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商業稅

面對着李世民一衆大臣瞠目結舌的表情,李安然的心裡自然是暗爽不已。至於爲什麼要把發票和稅收給折騰出來,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進一步改變大唐時空的運行軌跡,也好從中獲得更我的好處。

“當然,這些定額手撕發票上的面額大小並非關鍵,關鍵得是每個月購買發票的總額度。比如之前說得青樓,還有鹽、鐵等暴利行業,在我看來這種就屬於必須抽重稅的對象。而具體要怎麼樣來限定這個額度,則需要根本行業的不同情況來制定。”

“至於這些發票的用處,相信剛剛各位也看到了,在商家購買完固定數額的發票,也就等於納完這個月的稅之後,在顧客購買物品時就可以將相應額度的發票撕下交給對方。這樣一來,顧客有了購買物品的憑證,一旦物品出了問題,就可以憑票找上門。”

“這二來嗎,每一本發票上的存根,也可以做爲計算每一家商鋪生意好壞、物品去向的一種憑證。有了這憑證,不管是對於制定新的稅收標準,還是對物品去向的調查都會有着一定的便利性。當然,發票的使用最大的好處就是,國家有錢了。”

隨着李安然把這番話說完,整個雅間裡的氣氛已經變得徹底安靜了下來。除了圓桌正中間擺着的那品鴛鴦大火鍋還在“咕嘟咕嘟”地翻滾着,就連平日裡的大老粗們,也都被剛剛這番關於發票和稅收的話給驚得呆住了。

身爲一國之君的李世民,對於增稅會產生的種種不良後果可是相當的清楚,在沒完全弄懂這件事情這前,可不敢輕易地下什麼結論,所以,在沉吟了一會兒後,開口問道:“真人,你的意思是通過這種發票,可以來增加稅收?”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這種稅並非針對外面的那些普通百姓,同樣也並非針對那些達官貴人,針對的僅僅是所有的商業活動,也就是俗話說得買賣。”說到這裡,李安然停了停,措詞了一番後又說道:“就拿我們吃得這一頓飯來說吧。”

“表面上看,做爲買家的我們在得味樓享受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付出的是一筆數量可觀的錢財。而做爲賣家的得味得,得到得是一筆有着不錯利潤的錢財,至於付出的則是上到店鋪建造時的種種花費,下到在廚每個月的薪水,我稱這些爲成本。”

“這裡的成本,指得是商品的價值範疇,而這個範疇並不僅僅侷限於商品本身,同時還包括在銷售這件商品時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甚至是前面說到的物流等方面。將製造商品時所產生的種種費用和銷售商品時產生的種種費用加在一起,就是成本。”

“當然,這只是我儘可能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如果要更專業一些,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還有很多。不過,暫時與今天關於發票的話題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如果聖上和各個大臣們有興趣的話,回頭我會再上個摺子,到時候再詳談也不遲。”

看出眼前這幫子歷史人物都對自己所說得成本有着很大的興趣,李安然連忙打住這話題,然後言歸正轉道:“接着剛剛關於這頓飯的話題,表面上我們付出一定的錢財得到了一頓美食,而得味樓烹製出一桌好菜,賺到一定的利潤。”

“比如說,這頓飯我們吃了二十貫錢,那麼以得味樓這種餐飲業試行的稅收標準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來算,就要上繳兩貫錢的稅收。按照我對長安城和藍田縣城各酒樓、酒肆的調查,自然不可能有這麼多,但架不住細水長流。”

“老話說得好,聚沙成塔、滴水成河。而且整個大唐又有多少的酒樓、酒肆?要是能將這種稅收的方法推廣開來,不說其它行當,單就這個行當每年需要交納的稅費也不會是個小數字。而且,我之前也說,這還只是浮於表面的一部分。”

“大家試想一想,想要烹製出這一桌子菜,人工什麼的先不去考慮,光是購買的食材、香料,甚至是裝菜的這些碗碟,是不是都需要花錢?而種植這些食材、香料和器具的賣家,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需求?一旦產生了買賣交易,是不是也要交稅?”

說到這裡,知道一次性說得太多,這幫歷史人物多半是腦子轉不過彎來的李安然,這才停下口,端起酒杯自斟自飲了起來。

而李世民他們,也下意識地順着剛剛的那番驚世駭俗的內容繼續想下去。結果,越想越是心驚、越想越是害怕。

“不對!”率先反應過來的李世民,突然一拍桌子,說道:“按照真人剛剛所說得,這種只是針對具體的買賣而不是個人的稅,需要以這種發票爲憑證。可如果賣家不用這種憑證呢?或者減少使用,那剛剛所說得的稅費豈不是等於白費?”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幾個大臣也想到了。只是礙於不敢表現的比大唐皇帝陛下還要聰明,所以才憋着沒有說。眼瞅着這個問題被提了出來,自然都不約而同地拿眼神看向了某個“罪魁禍首”。

“聖上聖明,剛剛所說得可能確實存在。不過,稅收這種東西本來就需要具體的人來遵守。只要能讓廣大的百姓都培養出購買東西時索要發票的習慣,到時候那些商家想不給都不行吧?更何況,聖上你可是一國之君,完全可以頒佈相應的稅法出來。”

“有了相應的律法,再加上百姓們養成的習慣,就算不敢說能夠十成十地避免偷稅漏稅的可能,但也足以對這種稅收方式起到很好的推廣與保護作用。”並不意外對方能想到這一點的李安然,聳聳肩,笑着說道。

面對這停頓一下都沒有,直接就給出的答覆,甭管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無忌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真要是能把這種稅給推廣下去,不但可以增加國家的收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以前各種稅費傷民的情況出現。

“可如果買賣雙方說好了不需要發票,就算有了相應的律法不也是枉然?”又想到一個問題的李世民,繼續挑毛病道。

“聖上聖明,其實不管有怎麼樣的律法,都是有漏洞可以鑽的。想完全杜絕這種逃稅漏稅的可能,不說我這個新稅,就是以前的那些個老稅又有誰能保證就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知道這個問題自己也解決不了的李安然,反問道。

“這……”

面對這樣的說法,清楚這種事情確實一直都存在的李世民和一衆大臣們都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

“不知真人試行的這種稅,又是什麼稅呢?”眼神深沉的李世民,問道。

“此稅,我稱之爲商業稅。依營業額也就是買賣額計算的一種稅。目前暫定爲十四的級別,稅率最低爲百分之一,也就是半成,最高爲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三成。個人覺得,象青樓、賭坊這樣的場所,就應該抽重稅,三成都嫌少,最好能抽五成。”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國家落得更多的稅收,同時也可以對這些產業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控制。當然,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大旱引起的天災導致欠收,還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減稅甚至是免稅。”放下酒杯的李安然,笑着說道。

隨着話音落後,整個雅間裡再一次沉浸到了寂靜之中。包括李世民在內看向某人的眼中,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了震驚、不可思議等等複雜的神色,(。)

第102章 總結第6章 魚蝦第77章 倉庫第744章 “以逸待勞”第8章 異常狀態第691章 “鐮刀錘子”第433章 鹹貨“興國”第626章 太上化龍舟第299章 調侃第688章 “星二代”第395章 非常合格第595章 殺人的不是刀第368章 詭異的噩耗第664章 廣成子第51章 規劃設計第257章 站出來!第650章 戰畢玄(1)第356章 鐵山靠第652章 衝出地球第61章 拖下水第189章 山谷第97章 人多好辦事第411章 托兒?第600章 打起來?第704章 “試毒”第170章 陽光小別墅第361章 泉州第275章 真有辦法?第569章 時空傳送門第658章 應邀前來第634章 與飛馬牧場的交易第488章 仙道崎嶇(1)第485章 演武(2)第644章 都是美女第333章 交易第196章 嫁狗隨狗第559章 涼茶第598章 一點點改變第23章 金銀鋪子第222章 哭笑不得第64章 老紅木第380章 慈不掌兵第692章 山寨貨?第441章 你覺得我可怕嗎?第505章 重生(2)第599章 趁手的兵器第230章 忙碌第385章 糟糕的日本菜第56章 牙儈第540章 創業(1)第115章 驚訝的順利第318章 沙盤第529章 好處(2)第130章 很多很多的錢第426章 一個冬天的變化第584章 異變第206章 惡客又上門第91章 問對人了第404章 燈下黑第229章 高山牧場第299章 調侃第669章 “六銖衣?第401章 有需求就有市場第57章 曲轅犁第98章 買車第582章 援手之恩第46章 顯擺第255章 藍鰭金槍魚第283章 戴維斯第170章 陽光小別墅第648章 幫你一把第57章 曲轅犁第185章 定額手撕發票第362章 衣裳不整者不得入內第748章 兇殘!第151章 見面第101章 帶着貨車穿越第36章 第一桶金第597章 邪帝舍利第300章 搶車第83章 湘雲第605章 純陽金丹第46章 顯擺第541章 創業(2)第477章 來不來(2)第34章 打賞第224章 二十八個小傢伙第659章 演戲第122章 買島的想法1第352章 起死回生2第44章 雞也穿越第40章 虎頭雙立第260章 非常普及第283章 戴維斯第11章 野豬第177章 新的交通工具第155章 貿易公司第143章 商業街第282章 莉薩第346章 假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