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

李如鬆盯着自己眼前的牌,幾乎是目不轉睛,嘴裡答道:“呵呵,你告訴馬林,他想來回瞎跑撈不着一個首級,還把馬跑瘦了,人跑疲了,上下一團不高興,他就趕緊去,要想省些力氣,就在宣府拖時間,等他迫不得已上路的時候,遼東的戰事差不多也就打完了。”

在場的人都深感震驚,遼陽的大動作和老帥的落馬他們都知道了,大家都在這陣子小心翼翼的不敢提這個話題,後來張惟功的出現令得他們鬆了口氣,老帥固然有板升之敗,弄的灰頭土臉,損失慘重,但老帥已經打了三十年勝仗,斬首一萬多級,替朝廷立了十次告廟大功,拜封伯爵,國朝武功除了開國的將帥之外就屬老帥最強,板升之敗也是李寧無能,沒有發覺中伏後來又棄師先逃,這張惟功哪裡有什麼本事,居然敢大張旗鼓的深入草原,這根本就是找死。

這幾天這些人沒少在李如鬆面前冷嘲熱諷,對遼陽鎮出兵之舉大肆嘲笑,他們倒不曾想過,李如鬆居然是這樣的態度和想法。

“怎麼?”李如鬆斜眼看了看這一羣人,冷笑道:“張惟功是和我李家不對付,我和他之間還有不少不愉快的故事,但世間最愚蠢的事就是瞧不起你的敵人,這幾年你們光看到我李家在廣寧不出來,也不想想是爲什麼?張惟功已經不是吳下阿蒙,除非他剛到遼陽時我李家扯旗造反,把他給滅了,不然的話,他坐大成功是必然的事。這個人,練兵,打仗,聚積財力,樣樣都是好手,他身邊的人,從宋堯愈到孫承宗,還有趙士楨,徐光啓,還有徐渭,李贄,袁黃,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的名士,朝中和遼東還有好多官員爲他所用,我們李家是有幾個閣老看顧,但張惟功經營的勢力也早就不容小覷了,他麾下的張用誠一幫子文的,還有周晉材郭守約一幫子武的,哪一個不是放在任何地方都出挑的人才?這樣的人能這麼蠢帶着人去送死?你們哪,遇事他孃的動動腦子。”

衆人被他罵的一頭汗水,那中軍遊擊吐吐舌頭,趕緊跑出去送信去了,李如鬆卻是手一伸又開始搓動馬吊,哈哈一笑道:“繼續繼續,我們這裡他孃的又沒有事,管他孃的別人的事做什麼!”

……

……

郭守約和馬光遠王樂亭李達等人站在大光頂子山一處山脈的高處,遠遠眺望。

已經進入九月,這是毫無疑問的一年中最好的時期,天高地遠,天空藍的叫人心醉,從眼前一直到天際線遠方都是碧綠的草地和一從從的灌木,鄰近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的地段上開始出現從林,到山頂爲止,就被一層層的樹木所淹沒。

這個時代,人活動的蹤跡極少,拿他們立足的這一段山巒來說,一路上來,根本沒有人上山的蹤影,相反,時不時的能發現野獸蹤跡,在沿着山脈建立營地之後,還有不少將士在落單時遇到熊瞎子和老虎的報道,這兩天裡,估計各營都找了地方打了不少野味。

行軍軍糧可以說

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補給了,但這樣還不夠,人追求美味的道路是從來沒有停止過的。

在他們的眼前,浮現在望遠鏡裡的是對面不到十里地方的北虜營地。

大隊大隊的騎兵在數不清的蒙古包四周奔馳着,光是放牧的羊羣和牛羣就多的如天上的繁星,正面寬達十里以上的地方几乎全部是這種景像,不管望遠鏡轉向哪裡,始終都是一模一樣的情形。

馬羣,騎兵,大纛,氈包,牧人和牛羣羊羣,牧畜們在低頭吃着被風掠過吹拂着的牧草。

如果沒有森林一樣的鐵矛矛尖,沒有那麼多的刀光閃爍,眼前這情形和一次大規模的那達幕大會也差不多了。

當然,普通的那達幕肯定沒有這麼熱鬧,沒有這麼多的人出現在草原上這麼大的一丁點的距離裡。

“北虜是按鄂托克來排氈包和甲騎,還有服侍他們人手的。”

郭守約放下手中的單筒鏡,微笑道:“隨便看看就是好幾十個鄂托克了,這一次真是大手筆啊。”

“打贏這一仗,我們就都是名將了。”李達大大咧咧的道,他倒是沒有想過要恭維郭守約是名將。

“真正的名將只是我們大人,”郭守約搖頭,失笑道:“李達你是不是自視太高了。”

“俺們大人是掌總的,我們纔是將嘛。”

“嗯,從這個角度來說,倒也是沒錯。”

大光頂子山是全軍進入大寧衛後突入口袋陣形時搶下來的一個山脈,在大軍的西翼,東翼前方是一條河流,雖然並不深也不寬,但也保護了大軍的東翼,這樣遼陽軍在進入平原地帶的時候底氣深厚了很多,在他們排兵佈陣的時候,果然發現了大股出現的北虜,當這些蒙古騎兵發覺明軍並沒有大搖大擺的深入平原一直北上,而是搶佔了一個相對有利的地形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撲上來,他們在對面十里之外紮營,那裡更爲遼闊,適合大量的騎兵和牧民加上他們的牧羣展開。

這幾天來,雙方的哨騎每日都在爭鬥,廝殺,兩邊都想屏避對方的偵察和哨探,都想盡可能的把對方的陣線打亂,騷擾對方的營地,以使得決戰之前就能搶到相對的戰略優勢。

就在李達等人眼角之下,一場哨騎之間的戰事正在激烈的展開。

大隊的驃騎兵和獵騎兵配合,在左翼與大隊的北虜哨騎廝殺着。

槍聲不停的響起,箭矢破空聲隔着幾裡地都能聽的十分清楚,人的喊叫,馬的嘶鳴,刀砍在鎧甲上的刺啦聲響……足有三四千人的騎兵戰成一團,戰場有三四里方廣,在毫無障礙的平原地區,這種騎兵對騎兵的戰鬥毫無花巧可言,就是不停的拿命換命!

槍聲響的越發密集,幾乎一個千總部的獵騎兵排成長長的兩行斜線陣,前列開火,後列準備,後隊開火,前列裝完子藥繼續,兩列幾乎不停的打響,長長的斜線陣上空飄起濃郁的白色煙霧,隔着好幾里路,在郭

守約等人的鼻尖處也能聞到濃烈的硫磺味道。

北虜是不停的射箭,射手們幾乎是不加思索也不怎麼瞄準,下意識的就是一箭接一箭的射過來。

他們的射術是幾乎最少有十年以上甚至二十以上的經驗,馬背民族,從能走路就上馬,能拉動弓弦就開始在馬上射獵,從狐狸到黃羊兔子,無物不射,射獵對他們來說就象是吃飯喝水一樣,是一種生活的常態,這樣的狀態下,當世之人除了一樣以漁獵爲生的東虜之外,幾乎無人能和這些北虜比較射術,雖然是急促的用輕箭的速射,他們的準頭仍然十分驚人,如果離戰陣近些,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脆響,那是箭矢不停的落在明軍甲冑上的響聲。

有不少遼陽軍將士被射中要害,中了面部,咽喉等處,落下馬來,有一些身上披着十幾箭,卻因爲被鐵甲擋住,因而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傷害,所以仍然能披着一身箭矢繼續奮戰。

頂在前頭戰線上的是驃騎兵,他們一般以一個局爲一個戰團,在戰場上不停的拋出骨朵和投槍,每次奮力一擊,則必然帶走一個敵人的性命,單薄的棉布鑲鐵葉的護甲根本擋不住骨朵和投槍的一擊,就算有一些人喜歡用的飛劍,只要掠到人體,中者也無不是重傷。

驃騎兵們都是一羣膽大包天的傢伙,騎技精良,武藝高超,投擲過後,他們揮動手中的兵器,突入敵陣,攪的敵陣一陣波動後,看看沒有擊潰的把握,就又突出來,這樣每次突擊,都能使北虜陣線一陣鬆動,整條戰線之上,就看到明軍時不時的成團突入突出,將北虜的陣列,漸漸打的如篩子一般。

而弓箭與火槍的對射很快也飛出了勝負,不停射箭的北虜很快被打的慘不忍睹,在百步開外的對射,火槍還能偶然見功,弓箭就徹底無用,五六十步的距離上,火槍打的弓箭手們潰不成軍,北虜的射手幾乎是成片的被掃下來,而明軍這邊,箭矢不中要害就根本形若無事。

況且火槍能夠一直激射,並不會使射手感覺疲憊,弓箭手一連速射十幾斤之後,胳膊就酸的擡不起來,除了少數大力者能一直保持射速外,多半的射手就要休息一陣。

就這麼一點空閒,獵騎兵就能掃下更多的人來。

北虜的陣線很快就被打崩了,無數甲騎轉身逃走,諾大的平原地區,黑灰兩色的北虜騎兵如兔子和黃羊羣一樣,跑的一羣一羣的,穿着紅色軍服的明軍在赤幟指引之下拼命追擊着,投擲,射箭,更多的火槍擊發,因爲是追擊不需要提防敵襲,獵騎兵們在馬背上坐的很穩,很有閒暇的瞄準着,槍聲一響,多半就能打下一個將後背露給自己的北虜,然後就是一聲歡呼,接着再清膛,裝好引藥和射藥,塞入子彈,搠實,一切動作都是熟極而流,不象是在馬上,而是在平地上一樣,一槍接一槍,命中就又是一聲歡呼,當然,沮喪的低罵聲也不可避免……就算是平地打靶也會有不中的時候,這裡畢竟是真實的戰場啊!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三十章 講官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