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項莊舞劍

不管趙允讓想幹什麼,想拿曹家怎樣,早晚都要出招。

唐奕就等着他出招就好,反正最後的結果都一樣。

......

既然還懸着,那調查就還沒結束。這時候,朝中百官也確實在爭論之中開始有了偏向。

最難作的,就是王拱辰。

說心裡話,這事他不想沾,也不想表態。但是,有時候你不表態,反而會得罪更多的人。

可是,他實在是摸不準脈,生怕再次使錯了勁。

最後,還是老包幫了他一把。

“君貺,也不用顧左右而言它,大宋朝堂還是有一絲清明的,對的就是對的,錯的,誰說對也沒用!”

“......”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誰說對也沒用?”

王拱辰心說,老包的意思不是和唐奕一樣嗎?就是讓我不改正氣,追隨本心。

正好,這個時候,三司查辦的筆吏又查出了點兒新的東西。

他們在撤查馬安良的同時,順藤摸瓜,又牽出了曹家華聯之外的賬目問題。

今年四月,曹家賬上一下子空了一十六萬貫的銀錢。而這些錢的去向,又指向了王家、楊家、潘家,其中還有兩萬貫進了觀瀾書院的賬面。

其實,這也不算問題,完全解釋的清。

這事兒還是要怪唐奕。

四月之時,宋遼大道已經立項開始準備,因爲前期要在大路沿線投入大量的水泥窯廠,唐奕要倒資金往那上面添,加之華聯鋪擴張、通濟渠疏通也都是無底洞,賬面兒上一下子就空了。

時逢觀瀾商合向各家下份子的利錢,本來可以拖欠一段時間,但是,楊、王兩家不比曹、潘,本身就沒那麼富裕。王家爲了入股,更是砸鍋賣鐵才湊出五十萬貫份子。

再說,修宋遼大道本身就是個賠本買賣,唐奕不想兩家跟着他任性,就與曹佾商量,從曹家先挪了十幾萬過來,把幾家的份子了。

當時,又正趕上趙禎連得兩子,觀瀾往人的人頗多,順便也撥了兩萬給觀瀾備用。

就這麼簡單點事兒,一說就清楚。

可是......

可是那個時間點,真的太敏感了。

剛剛好是曹皇后喜得一子,曹家就向將門各家與觀瀾散財?

曹佾要幹什麼?

就算這個賬後來唐奕給平上了,就算事實清楚。可是,趕上不對的時間就是黃泥掉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朝臣們一下就炸了,由不得大夥兒不多想,曹景休這是在爲姐姐作準備?

而下一件事兒出來之後,更加堅定了衆人的想法。

查賬的又現,端午大節之時,曹佾往宮裡送了一批貴重禮品,價值萬貫。

而這批禮品,是送給張貴妃、周貴妃的。

這樣一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曹佾要幹什麼了。

————————

觀瀾書院。

范仲淹看着面前的唐奕。

“朝上已經一邊倒了,雖然還沒挑明,但是,曹佾現在可是當真不好過。”

唐奕挑了下眉,“看來,猜的沒錯。”

范仲淹搖頭,“不能任由事態繼續下去,已經牽扯到皇后身上了。”

“可是,這還是說明不了什麼。”

唐奕給一邊給老師倒茶。一邊道:“說到底,就算把曹家和皇后都搞的焦頭爛額,他們也不能真把曹皇后怎麼樣,對他趙允讓沒有什麼實質的好處。”

“那你還要等?”

“等!”唐奕堅定道。

“我要是趙允讓,玩了這麼大一出,要是不做出點什麼動作,那可就太賠了。”

“......”范仲淹一陣無語。

等?能等來什麼?

......

唐奕確是猜出了一二,只不過,他要最後證實:等來的,是不是庶嫡之爭!

——————

初一大朝會,朝班從紫宸殿搬到了大慶殿。

例行朝議過後,朝臣再一次把曹佾的破事兒擡了出來。

今日也列班其中的曹佾,看着滿朝文武皆是口誅言剿,心下悽悽,當真是牆倒衆人推。

趙禎看了眼曹佾,“正好,今日景休也在,你且出班自辨一番吧!”

曹佾抖袖而出,“臣,無話可說!”

已經自辨了無數次了,誰聽你的?

趙禎一嘆,“唉,景休也是一時糊塗啊!”

“臣,有罪!”曹佾艱澀認罪。

“只是,不論是江淮囤案,還是.....還是臣資流向,千說萬說都是我曹佾一人之責,與皇后娘娘無關,還望陛下明斷!”

趙禎看着曹佾那個悽然的樣子,也有些不忍。

看向趙允讓,“皇兄以爲呢?”

趙允讓出班道:“臣,也認爲,曹景休一人之過,不應牽連皇后。”

趙禎點頭,“嗯。”

就一個“嗯”,沒下文兒了。

等曹佾和趙允讓都歸班,趙禎又道:“衆卿可還有本?無本退朝吧。”

朝臣們差點沒噎死,拖,還是你皇帝會拖啊,這就完了?

......

當然不能完。

“臣有本奏!”

卻是回去的趙允讓又出來了。

“皇兄,何事要奏?”

“宗正寺還有一事未明,還請陛下定奪!”

“何事?”

“皇長子入宗冊之事。”

趙禎一皺眉,“有何不妥?”

趙允讓深吸了一口氣。

“臣與北海郡王共掌大宗正事,對皇家儀典有督辦之責,對皇室傳承亦有造冊錄籍之職。”

趙允弼一哆嗦,你說事兒就說事兒,帶上我做甚?

趙禎眉頭鎖得更深:“皇兄有何異議,不妨直言。”

“那臣就直說了。”

“說吧。”

“皇長子到底要以嫡子之儀入冊,還是以庶子之儀入冊?還請陛下明示。”

!!!

百官這回都不是噎了,是差點沒嚇死。

這個事兒,終於有人敢提了,而且,還是趙允讓親口提出來的。

放在別的朝代,這事不用提,只能當趙禎說過的話是放屁。

可是,大宋所處之機,正是最微妙的時候。

這個時代,儒學正處在又一個迷茫期,儒家禮法也並不是那麼穩固,而且,老趙家就是帶頭不尊禮的典範。

不論是趙大與趙二那出說不清道不明的“傳弟不傳子”,還是趙禎死後的“濮儀之爭”,根本就不是用禮法就說得清的。

況且,趙允讓提出來的時機,實在是太微妙了。

原本對此事一點遲疑都沒有,堅定地不希望看到兩子奪嫡局面出現的朝臣,此時看向曹佾的背影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人都是自私的,曹皇后之子如果順利上位,那曹佾拉攏了誰,沒拉攏誰,肯定是不一樣的吧?

可是其中——沒我啊!

......(未完待續。)

第63章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第3章 註定失敗的新政第49章 玩真的第278章 讓我授課?第284章 關於“錢”的推演沒你不行第37章 一口乾了第761章 獅子大開口第573章 觀瀾匪幫第387章 掏空的節奏第730章 富貴病第79章 比豬還能生第449章 處置第957章 不簡單第886章 入甕第268章 拐帶第90章 慫沒慫第33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768章 給魏國公的信第900章 當局者迷第316章 早朝第45章 判蘇州事第343章 開始軍訓第632 章 又被坑了第990章 生死第500章 你是我的祝英臺第705章 殺進去第283章 第一堂經濟學第941章 壞!第821章 活見鬼了第660章 還是那三個坑的破事兒第992章 不該回來第381章 匿報第202章 一馬平川第346章 放大招第899章 最幸福的離開第438章 甚合吾意第627章 勝一時,而不能強一世第900章 當局者迷第553章 死也死在這一科第73章 清華大學第610章 禽獸第72章 民學第62章 詔見第九十五章 回山見聞第39章 大宋引路人第572章 送考第837章 狼兵第765章 不懂享受第991章 你兄弟還是你兄弟第134章 唐奕的真正野心第54章 又出餿主意第402章 託孤第462章 用兒子換一場造化第547章 千古迷案第553章 死也死在這一科第346章 放大招第929章 一言爲定第807章 坑出翔第931章 大開眼界第882章 聖旨啊,全都是坎第287章“豬隊友”歐陽修第613章 陣前束髮第773章 給黎人一個前程 二合一第931章 大開眼界第204章 消停了不是第538章 機會很大第831章 賤錯了地方意料之中的單章第419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15章 抉擇第602章 國士無雙第九十五章 回山見聞第394章 項莊舞劍第885章 人選第591章 喪心病狂第860章 衆志成城,千萬個唐子浩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 三合一第365章 一個都不能少請假一天第733章 海中孤島第644章 想的美第860章 衆志成城,千萬個唐子浩第37章 一口乾了第372章 地籠第687章 做回自己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第234章 初見第757章 漢人的姐兒這麼貴?第856章 one piece第554章 商量商量別考了第258章 離別?亦離別! 五第490章 文扒皮發威第184章 宋人之痛第34章 採花第823章 一羣二百五第926章 誓碑第969章 撂挑子第662章 人生如戲第321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