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實幹

衆人跟着沈括出了碼頭,而楊懷玉帶着閻王營壓根就沒下船。

原計劃,船隻能走到陽橋,之後就要轉陸路,一路北上。

但是,唐奕要在這裡停上兩天,與沈括把整個通了的河段看一看。楊懷玉索性就讓將士們在船上呆着了,等起身北上的時候再下船也不遲。

......

本來是想,先把吳相公安排在陽橋官驛,唐奕他們這些年輕的再去工地上轉轉。可是,吳育也好奇這耗資近千萬貫的大工程到底是什麼樣兒,於是,這老頭非要跟着。

唐奕也不攔他,見識一下也好,省着這些朝官都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就知道在朝堂上瞎嚷嚷。

.....

通濟渠修的是河,但其實是旱地工程,全程無水作業。因爲整個工程其實就是重新在原來的河道邊兒上,再挖一條運河。

一到工地,吳育就傻眼了。

“這、這,這就是子浩弄出來的水泥?”

河道是從陽橋住汴口的方向修的,所以,唐奕他們現在所站的位置是已經完工的河道。放眼望去,五十丈寬的河道,深逾四五丈。

最震撼的,是河堤,一水的大青石加混凝土。

望不到頭的河岸就好像一整塊大石攔在大河兩岸一般,看着就有種固若金湯的感覺。

而唐奕看到這本不應該出現在宋朝的大堤,也是心潮一陣激盪。

不是穿越而來的後世人,不是身懷後世情懷的大宋人,都很難理解唐奕心中的那股子興奮。

那裡面有親切,也有成就感。

畢竟,他到大宋這麼多年,雖然攪動風去,但是,看得見摸得着,又最像後世的東西,可能就是這個大堤了。

唐奕甚至很惡趣味地想:

如果保養得當,千年之後,他唐奕已經歸於塵土,唯一能證明他來過的,可能就是這道堤。

不知後世之人看到千年前的大宋就有這般的工程水平,會是什麼感想?

“相公,覺得這堤怎麼樣?”

吳育連連點頭,“萬世之基!萬世之基啊!”

通濟渠對大宋意味着什麼,吳育很清楚。而這樣一個連通南北的史詩般工程,用這等堅固的河堤拱衛,不是萬世之基,又是什麼?

“只此一河,子浩當爲我大宋功勳之臣啊!”

唐奕一笑,心中當然得意非凡,但嘴上卻道:“功勳不敢當,只要朝中少給小子使些拌子,奕就燒高香了。”

吳育一暗,知道唐奕說的是曾公亮和韓琦當年的不光彩。包括現在,也有朝臣詬病唐奕把通濟渠當成收錢買路的工具。

“將來,若還有人說三道四,老夫就讓他到這堤上來看一看。看看誰還寐着良心,說話不嫌腰疼!”

“哈!”唐奕大笑。“那就有勞相公了。”

“不過,子浩,這長堤如一石壘砌,百里之岸無一蟻之穴,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沈括接道:“相公別急,草民這就帶您去看。”

說完,便引着吳育來到河堤上。那裡停着一輛馬車,還有幾匹高頭大馬。

因爲不知道吳育要跟着,所以唐奕來信只讓沈括準備了一輛車,那是給蕭巧哥預備的。

現在沒辦法,只得讓吳育和蕭巧哥同乘一車,唐奕、宋楷等人則是直接上馬。

河道目前已經修完的部分,大概有不到二十里的樣子,所以,要看現場施工,就得沿河走上二十多裡才行。

沿着河堤一路前行,吳育更是新奇,單從車輪攆過傳上來的感覺就知道,這大堤不是一般的結實。

忍不住掀開車簾,看着外面的河堤,就好像怎麼也看不夠一般。

通濟渠以前不修,那是太祖和太宗留下的一筆遷都爛帳,其實,大宋臣民心裡都清楚這條大運河該不該修。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樣一件拖了一個多甲子的大事,竟讓一個年青人辦成了呢?

看看新修的大運河,再看看馬背上意氣風發的唐子浩,吳育心道:陛下和諸多同僚對這年青人推崇備至也不是沒有道理。

最起碼,吳育從唐奕身上看到了大宋朝堂正在漸漸缺失的東西——實幹!!

這是一個肯幹實事的年青人,不拘泥於禮教。也許,大宋缺的正是這樣一個實幹家吧?

足足看了一刻多鐘,吳育才放下簾子,收回心神。見同車的小姑娘有些侷促,不禁擺出一副長輩的慈祥作派。

“你叫什麼名字呀?”

蕭巧哥一愣,沒想到這老相公會與她說話。

“我我,我叫青瑤。”

青瑤是她的漢名,也只有唐奕和君欣卓在沒人的時候,纔會叫她巧哥,或者觀音。

吳育點點頭,“你是子浩的侍女?”

“是,是......”

吳育笑了,“別緊張,老夫又不吃人。只是行車無趣,與你聊聊天,”

“識字嗎?”

“識得。”

“識得多少?”

“可背《廣韻》。”

“哦?”吳育有點不信了。

《廣韻》正文收字兩萬六千餘,加上釋音、註解,全書二三十多萬字。

這女娃說她能背?

要知道,就算是考上進士的貢生,大多也只習《韻略》(廣韻的精簡版),而不沾《廣韻》的。

“那老夫可要考考你了。”

——————

車外的人還不知道,蕭觀音正在車裡雷得當朝給事中歸班外焦裡嫩。

幾個少年人邊騎馬踏步,邊閒聊。

唐奕問向沈括,“有什麼困難沒有?看看有什麼用得着我的。”

“有!”沈括也不客氣。“兩個。”

“第一,能不能想辦法把氣壓計的準頭做的再精一點?現在測一個數兒,要好幾天的平均值才能得到一個相對算準的數兒,太麻煩了。”

“呃......”唐奕一窘。“這個沒招兒,說下一個。”

氣壓計本來也不是專門用來測地勢的,天氣變化,大氣壓就跟着變,氣壓計讀數也就不一樣。所以,現在只能用笨招兒,取好幾天的平均數。

至於做的再精一點,不是沒可能,但是,也作用不大。

“第二是,缺人!讓朝廷再徵五萬民夫過來。”

唐奕聞言,眉頭一皺。

“還缺人?朝廷可是徵了十萬民夫啊!還不夠?”

沈括一撇嘴,“十萬?你去工地上看看,把我都算上,也才三萬出點頭。”

......(未完待續。)

第525章 司馬光的選擇第415章 過往雲焑第163章 出走第204章 消停了不是第480章 少女與魚第911章 安排第759章 大宋沒有秘密 二合一第273章 真的有點嚇人第900章 當局者迷第233章 犯賤的耶律洪基第454章 給我綁了第586章 探報第222章 必須帶着第231章 讓你瞎惦記請假第799章 賈昌朝不能留第680章 我敢讓你入帳,你敢睡嗎?第970章 重生源自毀滅第325章 亮劍精神第176章 開講第411章 軍校行不行得通第824章 中原王朝的死結第452章 瘋子的可怕第359章 算總賬第385章 聽牆根兒第38章 產業效應第759章 大宋沒有秘密 二合一第一百章 告狀第145章 傳說中的唐瘋子第223章 夜宿第499章 條件第263章 刀尖起舞第320章 軍魂第197章 非去不可又一個單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把奢侈品做到極致第509章 傾盡所有,因爲值得第334章 洞天福地第127章 皇帝的病真不是隨便生的第741章 躲的那麼遠第689章 又扔鞋?第131章 覲見第731章 腦袋不轉個兒第350章 公道在人心第522章 觀瀾造船監第421章 準備動身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442章 狂奔而至第983章 賜姓“唐”第552章 解額第837章 狼兵第192章 文大坑第564章 不想知道第741章 躲的那麼遠第509章 傾盡所有,因爲值得第619章 閻王營,衝!第451章 就沒他不操心的第981章 撩挑子第666章 我和你,不一樣第828章 野心太大第979章 滔天大禍第842章 戰報第407章 趙禎的仁第900章 當局者迷第420章 背書第50章 還欠您一座書院第162章 男兒當自強第799章 賈昌朝不能留第901章 不懂第415章 過住雲煙第449章 處置倒黴的一天第702章 欺君第70章 倒黴的胡璦第411章 軍校行不行得通隨筆,與君分享.第853章 遙遠第189章 考校第198章 羊吃人第667章 平趟定了第951章 白駒過隙第362章 天真第24章 尹洙的評價第27章 問名 二第383章 不省心的唐奕第958章 人心第939章 慢了第316章 早朝第140章 三月粉桃飄雪第169章 中秋宴第790章 殿下回吧第378章 學壞容易學好難第171章 桃園姑娘第372章 地籠第661章 一個浪就拍散的破船第475章 見面切一刀第859章 內外交困第740章 出海都比去涯州強第264章 入甕第401章 英雄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