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捐輸

“兒臣拜見母后。”

“臣張惟功叩見慈聖皇太后。”

“皇帝坐吧,張惟功也起來。”

時近正午,太后這裡正在擺飯,飯桌一側也是放着兩個座椅,潞王站在一邊候着,顯是等皇帝過來一起用餐。

惟功當然是沒份的,如果不是皇帝拉他來,現在的他當然也是在家享受美食。在他的不停提點下,七嬸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當然,也是現在有錢,但凡市面上能買的上等調料,惟功一古腦全買了回來。

待皇帝坐下之後,李太后神色如常,一邊吩咐擺飯,一邊問道:“皇帝今日開經筳,可有什麼要說的?”

“呃,一切如常,兒臣……”

“嗯?”

李太后突然變了顏色,臉帶薄怒道:“皇帝!你還敢瞞我?竟然敢在經筳之上頂撞張先生,數年教導,你都是怎麼學的?”

皇太后震怒,萬曆已經不是第一回遭遇了,當下十分熟捻的跪下,惟功暗歎一聲倒黴,身爲皇帝最親近的伴當,他已經不是頭一回陪跪了。

“一個君王,最要緊的是什麼?絕不能有影響政務的愛好,張先生說你自然是爲了你好,你怎麼敢頂撞於他,內閣諸先生和部堂大臣並勳臣都在,他現在是當家理事的人,你叫他怎麼能服衆呢?”

太后顯是氣的不輕,大聲數落着,皇帝只得免冠,叩首道:“兒臣知罪了,再也不敢了。”

“汝既然知錯,可知道以後該如何?”

“兒臣再也不敢沉迷書法小道,只跟隨諸先生學習治國大道。”

“還有呢?”

“親賢臣,近君子,遠小人。”

“嗯,起來吧。”

這麼一通暴風驟雨般的發作,令得皇帝猝不及防,起身之後,臉色也是灰白難看。

“張惟功。”

“小臣在。”

惟功沒想到太后還問及自己,一時有些意外,但他很沉穩,只是叩了一下首,便沉默不語。

“你平素還是好的,不慫恿皇帝貪玩,不說不該說的話,皇帝身邊的近侍從不說你的好話,是因爲你從來不曾交結過他們,這一點上,你還是知道進退的。”

“臣無狀,只知奉職唯謹。”

“只取你這一點,加上你是勳舊子弟,忠心自不必說。外頭朝官頗有嘖言,說是怕親近了你會有什麼不好的事,這就是他們太容不得人了。”

“小臣惶恐,令太后煩心了。”

“煩心也說不上,反正你要如現在這樣,不可漸生驕矜之心。”

“臣萬死亦不敢。”

“好了,起來吧!”

太后臉上終顯露出一絲笑容,張惟功起身時,看到潞王向自己眨了下眼。

這個剛把總角散開,已經開始留髮的小親王確實是天資聰穎,太后又排揎了張惟功幾句,皇帝臉上好看的多,一會出去,就不會遷怒到惟功身上了。

“叫你去那幾家寺觀捐助香油錢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臣已經分頭去了,每家擱了五百兩,一共二十家,京裡只要象樣的寺廟

庵觀都去了,一共給銀萬兩,並沒有說是太后所賜,只說是貴人給予。”

“好,辦的甚好。”李太后輕輕頷首,笑道:“這麼一弄,把你的那點家底掏騰光了吧?”

“臣年紀小,開店賺錢不過是因爲將來想分府別居,還早呢,現在給太后和皇上盡點心意也是該當的……臣有今日,豈不都是皇家所賜?”

“這伶俐孩子,嘴忒甜。”

張惟功經常出入內廷,和皇帝及潞王關係都很不錯,太后也有點視他爲家人子弟的感覺吧……他開店之事,當然是稟明瞭皇太后和皇帝的,這樣大事,還涉及到招募的幾百個夥計的人手問題,訓練,暗中購買的刀槍也不在少數,若不事先奏明,一旦被有心人翻出來,就是一樁不大不小的禍事。

太后誇讚一句後,也是微嘆道:“說是天家沒錢,那真真是笑話……天下都是皇家的是不是?我在孃家時也是這般想,但實情也是如此,沒錢就是沒錢!咱們孃兒幾個,每常用度都有規矩,每年交進的銀子數目也是有規矩,金花銀說是不少,但在京十萬武臣,不論是俸祿還是額外加賞,這全是由大內負擔,算算一年真落不下幾個來……老是讓外廷交進銀子,咱們自己知道是短了銀子使,外廷不知道,只說是咱們太靡費了,傳揚開來是真真不好聽,沒法子,只能事事儉省一些兒了。倒是惟功你這樣有良心的,不光是把銀子自己收着,也知道皇家日子難過,只是象你的實在是少了些兒。”

太后這般長篇大論,只顧說內廷錢不夠使,看來日子是過的太緊巴了。

萬曆在一邊插嘴道:“娘娘千壽節將至,吩咐內閣赦免刑部死囚,這事情怎麼樣了?”

這一次惟功到京城各地去添香油錢,要緊的就是李娘娘的生日快到了,皇太后也要替自己祈福,只是這種開銷外廷肯定不支持,原該就是內廷拿錢。但這陣子爲着皇帝大婚之事,開銷實在不小,宮中用度都吃緊,拿出上萬的銀子去添香油錢放焰口,那是斷然不成的。聽聞此事之後,惟功當然是主動報效,說起來明朝勳貴在這一點上和前清完全不同,清廷遇有重大事故,或戰爭,或賑災,或興大工,王公貝勒是要認捐報效的,捐多少報效多少,都有一定之規。

大明的規矩就是養着親藩勳貴不能動,二百多年就沒有這種先例,後來崇禎窮極了,想在勳親中藉助,結果碰的一頭包,皇子都死的不清不楚,而崇禎一心要藉助的勳親人家,就是眼前這位李娘娘的後人武清伯的家族了。

惟功能主動提出報效銀子,在皇室眼中簡直就是勳臣中的異類,由此也大獲皇室的歡心,至於勳戚會不會議論,抱着皇室的大腿,惟功才懶得理會。

倒是此時萬曆突然問着涉及朝政的話題,惟功感覺十分意外,只得斟酌着答道:“臣聽說內閣不大讚同……張先生最近在清理刑獄之事,赦免之事,似乎與法理有悖,所以張先生反對此事。”

李太后點頭道:“張先生已經有密揭送進來了,刑獄有常,雖然有慈心,也不能敗壞國家法度。他這麼說,只能依他了。”

有關赦免死囚人犯之事,其實太后已經和內閣扯了幾次皮。很

明顯,太后非常信佛,放生蛇龜之類已經不大過癮,頗想救一些人命來積攢功德。

這事兒要是在張居正和高拱之前,多半是小事,內閣不會認真頂牛的,徐閣老和嚴閣老都是和稀泥的高手,區區幾個死囚,犯不着得罪太后。

但張居正最近的工作重點就在清理刑獄上,不準妄殺妄判,要提高司法機關的辦事效率的同時,也杜絕冤獄。同時,也是要儘可能尊重法律精神。

這在明朝是很難得,而毫無疑問,這種拒紙的態度會令太后心生不悅。

萬曆冷笑一聲,道:“娘娘千壽赦幾個囚犯算什麼,前朝都有故事的麼,偏張先生就這麼固執,硬頂着不辦。”

“你不必多說了。”太后制止他道:“雖然吾心中不悅,但張先生還是有道理的。”

萬曆又轉向張惟功,問道:“你怎麼看這件事?”

惟功無奈,只得答道:“太后要赦是慈心,張先生要殺是**度,臣年幼,不知其可。”

“滑頭!”

萬曆和太后都是熟知史事的,當即大笑起來同,便是潞王也莞爾一笑。

這個答覆,是當年明太祖和皇太子朱標關於殺人之事的爭執,太子要饒,太祖要殺,於是問大臣茹太素,太素的回答,便是惟功現在所說。

一時陰雲散去,皇帝和潞王一併陪太后吃飯,張惟功卻是沒資格上前的,只能在一邊站班。

待皇帝吃畢後,向太后辭行,潞王因笑着對張惟功道:“聽說你請假去看俞大猷俞帥,怎麼樣,看到沒有?”

“還未曾得見。”

“見着了,得空講與我聽聽,我對他也很好奇。”

“是,臣遵殿下令旨。”

出門之後,萬曆陰沉着臉上輿,問惟功道:“他怎麼知道你要見俞大猷?”

這兩年多來,皇帝和潞王的關係已經日趨緊張,原因則很簡單,潞王是他身後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太后多次將皇帝罰跪,甚至一怒之下曾經有說起過要廢皇帝立潞王的話,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影響還是造出來了。

惟功安然道:“臣請假了啊……請假當然要和襄城伯說明理由,消息自然就傳開了。”

“哦,原來如此。”萬曆知道自己想左了,抱歉的對惟功笑笑,很體貼的道:“你餓了是不是?”

“臣侍皇上左右,不敢言餓。”

“哈哈,不敢言還是言了,你食量大,今日在宮中吃吧,替你家裡省一頓嚼穀。”

“臣謝恩。”

皇帝每天的伙食費是三百多兩銀子,一個月一萬掛零,一年十來萬,皇太后亦是相當,或是有皇后,則減半,后妃,再減,但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皇帝,只是溫火膳做出來味道不好,皇帝很少叫御膳房的伙食,多半是到太后那裡開小竈。

到得乾清宮,惟功卻不嫌棄,坐下來大快朵頤,他狼吞虎嚥的吃法萬曆見了多次了,但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

見惟功將一整條羊腿輕鬆下肚,萬曆萬分羨慕的道:“真不知道你這肚皮是怎麼回事,吾就難得有吃飯香的時候。”

(本章完)

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十七章 感激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