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我們以後該怎辦?”
努兒哈赤在十餘年後就暗中自立一國,自稱爲汗,現在卻只得老老實實當他的貝勒,楊古利和費英東等人的臉色都很難看,他們的經歷各有不同,但相同之處是幾乎都是在努兒哈赤殺死了尼堪外蘭之後舉家投效的,他們的父輩還都在建州部中效力,也是重要的人物,他們的身家性命也都是和建州聯在了一起。
如果不是惟功的出現,現在應該還有棟鄂部的何和禮和額亦都的加入,另外就是棟鄂部的過萬人丁也在建州麾下,棟鄂,完顏,哲陳,納殷,鴨綠江部,這些所有的建州部落全部被聯合在一起之後,建州的實力大漲,海西四部就完全不是對手了。
現在這種局面卻是與原本的歷史走向完全不同,棟鄂被看住了,這個努兒哈赤最初發家時最大的股本沒投進來,結果使建州部的統一之路變的格外艱辛,到現在也就剛滅了完顏哲陳,離鴨綠江邊還遠的很呢,葉赫部更是實力未損,古勒寨之戰並沒有打起來,這種引而不發的局面反而使努兒哈赤更加難以施展手腳,可以說就算明軍未至,他也是已經在一個困局之中,很難打開局面,需得用水磨功夫,一步一步慢慢來。
現在明軍已經深入建州往開原的古貢道,目標直指與朝鮮咸鏡道相鄰的圖門江一側,不僅深入,而且明顯是要久駐,這是一根巨大的釘子,就這麼直接粗暴的插在女真腹地,各部在見識到了明軍的超強戰鬥之後卻又只能忍下來,對此努兒哈赤又有什麼辦法?
面對部屬們的疑慮,努兒哈赤也是開始懷疑自己一直壓在內心深處的勃勃野心。
他去過遼陽,瀋陽,去過廣寧,並且在廣寧住過多年,錦州,寧遠,大淩河堡,山海關,永平府,遵化,三屯營,再到大明京師。
他見過大明肥沃富饒的內鎮和冠絕天下的宏偉京師,也見過綿延萬里的長城防線,見過遼陽數萬精銳的鐵騎兵,也見過戚繼光猶在時的精銳薊鎮兵馬。
但雖然見過這麼許多,他對明朝的覬覦之心卻是越來越強烈。
那麼多的土地和人民,那麼廣闊肥沃的土地,那麼多的江河河流,鐵礦,鹽地,這些東西,他統統都想要。
明軍雖然還有強大的力量,但自萬曆十年之後,努兒哈赤深刻的體會到明朝貌似強大背後的虛弱,自他以遺甲起兵日起,無一日想的不是統一女真,然後兵鋒指向明國,這是從他幾十年的征戰生涯和種種手段舉措之中,很明顯就能看的出來的鮮明事實。
只是這一切,均是在遼陽鎮的強力壓迫之下,已經被撞的粉碎。
努兒哈赤的心中,一陣一陣的哀嚎起來。
他的文化水平,當然沒有什麼“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但無論如何,一想起遼陽那位比自己還年輕的總兵官,努兒哈赤就是心中生起一種挫敗和無力感。
惟功的成就,這一生他怕是拍馬也趕不上了。
原本這一生只服李如鬆,連李成樑也不大放在眼中的桀驁不馴的部族領袖,終於在心底深處,承認了自己與遼陽總兵的巨大差距。
“回去再說吧。”努兒哈赤很落寞的說道:“總之眼前這局面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恐怕需要改弦更張,重新思謀部族的發展之道。”
“嗯。”
巴雅喇在內的所有人,都是重重點頭。
這一次,有和建州部一樣結論的怕也不在少數,見識過獵騎兵千總部的戰鬥力和恐怖的後勤能力,還有火炮的輸出之後,恐怕對遼陽還抱着以前想法的人也不會太多了。
衆人雖對遼陽建制並不特別瞭解,不過對遼陽的總兵力總是大致有個譜,兩年前遼陽就是在總動員下出兵超過十萬痛毆了蒙古各部,這兩年來又是一直徵募新兵,一營一營的開拔在各地的駐地中訓練,這些事情女真各部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面對十幾萬如眼前獵騎兵般的精銳遼陽明軍……不要說去做,光是想一想也覺得太瘋狂了,根本就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費英東心思較爲深沉,對努兒哈赤的過往瞭解也較多,在努兒哈赤先行之後,他也拔馬跟在其後,他忍不住垂下頭,輕聲嘀咕道:“貝勒對張惟功早前有過爭執,這些年來一直走的是遼鎮的路子,兩邊成見頗深,這幾年我們又大舉擴張,到底要怎樣,才能將禍事消彌於無形之中呢?”
在這種時候,費英東已經毫不懷疑,只要建州部稍有不軌之心叫遼陽鎮抓到了把柄,滅族之禍就會旋踵而至,自己這邊看似已經能集結萬人大軍,實際上的實力還比不上當年的王杲,王杲都不是當年遼東明軍的對手,更何況現在建州部面對的是更加強大多倍的遼陽明軍?
“前路艱難啊……”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此時正在盛壯之年,卻是無比消沉毫無顧忌的吐露着心聲,連被在一旁的楊古利聽到也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而對方卻也是一臉消沉的點頭,彼此對視一眼,都是苦笑起來。
在不遠處,一隊隊的女真騎士都在翻山越嶺或是藉由平道離開,隨着這個城寨被破,往前就是茂密的森林和完全沒有開發過的地界,只有少量的小道可以通往圖門江,這裡的女真部落因爲距離大明邊境太遠,往常打草谷的目標就是越過圖門江前往朝鮮地界掠奪,在對面,就是朝鮮的會寧城和富寧等咸鏡五城,朝鮮最精銳的兵馬駐防於此,再往前,應該是沒有什麼戰事可以觀看了。
……
……
“本官北道兵使韓克誠,爾等既是上國邊軍,何故大張旗鼓至我邊境?可速速退去!”
在郭宇等人面前是一個頭戴烏紗帽,穿青袍,白襪黑靴的朝鮮官員,三十來歲的年紀,鬍鬚尚且留的不長,面容十分的白淨,身上的官袍和官靴都是
一塵不染,一看上去就知道是一個講究衣食起居的紈絝子弟出身。
郭宇等人在至此之前也下功夫瞭解過朝鮮這邊的情形,知道朝鮮的軍隊還是以類似府兵制度存在,這樣的兵制原本立意當然是極佳,農民忙時耕作,閒時操練,戰時組隊出征,唐朝就是用這樣的制度成就立國百年時間的強大,但一旦開始了土地兼併,府兵制就肯定會開始敗壞,然後徹底無用,比起募兵來,府兵制已經不大適應時代的發展,就象大明的衛所兵制一樣,自然而然的就被九邊的募兵制給淘汰了。
這也是明朝財政失衡的原因之一,朱元璋設計的財政制度是理想的小農經濟下的狀態,朝廷開銷低,養兵不花錢,與民休息,這在國初並沒有太大問題,因爲老朱能抑制兼併,壓服開國的利益集團,不使利益集團做的太過份了,而其後兼併難以避免,衛所自然無用,其設計的財政體系當然不能適應,軍費開支就成了沉甸甸的負擔。
朝鮮因爲長期的沒有大規模的戰事,只在咸鏡道維持會寧和富寧五城用來防禦女真,其越往內則軍隊越發無能,各道府兵幾乎無用,這個小國估計真正能戰的只有眼前這幾千兵馬,就算如此,眼前的朝鮮軍隊在遼陽軍人眼中也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大帽破爛的居多,多半歪斜着戴在頭上,身上的長襖軍服也是破舊不堪,只有少量人束甲,而且多半是棉甲,只有騎在馬上的將領纔有真正的鐵甲,百中無一,使用的武器則多半是弓箭,幾乎沒有任何的火器,連鳥銃三眼銃這樣明軍常用的火器,朝鮮這邊也是鮮難看到。
所謂的五城防禦,眼前的會寧城倒還算堅固,從防禦角度來說也很不錯,但城池十分狹小,城中的民居看着就十分低矮氣悶,沿城四周有不少草房,也是歪斜破爛,十分的不成模樣,天剛剛下過雨,城中的街道上污水橫流,城外的土地泥濘不堪,到處是垃圾和燻人的怪味臭氣,那些朝鮮人面目削瘦,兩眼無神,在軍隊對峙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地上翻撿垃圾,應該是城中的流民乞丐樣的人物。
哪怕是幾百年後的朝鮮,清軍將領聶士成在朝鮮的記聞,也是和眼前的情形差不多。
這個國家,真是貧弱到了極處!
怪不得朝鮮在壬辰倭亂的暴發之初,八道國土兩個月就丟了七道,王京漢城瞬間被破,這種國力和軍隊,怎麼能擋的住二十萬虎狼之師?
最叫郭宇等人詬病的就是朝鮮的兩班制度。
朝鮮說是小中華,但中國的弊病就學的全,別的東西只是學了個皮毛,也就衣飾書法學的很象而已,象他們的官員不分文武,全部得出身一千多個家族的兩班貴族子弟才能擔任,如果出身只是中人,也就是貴族妾侍所生的庶子,就只能擔任下層官職和吏職,如果是良人,就沒有什麼機會出仕,只能從事各種行業,如果是賤民,那就只能在地獄裡掙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