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

現在東林黨與遼陽算是合作關係,這對惟功本人也想象不對,在遼陽內部,對東林和浙黨都有相應的警惕心理,特別是對東林,浙黨中勉強還有一些能做事的,東林黨就幾乎是完全由一羣嘴炮構成,對東林的提防屬於遼陽高層的機密,李甲還不能與聞,但與東林這一撥人,除了葉向高之外,幾乎是完全的氣味不相投……趙南星總是假正經,顧憲成似乎是對遼陽有成見,總是話不投機,鄒元標書呆子氣息太重,這三人除外,更多的東林黨人幾乎全部只是一羣嘴上掛着仁義,背地裡只知道謀求利益的混蛋,不過相比顧憲成幾個,李甲寧願和混蛋打交道,那更加容易的多。

“嗯,這一次是巧了。老兄前來,是要說遼陽之事麼?”顧憲成皺眉道:“這一回張總兵還是大錯特錯了,擅自出兵,弄到大敗虧輸,我早就和大家說了,遼陽之事,我等不必多說什麼,張總兵回朝之後,先過了眼前這關,慢慢再想別的辦法,遼陽,最好挑一個老成穩重的去接手,這樣無損於國,亦有益於江南與遼陽的來往,這樣是最爲妥當的做法了。”

遼陽那邊一出兵,顧憲成就屬於叫的最厲害的一個,東奔西走,勸東林和浙黨不必出手相助,而是要叫惟功回來認罪,遼陽那裡,挑一個能照顧遼陽勢力和江南生意的人去鎮定,不行就挑一個惟功的手下,比如郭守約或王輔國這樣老成持重的,於公於私,都是交代的過去了。

李甲眼眉一挑,笑道:“好教顧大人失望了,總兵官自遼陽有信來,說是已經大勝。”

“大勝?”顧憲成先是一驚,接着便是一臉的不以爲然,他怫然道:“總兵官當舉朝都是傻子麼?他那幾萬兵馬,能堪遼鎮精銳?遼鎮六千精騎剛剛失陷於敵陣之中,全軍覆滅,遼陽鎮不僅兵馬不及遼鎮,而且是三路出擊塞外,手筆是大,不過,以學生之見,也是要失敗的極慘纔是。現在不過是擅自出兵,如果有諱敗爲勝,或是竟有殺良冒功,假做勝仗之事,恐怕總兵官雖然是公爵之子,亦不好善後了啊。”

張元功死後,英國公爵位虛位多年,惟功不曾設法回朝襲爵已經被顧憲成等人視爲不智,而久在地方,也被他們視爲貪戀實權和地方財賦,總之惟功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急功近利,行事毫無章法的人,這樣的一個總兵,居然對在遼鎮李成樑大敗之後

又復對北虜大勝,這根本就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最多是在邊境斬了幾百個北虜老弱的首級,或是甚至殺害邊民,一併送到朝中,諱稱爲大勝,這樣的事,一般的總兵也沒少做。

若是平時,這樣做也罷了,只要沒有被察覺到遼陽損失折將的情況過於嚴重,可是眼下,在朝堂震驚,皇帝震怒的情形下,做這樣的事,只能叫人覺得張惟功實在是太不明智。

李甲面色漲的通紅,他當然堅決相信惟功的話,遼陽人都知道,總兵官從不虛言,更加不可能作殺良冒功的事情,但他所知道的一切在這個剛愎自用的顧憲成面前都只是笑談,顧憲成擺出一副打死不信的神情出來,縱使李甲說的天花亂墜也是一個不信,這就叫人無可奈何了。

當下李甲也只能對方從哲和葉向高道:“遼陽獲勝並且是大勝的消息,確切無疑,我等公議,當上疏爲總兵官辯冤求情,朝廷當復其職,再對遼陽論功行賞,當然,行賞只是下一步,辯誣纔是真的,兩位或朝中清流要不要跟進,悉聽尊便。”

葉向高一臉爲難,按交情,他們又是可以上書言事的翰林,上一封奏疏幫着以壯聲勢是一件小事,反正遼陽那邊也不會用他們當急先鋒。

只是顧憲成這個東林領袖在這裡,話又說的極滿,葉向高怎好當面答應下來?

李甲也知道葉向高爲難,拱了拱手,笑道:“一切隨意就是,弟告辭了。”

方從哲道:“我去送送李年兄。”

顧憲成只是冷笑,方從哲和葉向高都是他的後輩,平常都是這些後輩到他那裡去走動,今日難得他出來一次,倒是撞上了李甲這樣的遼陽出身的小人,好一通教訓,叫他痛快出了口氣……不知怎地,他就是看惟功不順眼,巴不得他倒黴纔好,施以援手?做夢去吧!

到了大門前,方從哲對李甲滿懷歉意的道:“顧叔時就是這樣的脾氣,李年兄莫要在意纔是。”

“對他我當然不在意,我們和他原本就不是一路人。”李甲冷笑一聲,道:“我就奇怪,他這態度到底是他個人,還是代表整個東林一脈,這得說清楚了。”

“這,恕我也不能回答。”

“嗯,請代我向葉進卿致意,東林到底是怎麼想的,麻煩他給我一個準話。”

李甲算是長袖善舞,商人氣質很重的一個人,坦白說,不少同年都沒有把李甲當成什麼正牌子的讀書人,總覺得他身上商人氣息太重了一些。

但在此時,方從哲才從李甲身上看到真顏色,在這一刻,方從哲有些恍惚,感覺兩大集團之間,或戰或和,從合作到決裂,可能就決於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李甲一語之間。

“好,我會將原話傳到,有了結果,或是進卿親自回覆你,或是我寫一封信叫人遞過去,今天晚上,準定有回話。”

“好,一切有勞中涵兄。”李甲平平淡淡的,拱了拱手,轉身就上了馬車。

越是這樣,方從哲越是感覺到這其中的力量和決心,他默然呆立了一會兒,這才轉身折了回去。

“他算什麼?”

顧憲成在後輩面前,好歹顧及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很漠然的說了一句,想了一下,便道:“說是東林的意思好了。”

葉向高頗感不安的道:“這似乎還可以從長計較?”

顧憲成知道鄒元標肯定不支持自己,趙南星只怕也會勸自己多想想再說,別的人,比如李三才,葉向高等人,多半也是站在與遼陽合作的立場上頭。

現在江南籍貫的官員,連申時行都與遼陽或多或少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申閣老也不象前幾年那樣,對張惟功一副趕盡殺絕,恨不得一棒打死的態度了。

顧憲成做眼下的決定,有多輕率,可想而知。

但他開弓沒有回頭箭了,當下輕輕一跺足,怒道:“進卿不必多說,我東林現在在朝在地方總有過千人,平時都是以報國濟民自詡,總不能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一切均以利爲主吧,這件事,就這樣定了。”

顧憲成的幾個後輩,高攀龍等人向來高調唱的很歡,在無錫地方,顧憲成早就被高攀龍等人捧成大宗師一樣的儒學大家,顧憲成本人確實是學問很紮實,開宗立派差了點,但著書講學,水準確實遠在一般人之上,畢竟是二十不到就成爲一方小名士,學問還是有的。

這麼多年下來,東林黨在江南一帶在野的秀才舉人一類的讀書人和名士就有好幾千人,在朝和地方爲官的也有大幾百甚至過千了,核心成員也有好幾十個,勢力雖不及萬曆中期到天啓年間那麼牛逼,但也是各黨派中實力超強的一個,天啓到崇禎年間,東林黨是可以左右中樞朝局,控制南直隸局面的超強勢力,一直到清軍南下,黃宗羲等東林名人抵抗失利之後還可以著書寫史,貶低他人,頌揚自己一脈,餘毒到幾百年後猶存,而清廷要在江南收取重稅,東林黨也是抵抗的最歡實的一羣,一直到清廷痛下殺手,剷除幾萬個東林黨人和江南士紳,這纔算是把這一羣死硬的傢伙給制服了。

這麼一羣茅坑裡的石頭一樣的傢伙,真的是又臭又硬,顧憲成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做出什麼不明智的決定出來,一點兒也不奇怪。

待顧憲成走後,方從哲對着葉向高道:“進卿,這樣的決定,我怕你們最終會後悔。”

葉向高雖對顧憲成的決斷不以爲然,但他只是覺得太倉促了一些,不必着急站隊,此時聽着方從哲的話,不覺立定腳步,問道:“難道中涵你也覺得遼陽真打了大勝仗?”

“是,張惟功從不做妄語,更不會殺良冒功,斬首幾百的戰報送過來是自取其辱,難道這一層他也想不到嗎?”

“這麼說,真的有一場大勝?”

“然!”方從哲道:“李甲確實有這樣的自信。”

“我始終還是懷疑。”葉向高喃喃道:“難道這樣的奇蹟,真的會發生?”

(本章完)

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二十章 長兄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三章 殺良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八章 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