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

惟功不說公事的話,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打破了。

原本他陶然自飲,也沒有人來勸他酒,自己反而自得其樂。今日主角是張用誠,一堆佟士祿那樣的混球在灌張用誠,而以他的地位身份,平時就這些人敢來同他喝酒,那些有心來巴結的身份又不夠。

這個時候他有點想起張簡修了,若是他在,酒宴上倒不寂寞了,也就是張簡修和他說話沒有顧忌,而且敢拉着他的衣領來灌他。

官當的大了,朋友就少了,這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還有一個李成功,京師幾年,一直忙着這事那事,真正交下來的朋友,也就是這兩人了。

萬曆曾經算半個朋友,不過現在肯定剩不下什麼交情了。

在他看着張用誠的狼狽模樣發笑的時候,王國峰悄悄走了過來。

“大人,李成樑有動作了。”

“哦?”惟功一徵,停杯問道:“是對北虜還是建州?”

“對建州。動員極大,李寧,李平胡,查大受等等副將參將級別的動了十幾人,遊擊二十餘員,兵馬總有一萬多,加上輔兵夫子,兩萬人以上是有的,我們搞到了他們的後勤官的準備計劃,大約是每天要準備四百多石糧,六百多石豆料,人兩萬左右,馬三萬左右,這個數字是差不多的。”

“這個動員級別,應該是差不多想徹底拔掉古勒寨了。”

“軍情司上下也是這個判斷。”王國峰道:“大人有沒有什麼指示,我們放在青龍山一帶的人手夠多了。”

“沒有指示。”惟功微笑道:“古勒寨是一個毒瘤,或許別人因爲私事而壞公務,我不希望這樣做,我們什麼也不做,坐看李帥攪動建州部風雲。”

……

……

到萬曆十年這會兒,李成樑已經從軍二十年了。

多年的戎馬生涯,風霜雪雨,槍林箭雨,有時候幾天不得脫下戰甲,或是成天不能下馬,幾日不能正常飲食,這都是常有的事。

搗插漢部的後方固然是李成樑成名的戰法,但代價也不可謂不沉重,胃病是早落下來了,也有風溼,不過他到底是十分健壯的底子,現在五十多的人了,腰板仍然挺直如初,兩眼看人之時,仍然如刀鋒一般的銳利。

自廣寧開始動員,寧遠有兩千兵加入,到瀋陽又有三千兵馬加入,再到撫順關,人馬終於集結完畢。

一萬三千人全部是騎兵,加上七千的輔兵,兩萬餘人在關隘處走着,青山綠意濛濛,鐵蹄錚錚,從遠觀去,人馬由低再到高,再由高到底,在山道之間,紅旗漫卷,實在是一副很好看的油畫。

而每人都穿着各式的甲胃,有明甲,鐵黑色的暗甲,銀光閃閃的銀甲,還有鑲嵌鐵葉的鐵甲,兵器也是十分精良,保養極好,泛着亮閃閃的寒光。

身處在這樣的軍隊之中,很容易的就會叫統兵的大帥產生強烈的自信之感。

“如此雄師,若何?”

李成樑的話如石投塘,立刻引發四周幕客的反應。

“此去蕩平古勒寨,如反掌耳。”

“縱平北虜,亦非難事。”

“國朝精兵,舍大帥與眼前雄帥,還能有何人?”

衆人在吹捧的同時,李成樑也在盤算着自己這些兵馬與各鎮的高低,想到最後,臉色變的陰沉下來。

其實宣大兵不比遼鎮兵差,而薊鎮兵馬此時實力還在遼鎮之上。李成樑的優勢在騎兵多,眼前這一萬多兵馬全部是騎兵,而且多半是一人雙馬,每人控着自己的馬匹在山間行走,如履平地,這種騎兵功夫,非一朝一夕可以練出來。

除了眼前這一萬多人,整個遼鎮還能動員出這樣水平的軍隊,三萬人左右的騎兵隊伍,一萬五千人左右的全部的家丁,這就是遼鎮的全部實力。

拿出去,也確實是妥妥的能排進前三名了。

力壓宣大,延綏,固原,甘肅,這是毫無疑問,能不能壓過薊鎮,李成樑心裡沒有什麼把握。他的優勢不止是全部是騎兵,而且還全部是家丁,這一點戚繼光也沒有辦法比,也是朝廷忌憚遼鎮之處所在。

在萬曆朝,有文官建議封李成樑爲公,世鎮遼東,其實就是乾脆把遼東當成李家的封地,而以當時實際的情形而論,李家也實際掌控了遼東了。

現在情形當然和歷史上完全不同了。

遼陽鎮不僅在遼陽和遼南紮下根來,遼南四衛實際已經落入遼陽掌握之中,另外瀋陽和開原鐵嶺也受到滲透,遼陽的勢力漸漸潛入進來,最少陶成嚳多次密報,瀋陽一帶的商民,已經正常只跑遼陽,別處去都不去了。

商民受影響還是小事,軍屯興起之後,已經有不少說是軍戶,實際上是佃農的軍戶開始拖家攜口往遼陽跑。

對自己的軍戶,各層將領看的緊,除了偶有成功的外,多半被阻止了,但這種風潮一起,暴力只能維持一時……清季一入關之後,八旗的包衣阿哈倒先跑了大半,辛辛苦苦打進關內,結果八旗將士的日子過的還不如在關裡的時候,沒有人願意當奴才,哪怕是逃奴法出,也沒有辦法禁止奴隸的逃亡。

現在的將領再狠,他能狠的過殺人如麻的八旗?李成樑雖然不知八旗事,但也知道憑強壓成不得事,這就是他臉上變色的原因。

遼陽鎮的兵馬實力肯定不錯,不過李成樑不覺得自己的兵差。

但能練兵,搞錢的本事又是這麼大,這就叫李成樑心裡壓力變的很大了。

他能在遼鎮二十年,李家成爲獨一無二的世家,甚至在萬曆十九年前後他退職,換了幾任總兵,最終還只能叫他兒子李如鬆來做,後來李如鬆死了,朝廷又捏着鼻子,明知道他老了不合適了,還只能叫他來做。

爲什麼,因爲李成樑能搞錢,真正能撐起遼鎮這種兵爲將有的家丁體系來,換了別人做就掌不住盤子。

後來李家完蛋,又換了祖家,換湯不換藥,遼鎮

還是那麼一回事,只是格局越來越小,家丁越來越少,實力當然越來越弱。

遼陽鎮給李成樑的壓力越來越重,原因就在於此,老實說聽到惟功那些花樣,連他都很動了心思,只是他勢力在廣寧爲核心,遼陽勢力原本就弱,後來被剷除的乾乾淨淨,現在除非他自己回遼陽去,不然誰也壓不過張惟功,而朝廷絕不會同意他這麼做,真這麼做了,和造反就沒有太大區別了。

眼下只能看着人家一天一天的坐大,實力越來越強,李成樑心中的焦燥不安,可想而知。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對策,先鏟了古勒寨,將撫順關到瀋陽一線穩下來,然後再計較下一步的打算。

整個遼鎮,在李成樑的統帥下,反應笨拙,是一個龐然大物,但動作緩慢而遲鈍,一切仍然是按步就班,除了成立陶成嚳爲主的類似遼陽軍情司的細作部門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父帥,叫場他們來了。”

前軍參將李如梅策馬趕來,一隊家丁簇擁在他的身邊,每個人都輕捷彪悍的模樣,在李成樑身前不遠處勒馬,馬匹咴咴叫着,縱蹄翻,但馬身卻是橫亙了過來,沒有衝撞李成樑的儀駕。

也就是李如梅敢在父帥面前這般做,他的家丁,纔敢有樣學樣。

“叫他們過來,不,先見尼堪外蘭。”

“是,父帥!”

李如梅沒有想李成樑爲什麼要見尼堪外蘭,這等事他向來聽命令,不管究竟。李如柏等兄弟差不多也是這個德性,只有李如鬆在此的話,會明白李成樑在想什麼。

諸子雖多,得力的只有一個,李成樑也是輕嘆口氣。

過不多時,尼堪外蘭騎着馬趕來,離着有幾十步遠就跳了下來,他的十幾個隨員離的更遠就停住了。

天熱,這個女真城主戴着一頂涼帽,下馬時就取了下來,露出剃的趣青的頭皮,腦勺後頭是一尾細細的小辮,輕輕垂在腦後,風一吹,便是四處飄舞。

這就是金錢鼠尾,要能穿過銅錢的方孔纔算合式,否則就不對。

對剃頭,女真人是很在意的,除非親人離世,百日不剃,否則每隔一陣時間就刮一次頭。

在十步左右,尼堪外蘭連站也不敢站了,膝前過來,到李成樑的馬頭前停下,叩頭請安道:“奴婢尼堪外蘭,叩見瑪法。”

“起來罷。”

李成樑掃了尼堪外蘭一眼,吩咐道:“這一次打古勒寨,動員人馬很多,不過多半是分散到四處,抄剿一些不聽話的城寨,這些已經是你交了名錄上來,我心裡有數的很。然而古勒寨也是非打下來不可,硬打不成,我以大軍壓境,你去騙開城門,就說去助戰,城門一開,你給信號,我們大軍殺進去,底下就沒有你的事了。”

“是,瑪法放心,奴婢一定盡全力。”

“不,你沒有懂我的意思。”

李成樑看到尼堪外蘭一臉的怯懦,心裡不覺開始鄙夷起來。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九章 習武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