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

“大人,這就是杜禮,這位是李青,那是王實,都是我遼陽儒學之中的佼佼者。”

在軍情司快馬傳遞消息,周永泰自廣寧趕赴遼陽的途中時,遼陽城中,亦是發生着絕大的變化。

王政和在昨日天黑之前,接到京師送過來的快信。

當然是申時行的密諭,配合周永泰,爭取在城中鬧大,不僅是生員,還要有普遍的民戶和城中的官紳,商戶配合。

全城騷動,就如那個倒黴的杭州巡撫一樣,張惟功非去職不可。

遼陽這裡是軍鎮體系,杭州民亂和兵變,巡撫下臺,遼陽若發生一樣的事情,當然是總兵官當其責。

而且申時行點明瞭張惟功已經失寵,萬曆對他十分不滿,縱沒有堅決撤換的心思,但如果有人暗中行事,造出聲勢來,皇帝允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這麼一封信,王政和就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場了。

在衙門內堂之中,幾個一直帶頭鬧事的秀才被王政和暗中召了過來,那個叫王實的,便是被李達抽了一鞭子的倒黴蛋。

在初抵遼陽時,王實只是自認倒黴,變亂之時,得保首領已經是幸運之事了,遑論其它。

而城中生員,原本就對遼陽鎮持強烈的牴觸心理,諸多變法之處,叫他們百般看不慣,而屯堡也越來越影響到文官體系和官紳生員們的利益,得知王實被鞭打之事後,立刻就營造出同仇敵愾的氣氛來,城中這兩個月,屢有生員集體請願之事,各家官紳也將自己的家生子奴才,莊客,佃農時不時的派出來,以助聲勢。只是在此之前,遼陽鎮根本不加理會,都司衙門也是十分冷淡,這邊不停出拳,卻象是打在棉花上頭,叫人鬱悶的想吐血。

“此番本官親自出面,汝等可以對外宣示,將我的支持之意,公諸於衆。另外,不妨告訴大家,巡撫軍門已經從廣寧動身,這裡只要鬧將起來,軍門大人是不會叫大家吃虧的!”

衆人聞言都是大喜,以往鬧不成事,主要還是不敢真正的破臉,幾個公安司的人就能把他們看的死死的,不能打不能鬧,呼幾句口號,能傷的誰來?

這一次既然王政和公開表示支持,巡撫正在趕來,大家彼此對視,都看出對方眼中的躍躍欲試之意。

“城中李、杜、王、司馬等各家官紳都已經與本官談過了,他們也會出盡全力。”

遼陽屯堡發展的太迅速了,而且福利待遇實在是太好,這讓很多原本自恃身份,甚至和軍戶打羣架的民戶開始紛紛加入屯堡……沒有人和銀子有仇,有飽暖,吃的好,住的舒服,屯田司處事公正,有不平還能到廉政司反映上告,公安司治理的屯堡沒有遊手無賴,更沒有作奸犯科的,因爲打亂了住,宗族對人的控制降低到最低程度,當時的農民依附宗族,並不是真的對族羣有什麼親近和效忠……當然可能是有這樣的人,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爲不依附族羣,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一個小家庭隨時可能陷入滅頂之災,一個族羣不僅能在災害中生存下來,面對滅國之危,一樣能有生存之道。

千年之後,在沿

海的福建和廣東等地,還有不少整村的移民是北宋甚至東晉時自中原移民南下,整個村莊或鎮子都是一個宗族移民而成,如果是一個小家庭或個人,根本就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而如果出現一個更高效,更廉潔,更公平的上層建築,而不是象大明朝廷那樣實際上是與宗族和鄉紳共治的局面,那麼普通人也不一定要一直依附在族權之下,畢竟宗族之中完全不是族規中要求的那樣,扶老恤幼,真正的好處,肯定是落在有權勢的族人和族長一系手中。

wωw★t tkan★¢o

屯堡體系,可以說衝擊的不僅是軍衛政權和官紳生員,更大的程度是把族權給衝擊的體無完膚,搖搖欲墜!

“各家官紳鄉老,提起遼陽鎮,都是恨極了!”

“此番若下定決心,總還有力量與之一搏,若半年,一年之後,恐怕難矣。”

“是啊,不讀書之輩無非是逐利,一年之後,恐怕吾輩鼓與呼時,已經無人追隨了。”

其實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將秀才看在眼中,以往在鄉間時,走在路上,人人叉手問好,那些鄉民,他們都懶怠理會,他們是什麼人,怎麼可能和那些種田的,殺豬的,叉糞的,挑柴賣力氣的唱諾問好?

只有還算有幾分身份的,最少有幾十畝田,家裡有長工的田主,或是出過秀才相公的耕讀世家,這些秀才相公們才高擡一眼,好歹還個禮,若是那鄉老里正,大族的族長,少不得平輩論交,十分親熱,若是遇着舉人或出過舉人進士的鄉紳,官紳,就是這些相公們主動上門,遇到婚喪嫁娶的大事,少不得要送賀禮輓聯上門,替人家迎客,待客,清談,幫閒,若是舉業無望的,每日就是做這樣的事,少不得一年混幾十上百兩的銀子來用。

說窮酸秀才,那是讀書讀傻了的,但凡懂一些世路人心,知道結交些有用的人物,哪裡能窮到這些秀才相公?

現在的情形,卻是越來越壞下去,原本依宗族居住的村落越來越稀疏冷清,宗族鬆散,官紳和鄉紳都有一日不如一日的感覺,他們這些在鄉間混日子的秀才,日子當然是更加難過。

那些搬到屯堡裡住的,一開始遇着了還是恭恭敬敬的同他們叉手問好,幾個月下來,有時候遇着了還是笑着說話,但那種自信的態度,平等的目光,叫這些自視極高,傲氣十足的秀才們恨極了。

“動手吧,吾輩不能坐視遼陽就這樣無了綱紀。”

“吾輩不出來衛道,誰來衛道?”

心裡想的是銀子和利益,口頭上自然是滿口的仁義道德,這一套把戲,人人都很清楚。

“最好朝廷能將張惟功抓捕回去,痛加教訓,甚至明正典刑!”

只有杜禮,紅頭漲臉的怒吼着。

“這廝腦子沒事吧?”

兩個相熟的秀才竊竊私語,一個詢問,另一個答道:“這朋友叫杜禮,聽說是有喜歡的女子叫張惟功給收了房。”

“強搶民女,怪不得!這樣的話,倒真該死。”

“哪裡啊……”那個知道內情的秀才嘴角含笑,說道:“人家根本就沒看中他,那李家一

門老小都在總兵府,族中兄弟也在遼陽鎮當了軍官,聽說那李氏女子生的漂亮不說,性子也十分溫婉,所以張惟功總待她不壞,立了文書迎了進門,不是那種強佔和拿錢買的妾。”

“竟是如此,張惟功年未及弱冠,看來還不脫少年習氣呢。”

“是啊,在遼陽快兩年,到現在收這麼一個,算是潔身自好了。”

“世家大族,聽說自有一套規矩啊。”

兩人感覺話題扯遠了,相視一笑,便即住口。

這邊王政和算是動員完畢,城中的官紳,城外四周的鄉紳,鄉老,族長,加上城中的生員,預計可以動員好幾千人,這一次,直接到總兵衙門去請願。

算算後日十二月初五日巡撫能趕到廣寧,就定了後日一早,大家一起往總兵衙門匯合。

在明末,大規模的民衆暴動幾年就總有一次,萬曆四十年以後,一年就有好幾次兵變和民變。特別是著名的蘇州民變,幾萬市民暴動,後來斬了五義士給朝廷做交代,復社領袖張溥作了著名的五人碑記,在數百年後還在學校的教材之上。

其實所謂的幾萬人蜂擁而起就是瞎扯了,沒有當地的官紳和儒生階層的支持和放縱,所謂普通的民衆能振臂一呼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等告辭。”

“本官就在此等着諸位的好消息了。”

“請大人放心,我等哪怕是捨生取義,亦要將此事做成,還我遼陽一個朗朗乾坤。”

王政和這一次特別客氣,不僅送出內堂,還一直送到二堂門外,儀門之前乃止。

各人感動,無不大表決心,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

王政和越發感動,與衆人約定,趕走惟功之後,恢復遼陽舊有格局是不可能了,畢竟遼東都司在遼中和遼南的土地有九成都被遼陽鎮兼併或購買了田皮,除了孫家等少數有兵馬的將門世家,還有傅廷勳等寬甸將領保有一些土地外,原本的各衛指揮到千戶百戶,這些大大小小的軍官們佔有的土地和役使的衛所軍人已經不復存在,整個遼東都司在這兩地的統治可以說是冰解瓦解,如果能趕走張惟功,遼陽鎮肯定會變成勢弱的普通軍鎮,到時候,這一大塊蛋糕由誰來分?

再給那些衛所軍官?

給固然是要給一部份,畢竟今次的事情,有一些衛所軍官也是樂見其成。

惟功給不少軍官分潤好處,四海商行會撥一部份款子出來分給他們,也有相當的軍官是把自己世襲下來的土地直接租給屯堡,獲得的好處也頗爲可觀,但畢竟有相當部份人心中十分不滿,他們祖宗的土地和莊園被兼併了,佃農一樣的軍戶根本不理會他們了,這種巨大的落差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所以這一次行動肯定有一部份衛所軍官支持,但他們已經被張惟功殺破了膽,遼陽鎮初到之時,和幾個衛所指揮還有都司的人互鬥,大砍大殺,當時的皇帝支持惟功,內閣不偏不倚,此事居然就這樣作罷,現在雖說惟功有失寵的跡象,但聖意到底如何,誰能知道?有這種顧慮,來自遼東都司和定遼六衛的支持就有限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七百章 福星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三十章 講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