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和稀泥

宋仁宗趙禎從歷史角度來看,並非一代雄主,最多算是個守成之君。

可是同樣,那些開疆闊土、傲世天下的聖明之君們,有一點也是沒法和他比的,就是一個“仁”字。

一個人做一時的好人不難,做一輩子的好人卻不容易。

做爲一個執掌天下的皇帝,要做一輩子的好人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趙禎就偏偏用一生在詮釋,什麼是一個好人!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數十次減免各地稅賦,遇有天災人禍必撥款賑濟災民,並下詔責己,罷飲宴歌舞,親自祭祀天地,爲生靈祈禱。貴爲君王卻從爲難下人,爲免宮中浪費,寧可苦着自己,也不妄加用度。對宮人內侍,更是從不苛求。

他珍視每個普通人的生命,故決獄嚴謹,全國的死刑案卷都要經過他的最後複審御批方能執行,仁宗對能從寬的決不重處,故每年從他的筆下超生的死刑犯不下千人。

他曾對大臣說道:“卿等素知,朕氣極罵人時,也決不說‘你去死吧’這種刻毒的話,就更不敢在斷獄中濫用死刑了。“

一個萬萬人之上的皇帝,談笑間就能決人生死的君王,竟能做到珍視每一個百姓的生命。可能除了趙禎,再找不出第二個了。

就連把宋史篡改得亂七八糟的蒙元,都在他們撰寫的《宋史》之中這樣評價趙禎——

“於君者,止於仁!”

可見,千古仁帝的美譽,並非虛名!

....

而老好人趙禎,在內憂外瘓的大環境下,還能把北宋這艘破船修修補補不至翻船,甚至推到了華夏文明的巔峰,還因爲他有另一個好本事——和稀泥!

做爲皇帝,即使再好的人,再仁愛,也難免會遇到兩難之事。

比如范仲淹,趙禎明知範主新政乃國之良方,卻不得不對守舊派妥協。而且,爲了平衡朝局,也不得不把範、富等人貶黜出京。

可是,范仲淹要置仕,趙禎當然不能準,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范仲淹弄到京城來,當面勸阻。但,朝中大臣反對之聲極大,又做何解?

怎麼辦?

涼拌!!

深明和泥之道的趙禎只好在這件事情上打起了太極.,一面安撫朝臣,一面又下詔令范仲淹歸京。但是,給范仲淹的旨意是發下去了,可遷任魏介的調令卻是遲遲不到鄱陽。

給范仲淹的聖旨之中,可是明令他和魏介做過交接之後,才能進京。現在,魏介收不到旨意,在鄱陽不能動,范仲淹和誰交接去?

一個“拖”字訣,讓趙禎玩得飛起,只要范仲淹不進京,朝臣的反對也只能是打打嘴炮,掀不起什麼大浪。

這給趙禎平衡各方意見贏得了時間。

...

而范仲淹在鄧州,就差沒把行禮打包了,卻左等右等,耗了快兩個月,也不見魏介來接班。範大神終於反過味兒來,官家又開始和泥了。

實在沒辦法,范仲淹只好又上了一道奏本。言,尹洙病重,眼前秋寒將至,提請尹洙隨我的家人先行前往蘇州老家休養。即刻起程!

等於是明告訴趙禎和朝官,官家您也別拖了,我把家人都送回老家了,鐵了心不和你們玩了....

趙禎一看奏報,立馬知道這是拖不下去了,急忙下旨,令魏介日夜兼程赴鄧接任,范仲淹一衆家眷不得回鄉,隨範入京。

這回也不用等魏介了,你就直接來吧!

按說,這旨意一下,守舊朝臣不還得反對嗎?

如果就這麼完了,那趙禎就不是和泥高手了。與這道旨,一同下發的,還有另兩道旨意。

“遷夏竦樞密爲副使,宋庠入職三司執掌財權。”

趙禎是做足了姿態,心說,你看吧,現在東西兩府、正副宰執,包括內相、財相(注),全都是和範希文不對付的守舊之臣,連臺鑑都是你們把着,這回該安心了吧?

......

朝中異議在趙禎一頓太極推手之下,總算平息。賈相公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心說,官家還算明事,現在朝中權柄牢靠,量他範希文就算回朝,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只是不過...

草木皆兵的一衆朝臣,還沒喘口氣,就又被嚇了個半死...

九月中,范仲淹應滕宗諒之遙,爲重修岳陽樓作文《岳陽樓記》。此文一出,天下皆然,不足半月,就傳至京城。

賈昌朝拿着抄來的《岳陽樓記》,越看臉色越不對,越看越怒。最後,竟把抄文撕得稀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賈昌朝氣得直哆嗦,“這哪裡是一個厭倦官途要置仕的人寫得出來的?”

“文中字字珠璣,句句言志,範希文矢志不死,這是要回來攪事!”

可是說什麼都晚了,這會兒旨意都快到鄧州了。

...

官家終下決心。

賈子明氣歪了鼻子。

陳執中更愁得揪掉了大把的鬍子。

而吳育則是心神不寧,連着兩宿沒睡着覺....

.....

但在鄧州,除了豬油越來越貴,醉仙釀越來越受人追捧之外,一切都還是那麼平靜。

八月中旬,馬大偉與張四娘完婚,終成美眷。

之後,小兩口就住到了嚴河坊。唐奕本來要給大哥置辦一個院子,做新婚之用,可馬伯死活不同意。

又不是沒地方,何必多花錢?而且,在酒坊也正好方便照應。

唐奕還是住在唐記之中,而馬老三夫婦,依舊每天早起晚睡,打點食鋪生意。對此,唐奕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現在,馬大偉已經完婚,馬老三打定了主意,跟唐奕一同去蘇州。要僱人,也得等他走了之後。

只是,他們還不知道,蘇州是去不成了....

....

一大早,馬老三開門迎客,樓下人聲沸沸,唐奕想貪個早也是不行,只能爬起來,洗漱一番就下了樓。一到樓下,就聽店門外一陣吵鬧...

卻是馬老三照應的生煎已經出鍋,因爲有人不守規矩胡亂插隊,一衆鄉里吵了起來。

“你這軍漢好不曉事!沒看大夥都在排隊嗎?”六嬸獨特的尖嗓門全開,掐腰與邊上一個漢子理論。

六嬸現在可謂是風光的緊,因爲全鄧州都知道,是他說成的馬大偉和張四孃的親。不明白其中關結的街坊們還以爲這親能成,全是仗六嬸的一張好嘴。

按說,六嬸現在與唐記關係匪淺,哪還用排什麼隊?別說排隊,來吃就是,錢都不用付。

本來確是這樣,只是六嬸今日來早了,生煎還沒出鍋,就站在隊首,與馬老三閒聊幾句。不想,橫衝出一個軍漢,不但插了隊,還撞的六嬸一個趔趄。

別人怕這些吃軍糧的莽夫,六嬸卻是不管,指着那軍漢的鼻子就罵開了。

那軍漢一身戎裝滿是泥污,軍褲也溼了半截兒,想是從城外趟着晨露過來。

軍漢撇了六嬸一眼,旁若無人地嗡聲道:“插就插了,又不差某一個!某家餓極,讓某先買又如何?!”

這軍漢語氣生硬,言詞不善,六嬸更加氣結。指着軍漢罵道:“你餓誰又不等着吃食,官府養你們這些閒漢,不是欺壓我等百姓的!”

後隊之中也有人附和:“別管你是誰,就是知州大人來了,也得排隊!”

“對!!排隊排隊,某家也等了半天了!”

“快點,後面排隊。”

“排隊........”

這軍漢可謂是犯了衆怒!

有六嬸牽頭,軍漢轉眼間就被淹沒在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之中!

軍漢臉色憋得通紅,似是被衆人說急了,猛然把腰間的大刀一橫,怒喝道:

“某說先買!!”

“就要先買!”

“若是不服,問過某家腰間的大刀!”

.......

ps:

注:宋朝的官制極爲複雜,可能一部分深諳宋史的客官比我還熟,但是一部分對宋朝不太瞭解的書友讀起來會很費勁,這裡解釋一下。

東西兩府,分別是東府主政務的:政事堂,下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和西府主管軍務的:樞密院。

政事堂的實際主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陳執中擔任的職務。一般簡稱爲首相;副相爲參知政事。

昭文館大學士,不參政務,主要是研究國政,給皇帝出主意,稱爲內相。

三司使,主管財務,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稱爲財相。

第285章 鑄幣的成本第127章 皇帝的病真不是隨便生的第564章 不想知道第696章 引蛇出洞第470章 姓耶律,還是姓趙第789章 豬隊友文扒皮第358章 體面第711章 自取其辱第822章 土鱉老賈第707章 但有召喚,瘋子必歸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958章 人心第496章 與你無關第182章 都惦記上了第518章 問與不問第822章 土鱉老賈第781章 瘋子之怒第730章 富貴病第634章 真正的牛人有些話不吐不快第858章 出師不利第871章 文人的陰險第399章 輿論再起第299章 給觀瀾儒生加點料第639章 比天下第一科更牛的第715章 什麼叫家教第172章 奇思第276章 大炮打蚊子第920章 換掉文扒皮第595章 到底是誰第595章 到底是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談第688章 我要娶媳婦第244章 唐瘋子可不是真瘋子寫在鄧州軍劇情完結之後第209章 誤會不是第2章 拍桌子第490章 文扒皮發威第930章 難啊第971章 心有畏懼第75章 用八方銀錢養宋第848章 這仗怎麼打的第654章 又是那個胖子第789章 豬隊友文扒皮第一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倉庫?第3章 註定失敗的新政寫在燕雲復宋之後第230章 遼人驚了第796章 嘎!就暈了第935章 真假閻王營第373章 讓孟子一邊涼快去第724章 王安石的首敗第71章 回山第49章 玩真的一個你們絕對喜歡看到的單章.第523章 唐奕真缺錢第913章 兩天...留下!第246章 脊背生寒第646章 這是老子的路數第603章 臨行之前單章第190章 打不起來等等我!這都是套路!!!第140章 三月粉桃飄雪第796章 嘎!就暈了第一百零四章 蔬菜大棚第184章 宋人之痛第658章 我沒來過第936章 亂鬥第881章 功在千秋史上最強開掛第230章 遼人驚了第626章 萬里江山一片紅第44章 新酒上市第233章 犯賤的耶律洪基第47章 那小子真狠!第92章 交學費第542章 女人眼裡也是西施第581章 客氣第365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956章 一致對外第178章 三字經第918章 大宋在前進第993章 虛僞第262章 劫殺 四第988章 什麼都沒變第274章 交版稅第237章 又是該死的半闕第261章 劫殺 三第852章 十船第67章 早朝第922章 坑出翔第82章 猜迷第564章 不想知道第507章 太假了第941章 壞!意料之中的單章第9章 范仲淹第687章 做回自己第714章 艙門沒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