街坊小吃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據網上的消息稱,這個形象代言人的價格應該是三年三十萬,雖說與那些明星代言比起來差了何止一星半點,但對於一個原本年收入一萬元左右的老黃來說,年薪十萬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價格了。

而這位老漢的經濟頭腦居然還不錯。在拿到了三十萬的代言費之後。並沒有因此而退休。反到是利用這筆錢在自家的三孔窯洞邊上起了一幢簡易房做爲擴大黃饃饃生產的加工間。同時,還註冊了一家名爲“榆林市黃老漢食品有限公司”的公司。

藉着自己的名氣效應,黃老漢不但不用再自己拖車子去賣,而且。原本一元一個的黃饃饃也漲到了兩元一個。而代言的那個品牌。甚至最高賣到三元一個。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想到。不是自己弄不明白,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

不過不得不承認,利用泡、碾、篩、和、酵、餡、蒸、等一系列程序弄出來的黃饃饃。味道方面確實很有特色。相對於常見的糜子飯來說,這種經過發酵後蒸制的黃饃饃不得更容易消化而且口感方面也更好。

特別是裡面包上的那種用紅棗、紅豆製作而成的餡料,更是讓味道有些單一的黃饃饃變得更加甜美起來。可惜,對於大唐時空正在遭受蝗災的老百姓來說,餡料不餡料的已經顧不上了,能夠填飽肚子纔是關鍵。

由於這一次蝗災的規模相當的大,爲了能夠供應足夠的玉米,李安然還特意不辭辛苦地回國了一趟。利用國內只要給錢,管你把貨物送到哪裡的便利性,並藉着貿易公司駐南京和上海分部下轄的倉庫,將大量的糧食運送到了大唐。

也正是有了這批糧食控制住了原本因爲蝗災而暴漲的糧食價格,讓身爲大唐皇帝陛下的李世民少了幾分壓力。不過,身爲一國之君,在對面這種天災時,自然不可能一點動作也沒有。這不,眼瞅着蝗災越演越烈,一場祭天大典也隨之盛大召開。

壓根不想往這件事情裡的參合的李安然,藉着自己還需要從上界往下面運送糧食爲由,婉拒了李世民派人帶來的邀請。不過,事後卻依舊得知了這次祭天大典的盛況。

考慮到眼下正處於蝗災肆虐的時候,李世民也沒傻到真去搞出什麼大場面來。只是帶着一幫子高官,在長安城外建立起來的祭臺上好好地做秀了一場。

讓李安然不得不承認身爲大唐皇帝陛下的李世民果然不愧是殺兄弒弟的狠人,在祭天的時候,這位可是直接生吃蝗蟲並咒之曰:";人以谷爲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汝若通靈,但當食我,無害吾民!”

而一衆文臣武將則以生食蝗蟲恐得疾病爲由勸之,但李世民卻說:";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結果,一衆大臣們一個也沒能跑了,統統享受到了品嚐蝗蟲的待遇。

如果這幫人只是吃那種烘烤過的蝗蟲肉乾,或者是油炸過後再撒上五香粉的蝗蟲,李安然到還不覺得有什麼。畢竟這兩種吃法雖說對於絕大部分很是噁心,但單從味道上來說,卻絕對能稱得上是兩道好菜。

可讓人無語得是,以李世民爲首的大唐官方,吃得卻是那種現抓的活蝗蟲。據不可靠的消息,這次祭天之後出現嘔吐現象的大臣們可不在少數。聽說,還有人在事後直接被搞得下不來牀,噁心的大病了一場。

在祭完天之後,發現蝗災並沒有任何消減意思的李世民,不得不再派人到逍遙山莊求助。搞得李安然不得不借着自己在現代時空國內的機會,先後又弄了數量可觀的雞、鴨、鵝,還有鵪鶉、麻雀、鷓鴣、斑鳩等人工飼養的可食用禽類送到大唐時空那幾個重災區域。

藉着時空穿越對這些家禽和鳥類造成的影響,這些東西在抗過了初期的痛苦之後,驚人的胃口直接就讓海量的蝗蟲被吞吃一空。同時,在得到了充足食物和營養的補充之後,還讓李安然得到了一批數量可觀的禽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意外收穫。

雖說大量的麻雀、鵪鶉、鷓鴣、斑鳩等人工飼養的禽類依舊擁有或多或少的飛行能力,直接導致了帶來的這批禽類“走失”了不少,但對於李安然來說,這一點點的損失還不會放在自己的心上,再說了,不是還有李世民這個靠山在嘛。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這場蝗災可是持續了不短時間才總算在大自然生態體系的強勢介入下得到緩解並且最終結束,可在李安然的出手之下,再加上大自然裡野生的禽類、獸類甚至是某些昆蟲,也出了不少的力,結果原本肆虐的蝗災提前進入了尾聲。

無形之中反到是與之前李世民的祭天之舉產生了前呼後應的效果,這樣一來,原本對李世民造成不少影響的流言,很快就被不知道從哪裡流傳出來的,李世民受命於天,祭天之後蝗災立時開始消失的說法,就開始在各個災區廣泛流傳開來。

恰恰也正是因爲這一點,讓爲了阻止蝗災不斷奔波於現代時空和大唐時空各個災區的李安然很是有些不滿。搞到了半天,自己這個衝在第一線的功臣卻成了陪襯。不光是沒落得什麼實際上的好處,而且還倒貼了不少人力、物力還有財力進去。

好在李世民也不是那種卸磨殺驢的性格,最起碼在針對某人和眼下這件事情上是如此。在蝗災終於開始消散時,來自於長安城皇宮的封賞聖旨也到了。

也不知道是考慮到李安然這一次確實出了很大的力,還是爲了封口,這一次的封賞那是相當的豐厚……(……)

第569章 時空傳送門第204章 關切與擔心第356章 鐵山靠第21章 穿回來了!第598章 一點點改變第107章 擴大地盤第38章 借槍第716章 半首詩第14章 糖第594章 “火炬”第630章 商秀珣第214章 緣由第223章 招生和開館第697章 小弟弟第225章 來自牛奶的提醒第291章 見識一下第180章 無法拒絕第398章 泄火第359章 願意臣服第262章 物產第497章 傳法(2)第16章 消息第525章 重視(2)第211章 孩童第624章 劍氣雷音第8章 異常狀態第25章 採購第245章 隨軍出征?第237章 死了!第295章 建議第352章 起死回生2第519章 葫蘆(2)第151章 見面第485章 演武(2)第485章 演武(2)第156章 眼見爲實第645章 接見第518章 葫蘆第87章 海南黃花梨第260章 非常普及第25章 採購第432章 “擦邊球”第346章 假冒的?第729章 真有神仙嗎?第287章 意料之外的簡單第499章 煉寶(2)第352章 起死回生2第645章 接見第165章 禮物第143章 商業街第445章 特別服務第186章 商業稅第336章 “甜棗”第282章 莉薩第573章 星際幽靈第736章 代師收徒第566章 物有所值第621章 帶妞一起飛第351章 起死回生第565章 這買賣不虧第411章 托兒?第629章 飛馬牧場(2)第439章 巴依老爺?第638章 血元丹第611章 奇珍異寶閣第613章 聲東擊西第632章 盛情難卻第729章 真有神仙嗎?第669章 “六銖衣?第388章 衛星第698章 槍第138章 拍賣第711章 杯具的程處默第339章 聯邦快遞第138章 拍賣第199章 疑惑第147章 畝產兩百石!第6章 魚蝦第197章 水井第742章 好不好吃我說了不算第474章 賜寶(1)第130章 很多很多的錢第364章 相見即是有緣第272章 救人第67章 謝老闆第241章 進宮第227章 自立門戶第713章 別讓他們糟蹋了第349章 資敵之嫌!第205章 遊玩第733章 保證不打死你們第482章 講道(1)第261章 成精?第134章 偶遇第556章 商品多元化(1)第130章 很多很多的錢第718章 左武衛大營第107章 擴大地盤第153章 花生第175章 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