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之疾

心裡惦記着六嬸去張家提親是否能成,馬氏夫婦整個早上都是心不在焉。唐奕見他們也無心照顧買賣,乾脆提早收檔,只賣了五鍋就收了。

三人所性坐在店裡大眼瞪小眼,等着六嬸回來。

辰時都過了,也不見六嬸迴轉,另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卻進了唐記。

“老人家....怎麼是您?”唐奕一見來的那人,就迎了出去,正是昨日那位儒風老者。

老人一笑,“怎麼不能是我?”

唐奕撓了撓後腦勺,“能,當然能。只不過昨天一番狂言,氣着了老人家,小子以爲老人家再不會登我這小店的門了呢。”

“好求存異,對事不對人,是爲君子也。況且,大郎昨日之語也非狂言,比我這個老頭子看得還要通透喱!”

‘老人家過獎了....’唐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急忙繞出櫃檯,引着老人在店內落坐。老人不計前嫌,心胸廣闊,讓唐奕更加的敬佩。

“老人家您請稍坐,小子這就親自下廚燒幾道小菜,算是給您賠罪了。”

老者伸手攔住唐奕,“不用麻煩,老夫不是來吃飯的。”

“那您,這是.....”

“我來找你聊天啊。”老人玩味笑道。“既然大郎昨日把改革之道說的不可爲之,那老夫倒想問問大郎,大宋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唐奕心說,原來是不服氣,又來吵架的。

其實,唐奕還真想歪了。

昨天唐奕一番驚世之言,噴得老人家一天都沒反過味來,唐奕的鑿鑿之言一直在耳邊轟鳴。

錯了嗎?

急了嗎?

那到底應該如何救大宋於水火呢?

整整一天,老人家翻來覆去就念叨着這幾句,攪得全家上下一天都憂心忡忡,以爲老頭入了魔障呢。

直到入夜,老頭兒才一拍大腿猛然驚醒:

光想着那番言語,卻把說這些話的人給忘了。言雖驚世,但猶不如人!別忘了,那唐大郎只有十四歲。十四歲就能洞悉天下,那將來還了得?

所以,今天老人家處理完一些瑣事,就直奔唐記,要再會一會這唐大郎。

“大宋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老人家此問更多的是考校之意,並非義氣之爭。

.......

見老人家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唐奕不急着回答老者,而是叫馬伯切了一盤滷肉,上了些泡菜、涼拌,又拿出好酒給老者斟滿。

“昨日攪了老人家的食興,今日小子再陪老人家喝幾杯。”

老者不依,“你先答我,再喝不遲。”

唐奕無奈道:“老人家心繫家國,當真是讓小子欽佩。但國朝所面臨的問題,恐怕您老比小子清楚得多,又何必問我呢?”

老者道:“我想聽你說說。”

好吧。

“一是土地兼併。“唐奕不再做作,認真答道。“這是自秦贏政一統六國,建立起大一統的華夏政權以來,歷朝歷代都面臨的問題。”

“歷代創朝之初,把土地均分於民,使人人有田種。所以一般來說,只要開國君王不太混蛋,新朝之初都會迎來一個太平盛世。但是,農耕型社會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農民對天災人禍的抵抗力太低,稍遇年景不好土地欠收,就會導致農民破產。而唯一能夠維繫生存的,就是質押乃至出賣土地。

隨着時間的推移,破產的農民越來越多,土地就會逐漸從多數農民的手中聚攏到少數的富戶名下,形成了地主階級。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依附於地主階級,被迫接受地主階級的剝削,生活更加困苦。”

“大宋對土地兼併的抑制是歷朝歷代最爲寬鬆的,所以大宋的土地兼併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土地大量的流入特權階級手中,致使農稅逐年萎縮。”

老者看了一眼唐奕,笑道:“可是,朝廷的稅收爲何不見減少,反而逐年有升呢?”

唐奕答道:“那是因爲商稅的收入漸豐,抵消了農稅的缺口。而且,失去土地的農民一部分依附地主階級,一部分則轉移到工商業之中,進一步緩解了階級矛盾。”

“而大宋不抑商,使得工商業空前發達,大大緩解了土地兼併帶來的隱患。”

老者暗暗點頭,“那另一個問題呢?”

“二是歷史遺留問題,而面臨的困境造成的。”

“哦.....”老者一聲輕疑。“你倒是說說是什麼問題?有哪些困境?”

唐奕搖頭一笑,“國朝是採用科舉和封蔭兩舉並行選官。因爲唐末武亂天下的緣故,太祖立朝之初唯恐再走回前人老路,所以用文官制衡武將。恐皇權失控,又用士大夫制衡皇權,而官員又是職、權、俸三分而定。這種無處不在的制衡之道致使官冗難除、職權不明。朝庭做事的人少,看戲的人多,政令難行也成必然,朝令夕改更是常態。”

大宋從立朝一直到神宗年間,官場的職權俸分離,可以說亂到了極點。

官員任着兵部的職,管的卻是戶部的事兒,而領的是中書省的薪水......

這種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北宋初期卻是常態。不單軍事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官場一樣是“權不通職,事不通權”。

“另一個大問題是國都開封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唐應頓了一下,又繼續侃侃而談。

“開封地處平原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北方來犯,一過國境線就是一片坦途,驅兵不足千里,就能兵臨東京城下。所以,朝廷不得不續養重兵戍衛京師,幾十萬的禁軍糧餉平白的耗費在了這一地理劣勢之上。”

“而兒皇帝石敬瑭把燕雲之地賣給了契丹(石敬瑭認爹的時候,遼國還叫契丹),大宋北地千里國境亦是無險可守,還是隻能用人去填,進一步加重了兵事的耗費。”

唐奕兩世爲人,在千年後的華夏,爭論最多的就是宋朝。這個華夏文明最巔峰的時代,它既是幸運的,也是最不幸的。

幸運的是,它擁有一個自漢唐以來最溫和、最仁慈的統治者。老趙家一家子都是老好人,寬鬆的社會環境,使當時的文化、經濟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不幸的是,這隻溫順的綿羊身邊,卻圍着一羣惡狼。

宋朝的國際環境惡劣到了極點,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宋一樣面對如此複雜的邊境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把自己的國都暴露在狼羣之中。

別看宋都開封貌似深處內地,離邊患甚遠,其實是華夏幾千年文明當中最二逼的首都。

遼騎若想侵宋,只要越過白溝河的國境線,就可繞過所有的城池和防線長驅直入,從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直達開封城下。

怎麼辦?只能用重兵去填。

仁宗朝,北宋常備軍有一百二十幾萬,多數都扔到了京師戍衛和宋遼邊境上面。如此龐大的軍備,就算再富有的國家也得被其拖垮。

明朝號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棣定都北京,緊靠北方國境線。看似兇險,但是別忘了,北京有山海關,有萬里長城,還有燕山山脈。要不是李自成那傻缺逼得吳三桂叛了滿清,就皇太極那點兵力,再給他二十年也進不了關。

可是開封呢?要險無險,要關無關。

有人可能覺得,唐奕說的誇張了,那不還有黃河天險呢嗎?

呵呵......您想多了。

北宋時期,冬季氣溫比現在低很多,冬天黃河是結冰的。

當年,遼軍兵臨澶淵,爲什麼宋真宗御駕親征,又在斬首遼國大將節節勝利的情況下,還和遼軍簽下了讓後人詬病千古的城下之盟?

就是因爲事逢冬天,黃河不定哪天就凍上了,宋真宗拖不起了,就連大宋第一斗士寇準也不敢再拖下去了。

萬一要是在入冬之前沒能解決遼患,黃河一結冰,遼國大軍就可以繞過澶淵直達開封城下。如果真的發生了,那南宋恐怕要提前一百年落筆史冊了。

南有交趾諸夷,邊患不斷;北有契丹狼族,虎視眈眈。就連李元昊都能憑着一幫党項土匪鼓搗出一個西夏國來,時不時在西北搞出點事兒,再加上一個全-祼的首都開封。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大宋不得不在邊境、國都蓄養重兵。

在後世,許多學者、文青詬病宋朝積弱,養了那麼多的兵還窩囊成那個樣子,誰都能欺負欺負。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客觀的。

南北兩宋對外戰爭的勝率高達百分之七十,是歷朝歷代最高的。但是,辦法,就這樣兒,大宋還是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滅了。

爲什麼呢?

因爲全-裸呀!

第204章 消停了不是第459章 舍妹,蕭觀音第359章 算總賬第318章 講理的和不講理的第961章 小棉襖第765章 不懂享受第492章 百無禁忌趙德剛第207章 禍起幽州第753章 擊鼎求援第210章 這個虧,你吃定了第752章 扔出來的肉饅頭第34章 採花第371章 北上第466章 涼薄寡情第539章 一團和氣第168章 兩大名人第952章 兩件奇葩事第214章 好像上當了第169章 中秋宴第279章 觀瀾動第685章 要被玩壞的節奏第23章 三問尹洙第839章 龍虎豹第893章 驚天之變第280章 天下驚第50章 還欠您一座書院第200章 流年啊,你奈我何第954章 開封八大王第403章 薨逝第197章 非去不可第226章 送錢第420章 背書第968章 越鬧越大第344章 貓鼠遊戲第20章 讓人瘋狂的利潤第419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49章 北邊來的土財主第842章 戰報第332章 從水泥中得來的思考第665章 找抽的老賈第955章 攪局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第686章 良苦用心第759章 大宋沒有秘密 二合一第459章 舍妹,蕭觀音第403章 薨逝第887章 最擅長的第678章 一個時辰第20章 讓人瘋狂的利潤第646章 這是老子的路數第496章 與你無關第243章 老子沒錢!第912章 局勢大好第32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532章 乙等下第453章 不公平第542章 女人眼裡也是西施第152章 惜琴求詩第68章 人生如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把人心算計到毫巔第910章 不是一門,是幾門第78章 馬行市第728章 歪打正着第876章 十字軍細作第486章 兩尊門神第655章 不要銀圓直接放大招第555章 想考?自己想招第574章 考題有點難第922章 坑出翔第62章 詔見第731章 腦袋不轉個兒第166章 曹遇曹給你們第875章 醫病第257章 離別?亦離別! 四第一百零七章 又是1歲去又還第967章 放大招第19章 一鍋豬油裡的大生意第九十六章 200貫貴不貴第225章 召見第47章 那小子真狠!第693章 作死第406章 後院救火第984章 皇帝第309章 歷鬼還願!第287章“豬隊友”歐陽修第146章 又見半闕第581章 客氣第992章 不該回來第397章 什麼情況第418章 中央黨校第413章 埋骨觀瀾,情之所願第128章 越來越熱鬧第985章 影帝第42章 暴揍第663章 瘋到自己人頭上第584章 家暴第207章 禍起幽州第848章 這仗怎麼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