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

“少國公真是算無遺策。”

盧洪春生性耿直,有什麼說什麼,當即便道:“以皇上現在這性子,還好少國公設法請許閣老將東泉公轉到工部,再用海漕之議絆着他,不使東泉公分心,不然的話,怕是三個月後就得去職了。”

現在萬曆幾乎隔幾天就下手詔給戶部要銀子。

有某御史的說法便是:生育皇子有索,謁陵有索,挑選壽宮有索,衍生皇女有索,宮中賞賜有索,賞賜隨駕護衛人員有索,太后和皇帝生辰有索,皇弟之國就藩有索,皇妹出嫁有索,預建陵寢有索,而且,是大索而特索。

皇帝剛二十出頭,已經派出人員挑選壽宮地址所在,並且開始囤積大木壽材,大工所費當然是天文數字,帝王的山陵沒有幾百萬兩是辦不下來的,現在一次要幾十萬當然還只是一個開始,只是用銀子的一個名目而已,但任何戶部官員,在陵寢大工這件事上不僅不能反對,甚至撥給銀兩時還不能遲疑,否則的話,一個“大不敬”很輕鬆便是扣在腦袋上頭,以石星的性格當戶部尚書絕不是好選擇,恐怕就算不抗旨也是得違心做事,心情肯定壓抑的很,也不會長久幹下去。

根據張黨中在戶部的郎中孫丕揚的計算,去年根據會計錄,內廷超支是五十四萬兩,今年估計一百萬也打不住,很可能要超支二百萬兩以上。

戶部尚書的難當,可想而知!

“不過少國公將海漕一事拋出來,東泉公怕也要亂蜂蟄頭啊。”

“那是國政大事,不是得罪皇上,少國公還是看的很清楚的。”

“這些事他看的清楚又如何?”呂紳其實是很圓融而不圓滑的性格,做事也有章法,所以惟功對他比別人器重的多,當然他也得到不少內幕消息,當下攤手道:“現在國公之位都可能保不住哩。”

“哼。”盧洪春冷哼道:“那位掌錦衣衛,飛揚跋扈,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你看吧,將來此人的下場,不會比紀綱高明什麼。”

“嗯,就是不知道我們那位少國公,這幾年究竟能不能返京了。”

“我看少國公安心發展經營遼陽,亦是對的。”

“但國之大政,終在中樞。不回中樞,無以影響全局,吾輩跟隨少國公,就是他所曲劃的大政變革,難道是爲了自己的富貴榮華麼?”

“唉,你這話對了,不回中樞,終究無以影響全局啊。”

“我輩之中,也缺乏一個張江陵般的人物,否則我倒是能理解少國公的佈局。他掌地方軍鎮,軍權日盛,財力充裕,再有當日張江陵般的人扶持,十幾年後,國家大政漸次掌握還是有一些把握的,現在麼,我亦不知道少國公是什麼想法。”

“從這近十年來的曲線來看,少國公行事從來有自己的理由,我們靜觀其變就是。”

“也只能如此了!”

談話至此算是結束,劉士忠和郭維賢等人已經在前方催

促了,他們的轎子或是車馬都停在寺外,石星已經啓行,他們也要早早趕上去纔是。

……

……

視線轉回遼陽的話,可以發覺,整個城市變的更加宏偉和精緻了。

城中的各項大工已經全部完成,道路全部鋪設一新,多處大建築,包括大祠堂和大本堂在內全部修築完成……遼陽的大本堂和廣寧的不同,這個大本堂是惟功以追紹上古之風提議修築的,自上次生員風波之後,雖然遼陽鎮大佔上風,將一干生員和官紳勢力打的落花流水……當時是沒有動武,只是展現肌肉,把跑出來出頭的巡撫給嚇的不敢出頭,然後遼鎮勢力亦不敢隨便介入……文的武的後盾都消失了,底下的事還不好辦?

當場就抓了幾十個生員和士紳,後來又按名冊抓人,前前後後一共抓了三百多人,甄別清楚後,該關的關,該去工地幹苦役的便送去幹苦役,不少官紳地主被剷除了影響力和僅存的實力,一些大宗族被打的粉碎,這件事過後,遼陽爲核心,四周以牛莊驛和瀋陽爲界,在遼陽掌握的地盤之內,除了寬甸還有一些舊衛所和官紳的殘餘勢力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異已勢力留存了。

這麼一來,事情的進展就順利極了。

按魚鱗圖冊整個遼中和遼南的土地有過千萬畝之多,在此之前只有不到一半被歸於屯堡體系之中,自上次的事件之後,大量民戶也加入屯堡,原本的地主再三降租也很難招到佃戶……佃戶們也不傻,現在是降租了,但那是被屯堡逼迫才被迫降下來,幾年之後可能還漲上來,於其如此,還不如到屯堡去吃一口安生飯呢。

遼陽鎮展現出來的實力是明擺着的,有這樣的實力,朝廷都無可奈何,只要張惟功願意,二十年總兵也當的下來……這年頭,真有二十年太平日子富足日子可過就成了,還想那麼遠幹什麼?屯堡的數字呈爆炸式的增加,年後二月過後,官紳們眼看田地要荒蕪,草長的比麥苗要高了,只能一個個投降。

所有的莊園全部歸在遼陽鎮的屯田司之下了,就算一時沒有建堡重新歸劃,地也是可以先由屯田司來統一打理,遼中和遼南超過四十萬人的丁口被納入屯堡之下,這幾乎就是整個遼中和遼南丁口的全部人數了。

整個遼東都司,遼西遼中遼東遼南,四路加起來丁口應在一百五十萬左右,整個人口應是六百萬到七百萬之間,以當時遼東都司的地盤來說仍然是地廣人稀,惟功和遼陽鎮掌握了近四成的丁口,而且掌握的程度遠非遼鎮可比,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從遼鎮絕對強勢到雙雄對峙,而對惟功和局中人來說,其實遼陽的實力,已經遠在遼鎮之上,只是這話不必說出去,而且不是遼陽鎮的高層中人,也絕不會相信就是了。

……

……

“大人,可以出發了。”

惟功穿着灰色的作訓服,身邊是羅二虎等人跟隨,這一次沒有任何參隨一同隨行,總

務處的唐胖子和參隨室的人問起行程都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沒有人知道,這一次惟功出行,目的地究竟是哪裡。

隨行人員也很少,只有張用誠和軍訓司的周晉材和軍情司的王國峰一起隨行。

這隨員名單更叫人猜不出惟功此次出行的目的,如果考察軍情司,那麼軍訓司不必隨行,看各地訓練,軍情司又跟着,總之,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督察局裡是宋黑子跟着,其餘的督查們各有職司,最近宋黑子跟着多些,也不奇怪。

“好了,大家不必遠送。我離開這一段時間,各營營務自理,備案到軍令司,由張司正先行處理就是。”

張三畏算是鎮裡又一股崛起勢力的代表人物,他與定遼六衛不少投效的軍官已經效力經年,經過忠誠和能力的考驗過後迅速冒起,現在執掌軍令司,這可是中軍部下各司之首,很多大小事情,包括營務政務在內都可以插一手,此次惟功出行,張用誠隨行,張三畏身上的責任當然更重了。

見他有些誠惶誠恐的模樣,惟功呵呵一笑,撫慰道:“不會有什麼要緊大事,真有處斷不了的就先擱着,等我回來再說。”

“大人若是能將行跡告訴我等,有什麼要緊事隨時傳騎飛馳稟報便是。”

孫承宗有些不滿,不過他的性格不會做直率的表示,只會委婉的勸諫。

“愷陽,這一次是滿足我的多年宿願,近十年來,心中悠悠大事,莫此爲甚……我說到這裡,你總能理解了吧?”

話至如此,跑出來送行的人們自是不便再加以勸說,各人默默退後,看着惟功一行人,漸漸消息在巷口的另外一端。

惟功快馬加鞭,幾乎是難以抑制自己心中的情感。

真正瞭解他的人,此時都會看出來他情緒的波動。

張用誠等人,就是了解他的,但大家沒有勸惟功,所有人都有些激動和難以自恃。

出無敵門的時候,周思進,陶希忠,陶安然,佟士祿等人也是各自一身作訓服,每個人都難掩臉上的興奮和激動神情。

“辛苦大家了。”

出城門五六裡後,是市集和屯堡之間的斷檔,官道修的平整結實,兩邊種植的白楊樹已經抽芽,遠眺過去,筆直的官道上有一層朦朧的淺綠。

放眼四野,麥苗都長的老高,田壟很深,黑土肥厚,一看就知道,仍然是豐年光景。

遼東這裡已經乾旱兩年,但這個問題對遼陽這裡並不算是難題,四處可見的大水車不停的將河水引到田中,大量的深井更足可保障每一塊田的用水,只要付出點體力就行了。這個年頭不存在地下水深降的問題,哪怕再幹旱幾十年也一樣,沒有工業化用水,這點農業用水真的只是毛毛雨。

等衆人匯齊,惟功才把眼光從四周收回來,他隱約看到幾塊棉田,眼看就要到棉花種植的季節,不過一切要等他回來之後再主持了。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三百章 緩急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八十章 捐輸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