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六)

“老將軍,這袍子有些舊了啊。”

程務挺將戎袍遞交給王公公,王公公伸手接過像是無意出聲,眼神間卻沒有其他信息,可程務挺包括在場諸人聽到這話都心中搖頭。

貼身內監在公共場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受他背後之人遙控的,程務挺暗暗搖頭,而後不做停頓,轉身入閣。

衆人望着他背影,沉吟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不過也有幾人目光有些怪異,凌煙閣所供的神像雖然文武參半,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無論文武都是參與到了開國戰爭中的,嚴格意義上說其實都是軍人出身。

只不過有謀臣,有武將而已,從這點來講,這地方被軍人視作聖地也無可厚非,畢竟所謂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得此殊榮,稱得上此生無憾了。

而這些人的下場也大多得到了善始善終,除了與武曌相見過的長孫無忌外,其他人也沒有遭受什麼飛鳥盡,良弓藏的可悲結局。

戲劇化充斥着武曌的人生,在場幾人都深諳此女性情,在這凌煙閣中召見程務挺,看起來似乎有幾分殺機,可又不全然。

直到程務挺入了門檻,轉進閣中,衆人才收回目光,繼續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起來,武承嗣眼神依舊玩味,程務挺的出現對其而言確實意外,不過這意外中有充滿了喜感。

而後他又悄然望了一眼轉角,見依舊了無人影,不由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心中納悶不止。

而凌煙閣中,程務挺腳步甚緩,這地方他不是沒來過,確切的說應該是尚還在宮中任職時經常前來遙遙觀望的地方。

程姓的將軍,最出名的莫過於程知節,雖然同姓。可卻不是一族,程務挺入宮前便卸下了輜重,換上了輕甲,儘管如此還是看起來有些沉重,行動間在地上碰出金屬摩擦聲。

宮中將軍帶甲來見原本是常事,程務挺卻是一個邊防將領,竟然也甲不離身。看來是沒有什麼留意,準備見過就走了。

程務挺行走間,悄悄打量着四周,當繞過屏風後,看到佇立在此間的女子背影,抱拳道:“末將程務挺。參見天后。”

此女無他,正是不知是何原因來到此間的武曌,此時的她眼神已經不再左顧右盼,而是手捏一封文書,靜靜望着閣中柱子,像是在下神一般。

直到程務挺出聲,武曌纔回神卻不轉身道:“老將軍。你來了。”

程務挺聽到這久違的女聲,心中警惕之餘,竟然有些無奈起來,這聲音猶如魔力,誠然武曌聲音談吐不俗,雖然比不得與她年輕時相仿的太平公主清脆,可歲月帶給她的除了圓潤,還有一絲特殊的威勢。

程務挺有些年頭沒有與武曌相見。對這聲音熟悉又陌生。

是以不由愣了一下,而後纔開口道:“末將來了。”

似乎武曌與這些故人對話向來出奇簡單,因爲雙方都心知肚明,就像與裴炎對話一般,簡單的一句,你來了,我來了。也就概括了。

“老將軍,朕有些年沒見到你了呢。”

話音一落,武曌緩緩轉過身來,程務挺慌忙低下頭。他知道這個女人很美,能夠以媚術將高宗李治迷得神魂顛倒的女人,當然不會太差,程務挺與裴炎還有不同,裴炎清湯寡慾的性格是從年輕時便已經形成了的,可程務挺不一樣,他是一個武夫,平日久在行伍,骨子裡也不是什麼聖人君子。

裴炎可以無視武曌的美貌,他可不行,女人有一個好處那便是看起來被動,實際上天生相貌,就是一種資本。

換句話說,武曌算是以紅顏之身,用禍水之姿後宮亂政亂的最成功的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可以說整個武週一朝處處充滿了戲劇與滑稽。

當然這是她的本質,也是不可否認的,更是令後世人拍案驚奇,議論紛紛的。

程務挺低頭不語,武曌見狀竟然掩嘴笑道:“老將軍,你倒是和年輕時一樣害羞啊。”

武曌聲音嬌媚入骨,對話語氣輕鬆異常,可越是這樣,程務挺心中越是警惕,如今自己確實是光桿司令不假。

這些年來突厥人雖然只是有些摩擦而已,可程務挺卻一直小心翼翼,他能入將的原因便是當年在對突厥戰爭中,大放異彩,這也是裴炎與他產生交集的時候。

果然,武曌笑罷,程務挺慢慢擡起頭來,正視一眼武曌那熟悉的面容後,再次低首道:“敢問天后有何要事?”

武曌聞言收起笑容,打量了一下程務挺,似乎想到什麼,但又轉念道:“胡人可有異動?”

“事可查,無安。”

程務挺出言簡潔幹練,聽到這話反而心中一定,他知道這個女人找不到理由來針對自己,我們之前說過,武將大多以玩命出身,與鬱郁不得志的武夫不同的一點便是他們都是有家有業之人。

雖然不像文臣一般落地生根,能很快繁衍出一支家族政治勢力,可也不再像光棍一條時一般玩命。

武曌聞言輕輕點頭,而後打量了下四周,開口道:“既然如此,也好。”

她這話說的有頭沒尾,程務挺也有些滿頭霧水,再次擡起頭來,只見武曌再次翻開手中文書,望了一眼後說道:“朕需要一批奴隸。”

程務挺聞言一驚,不着痕跡的望了一眼武曌手中的文書後說道:“戶部相公就在外面候着。”

武曌聞言翻合文書,玉手緩緩伸到程務挺身前,程務挺見狀躬身將那文書接過,而後翻閱起來。

“明堂!”程務挺剛剛翻開,便大吃一驚,這文書無他,赫然是唐冠所寫的明堂方案,若是唐冠在此必然也要駭然失色,那設計方案長篇冗雜,自己也是靠着死記硬背才記了個大概。

而且那原件明明在自己手中,而且已經轉手武三思,沒想到武曌當時竟然幾眼之下。便又寫出了副本,這與自己那過目不忘的天賦有的一拼。

武曌真的能像唐冠一般過目不忘嗎,這我們不知道,可看她所經歷的種種,不難發現此女顯然是不能像唐冠一般,無論什麼看一眼便不會忘掉,而是有選擇性的。

對上心之事她就算化成灰也不會忘掉。可對不上心的事,轉念也就不記得了,若說唐冠是天賦異稟,那她只能算是一種習慣。

程務挺眉頭緊皺望着手中文書,他也與常鷹一般,雖然識字。可太複雜的文句也看不懂,但大概還是能一目瞭然。

唐冠所設計的方案堪稱壯麗堂皇到了極限,他與武三思交談時,所說的天宮便可以概括,史上的那個明堂確實是跨時代的建築,不應該存在人間的。

憑藉後世的資源物力都很難修建出了,而且也不會有誰閒的蛋疼去修。可現在不一樣,這明堂就是她武曌權威的象徵,幾百年來的皇帝都沒有完成的目標,她完成了。

面對如此強勢的武則天,如此狠辣的武曌,又有誰敢否認坐在明堂裡的不是天子呢?

“老將軍,這袍子有些舊了啊。”

程務挺將戎袍遞交給王公公,王公公伸手接過像是無意出聲。眼神間卻沒有其他信息,可程務挺包括在場諸人聽到這話都心中搖頭。

貼身內監在公共場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受他背後之人遙控的,程務挺暗暗搖頭,而後不做停頓,轉身入閣。

衆人望着他背影,沉吟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不過也有幾人目光有些怪異,凌煙閣所供的神像雖然文武參半,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無論文武都是參與到了開國戰爭中的,嚴格意義上說其實都是軍人出身。

只不過有謀臣。有武將而已,從這點來講,這地方被軍人視作聖地也無可厚非,畢竟所謂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得此殊榮,稱得上此生無憾了。

而這些人的下場也大多得到了善始善終,除了與武曌相見過的長孫無忌外,其他人也沒有遭受什麼飛鳥盡,良弓藏的可悲結局。

戲劇化充斥着武曌的人生,在場幾人都深諳此女性情,在這凌煙閣中召見程務挺,看起來似乎有幾分殺機,可又不全然。

直到程務挺入了門檻,轉進閣中,衆人才收回目光,繼續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起來,武承嗣眼神依舊玩味,程務挺的出現對其而言確實意外,不過這意外中有充滿了喜感。

而後他又悄然望了一眼轉角,見依舊了無人影,不由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心中納悶不止。

而凌煙閣中,程務挺腳步甚緩,這地方他不是沒來過,確切的說應該是尚還在宮中任職時經常前來遙遙觀望的地方。

程姓的將軍,最出名的莫過於程知節,雖然同姓,可卻不是一族,程務挺入宮前便卸下了輜重,換上了輕甲,儘管如此還是看起來有些沉重,行動間在地上碰出金屬摩擦聲。

宮中將軍帶甲來見原本是常事,程務挺卻是一個邊防將領,竟然也甲不離身,看來是沒有什麼留意,準備見過就走了。

程務挺行走間,悄悄打量着四周,當繞過屏風後,看到佇立在此間的女子背影,抱拳道:“末將程務挺,參見天后。”

此女無他,正是不知是何原因來到此間的武曌,此時的她眼神已經不再左顧右盼,而是手捏一封文書,靜靜望着閣中柱子,像是在下神一般。

直到程務挺出聲,武曌纔回神卻不轉身道:“老將軍,你來了。”

程務挺聽到這久違的女聲,心中警惕之餘,竟然有些無奈起來,這聲音猶如魔力,誠然武曌聲音談吐不俗,雖然比不得與她年輕時相仿的太平公主清脆,可歲月帶給她的除了圓潤,還有一絲特殊的威勢。

程務挺有些年頭沒有與武曌相見,對這聲音熟悉又陌生。

是以不由愣了一下,而後纔開口道:“末將來了。”

似乎武曌與這些故人對話向來出奇簡單,因爲雙方都心知肚明,就像與裴炎對話一般,簡單的一句,你來了,我來了,也就概括了。

“老將軍。朕有些年沒見到你了呢。”

話音一落,武曌緩緩轉過身來,程務挺慌忙低下頭,他知道這個女人很美,能夠以媚術將高宗李治迷得神魂顛倒的女人,當然不會太差,程務挺與裴炎還有不同。裴炎清湯寡慾的性格是從年輕時便已經形成了的,可程務挺不一樣,他是一個武夫,平日久在行伍,骨子裡也不是什麼聖人君子。

裴炎可以無視武曌的美貌,他可不行。女人有一個好處那便是看起來被動,實際上天生相貌,就是一種資本。

換句話說,武曌算是以紅顏之身,用禍水之姿後宮亂政亂的最成功的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可以說整個武週一朝處處充滿了戲劇與滑稽。

當然這是她的本質。也是不可否認的,更是令後世人拍案驚奇,議論紛紛的。

程務挺低頭不語,武曌見狀竟然掩嘴笑道:“老將軍,你倒是和年輕時一樣害羞啊。”

武曌聲音嬌媚入骨,對話語氣輕鬆異常,可越是這樣,程務挺心中越是警惕。如今自己確實是光桿司令不假。

這些年來突厥人雖然只是有些摩擦而已,可程務挺卻一直小心翼翼,他能入將的原因便是當年在對突厥戰爭中,大放異彩,這也是裴炎與他產生交集的時候。

果然,武曌笑罷,程務挺慢慢擡起頭來。正視一眼武曌那熟悉的面容後,再次低首道:“敢問天后有何要事?”

武曌聞言收起笑容,打量了一下程務挺,似乎想到什麼。但又轉念道:“胡人可有異動?”

“事可查,無安。”

程務挺出言簡潔幹練,聽到這話反而心中一定,他知道這個女人找不到理由來針對自己,我們之前說過,武將大多以玩命出身,與鬱郁不得志的武夫不同的一點便是他們都是有家有業之人。

雖然不像文臣一般落地生根,能很快繁衍出一支家族政治勢力,可也不再像光棍一條時一般玩命。

武曌聞言輕輕點頭,而後打量了下四周,開口道:“既然如此,也好。”

她這話說的有頭沒尾,程務挺也有些滿頭霧水,再次擡起頭來,只見武曌再次翻開手中文書,望了一眼後說道:“朕需要一批奴隸。”

程務挺聞言一驚,不着痕跡的望了一眼武曌手中的文書後說道:“戶部相公就在外面候着。”

武曌聞言翻合文書,玉手緩緩伸到程務挺身前,程務挺見狀躬身將那文書接過,而後翻閱起來。

“明堂!”程務挺剛剛翻開,便大吃一驚,這文書無他,赫然是唐冠所寫的明堂方案,若是唐冠在此必然也要駭然失色,那設計方案長篇冗雜,自己也是靠着死記硬背才記了個大概。

而且那原件明明在自己手中,而且已經轉手武三思,沒想到武曌當時竟然幾眼之下,便又寫出了副本,這與自己那過目不忘的天賦有的一拼。

武曌真的能像唐冠一般過目不忘嗎,這我們不知道,可看她所經歷的種種,不難發現此女顯然是不能像唐冠一般,無論什麼看一眼便不會忘掉,而是有選擇性的。

對上心之事她就算化成灰也不會忘掉,可對不上心的事,轉念也就不記得了,若說唐冠是天賦異稟,那她只能算是一種習慣。

程務挺眉頭緊皺望着手中文書,他也與常鷹一般,雖然識字,可太複雜的文句也看不懂,但大概還是能一目瞭然。

唐冠所設計的方案堪稱壯麗堂皇到了極限,他與武三思交談時,所說的天宮便可以概括,史上的那個明堂確實是跨時代的建築,不應該存在人間的。

憑藉後世的資源物力都很難修建出了,而且也不會有誰閒的蛋疼去修,可現在不一樣,這明堂就是她武曌權威的象徵,幾百年來的皇帝都沒有完成的目標,她完成了。

面對如此強勢的武則天,如此狠辣的武曌,又有誰敢否認坐在明堂裡的不是天子呢?

第187章 宗室謀反(八)第357章 小寶嗜賭生是非(二)第147章 意外突生第194章 這一刀還你第367章 深井密室窺唐門第285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十九)第51章 雨落長安誠往事第172章 燕啄皇孫(二)第24章 獄中情義第65章 阡陌紅塵大雁塔第201章 家中來人第47章 晨更大明宮第342章 迷魅君王惑天下第336章 怎若聖王初長成(二)第152章 鷹揚吾衛第396章 招投兩戶入翁來第166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六)第44章 太平聞唐冠第80章 裴炎立斬第29章 神都宇文成馬烈第368章 陰差陽錯兩路人第396章 招投兩戶入翁來第78章 風聲鶴唳第2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71章 黥面女相第312章 混蛋是怎樣煉成的(二)第289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三)第158章 溫柔散盡第110章 格殺勿論第226章 一生願換這一世緣第346章 披着錢莊外皮的銀行(一)第134章 兒戲天下第1章 天賦是牆第315章 嫁不出去的公主第372章 以父之名降臨人世(一)第345章 禽獸座右銘第237章 預謀挑撥第104章 陌上人如玉(一)第249章 喪心病狂唐去病(四)第36章 殺機四溢第215章 唐冠宮中會北門第139章 河圖洛書第123章 奇葩擇地(一)第189章 唐門必殺令第270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四)第61章 從容作死囚第67章 終須別,兒歌行第111章 半醉半醒鼓中殺第98章 麒麟墜入萬花坊(二)第172章 燕啄皇孫(二)第220章 去病耍賴奪芳心第24章 獄中情義第83章 莫尋天下(二)第4章 吃書狂魔唐冠第287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一)第204章 有病就治第383章 除夕夜,矛盾現第252章 飛鳥盡歸林第198章 及時雨第170章 石頭引發的血案(十)第152章 鷹揚吾衛第86章 天高海闊憑魚躍(二)第173章 燕啄皇孫(三)第318章 唐冠懷弼識奸計第394章 狄相招安第136章 將夜六問(二)第15章 二詩動朝野,無意救裴炎第300章 消失的第九兵團第187章 宗室謀反(八)第254章 無家可歸何棄療第249章 喪心病狂唐去病(四)第352章 贈人虎鞭手有餘香(一)第272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六)第142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290章 三生少年冠軍候(二十四)第16章 小扒手與放牛郎第220章 去病耍賴奪芳心第270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四)第274章 三生少年冠軍侯(八)第321章 怕死鬼倒黴蟲第139章 河圖洛書第134章 兒戲天下第39章 落魄尋裴炎第243章 無良校長賣小七第154章 怒火攻心第250章 喪心病狂唐去病(五)第388章 世上無**在變第257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一)第204章 有病就治第134章 兒戲天下第113章 沒心沒肺第394章 狄相招安第117章 唐門少主(三)第76章 急流勇退第101章 緣起紅陌第126章 驅虎吞狼,胡說八道第93章 封禪往事第145章 如何做狗第349章 冬陽百里長安路第93章 封禪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