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

除了龍騎兵三個旗隊外,還有騎兵總隊的甲隊隊官馬世龍率領的一百三十人的重甲騎兵!

每人都套一層鎖甲和青唐甲,這個具裝,幾乎是馬上無敵。

鎖甲二十五斤,青唐甲三十斤,加上兜鍪和護膝等配件,光是具甲就已經達到七十斤之多,再加上長達五米的巨型長槍和佩刀,每個重甲騎士,在負重方面已經超過百斤,加上自身的體重,一匹戰馬是肯定負擔不了的,每個重騎兵都是一騎雙馬。

他們的騎術比起龍騎兵們來說強過太多了,控騎前後挪動,做一些高難度的騎術動作都幾乎沒有任何困難。

其實重騎兵隊伍已經幾次申請,一個重騎兵要照顧自己的兩匹馬,加上這麼多裝備,精力實難兼顧。

最好的做法就是每個重騎兵配一個輔兵,多加一匹馬,形成兩人三馬的格局。

在平時,馬匹和裝備都由輔兵照顧,做戰時,幫忙穿甲,因爲不僅是騎士有重甲,還有馬甲,臨陣之時由輔兵來做這些事,正兵就可以節省體力,準備做戰。

此次重騎兵出征,就是按照這樣的標準配合,兩人三馬,輔兵負責照料馬匹和裝備。

龍騎兵,重騎兵之外,便是膘騎兵和獵騎兵。

膘騎兵也是一個加強局一百五十人,由一個老資格的騎兵軍官率領,是夜不收出身,由趙雷帶過來的老部下,輾轉升到第一營直屬騎兵局把總官,騎兵軍官,局百總爲把總,相應來說比同建制的步兵軍官高一階。

獵騎兵也是一個加強局,是由駐蓋州和海州的兩個營中抽調組成,原本不是一個建制,但從彼此的配合來看,這些獵騎兵不愧是精中選精的好手,不論是彼此的配合和個人的騎術而言,都叫佟士祿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加上輔兵和佟士祿的一個小隊的騎兵衛隊,整個隊伍是七百二十人。

騎兵總隊的王樂亭和參謀司陶希忠一起前來送行,雖然出動的人數並不算多,但此次是顯耀遼陽兵威,也是遼陽騎兵再次與大股蒙古精騎對戰,當然是只能勝,不能敗。

“得了,兩位放心。雖然我們已經屢次擊敗北虜,不過我會記得大人的話,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請放心好了。”

臨行之際,佟士祿的話終是叫這兩個送別的人放下心來,衆人行軍禮道別之後,長長的馬隊排成若干個以局爲單位的縱隊,各按不同的時間出發,彼此間的行軍間距由旗幟和塘馬來回奔馳決定,既可以同時就道,也避免了在道路上擁擠的可能。

這樣的調兵和行軍能力,也是正常的遼陽鎮的訓練科目,在別的軍鎮,近千人的兵馬調度可能就耗費超過一兩個時辰,在遼陽鎮這裡,不到一刻鐘功夫,整個騎隊就已經走的只剩下不遠處的升起的塵煙了。

在隊伍的最前面,由膘騎兵們組成的架樑馬走的更遠,他們和哨騎彼此配合,整整一個局的膘騎兵彼此配合着,分成塘馬哨騎和架樑三個職能,在他們的幫助下,整個隊伍走的又快又穩,

在兩個時辰之後,他們就能越過本方的堡壘屏障區,出現在敵騎可能出現的範圍之內。

……

……

遼陽的動作瀋陽是無法知道的,雖然兩城相間還不到二百里,而以兩城之間面對北方邊牆的堡壘區來看,瀋陽中衛和遼陽的定遼中衛相隔的距離,不過三四十里的距離。

但有的時候,就是這麼一點距離,可能決定的就是生與死。

北虜入境,百姓和軍戶大股流亡,多半能成功避入城中,躲過生死大劫,也避免被北虜掠到草原爲奴,一旦被俘,就算保住性命,其實也多半是生不如死。

沿着撫順關爲主要關隘的邊牆,瀋陽到開原和鐵嶺連接成片,邊牆一路在北方邊境蜿蜒曲折,沿瀋陽西北方向一路向下,到遼陽附近再折向北方,再向廣寧,沿着東北方向向下,又是往寬甸和鴨綠江的方向而去。

整個遼東邊牆,蜿蜒一千三百餘里,在瀋陽爲核心的地界也有數百里之遙。

從七月北虜動員到七月中破口而入,如今這幾百里長的邊牆幾乎處處都是窟窿,到處都是漏洞,大量的蒙古牧人跟隨甲騎身後,壯丁策馬引弓,跟着甲騎行動,追剿着少數敢出戰的明軍騎兵,更多的牧人替大軍放牧軍馬和牧羣,提供後勤支持,同時負責看管搶掠而來的漢人奴隸和數之不盡的財富。

不僅是漢人的金銀,包括絲綢,布匹在內,幾乎所有人東西蒙古人都要。

連牆上的釘子都被起了出來,和鐵鍋鐵鏟等物混在一起,能用的就繼續用,不能用的也可以融了造箭頭槍頭等兵器。

被褥,衣料,農具,牧畜,放眼所見,無有不可拿者。

這一次遼東明軍採取的退縮戰法使得參戰的蒙古人都搶的盆滿鉢滿,只要他們兵鋒所及的地方,除非是漢人跑到城中和堡壘裡躲了起來,或是將牛羊傢俱一併帶上,只要留在衛城和所城堡壘之外的,則無一倖免。

整個瀋陽和開原鐵嶺一帶,如同飛蝗過境,除了地裡的莊稼已經收割沒得搶之外,怕是已經只能用刮地三尺來形容了。

城頭之上,經常可以看到蒙古騎兵帶着牧人在衛所村落裡來回奔馳,趕着漏網被捕的漢人和牧羣,揹負着所有能拿動的東西,慢慢的從城下離開,往北而去。

一見到這樣的情形,則軍民人等無不心中沉痛,這些天來,每日在各衛城城頭痛哭的軍民百姓,真的不知凡已。

“父帥,起風了,還是回去吧。”

瀋陽的東門城樓之上,李成樑在觀望敵情,時交八月,遼東的天氣已經開始轉涼,城樓上毫無遮蔽,強勁的風力吹在人身上,體弱者已經難免要哆嗦了。

李如梅上前勸說,李成樑微一擺手,就是止住了還要說話的兒子。

李成樑已經近花甲之年,再健壯的身體也要注意保養了,他帶着自己的直屬家丁兩千餘騎,還有李如柏,李如梅,李如梧等諸子,每子各領騎兵一千或五百,加上高澈,查大受,孫守廉

和李平胡等副將參將的兵馬,城中騎兵有六千餘騎,實力並不弱,還有李寧和楊元等諸將分守撫順關等處,施朝卿趙文命等遊擊分別充實沿邊牆各城堡,遼鎮騎兵有過萬人分列各地,如果李成樑決心出戰,其實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但李成樑只能選擇隱忍。

前兩個月一直在女真地界征戰,將士疲憊不堪,精力耗盡,而戰馬也變的十分瘦弱,如果勉強出戰,不知道會倒斃多少。

這些將士多半是家丁和各將的直屬各營,是用銀子訓練出來的精銳,死一個少一個,戰馬也是,得來不易,勉強出戰,代價太大了。

在看到眼前一隊蒙古披甲和穿着皮襖的牧民在城下攔馬牆附近呼嘯而過,焚燬了一個村落時,李成樑的嘴脣不過抿了一抿,整張臉上的剛毅神情絲毫未變。

“父帥,要不要兒子帶本部兵馬衝殺一陣,這些騷韃子,咱們今次退讓一陣,反教他們得了乖賣了巧,張狂的不成模樣。”

李如柏脾氣十分暴燥,按劍走上前來,大聲請戰。

“算了,不要憑白折損了我們的兒郎。”李成樑淡淡道:“些須財務,幾家軍戶民戶,隨他們去吧。”

警訊一起,李成樑便將瀋陽等地有限的官紳遷入城中,有功名的也在城中,只要這些掌握輿論和一定力量的人羣留在瀋陽等各城之中,其餘的事就不必擔憂太多!

……

……

“見過梅大人。”

“見過巡按大人。”

在瀋陽與遼陽中間的武靖營堡是一座方圓不到一里的小型城堡,駐守兵馬一百餘人,和長定長勝西平鎮夷等堡相比,武靖堡和咸寧堡,奉集堡等各堡已經很久沒有遇到戰事,就在它身後不遠處的瀋陽已經遇警,在遼陽鎮大股騎兵經過此堡的時候,堡中的兵士還懶洋洋的不大起勁,堡外曬着大量的酸菜,泡菜缸子擺的到處都是,軍服號衣曬在堡門上下,看起來破爛流丟,實在不成體統。

這裡歸瀋陽中衛管轄,不過按大小相制的原則,瀋陽中衛既管不了清河堡和撫順千戶所,也同樣不怎麼管武靖堡,真正管束軍紀彈劾將領的是分巡道這樣的文臣,總兵和副將參將只管自己的營伍中事,衛所和軍堡不是他們的管轄範圍。

惟功在遼陽諸事興革,對遼陽各衛管轄下的驛站和各軍堡都予以極大的加強,不過對瀋陽中衛這邊,他就是鞭長莫及了。

梅國楨輕騎簡從,只帶了十幾個從人,從兩個月前他出廣寧,巡視寧遠各地,然後打算巡視遼陽和遼南等地。

身爲巡按,已經被人貼上了張黨的標籤,不過事情也不能做的太過份了,連上彈章,卻不曾到遼陽和遼南等地巡視,也是容易落人口實。

不過在梅國楨到達渾河岸邊的時候,北虜入寇的警訊傳來,他接到惟功的建議,同時自己也是膽大包天的人物,立刻就是決定轉道。

不去遼南,也不去遼陽,以巡按御史的身份,立刻前往瀋陽中衛!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十八章 境遇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十章 武場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十六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